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澳门和统会:“九二共识”不会过时 更不容扭曲

日期:2022-07-29 16:42:00 来源: 作者:
字号:【小】【中】【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26日在京出席“九二共识”三十周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共创祖国统一的历史伟业,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澳门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刘艺良表示高度认同,“九二共识”的达成,意义极其重大,不仅巧妙避开阻扰两岸关系改善的巨大障碍,更为两岸交往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为推动两岸关系前行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不管台海局势如何变迁,“九二共识”都不会、也不可能会过时或者翻篇,始终是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的定海神针,两岸同胞应当倍加珍惜。

  汪洋指出,30年前,两岸中国人选择以对话代替对抗、以沟通化解分歧、以协商促进合作,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核心要义是“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近年,“九二共识”被部分居心叵测的人拿来做文章,甚至说出“九二共识”并不存在这样不客观、不负责任的言论。

  “九二共识”的来龙去脉有据可查、白纸黑字清清楚楚。1992年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经由香港会谈,以及其后函电的往来,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一共识后来被称为“九二共识”。可以看出,双方的共同点在于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明确了追求两岸统一的态度。

  

  澳门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刘艺良

  刘艺良认为,“九二共识”从大陆海协会、台湾海基会制度化协商的政治基础,逐渐发展为国共两党交往以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政治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有了“九二共识”,才有后来两岸关系的全面、快速发展,两岸才能在隔绝40多年后举行“汪辜会谈”;国共两党领导人才能在2005年4月举行历史性的“胡连会”;两岸才能在2008年6月恢复两会制度性协商,先后达成ECFA等二十三项协议和多项共识;才有了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1949年以来的首次会面。

  没有“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这一切是不敢想象的,也是绝不可能达成的。2016年以来,两岸关系所以持续恶化,根源在于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单方面破坏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台湾也因此在经济、民生等领域付出了惨重代价。如汪洋在讲话中所指出,坚持“九二共识”,赞成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就能改善发展,台湾同胞就能受益;否认“九二共识”,背离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就会紧张动荡,损害台湾同胞切身利益。

  澳台民间交流一直密切。澳门回归祖国后,澳门和台湾地区的关系成为两岸关系的特殊组成部分,澳门在两岸交流中起到特殊的桥梁作用。澳门广大民间社团与台湾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主要涉台社团每年均会举办一系列对台交流活动,即使在疫情期间这种交流依然通过线上等多元方式继续。澳门民间社团积极主动加强对台交流,这一良好传统有必要延续,并继续发挥澳门在处理对台关系上的低调、灵活、务实的特色,以及澳门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巩固澳门作为两岸交流的特殊桥梁功能。这些交流合作的开展,始终离不开“九二共识”这一政治基础。

  汪洋还强调,坚持“九二共识”,体现的是对两岸民意的尊重,维护的是两岸同胞的利益,捍卫的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所以,“九二共识”不会过时,更不容扭曲,它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定海神针,是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关键,是社会各界与台湾进行交流交往的基础。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