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卢文端:聚焦发展 坚守法治 发挥好“一国两制”最大优势

日期:2020-04-03 11:01:00 来源:《紫荆》杂志 作者:卢文端
字号:【小】【中】【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导语:香港中联办主任骆惠宁今年 1 月 15 日在中联办新春酒会上的致辞中,明确提出了“新的一年,香港如何再出发”的问题,表达了中央对“香港再出发”的希望。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香港当然是一件不幸的事,但也令香港亢奋的政治降温,迫使香港社会冷静下来,认真思考如何再出发的问题。中央希望“香港再出发”,这一点不会因为疫情而改变,但关注侧重点会有所调整:首先是重点支持香港聚焦发展,振经济,纾民困;同时,准确评估疫后止暴制乱的形势,坚守法治底线,促进和谐稳定;最重要的还是希望香港各界发挥好“一国两制”这一最大优势,再展东方之珠光彩。

  发展是解决香港各种问题的金钥匙

  疫情在全球多国蔓延,世卫组织将新冠肺炎疫情定性为全球大流行,美国宣布对欧洲实施“封关”1 个月,环球股市连番暴挫,金融市场持续剧烈震荡,经济寒冬警号响起。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外向型经济体,在国际金融危机下首当其冲。在修例风波冲击下,香港经济自去年中已经开始下滑,现在又承受新冠疫情和金融风暴的打击,香港社会对经济前景难免忧心忡忡。

  香港疫情过后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面对回归以来最严峻的内外夹击造成的经济寒冬,相信香港人大都会回答:如何尽快刺激经济、纾解民困。这就使得“香港再出发”所面对的问题重点,与没有发生新冠疫情之前有所不同,“香港再出发”的工作重点自然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记得 2003 年,香港受到沙士和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争议的双重冲击,陷于困境。中央及时推出挺港措施,很快扭转了形势。随着内地及香港疫情逐渐受控,如何根据实际支持香港疫后提振经济,相信也是中央考虑的问题。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 20 周年大会讲话中明确指出,“始终聚焦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是香港的立身之本,也是解决香港各种问题的金钥匙”。中央希望“香港再出发”,其中一个重点就是希望香港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搞建设、谋发展上来,通过发展来带动解决经济民生的深层次问题。骆惠宁主任在中联办新春酒会致辞时也对“香港再出发”做了批注:早日从政治雾霾中走出,早日在聚焦发展上破题,香港一定能够在背靠祖国、面向世界的更大格局中再创辉煌。

  面对当前这场比 2003 年沙士和 2008 年金融海啸更严重的经济大风暴和更为恶劣的国际经济环境,相信中央会加强对香港的支持力度,在增加香港的人流、物流、资金流,进一步深化大湾区合作,开拓“一带一路”商机等方面, 推出香港急需的支持措施。

  坚守法治底线 促进和谐稳定

  不能不看到的是,香港的骚乱并没有完全平息,止暴制乱仍面临诸多挑战。对于香港疫情过后示威骚乱会否继续的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评估和期待:有些建制派及中间派人士希望疫情过后暴乱不再出现;有些反对派人士的说法则相反,不仅认为疫后示威骚乱不会停,而且预言会在 6 月份之后大规模卷土重来。在笔者看来,前一种希望只是一种一厢情愿的善良愿望或过于乐观的期待,后一种看法虽然有其道理, 但却包含了自己的利益算计。

  中央如何看待“香港再出发”与和谐稳定的关系?对此,本人有两点分析:

  第一,准确评估疫后暴乱形势:疫后骚乱不会停,但出现大规模暴乱的可能性不高。众所周知,反对派在去年区议会选举中大胜的主要原因,就是利用大规模反修例示威、暴乱造成的极端对立社会气氛,取得了大量“只问颜色立场,不问政绩素质”的极度政治化、情绪化的选票。一些尝到甜头的反对派人士当然是“吃过返寻味”,希望疫情过后示威骚乱不要停,以刺激并维持极端对立的社会气氛,将反对派在区议会选举中所得选票稳固下来,达至夺取立法会过半数议席的目标。显然,敌对势力不会让示威骚乱停下来。这也正是香港疫后示威骚乱不会停的重要原因。无论中央、特区政府和建制派如何尽力“息事宁人”,都不可能改变这一点。

  不过,再现去年那种大规模暴乱的可能性已然降低。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大多数市民已经不愿见到大规模暴乱,暴乱式微,在疫情发生前已经出现,这个现实不是暴徒及其背后势力的意愿所能转移的;二是疫情过后的经济民生将面对严重困境,亟需恢复经济纾解民困,如果继续策动大规模暴乱,必然加深经济民生困局,极有可能激发众怒,流失选票,这不符合反对派的选举利益,自然也是反对派不愿见到的;三是黑暴势力在警方的强力打击之下已受重创,被拘捕的暴乱分子已达 7000 多人,敌对势力要发动大规模暴乱已是力不从心,以所谓“太子站 8.31 事件”半周年为名的暴乱,组织者全力动员也不过百多人,这些人遇到防暴警察几乎都是“一战即逃”,搞不起大风浪。

  第二,坚守法治底线,促进和谐稳定。习主席关于香港当前问题的讲话,既强调严正执法、止暴制乱,又提醒“家和万事兴”,并说“没有和谐稳定的环境,怎会有安居乐业的家园”。这表明,针对香港持续的暴乱,中央对于“香港再出发”,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要坚守法治,坚决止暴制乱。正如骆惠宁主任所说,突破了法治和文明的底线,对社会只会带来灾难性破坏。二是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引领所有真正关心香港、爱护香港的人共同珍惜香港这个家,通过吹和风带动香港重回发展正轨。

  发挥好“一国两制”这一最大优势

  中央清楚知道,许多香港市民在涉及修例争议的问题上有不同看法,甚至存在尖锐对立,但并非是反对“一国两制”。中间派组织新思维今年 1 月 16 日公布以参与反修例的示威者为对象进行的民调显示,近八成受访者支持“一国两制”,仅 6%支持“港独”。中间派智库民主思路今年 2 月 17 日公布的民调也显示,73%的受访者支持 2047 年后延续“一国两制”。

  习主席在会见港澳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访问团讲话时强调,“一国两制”是香港的最大优势。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将“一国两制”作为国家治理必须长期坚持的十三条显著优势之一,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实施“一国两制”的信心和决心坚定不移。习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 20 周年大会讲话中明确要求,既要把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地建设好,也要把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建设好。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到,中央希望“香港再出发”,最重要的还是香港市民不要忘记:“一国两制”构想,就是要在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保留香港的特色和优势,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希望香港各界发挥好“一国两制”这一最大优势,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赢得发展机遇、获得成长空间,写下“香港好、国家好;国家好、香港更好”的崭新篇章!(作者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理事长)

  来源:《紫荆》杂志2020年4月号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