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碧波
1991年法国向台湾出售“拉法耶特”级护卫舰一案中有关当事人收受巨额贿赂东窗事发后,报
章多集中于法前外长迪马和情妇荣古尔夫人的关系问题上,即军火公司买通荣古尔夫人打通迪马的
关节,使之为对台军售开绿灯。事实并非如此简单。许多年之后,我们回顾此案,做一番探源,是
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的。
一、军舰案发生的背景
由于1988年西欧经济普遍不景气。作为法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军火工业订货减少,工业股值
大跌,损失惨重,军火商四处寻找买主。台湾当局曾通过中间人与法国军火商秘密接触,开出的订
单上有军舰、战机、各类导弹及鱼雷、坦克和装甲车、潜艇、远程大炮等,首批向汤姆逊公司购买
6艘“拉法耶特”级护卫舰。这是一份极具诱惑力的订单。罗卡尔总理把汤姆逊公司的报告转到有关
政府部门研究。负责海军装备建设的造船局持赞成态度,国防部未表示反对,外贸部也表示赞同。
外交部则反对这桩交易,认为法台关系一旦超出中国政府所能容忍的限度,两国关系将难以正常发
展,法国将得不偿失。罗卡尔总理最后决定,以外交部报告为准,其它部门的报告暂不考虑。一年
后,汤姆逊公司趁法国参与西方“制裁”中国之机重启游说活动。密特朗总统主持的战争物资出口
部际委员会同意了这份报告。
消息传出后,当时我国外交部副部长田增佩紧急约见法国驻华大使马乐,要求法方予以澄清,
若属实,应立即取消,以免中法关系受到进一步损害。马乐大使紧急回国向外交部陈明利害。随后
,法国宣布不向台出售军舰。1990年1月6日,迪马以外交部名义致函密特朗总统,反对对台军售。
后来又以同样内容致函国防部长舍韦内芒。随后,法方公开重申了不对台出售军舰的决定。
这时,法国埃尔夫国营石油公司2号人物、“总务经理”阿尔弗雷德·西尔文主动约见汤姆逊公
司总裁戈梅,说埃尔夫公司的关系网中有4个人可以促成此事。一个是他本人;一个是名叫埃德蒙·
关的香港商人,可以说服中国方面不反对这桩交易;第三个人是克莉丝蒂娜·德维埃-荣古尔夫人,
正式身份是迪马外长的新闻专员,可以说服迪马为售台军舰开绿灯;第四个是法国商人吉尔贝·密
亚拉,负责搜集各方面的信息。为此,西尔文得到了两张各为200万法郎的支票。汤姆逊公司与西尔
文通过瑞士FRONTIER AG BERN 信用银行签署合同,同意在事后按货款的1%支付佣金。汤姆逊公司还
同一家台湾办事处和一个自称与美国前总统卡特和数位中国高层人士交往密切的刘莉莉小姐签署了
咨询合同。
1991年4月,迪马外长应邀访华,江泽民主席、李鹏总理、钱其琛外长分别会见。中方重点就法
对台军售问题做迪马工作,希望法方以两国关系大局为重,取消售台军舰计划。
此时的法国驻华大使换上了对华极为不友好的马腾。1991年6月5日,法国驻华使馆致电法国外
交部,称同意对台军售,中方暂时会做出强烈反应,随后便会雨过天晴。同一天,法国新任总理克
雷松夫人召开会议,同意向台售舰。迪马在会上再次提到中方可能做出的反应,但也“原则同意”
。1991年7月8日,迪马向密特朗当面汇报:“中方不会因对台售舰而使同法国的关系出现危机”。
法国外交部在此问题上的态度出现了彻底逆转。
1991年9月30日,法国驻华大使马腾向巴黎发回电报,称中方虽做出了强烈反应,但“交谈还是
有礼貌的”,“彼此都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次日,马腾在另一份电报中说,昨晚在人大会堂举行
的国庆招待会上,中方见到他的人员都“很客气”。马腾在促使法国售台军舰问题起了很坏的作用
。1991年10月2日,在密特朗主持的每周例行内阁会议上,迪马递交了售台军舰的决策过程报告。至
此,法国对台军售最终拍板。
法国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严正交涉,一意孤行。对外宣布说,只批准厂家售台6艘“拉法耶特”
级护舰舰体,不装备火炮系统和电子设备;这些属防御性质的军舰,不会增强台湾的进攻能力,不
会改变台海两岸的军力对比,不构成对中国主权的侵犯;法国无意干涉中国内政云云。后来的事实
证明,这些只是自欺欺人的说法。
1992年6月,又传出了法国拟向台湾出售60架幻影2000-5战机的消息。中方立即做出了强烈反应
,在北京和巴黎分别进行了严正交涉。7月31日,法国总理特使、工业与外贸部长卡恩访华,负有揣
摩中方意图的使命。中国领导人用明确无误的语言、不容置疑的语气,表达了中方原则立场。9月,
外经贸部副部长谷永江访法,钱其琛国务委员兼外长在联大期间与迪马会晤。11月,国务委员兼国
防部长秦基伟途经巴黎,迪马来京出席柬埔寨最高委员会非正式磋商会议,中方多次表明了坚决反
对法向台军售、捍卫国家主权的立场。即便如此,法方仍不顾中方的坚决反对,由密特朗总统签署
了同意达索公司向台湾出售60架幻影2000-5型战斗机的命令。鉴于此,田增佩副外长奉命约见马腾
大使,向法国提出最强烈抗议。12月,姜恩柱副外长召见马腾,奉命通知法方:在一个月内关闭法
国驻广州总领事馆。
法国连续对台军售,使两国关系降到了建交以来的最低点。
1993年3月,右翼在立法选举中获胜,密特朗任命希拉克派的巴拉迪尔为总理,法国出现了第二
次左右翼共治的政治局面。此前,法国同其它西方大国一样,展开了关于对华关系的大辩论,也提
到法国制裁中国的结果到底是谁制裁了谁的问题。辩论后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中国是世界举足轻
重的大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重大国际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中国的积极参与;苏联解体、东欧剧
变后,中国不仅没有出现西方期望的局面,反而日益繁荣稳定,在世界经济中一枝独秀,巨大的市
场潜力日益显露;法国因对台军售中断了同中方的高层交往,无法沟通,无法参与许多中国大工程
的投标,失去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最佳时机,从长远看,损失将是无法估量的。右翼在竞选中对左翼
的对华政策提出批评,宣称执政后将采取切实步骤改善对华关系。
1993年5月中旬,法国前总统德斯坦来华出席“国际行动理事会”会议,江泽民主席、朱容基副
总理、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分别会见,德转达了巴拉迪尔总理改善同中国关系的设想。7月中旬和
12月下旬,法国总理特使弗里德曼两度来华,带来巴拉迪尔希望改善两国关系的亲笔信件和法方的
具体建议。李鹏总理、朱容基副总理、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分别会见了他。1994年1月,中法两国政
府发表联合公报,法方重申中国对台湾的全部主权,承诺不再批准法国企业参与武装台湾。同月,
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应法国外长朱佩之邀访法。4月,法国总理巴拉迪尔应李鹏总理之邀正式访华,
随行的还有一个庞大的企业家代表团。中法关系实现了正常化。9月,江泽民主席对法国进行国事访
问,这是1989年之后中国元首首次出访欧洲。
二、李登辉居心险恶乘机自肥,陈水扁清除异己虎头蛇尾。
1993年12月10日,一艘台湾近海渔轮网上了一具尸体,经查为台湾海军总部武器获得管制室上
校执行长尹清枫。尹正值壮年,家庭幸福,仕途顺利,再过20天将晋升少将,却浮尸海面,死因与
台海军3宗武器采购案有关。一为20世纪90年代初以19亿新台币购买意大利海测舰被怀疑泄露标底,
有受贿之嫌;二为不同意高价采购法国“拉法耶特”级护卫舰,说这“简直是钱坑”;三为自德国
购买的4艘雷舰水下装备维修更换合同中因利益分配不公,有人扬言要揭黑幕。尹是历年来台湾外购
军火的主要当事者之一,死后许多文件包括尹为证明自己无罪而搜集的证据遭劫,相关人员纷纷到
国外躲避。案情中难以自圆其说的疑点颇多。自杀他杀终无定论,家属一口咬定为他杀。
1989年8月1日,法国造船局副局长卡拉南中将访台时每艘的报价为71.5亿新台币,11月升至
83.91亿;1990年6月升为117.8亿,其中包含佣金12.5%;1991年7月升为143.83亿;1991年8月的最
后定价为每艘151.47亿新台币,是沙特阿拉伯出价的1.6倍,法国军队自购价的2.5倍。台湾买了6艘
军舰,出的是16艘的价钱。台湾媒体认为,此案受贿人员众多,涉及多个国家。
据法国报章透露,新加坡订购的6艘“拉法耶特”军舰价格为50亿法郎,台湾却掏了150亿法郎
。个中原由除汤姆逊公司狠敲竹杠外,“佣金可能高达50亿法郎”。
陈水扁上台后,为排除异己和树立自身威信,以彻查尹清枫命案为由在军中展开气势浩大的扫
黑运动,并于2000年7月31日指示最高检察署成立特别调查小组。陈放言称:“侦办尹案没有上限,
不管所涉及的人员官阶有多高,层面多广,是否在位,即使动摇国本,也要办到底。”特调小组将
侦办方向锁定于回扣金额超过百亿元新台币的“法拉耶特”购舰案。台媒体称陈此举意图在排除异
己,安插亲信,兑现“扫除黑金”承诺抬高声望,收“一石三鸟”之效。2000年9月23日,专案检察
官洪威华拘提了台湾海军造舰计划管理室两任执行长雷学明和姚能君退役中将、退役少将王琴生三
人。姚能君是武器获得管制室前身造舰计划管理室的首任主任,尹清枫则为首任执行长。3人都参与
了“法拉耶特”舰的采购及购买。特调小组的下一步调查对象为现任“国防部长”、曾任海军“副
总司令”的伍世文和海军军官校校长金丰乡中将。报载,伍、金都意识到军购弊案一旦曝光将危及
自身,乃由金丰乡设局迫使尹清枫缄口,最后却演变为灭口。伍世文曾批评陈水扁下令彻查此案将
会“动摇军心”,主要是担心会累及自身。台湾前“国防部长”唐飞、前“参谋总长”郝柏村、前
“海军总司令”后升至“参谋总长”的刘和谦、前“海军总司令”庄铭耀、前“海军副总司令”及
现副“参谋总长”夏甸等人也可能因治军不严而遭弹劾。几个月来,刘和谦、夏甸、庄铭耀、前中
山科学研究院院长沈方枰等16人先后遭起诉,近10名退役及现役海军中层军官遭拘捕。台军上下一
时人人自危。香港《广角镜》评论称,由于台湾的特殊环境,正常渠道军购很困难,多采用黑箱作
业,所以军购弊案频生,陆、海、空都有,不少人自觉不自觉地陷入其中,难以自拔。“尹清枫命
案”只是众多弊案中的一例。如要彻查,将涉及众多军界要人,而且主要是大陆籍将领。陈水扁下
令有选择地调查此案,不失为打击异己敲山震虎的一着妙棋。
2001年1月9日,台北地检署传讯前海军“总司令”叶昌桐等5人。叶昌桐、雷学明表示,李登辉
对“拉法耶特”军购案完全知情,如有巨额回扣,“拿钱的也是决策高层”,高达数百亿的回扣,
非几个执行层的人员能只手遮天。王琴生更叫屈为“替罪羔羊”。叶昌桐曾在1989年12月18日的军
事会议上将此事面报李登辉,李表示机会难得,要求速向法国议约,利用同法的这桩交易打开与欧
洲大国的关系之门。台驻法官员也建议多拉拢法国政要访台,把法国作为打破台高层出访西欧限制
的优先对象。
2000年12月下旬,特调小组意外发现,1989年至1993年间,有数笔款项汇入前“总统”府秘书
室主任苏志诚帐户。李登辉于国民党主席任内,曾指示国民党财委会将总额1.6亿新台币的资金分批
转入苏志诚帐户,最大的一笔为6000万,然后透过苏志诚将1亿多元的资金经过李登辉儿媳张月云转
给李登辉女儿李安娜,再通过李安娜捐款筹设林肯美国学校。“检察总长”、特调小组召集人卢仁
发向陈水扁当面报告了这一情况,呈送了相关材料及一份内部报告。据“总统府”高层人士透露,
陈水扁亲自指示将相关案情压下,以免引发另一波政治风暴。
三、肮脏交易蛀虫成堆,政治腐败臭不可闻。
在法国方面,汤姆逊公司得到出口许可证后,西尔文即要求按合同支付1.5亿法郎的佣金,遭拒
绝,理由是他们没有也无需他们出力。由于合同是在瑞士签署的,西尔文便把汤姆逊公司告上了瑞
士法庭。日内瓦国际仲裁法庭和洛桑联邦法院先后于1996年8月23日和1997年1月30日裁决西尔文胜
诉。事情败露后,巴黎检察院于1997年3月立案调查,西尔文和香港商人出逃,法国警方通过国际刑
警组织以诈骗罪发出通缉令;荣古尔夫人和密亚拉被收押。刘莉莉小姐和那家台湾办事处却从汤姆
逊公司总裁戈梅处得到了约千万法郎的酬劳费。埃尔夫公司佣金案前后共计有10数人受到司法追究
。
荣古尔夫人在接受了通过枕头风说服迪马的任务后,即从西尔文处即埃尔夫公司按月领取5.5亿
法郎的干薪,还可从信用卡上按月支取15-20万法郎的现金。事成后,西尔文又支付了45000万法郎
,还在富人聚居的巴黎第七区购置了一套价值1700万法郎的豪宅,供夫人和迪马享用。那几年,迪
马与荣古尔夫人出双入对,来华访问时就在一起,与德国外长根舍会晤时同根舍夫妇一同接受记者
拍照,俨然一对夫妻。
埃尔夫公司是法国最大的国家石油公司,有“法国石油部”之称。该公司在保护法国海外利益
的幌子下设立了巨额“活动资金”。法国历届政府都利用这些资金从事不能见人的勾当,公司则用
来收买政府官员谋利,同时为执政党提供经费。密特朗就通过该公司向德国前总理科尔提供了约
1300万美元的竞选经费。为了购买前东德遗留下来的罗纳炼油厂,该公司又向时任德国总理的科尔
所属的基民盟支付4400万美元的佣金。埃尔夫公司向荣古尔夫人支付巨额佣金事于1997年3月案发后
,1995年初被密特朗总统任命为宪法委员会主席的迪马矢口否认与此案有任何关联,决不会辞职。
但警方认定迪马有两条罪名:一是利用个人影响使埃尔夫国有石油公司雇用荣古尔夫人,夫人得以
收受该公司大量钱款并购置房产;二是本人“故意”收受经荣古尔夫人之手,明知是来自埃尔夫公
司的钱物。在强大的压力下,迪马终于顶不住了,于1999年3月23日“休假性”离职,2000年3月1日
正式辞职。
1999年11月2日,法国财政部长斯特劳斯·卡恩因被怀疑收受法国售台军舰和战机佣金而被迫辞
职,使若斯潘政府受到很大震动。法国向台湾出售战舰后,那些曾经出过力的人成立了“法台友好
协会”,当时的法国总理的丈夫雅克·克雷松任副主席,时任工业部长的卡恩在法国同台湾达成出
售幻影战机合同后曾秘密访台。“法台友好协会”各成员后来平分高达30亿法郎的佣金。
2001年2月6日,潜逃菲律宾数年之久的西尔文被引渡回法国。西尔文被押解回国途经法兰克福
时,德国警方曾予以扣留,希望通过他侦破涉及德国前总理科尔的“基民盟政治献金案”,即埃尔
夫公司当年收购罗纳炼油厂支付佣金成为科尔竞选资金一案。西尔文最终回到法国后,声称他掌握
的材料“足以把法国炸毁20次”。警方在西尔文住处查获了一本记载有200名政界人士的联系簿,法
国舆论哗然,所涉及人士忙不迭洗刷自己。
2001年5月30日,巴黎法庭第十一轻罪法院对埃尔夫佣金案作出如下判决:迪马两年半徒刑,其
中6个月监禁,罚款100万法郎;荣古尔3年徒刑,其中1年半监禁,罚款150万法郎;埃尔夫公司前总
裁普里让3年半监禁,罚款250万法郎;西尔文4年监禁,罚款200万法郎。法院同时责令涉案人员按
比例退还从埃尔夫公司所得的64311410法郎脏款。
迪马不服,认为判重了。迪马说,据他所知,对台军售佣金高达5亿美元,其中70%又回流到了
法国,进入了一些政界人士的腰包。他不能为这些人当替罪羊。实际上,法国警方并未停止办理此
案,而且已查明瑞士银行一个对台军售相关的秘密帐户,存款达2.5亿瑞士法郎(1.4亿美元)。巴
黎检察院已决定进行侦讯。据瑞士苏黎世司法部门的调查,这笔巨款系一名旅居欧洲的台商存入瑞
士信贷银行的,是法国售台军舰的“黑钱”,已依《反洗钱法》予以冻结。媒介称此人即台“最高
检察署总长”卢仁发透过国际管道缉捕的军火商汪传浦。2002年7月3日,日内瓦检察长贝尔纳·贝
尔托萨宣布,根据日内瓦司法当局的要求,瑞士、卢森堡和列支敦士登等国已冻结与法国售台军舰
案贿赂情节有关的8亿瑞士法郎(约合4.45亿美元)存款。
案子还未完结,还会不断有所披露。因为法国十几二十年都未结案的情况并不鲜见。但根据西
方政党政治的现实,每个党上台后都会有巨额腐败案子发生,自身不干净,故不敢对政敌穷追猛打
。法国对台军售贿赂案还远没有划上句号。
四、反对“台独”任重道远,认识清醒警钟长鸣。
李登辉上台后,在分裂祖国、武力拒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国际上则谋求台湾“独立主权国
家”的地位,最后竟发展到公然宣称把两岸关系定位为“国家与国家的关系,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
关系”,追求“台湾独立”的意图暴露无遗。陈水扁当选“总统”后,并不刻意掩饰其“台独”的
本性,武力拒统已达到近乎疯狂的程度。台湾在美国牵制中国的战略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近
年来,美国越来越明目张胆地利用台湾问题干涉我国内政,千方百计地阻挠我国统一。美国是台湾
军火的最大供应方,其次便是西欧国家。美国对台军售对西欧国家是有示范作用的。西欧国家虽不
像美国那样露骨地利用台湾问题干涉我国内政,但内心也不愿看到中国的统一、强大,随时想着从
台湾的军购中分取一杯羹。西方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对待社会主义中国的战略考虑是非常清楚的,
是不会改变的,这一点在台湾问题上表现的也很充分。
军火是利润极高的商品。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军火商,西欧国家也不甘落后,美欧在世界军火市
场上的争夺历来十分激烈。台湾已连续数年成为继沙特之后的世界第二大军火买主。从国际市场上
采购军火是台湾当局开展“务实外交”、“拓展国际空间”、破坏我国同有关国家关系的重要手段
之一。只要能从西欧国家采购到军火,台湾当局出多少钱都不在乎。西欧一些军火商乘机敲台湾的
竹杠。法国售台军舰一案便是明证。
20世纪80年代,荷兰政府批准莱茵-斯凯尔特-维罗梅集团为台湾建造海军潜艇;20世纪90年代
,法国政府批准汤姆逊公司和达索公司向台湾出售军舰和战机。我国都做出了强烈的抗议。这对西
欧国家产生了强烈的震慑作用。向台湾出售军火势必对同我国的关系造成严重损害,而中国的巨大
市场又是不能不考虑的。2001年年初,布什政府上台后宣布向台湾出售大量武器,称将由德国和荷
兰公司为台湾制造潜艇外壳,遭两国明确拒绝。两国都不愿因此而影响同中国的关系,特别是同中
国的经贸关系。虽然如此,我们仍必须认识到,中国同西方国家在向台湾出售军火问题上的斗争,
存在着显而易见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和反复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