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海峡纵横  > 正文

陈水扁政权的主要特点

日期:2008-05-21 09:28 来源: 作者:李家泉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陈水扁主政台湾六年多来,岛内事件不断,风波频起,基本上是在跌跌撞撞、风风雨雨中渡过 的。这个政权,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 先天不足,后天失调。

  陈水扁是作为台湾民主进步党(简称“民进党”)的代表人物执政的,而这个党是从民间团体“ 党外编辑作家联谊会”(简称“编联会”)发展起来的。从1983年 9月,“编联会”的成立,到1986 年9月民进党的正式成立,中间不过三年;再从这个党的成立到2000年5月执政,中间也不过十三年 半的时间,因而实际上是一个没有经过“怀胎十月”的“早产儿”,无论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 上以至党的宗旨和目标上都是不成熟以至模糊的。至于为什么会如此匆忙地成立以至执政,那是台 湾岛内各种错综复杂的原因造成的。先天不足,后天失调,顽病日增,难经风雨,这是完全可以想 见的。执政以后,短短六年,从唐飞到苏贞昌,先后换了五个“行政院长”,从谢长廷到游锡堃, 也换了四任党主席。政党不分,政体不固,政争不断,政风不正,政策多变,事故频出,股市屡跌 ,社会动荡,民心不安。各种人为事件举其大者有“八掌溪事件”、“高屏桥事件”、“核四停建 风波”、“护照更名风波”、“8100亿投资案”、“烽火外交受挫案”、“政策买票大放送”等等 ,举不胜举,数不胜数。这样一个不成熟的执政党,不成熟的地区领导人,使台湾人民饱受煎熬和 痛苦。

  二、 以“独”为纲,以权为本。

  民进党的成立,主要是反抗国民党的专制独裁,除极少数人外,大多数人并没有提出“台独” 诉求。但在民进党领导权被少数野心分子所掌控后,其“台独”倾向便愈来愈明显。1987年11月 9 日,民进党召开第二届党代表大会,乃将“人民有主张台湾独立的自由”列为大会决议;1988年 4 月17日,民进党二届一次临时大会通过所谓“417 决议文”,提出在“如果国共片面和谈”等“四 个如果”条件下,民进党将“主张台湾独立”;1991年10月12日,民进党五届一次代表大会正式通 过把“台独”主张列入党纲的决议,即主张“建立主权独立自主的台湾共和国”。自此民进党即完 全走上“台独”歧途。1998年12月16日,民进党中央召开中常会时,少数委员如游锡堃、沈富雄等 ,曾提出修改“台独党纲”,但未被会议所接受。1999年 5月,民进党八届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 台湾前途决议文》,虽然有取代“台独党纲”之意,但却强调“台湾已是主权独立国家”,“任何 对此现状的变动,必须经由台湾全体住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决定”,实际上是比原“台独党纲”更 露骨、更严重的“台独”主张的宣示,后来一直被陈水扁政权奉为圭臬。

  “台独党纲”体现的是极少数人的私利。六年多来的实践证明,它并不是台湾的主流民意,更 不符合两岸大多数人民的最大利益,它只反映和适应了台湾岛内极少数别有用心的利益集团的需要 ,他们表面上是为台湾人民,实际上是为自己或小集团谋私利。政治上,可以大封“诸侯”,加官 晋爵,结派拉帮,揽权自重;经济上,可以分拥“领地”,开创“财路”,收受贿赂,中饱私囊; 国际上,可以冒充“国家”,钻营附会,假公济私,捞取好处。这一切,自然就需要一个“独为号 召,似独非独,不统反统”的“小朝廷”,作为维护自己利益的“靠山”和“保护伞”。这个小朝 廷的本质就是“以权为本”、“保权第一”。这就不难理解,陈水扁政权六年多来所作所为的真实 用心所在。

  三、政治挂帅,经济下滑。

  执政之前,一切为了夺权,执政之后,则一切为了保权和固权,大搞政治挂帅和意识形态挂帅 。政治主要落实在选举上。一搞起选举,全身是劲,精神焕发,唾沫横飞,什么“两岸牌”、“本 土牌”、“悲情牌”、“民意牌”、“民主牌”、“改革牌”等等,应有尽有,用得烂熟,使对方 几无招架之功。然而办起实事来,这也不行,那也不会,敷衍应付,言不由衷。所以,台湾媒体和 舆论界广泛流传说,陈水扁是“选举动物”,“施政无能,选举有方”,亦说是“律师性格,巧言 善辩,不讲诚信,反复无常”。各种各样骗人的政治口号喊得震天价响,然而几乎都是不能也无法 兑现的。

  对于经济,陈水扁基本上停留在一些口号上,什么“打造绿色台湾”,“活力台湾、速度台湾 、优质台湾、魅力台湾”等等,哪一样不是空空洞洞的口号。这样那样的“经发会”、“拼经会” 、“金融会”、“改革会”、“建设会”,不知开了多少,哪一个得到了真正的落实!台湾年经济 增长率,执政前的1999年为5.32%,2001年降为-2.2%,其后诸年也大都停留在3%左右。一向号称亚 洲“四小龙”之首的台湾,早已落在“三小龙”韩国、新加坡和香港之后。人们说,现在的台湾经 济是“四高一低”,即失业率高、债务高、物价高、自杀率高,经济增长率低。

  四、政风不振,弊案连连。

  由于这个党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加上以“独”为纲,以权为本,必然用人唯亲,饥不择食, 使许多不学无术、缺乏专业知识技能和趋炎附势者趁机而入,借机谋取私利。陈水扁身边和周围有 所谓“一妻、二秘、三师、四亲家、五总管”之称者,几乎无不涉案。在其执政集团和陈氏家族中 ,已经被揭露和涉及的弊案有“高铁案”、“高捷案”、“秃鹰案”、“国票案”、“炒股案”、 “台开案”、“礼券案”、“二次金改案”、“陈由豪案”、“土地买卖案”、“关说人事案”等 等,一个接一个,数也数不清。台湾一家报纸不禁感慨地说:“弊案爆得简直像米花一样。民进党 很腐败,应已是社会之公论,惟民进党竟腐败至如此头顶生疮、脚底流脓的地步,却仍令人惊愕不 置”!(《联合报》)2005年11月5日)诚然,民众为之愤慨,怒火为之盛燃,使得陈氏“小朝廷”早 已处于风雨飘摇和朝不保夕之中。

  中国有句俗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已完全印证在陈氏“小朝廷”中。仅其妻吴淑珍 从涉及的“礼券案”中所捞取的好处就不知其数;女婿赵建铭从股票“内部交易”中所得利益,据 报道已达1.2 亿元新台币。赵建铭一家包括其父母及兄弟亲属,依仗陈家权势所捞取的经济好处, 也在百万、千万新台币以上不等。

  五、尤擅恶斗,八大表现。

  海峡两岸,自古一家,长时间来都是一个“小生产者”社会。台湾虽较祖国大陆稍早地走向工 商社会,但仍未摆脱其小生产者固有的弱点。这一点,在陈水扁夺权和掌权之后的各种恶斗表现中 ,已得到充分证明。

  主要表现如下:

  如同昔日“造反者”一样,在“民主”大旗下夺权。夺权以后,一切以保护所谓“新生政权” 为中心;

  以“独”为纲,“族群斗争”一抓就灵;

  重视“血统论”,强调“出生地”,本土出生者天然“爱台”,非本土出生者天然“卖台”;

  蓝绿两大营,相互对垒叫骂,大小山头林立,派仗和口水战不断,“帽子”满天飞;

  政治和意识形态挂帅,抓“台独”不生产,使台湾经济一年不如一年;

  用人唯亲,山头第一,不重视专业人才,“台独”庸才出任高官,“外行领导内行”,出尽洋 相;

  政客作风,唯我独尊,台上拉手,台下踢脚;

  保“权”第一,保“位”第一,为保权保位而不惜挑动蓝绿群众互斗。

  总之,陈水扁政权似已进入“末期”,视民众“反腐”为“夺权”,视蓝营“罢扁”为“复辟 ”,全力反扑,挣扎图存。陈水扁实际上不过是在作“困兽犹斗”而已。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西藏信息中心 | 西藏文化网 | 西藏人权网 | 浙江统促会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