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海峡纵横  > 正文

必须坚持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日期:2016-08-23 14:20 来源:《统一论坛》杂志 作者:刘红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在这特殊且重要的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两岸关系的论述,作为他对台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高瞻远瞩,意涵深刻,既是中共对台政策的延续和发展,更是现阶段两岸关系如何走的指导纲领。特别是对“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的强调,在当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只有坚持“九二共识”,才有两岸关系的发展

  “九二共识”作为60多年来海峡两岸形成的唯一的关于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共识,在下一步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政治保障功能。

  (一)“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九二共识”作为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关键是其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性质。两岸关系性质,是两岸政治分歧焦点所在。对此,无论是从台湾问题起源看,还是从两岸关系演变历史、客观现实和法理基础看,台湾问题起于中国内战,60多年来双方处于政治对立之中,但两岸关系的性质不是“国与国关系”,也不是“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更不是“台湾地位未定”,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

  “九二共识”对于两岸关系性质的界定,不是强加于人,而是建立在两岸现有的“宪法基础”之上的。两岸宪法都是“一中宪法”,强调祖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问题是因为两岸政治对立的存在,两部“宪法”也好,双方主权和治权也好,为了避免“一国两府”“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不能相互承认,因此,只有依照两个“一中宪法”再形成相互承认“两岸同属一中”的政治共识,来界定两岸关系的性质。“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就在这里:在各自的“法统体系”下,得到各自法律框架、政治制度承认,把两岸各自的政治底线巧妙地进行连结,完成了两岸关系性质的定性。正是有了这一政治上的界定和定位,两岸关系发展才有了相应的政治基础,极大推动了两岸关系发展,过去8年来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就是最好证明。从“九二共识”政治基础讲,台湾当局新领导人说“中华民国宪法”作为处理两岸事务的准则是不够的,只讲“中华民国宪法”,不接受“九二共识”,就是借扩大两岸政治对立来宣扬“隐性台独”,就是放弃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强调“九二共识”对于两岸关系性质界定,是因为界定两岸关系性质十分重要,因为性质决定两岸关系的发展方向、政策定位和运作方式。“两岸同属一中”的性质决定了两岸关系作为一个国家的内部关系,这一内部关系决定了两岸关系发展是把实现中国和平统一作为最终目标,这一最终目标决定了两岸一家亲、走和平发展道路、推进两岸交流、加快两岸共同发展等对台工作的重点和要求。否认“九二共识”,实质上就是否认“九二共识”对于两岸关系性质的界定和作用,也就是否定过去8年来两岸形成的整体工作思路和基本政策主张。

  (二)核心意涵是“九二共识”的集中体现

  承认“九二共识”是“历史事实”只是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要承认“九二共识”的“两岸同属一中”核心意涵。有些人故意把这一议题复杂化,如“说台湾是中国一部分,更要说明台湾是什么样的一部分?”“说两岸属于中国,更要说明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如“一中各表”,“各表”内涵复杂;如“中华台北”,在国际场合有共识,在两岸关系上有区别;如“国号”说法,有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三种;如涉及“主权”和“治权”的,有祖国大陆和台湾、中央和地方、中央和待统一地区、老大和老二等多种;如相关“名份”使用场合,有两岸、岛内和国际三种;如有关“政治概念”,有泛蓝军、泛绿军、台湾的、祖国大陆的、国际的、两岸的;如“一个中国”内涵,有地理的、民族的、血缘的、历史的、文化的和政治的多种。如此复杂的情况,为古今所少有。只能按照“九二共识”才能逐渐统一上述立场,也就是回归“九二共识”的“两岸同属一中”核心意涵。

  岛内有些人为了否认“九二共识”核心意涵,用多种名目进行搪塞。一是承认“历史事实”,也承认这一历史事实带来的“20多年来双方交流、协商所累积形成的现状与成果”,很奇怪的是不承认这一“历史事实”所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所形成的“两岸同属一中”这一共识和确立的原则。二是声称1992年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协商时没有“共识”,是过了8年后才由国民党要员提出来,只能算是“国共两党共识”。“历史事实”是“九二共识”形成后,不仅作为两岸推进双方交流、协商,发展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而且还在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会面时予以肯定。三是声称两岸协商和对话应“不设政治前提”,认为“雄三导弹误射事件”发生后,凸显出恢复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协商、国台办与台湾大陆事务主管部门会面为主体的两岸沟通机制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恢复两岸沟通机制,不能预设政治前提。且不说“不能预设政治前提”就是实质上的预设政治前提,更有违历史事实,现实上也是行不通的。四是强调所谓“九二精神”,即“相互谅解、求同存异的政治思维,进行沟通协商,达成若干的共同认知与谅解”,也就是两岸要求同存异,特别是要强调“异”和“求异”。众所周知,最大的“异”就是两岸的政治对立,就是两个“一中宪法”的对立,也就是“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对于“九二共识”来说,是在客观存在、双方充分论述、并且决定搁置争议的“异”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更为可贵的是在上述“异”的基础上达成的“同”,这就是“两岸同属一中”这一核心意涵。无论是从成语字面上讲,还是从政治内涵上讲,求同存异的重点是在“同”,是认知和遵从“两岸同属一中”核心意涵。五是要换名称和概念。民进党一再声称,“九二共识”提出时间过久,不宜继续使用;同时为了维护政党形象,声称不宜使用国民党用过的政治概念。对此,只要承认“九二共识”历史事实和认同政治内涵,可以使用不同的说法和概念。

  对于台湾新当局来说,以上这些搪塞之词对两岸关系发展无益,未来关键是如何进行两岸关系性质界定,作为历史和政治态度,一定要讲清楚说明白,不能含糊、逃避,不能搞文字游戏,更不要低估祖国大陆维护两岸关系属性的决心和意志。

  二、只有坚决反对“台独”,才有两岸关系的前景

  习总书记在“七一”讲话提出,反对“台独”和认同“九二共识”一样,都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否认“九二共识”,为的是推行“隐性台独”,只有坚决反对“台独”,才有两岸关系的美好前景。

  (一)“台独”是台湾与两岸关系发展乱源

  因为“台独”的存在和蔓延,台湾政局动荡,经济停滞不前,族群矛盾激化、蓝绿斗争激烈,社会正常秩序和活动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台湾“国家认同”出现偏移、统“独”选择出现偏向、“身份认同”出现偏差、“政治归属”出现偏离,既是“台独”势力煽动的结果,又被“台独”势力视为“台独民意”发展和壮大的依据。“台独”分裂活动违背时代潮流,不得人心,政治算计太多,只能激化社会基本矛盾,既是在增加其执政的难度,更是在制造台湾政治动乱。

  “台独”已经成为两岸关系的乱源。如今在台湾社会出现了“统派”被压制、主张统一被冷落、和平发展举措被干扰、和平统一目标被嘲弄等现象,这是“台独”势力嚣张活动的结果,也成为新当局进行政治动员、增加内部凝聚力的主要依据。在两岸关系上,图谋“一边一国”,干扰和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把“台湾主体性”和“台湾意识”极端化,声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亲中卖台”,两岸经济制度化合作、祖国大陆各项有利于台湾的交流措施造成台湾贫富差距扩大。“台独”阵营的这些看法和做法,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坏影响。

  台湾新当局上台以来,不但没有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8年作为两岸关系60多年来最好时期做肯定,反而强调台湾要“提升对外经济的格局及多元性,告別以往过于依赖单一(大陆)市场的现象”,忽视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制度化和正常化取得的成果的存在,无视“两岸一家亲”“难忘同胞情”基本事实的存在,不见过去8年台湾当局重要文告的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认同,声称要凝聚“台湾共识”、利用台湾民主原则及普遍民意,强化岛内的与祖国大陆政治对抗意识。最为关键的是,否认“九二共识”,严重干扰两岸关系和交流的正常展开,已经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直接威胁。

  (二)“隐性台独”是当前两岸关系的主要危险

  “七一”讲话指出:“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对任何人、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进行的分裂国家活动,13亿多中国人民、整个中华民族都决不会答应!”现阶段的任务之一,就是反对“隐性台独”。

  “隐性台独”来源于李登辉的“特殊两国论”,是陈水扁“法理台独”的改版,主要意涵有,一是强调维持“一边一国式的现状”。迎合美国的“稳定、和平的两岸关系的现状”,破坏两岸间形成的坚持“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现状,这是“隐性台独”的基本内涵和集中体现。二是否认“九二共识”。声称“对中国,台湾最大的利益就是跟‘台湾共识’打交道,而不是‘九二共识’”。宣扬“处理台湾与中国的问题,不能陷入历史的框架里,更不能被政治前提压缩了处理的空间,‘九二共识’就是历史框架,就是政治前提。这个共识禁不起民意的检验,如何能够作为建构两岸可长可久关系的依据呢?”三是推进“台湾主体性”极端化。声称要“捍卫台湾、守护主权与国家安全”,建构“新的国家、新的台湾认同,迈向台湾主体性的重建时代”。为此,利用公共权力,小步快走,逐渐推进“去中国化”“文化台独”“台湾正名”,强化“台独无害论”社会氛围。四是推进两岸交流以获得最多红利。改变“逢陆必闹、逢中必反”的习惯性做法,图谋照单全收国民党执政留下的两岸交流资产,图谋继续保持两岸沟通渠道和平台,宣扬“两岸关系不会紧张和倒退”。一句话,在两岸交流问题上,也就是台湾新当局只是不讲“九二共识”,其他什么都讲。五是摆脱台湾对祖国大陆的依赖。声称“台湾会善用软实力寻求国际社会的支持,拓展两岸间的和平与积极互动”,要建立多边架构两岸关系,“不能局限在两岸的框架里”,“必须在国际的多边结构下思考两岸关系,透过国际共通的规范与准则,平衡台湾与中国实力的不对等”。六是推卸破坏两岸关系的责任。因为台湾新当局否认“九二共识”,推行“隐性台独”,两岸关系紧张不可避免。台湾新当局会大打“悲情牌”,大讲祖国大陆的“鸭霸”、打压,挑拨两岸同胞感情,煽动岛内仇陆情绪。总之,“隐性台独”已经成为现阶段“台独”的主要表现。

  面对重要节点,为确保两岸关系继续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必须强调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这一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在两岸一家亲氛围中,继续推动两岸各项交流的同时,反对各种形式的“台独”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西藏网 | 西藏文化网 | 西藏人权网 | 浙江统促会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