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曹骏
5月20日,将是陈水扁8年任期的终结之日。8年来,陈水扁曾提出了许多发展台湾经济、提高执政品质的漂亮口号,8年过去了,台湾岛内经济不景,政局动荡,族群撕裂,政治恶斗,民怨沸腾,则是对陈水扁政绩的绝妙讽刺。
力拼政治 经济全面退步
“拚经济”是陈水扁的口头语,自执政以来,无论是“外事”活动,还是出席女儿婚宴,无论是为同党助选,还是抱着外孙讲话,无论是出席儿子订婚仪式,还是会议演说,陈水扁每有机会都要讲“拼经济”。但是实际上,陈水扁心目中权力是至高无上的,“拼经济”只是在一些场合不得不说的的官话套话。从各项经济统计来检视,陈水扁施政8年总成绩令人失望,经济下滑、失业率升高,自杀死亡人数迭创新高。相较于政党轮替前,民生痛苦指数升高,而快乐指数与幸福指数则降低。
在蒋经国时期,台湾曾创下傲视全球的经济奇迹,可是陈水扁上台后,“拼政治”代替“拼经济”,台湾经济进入黑暗期。2001至2007年平均经济成长率3.4%,比1995至2000年平均5.9%衰退2.5个百分点,衰退幅度为亚洲之首。近年许多机构发表全球竞争力等排名,台湾地区几乎全面退步。美国UPS公司发布亚洲区中小企业最新展望,在评比的12个国家和地区中,台湾排名倒数第二;英国“益百利集团”关于企业经济信心指数调查,台湾在评比的32个对象中,排名倒数第二。
经济的下滑直接影响民众收入。自政党轮替的2000年开端至2007年的8年间,台湾平均每年经济成长率在亚洲“四小龙”中敬陪末座,高达就业总人口60%以上的600多万受雇员工8年来平均薪资在扣除物价上涨后几近零增长。据调查,2006年全台家庭平均每户之收入,与政党轮替前的1999年比较,7年来平均每年仅增加0.4%,扣除物价上涨等因素,实际所得不增反降0.5%。另据台湾当局最近公布的数据,全台的特困户到 2007年底已突破22万人,创历史新高,近8年来增加将近10万人,而实际上台湾穷人绝不止此数。
台湾当局主计部门的有关数据显示,台湾1995至2000年的平均“快乐指数(经济成长率+利率)”高达13.54,但2001至2006年降至8.27;同期的“民生痛苦指数(失业率+消费者物价上涨率)”却由4.41升高至5.21,致使“幸福指数(快乐指数-痛苦指数)”自9.13骤降至3.06。
行政无能 财政状况恶化
为了骗取选民,陈水扁曾提出要加强两岸交流,把台湾建设成“绿色矽岛”,为台湾选民画了一个虚幻大饼。陈水扁当选后,却把施政中心牢牢确定在“争取选票,巩固政权”上,对于岛内企业界掀起的的“大陆热”,处处降温。
台湾本来因为地缘、血缘之便,又享有祖国大陆给予的种种优惠,在祖国大陆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应该是最大的一个获利者。但是陈水扁出于“台独”选举的考量,把祖国大陆丑陋化以及仇恨化,称投资祖国大陆、主张推动两岸交流的台商为“不爱台湾”,既而制定“积极管理”政策,为台商西进祖国大陆降温、设障。
陈水扁的错误政策使台湾经济持续下滑并带来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台湾从过去的“钱淹脚目(脚后跟)”变成了“债务淹肚脐”。据台湾财政部门公布的资料,2000年国民党下台时,留下债务2.45兆元;不过8年,债务攀升至4.6兆元;近乎翻一番,这个惊人的债务数字,让台湾民众每人平均负债高达20万元。若加上各县市地方债务,“国安基金”借款等隐性债务,负债总额更高达13.5兆元,人均担负60万元的巨额债务。
“台独”冒险 恶化两岸关系
言而无信,“骗”、“变”结合,是陈水扁施政的一大特点。8年前,他曾以“新中间路线”为选举诉求,当选后更以“不会宣布‘独立’,不会更改‘国号’,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不会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也没有废除‘国统会’与‘国统纲领’的问题”来保证缓解两岸紧张局势,也曾抛出“统合论”等具有欺骗性的新名词,讨好中间选民。但他权力到手之后,公开否定“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原则,鼓吹“一边一国”,叫嚷制定“新宪”,大搞“台湾正名”和“去中国化”。为迎合“台独基本教义派”,培植以“台湾”为核心的“文化、民族、国家认同”,全面推行“台独”施政,扩张“台独民意”。到了第二任的后半期,陈水扁则赤裸裸地撕去了“四不一没有”的伪装,搞起了“‘废统’变‘终统’”的文字游戏,公然提出了与“四不一没有”截然相对的“台湾要独立”、“台湾要正名”、“台湾要新宪”等“四要一没有”诉求。特别是到了任期届满前夕,陈水扁当局竟然置岛内外以及国际社会的反对和警告于不顾,以台海以及亚太地区的和平为赌注,向联大提出要“以台湾的名义加入联合国”,并强行演出了“入联公投”绑大选的闹剧,挑衅祖国大陆和国际社会。如此等等的“台独”挑衅动作,不仅使两岸之间原有的对话渠道完全中断,更造成两岸关系的停滞甚至对立。
两岸关系停滞的这8年,整个东亚正在经历一场空前的转型。“东盟加三”的效应、自由贸易区的签订,加上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会即将举办等,这些正在改写整个东亚政经的版图,各种双边与多边的结盟与整合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而这段时期,陈水扁的“台独”挑衅,使台湾被整个排除在这个政经大转型的浪潮之外,面临被整个国际社会日益边缘化的局面。
撕裂族群 制造政治仇恨
陈水扁靠街头闹事起家,上台执政后,为了掩盖自己的无能和拙劣,逃脱民众的指责,选择激化族群矛盾的“本土”路线,仍然沿袭过去的习惯采用“当家闹事”策略,继续制造省籍矛盾和对立,把自己装扮成本省人利益的维护者和在野势力的加害者,以讨得占人口多数的“本省人”认同,捞取同情和选票。在陈水扁当局的操弄下,台湾政坛上只有“本土”与“外来”之分或“蓝”“绿”之分,一切都以省籍和族群来评判,整个社会陷入到政争不断之中。为了制造族群对立,陈水扁当局反复利用60多年前的“2·28” 事件来挑动 “本省人”对“外省人”、“台湾人” 对“大陆人” 的对立和仇恨。借着台湾的“本土意识”将民众划分为“爱台湾”和“不爱台湾”两类,凡是支持陈水扁的就是“爱台湾”,不支持的就是“不爱台湾”,就是“亲共”、“卖台”,就是 “中国人欺负台湾人”,企图剥夺“外省人”、“大陆人”解决台湾问题上的资格和权利。陈水扁当局的蛊惑已搞坏民众胃口,使原本就缺少法制传统的部分民众失去了理性,不顾是非,民粹高涨。“亲共” 、“唱衰台湾” 、“不爱台湾” 的帽子屡屡见之于台湾政坛。
陈水扁撕裂族群的“本土路线”,也留下了严重的病症。族群撕裂及对立,影响到岛内政局的稳定,破坏了台湾发展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因此这并非台湾之福。
贪腐盛行 社会持续沉沦
陈水扁执政这8年,也是台湾社会风气持续沉沦、败坏的8年。在执政前,陈水扁常以李登辉当局的黑金、腐败作为攻击点。但8年来,陈水扁身边的亲信几乎无一不贪,其妻吴淑珍涉嫌透过内线炒股以及通过控制“福尔摩莎基金会”、SOGO经营权案,收受高额礼券大肆敛财;其女婿赵建铭涉嫌内线炒股,一年获利超过3亿元新台币,成为闻名岛内外的大新闻;陈水扁手下亲信陈哲男、马永成涉嫌多桩内线交易,政商勾结,私吞和收受巨款;前“内政部次长”颜万进陷入“北投缆车弊案”,陈水扁本人也涉嫌“国务机要费案”之中。台湾岛内的高捷弊案、股市秃鹰案、中华电信释股案、SOGO经营权案、ETC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系统等等弊案和一宗接一宗的政治丑闻已经证明,执政8年的陈水扁当局已经高度腐败。
台湾法务部门日前公布,2003至2007年间,涉及公务员贪渎起诉的案件共有2,624件,起诉人数高达7,025人次,其中“部会”首长高达424人,贪渎金额138亿元,创造了“台湾之最”。
受当局贪腐弊政的影响,眼下的台湾社会,价值观多元错乱、诈骗猖獗、“民粹”放任横行、政治口水弥漫、公平正义不张、犯错者理直气壮。因为“居上位者”没有品格,社会中自然有邪恶、丑陋弥漫。根据台湾“品格教育推展行动联盟”2006年进行的台湾社会调查发现,87%的民众认为台湾人的“诚信”比6年前差很多,82%的民众认为“能骗就骗的人愈来愈多”。该联盟2007年10月完成的《台湾社会现状》问卷调查中,有94.7%的民众认为“政治人物的不良言行”是“败坏台湾社会风气的重要因素”。岛内舆论普遍认为,陈水扁家庭及其团队的贪腐,致使社会全面向下沉沦,使文化、教育、道德、伦理、法治精神等遭到严重腐蚀。
“绿色执政” 留下国际笑柄
陈水扁上台时,以清廉、清流、民主作为执政特点而自诩,8年来,民进党当局的执政形象,已为岛内外乃至国际社会所不齿。以“法科生”为主的民进党高层,既缺少行政经验,更缺少经济人才,因此在陈水扁上任不到8年的时间里,台湾当局高层官员已有300多人被更换,其中包括6任行政部门负责人和6个财经部门负责人,至于其他各“部会”首长更是走马灯似地换了110多位。
“换将”如此频繁,这与陈水扁的“用人哲学”密切相关。 陈水扁用人,一是用意识形态与自己相符的人,即任人唯“独”。唐飞是第一任行政部门负责人,这是新上台的陈水扁为了稳住军队,不得已而用之,但因为唐飞反“台独”,故仅做了137天就被迫辞职。谢长廷下台的重要原因就是偏中间的两岸政策与陈水扁“不合拍”。二是用能听他话的人,游锡堃“唯扁是从”,故任期比较长。三是用给自己提供过支持或金钱帮助的人,宗才怡因为2000 年选举时帮陈水扁募了几十万美元的经费,平步青云当上“经济部长”。由于能力严重不足,在“立法院”答询时经常不知所云,结果不到 2个月就下台了。这种不看专业能力的“用人哲学”必然导致在位者的不适任,加上陈水扁用人“用完即丢”,因此他常常让别人下台为自己“背黑锅”,化解压力。
陈水扁的草莽作风起了上行下效的作用,杜正胜、谢志伟、庄国荣等政坛要角的行事风格,如同一群街头混混,使本来就形象不佳的民进党当局丑上加丑。但陈水扁却对这“三宝”赞赏有加,故岛内舆论称民进党的“清流共治”是“蛇鼠一窝”。
民进党民意代表的参政议政作风,更是天下少有。“立法院”是民意代表机构,本应是文明议事的地方,但在台湾,特别在陈水扁上台后,民进党的民意代表已经将“议事”、“立法”改变为“武斗”。一些媒体甚至将“立法院”比喻成古罗马的“斗兽场”。近年来,在陈水扁行政风格的影响下,民进党民意代表也把在“立法院”撒野、动粗视为“敢做敢为”、“敢于抗争”。一些具有黑道背景的人物,在民进党的支持下,也当上了民意代表。在会议中,他们攻击辱骂、肢体冲撞,甚至大打出手;一些衣着时尚的女“立委”也一改文雅之气,口吐粗俗之语,以鞋子作暗器攻击对方。许多男女“绿色立委”竟然采用下三滥做法,争夺麦克风,霸占讲坛,甚至将“院长”强锁进休息室,阻止会议表决,种种丑态已经让台湾的“民主”轰动全球。更有甚者,民进党大佬蔡同荣为竞选民进党主席,竟然在“立法院”内大肆派送自己仅仅穿着三角短裤的“健美照”,以标榜他拥有胜任党主席职务的好身体。
这种乱象并非偶然,它反映了陈水扁当局的价值取向。受陈水扁破坏法纪和贪腐风气的影响,台湾民众已不关注“立委”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反而对其在参政议政中的“突出表现”津津乐道,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选票。这就使得这些代表们为博取曝光率,不惜采取各种出格的做法。民进党前民意代表段宜康的这句话,道破了其中的奥秘:“立委只要能让选民看到自己在立法院威风十足,就能赢得选票。”
陈水扁上台时高唱“有梦最美,希望相随”、“绿色执政,品质保证”。8年过去了,台湾民众对陈水扁施政满意度从由上台时的近80%,降到如今的18%,对陈水扁当局的施政评价是“代价惨痛,恶梦相随”、“绿色执政,沉沦保证”、“兴利无方、敛财有道”。1月12日和3月22日,在台湾地区的两次选举中,民进党均以惨败而告终,这是台湾民众用选票对陈水扁8年施政的最公正的评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