站内搜索
2006年10月20日,浙江省金华市酒坊巷,彩旗飘扬,锣鼓齐鸣,作为两岸人民共御外侮历史见证的台湾义勇队纪念馆开馆典礼暨李友邦将军诞辰100周年纪念会在此隆重举行,吸引了众多的人。
(一)
金华市酒坊巷18号,是台湾义勇队旧址,也是祖国大陆现存唯一的台湾同胞有组织抗日的遗址。
台湾义勇队是由台湾人民组成的,是直接参加祖国抗战的数量最多、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支抗日队伍。1939年2月22日,在当时国民党浙闽两省政府的支持和中共浙江省委的指导帮助下,台湾义勇队在金华酒坊巷18号成立,黄埔二期学生、孙中山先生的追随者李友邦将军任队长。这是台湾人民第一次有组织地参加祖国的抗战。
台湾义勇队及台湾少年团,以“保卫祖国,解放台湾”为宗旨,抗日足迹遍及浙江、江西、福建、安徽、广西、重庆等地,影响远及东南亚。其主要活动:一是宣传教育,为抗日救国呐喊;二是对敌政治工作,翻译敌军文件,阵前喊话,教化俘虏,收集敌伪情报等;三是医疗工作,先后设立了4家“台湾医院”,以精湛的医术为前后方军民服务;四是国防生产,生产军火原料及战场急需的药品。
1942年5月,浙赣战役爆发,金华沦陷。台湾义勇队奉令南撤,于10月抵达福建龙岩,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抗战胜利台湾光复后,义勇队战士分批从厦门回到台湾。1949年2月,台湾义勇队被解散。
李友邦将军作为台湾义勇队的首领,其斗争目标抗战时是“保卫祖国,解放台湾”,胜利后则是“建设台湾,保卫祖国”,坚信“台湾人民必须永远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员”。
台湾义勇队的抗日斗争是伟大的全民族抗战的组成部分,是两岸同胞同仇敌忾、团结御侮的历史见证。他们在祖国大陆的抗日斗争与台湾岛内人民的抗日斗争交相辉映,为取得抗战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绩!令人痛心的是,终身为台湾光复而奋斗的李友邦将军,于1952年4月在台湾惨遭杀害,年仅46岁。
(二)
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对台湾义勇队都有高度评价。位于北京卢沟桥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内陈列着台湾义勇队的资料。中共中央召开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以及由全国政协组织的抗战时期爱国同胞、抗战老兵座谈会都邀请了台湾义勇队创建人李友邦将军的遗孀严秀峰女士及原台湾少年团团长林云同志参加。2005年9月2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抗日英雄谱”中专题介绍了李友邦的英雄事迹。9月4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专访连战》中提到“从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已坚持抗日42年之久的台湾同胞,从两条战线上参加了抗日战争,一条战线是在台湾地区坚持与日本殖民者进行斗争,另一条战线是奔赴祖国大陆参加抗战。抗战时期在祖国大陆还活跃着这样一支部队,它叫台湾义勇队。”时隔60多年,散居在两岸的原台湾义勇队、台湾少年团成员已为数不多,且大多年逾古稀,但他们都对在金华加入义勇队、少年团的经历永生难忘。2004年和2005年,金华市台办先后举行了“台湾义勇队成立65周年纪念会”和“《台湾义勇队在金华》发行座谈会”,邀请海峡两岸当年的老队员、老团员及家属赴会,共叙战斗情谊,共话团结统一。今年8月,金华市又派出交流团赴台湾,专程拜会了严秀峰女士和部分台湾义勇队、台湾少年团老队员,并与他们进行了座谈交流,获赠许多有关台湾义勇队的珍贵实物资料。
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在《李友邦与台湾人的英烈千秋》中指出:“在这股历史巨变的洪流中,台湾人民没有缺席,台湾历史没缴白卷”,“李友邦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可见李友邦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得到了两岸同胞共同的尊重和推崇。3月12日,马英九亲自为“台湾义勇队纪念馆”题写馆名并送到李友邦遗孀严秀峰家中。
2005年10月25日,中国国民党在台北举行“台湾光复60周年纪念大会”,李友邦和台湾义勇队所代表的台湾同胞英勇抗日、救亡图存的历史在会上得到极高评价,备受人们的尊敬和缅怀。当天,国民党中央党部大楼悬挂着李友邦的照片,马英九主席将85岁高龄的李友邦遗孀严秀峰女士接到了纪念大会,并亲自为她献花。
(三)
台湾义勇队在岛内仍有不少老队员、老团员健在,他们是两岸团结抗战、共御外侮的历史见证人,是“一个中国”的坚定支持者和宣传者。金华台湾义勇队纪念馆建立之后,在做台湾人民工作、争取台湾民心方面有独特的作用。第一,保留历史见证,反对“台独”活动。大陆、台湾自古一家,台湾义勇队是抗战时期两岸人民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历史见证。保护好这一历史遗迹,弘扬台湾义勇队的抗日事迹,就是保护了反制“台独”的事实证据和历史依据,肯定和保护了台湾人们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贡献。第二,促进两岸交流,争取台湾民心。台湾义勇队纪念馆的建立,为海峡两岸人民增加了交流的平台,成为联结两岸人民的纽带和交流的亮点。以李友邦将军子女为主的义勇队后裔表示将组织“台湾义勇队后人致敬团”,在适当时候组团到祖国大陆交流。定居在美国的原台湾义勇队队员也表示要回祖国大陆看看,并在当地坚定地宣传和支持“一个中国”。 第三,激励青年一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台湾义勇队是台湾同胞不甘受外族奴役、积极投身祖国抗战的典型,也是台湾同胞爱国爱乡情感的充分体现。《台湾义勇队在金华》一书为国台办2005年对台宣传重点项目,原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抱病题写书名,全书共50多万字,是目前国内有关台湾义勇队资料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专著。该书出版后通过各种渠道送入岛内,其中包括岛内的一些高层人士。今年10月份,祖国大陆又制作了电视专题片《两岸人民共御外侮的历史见证——台湾义勇队》,以详实的历史资料进一步扩大了台湾义勇队的影响。
为了纪念这支英雄的队伍,永远铭记他们在抗战中做出的贡献和牺牲,发扬两岸同仇敌忾、团结御侮的抗战精神,金华市人民政府于2006年4月做出在原址上建立“台湾义勇队纪念馆”的决定。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纪念馆在修建中尽量保持原来的风貌。馆内收集老照片60多张,文物近百件,再现了当年台湾义勇队、台湾少年团的战斗与生活。国台办主任陈云林、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全国台联会长梁国扬及岛内知名人士马英九、连战、蒋仲苓、蒋方智怡等都为纪念馆题了词。
这次台湾义勇队纪念馆开馆典礼暨李友邦将军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在海峡两岸产生了很大影响,并受到中央和浙江省、金华市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王在希应邀出席大会,原台湾义勇队老队员黄中一、林云、张峰及家属20多人专程从台湾到金华参加典礼并发言,与会人士共同回顾了抗日战争那段烽火岁月。
相关新闻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