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海峡纵横  > 正文

以文化的力量遏制“文化台独”若干思考

日期:2018-03-20 14:40 来源:《统一论坛》杂志 作者:杨仁飞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民进党上台执政以来,蔡英文当局推行“文化台独”意志更加坚定,手法更加多元,软硬兼施,全方位、全领域推进,如“台独理论建构”、政策性仇视、“文化立法”绵密推进,体制内(借壳)“文化独立”的目标、趋势日趋明朗化。面对“绝不屈服于压力”、拒不承认两岸一中的蔡英文当局,面对执意推动文化脱中的民进党,祖国大陆应该祭起反“独”促统大旗,强化文化促统力量,全面遏制、逆转“文化台独”。

  一、蔡英文当局“文化台独”意识形态逻辑与推进路线

  (一)强行构建“台湾文明自成体系、台湾文化包罗万象”的“台湾理论、台湾主体性论述”

  服务于“台独”目标的“台湾理论重构”。2012年,台湾大学文学院台湾研究中心成立“知识/台湾研究学群”,旨在重构一套“台湾本土理论”,为台湾“主体性”“本土意识”,甚至“文化台独”“柔性台独”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知识/台湾研究学群”认为,台湾“本土理论”一直存在,但是“在地理论”总是被边缘化,它的系谱也被忽略,台湾学者目前的关键任务在于一方面要重构“本土理论”系谱,另一方面要从活生生的台湾现实中建构新的台湾方法与台湾理论。有关方面还给参与的相关学者提供了具体思考的方向:“如果将台湾置于世界经济史与世界思想史里,理论地景会是何种面貌?如果将台湾视为汉人的定居者殖民地,我们要如何了解原住民的知识?台湾所经历的一连串殖民历史经验(荷兰、西班牙、‘满清’、‘日本’、‘中国’)会需要生产出什么样的新的后殖民理论?台湾特殊的岛屿地理条件会不会像加勒比海一样,创构出岛屿导向的理论?”显然,台湾学者“台湾本土理论”重构的目标乃是为了服务“台独”,为“台独”提供冠冕堂皇的外衣与子弹。

  服务“文化去中”的“台湾主体性与在地化”论述。在上述论题中,早已包含了“两岸两国”的“台独”理论,只是“独”派学者认为,过去民进党理论大师们制造的“台独”理论满足不了民进党重新上台执政以及台湾社会的变化,需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创造出更能符合民进党长期执政、“和平台独”需求的思想论述、政治话语,由此来丰富“台独”理论。无论怎么创新理论,这些绿营学者的“在地化”与“台湾主体性”论述必须面对、处理两岸共同的历史、主流中华文化在台湾长期存在这样的客观事实,而他们的方法是“文化去中”“文化脱中”。他们一方面将台湾地方性的文化强硬提升为所谓“国家文化”,另一方面闭门造车,要么将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吃干抹尽,对中国文化作出以下几种处理:一是抢占。如对1949年由国民党自祖国大陆带到台湾的历史文物等有形、无形资产,特别是台北故宫宝藏,视作是流进台湾的资产,有作为博物馆永久藏物据为己有的想法。二是死亡处理。“独”派提出要让中华文化变为“死文化”。《自由时报》2016年10月10日社论称,“在‘中华民国’只等于台湾的前提下于10月10日放假,现代国民也许应该以历史遗迹的态度看待这个日子,一如荷兰人留下的热兰遮城、西班牙建造的红毛城、郑成功改建的安平古堡、‘清国’建筑的北方、日本的总督府乃至国民政府迁台后举目皆是的戒严记录”。三是抹去中华历史记忆。如刻意不提台湾历史与文化传统源头与祖国大陆的关系,切割两岸文化的传承性。以高雄历史博物馆为例,其最核心的展览往往是“二二八事件”,其他民俗与高雄人近代生活展,连结的是日据时期的生活形态,无法让人直接感受这一区域文化与中国文化、中国历史的传承关系。四是强调台湾文化自成体系,也是“在地化”论述的另一种说法。尽管“独”派无法否认台湾大量的民俗信仰直接来源于祖国大陆,但是他们日益强调经过近代台湾人的努力,台湾语言、文化、民俗已具有相当的独有性与自成体系,如祭祀巡游的八将等为台湾独创。五是将中华文化、明清以来的国家统治污名化,企图以“外来政权”“殖民政权”全面否定明清以来国家政权对开发、治理、发展台湾的贡献。

  久而久之,民进党及“独”派渐渐地自我陶醉在一套台湾“传统、文化、体制在地化”理论语境中,创造出所谓台湾自成体系的语言、民俗、主体意识乃至台湾的“主体文化”,这种“在地化”理论构建与阐释,本质上是虚幻的、矛盾的,与母体中华文化呈对抗性。正如许纪霖指出,一种历史记忆的发掘,意味着另一种历史的遗忘,这个遗忘,就是排斥来自中原文化大传统,这是另一种对抗。

  (二)急于全面去中华的文化立法:被外界忽略的“文化基本法”

  蔡英文重视文化战略与文化政策,加速推动文化立法。2016年上任伊始,蔡英文就即刻召开最高级别的“文化汇报”会议,提升文化决策的地位。文化部门负责人郑丽君上任就宣布,一年内完成“文化基本法”立法。之后,文化部门委托台湾教育大学、艺术大学、文化法学会、文化政策学会四个机构的绿营学者进行专案规划与法律草拟,2017年5月完成修订版本。“文化基本法”在立法精神与文化定义上是对马英九执政时期文化政策的重大修正。

  将“文化基本法”提升到“文化宪法”位阶。文化部门副负责人李连权2017年3月24日公开称,该法是“文化宪法”,强调法的位高权重。文化部门网站解释,新“文化基本法”不是文化部门组织法,或文化行政基本法,也不是针对文化人或艺术工作者的劳动基准法,而是一部“政府”各部门都必须恪守、攸关台湾一般民众文化日常生活的“国家文化基本法”。主持法律起草的周志宏表示,“文化基本法”法律位阶要能将“文化影响评估”列为“国家”重大义务,要求所有“部会”执行,并接受文化部门检核,文化部门能掌握各“部会”重大政策可能的文化影响,并提供文化专业建议,甚至通过行政部门去斡旋。可见,此法将是包含全面贯彻“台独”文化战略与意志的一部重要法律,必须引起祖国大陆高度重视。

  突出建立多元的“国家文化”。新“文化基本法”立法宗旨是“落实‘宪法’文化规定,建立多元文化‘国家’、确立‘国家’文化基本价值、发展文化的主体性”,“‘国家’还应在此基础上缔结与遵循文化相关之国际条约、协定”,借该法与“国际人权接轨”。新“文化基本法”中,我们看不到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的内容,看不到任何一个条文提及“中华文化”(替代名词:移入的汉文化)或 “中华民国”这个壳(只提了“宪法”),反而却在草案中看到了令人不安的“文化台独”气息。

  制造两岸文化区隔与对立。新“文化基本法”草案总说明第一段对所谓“国家、台湾文化”作了界定,即“台湾是一个多元的文化所构成的‘国家’”,“国家”只是“包含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治理主体。显然,蔡英文当局似乎有意回避“中华民国”这个符号,刻意回避两岸文化一体的历史与现状,反而有意强调中华文化是外来、移入文化,与殖民文化并列,显然用意并非善良。此外,蔡英文当局希望通过制度性立法,能掌握文化话语,深化台湾文化认同,扩大对外交往,从而建立民进党版“多元文化国家”。

  推动“文化台独”战略的工具。尽管台湾文化部门官员一再声称,“文化基本法”的制定将是由下而上的公民参与过程,文化及文化权利为人民所形成与享受,然而“文化基本法”却是蔡英文推行“文化台独”的重要一环,也是民进党巩固政权、实现“台独”的文化战略政治工具。文化政策研究学会蔡淳任半年多前在媒体发文,指出政治权力会透过政策、政府制度以及资源分配,透过改变人民的日常生活,塑造对政治权力有利的思想以及认同。这一解释,反映了蔡英文当局急于制定“文化基本法”完全是为了“文化台独”政治目的。

  (三)蔡英文当局全面推动文教社会各领域“去中华化”

  蔡英文上台以来,文化部门在郑丽君强势领导下,以快跑的形式要求增加文化投入,推动文化立法,并计划联合经济、“通信传播委员会”(NCC)等部门,准备以合力的形式,启动台湾影视文化营销计划,强化“国家队”形式在世界范围内行销台湾的力度。在2018年预算案中,台湾文化部门预算支出大幅增加,已从2017年的不到1%增加到1.3%左右,2018年文化支出编列263.6亿元新台币,未来要将文化支出增加到总支出的3%,主要用于支持绿营文化团体、向外推销“台独”思想与目标。2018年,台湾当局还在财政预算中拿出72.6亿元新台币,以增强台湾“软实力”。

  在党务层面,民进党不断开办年轻民意代表、党工、“青年小草”、“青年接棒”、“后生寻庄”培训班及“新文化研习营”、春雨台湾新青年领袖营活动,而培训内容除了如何履职、应对媒体、储蓄后备力量外,每一个课程都有认识台湾本土历史、提升台湾本土意识相关内容。这个所谓认识台湾本土历史、台湾新文化的课程,均宣扬“台湾主体性与独立”。

  在民间团体层面,蔡英文当局全力扶持、资助“台独倾向与台独意识”的文化机构与团体,如拉抬闪灵、灭火器乐团等,使之快速成为台湾有高知名度的文化乐团;加大对绿营执政县市文化设施经费投入与团体资金支持,造成“靠向我有糖吃、非我族类必排斥”的政治氛围,扩大“台独意识形态”对台湾民众的默化渗透与长远影响。有支持“台独”的团体借助民进党上台执政的氛围,开始组织“文化促‘独’”活动,拉拢青年人参与,明示或暗示参与活动的民众不说“国语”,不看祖国大陆的影片。

  在文化再造方面,蔡英文当局推出以近现代台湾地景为主的文化再现、文化改造计划,旨在全面恢复日据时期的历史记忆,美化殖民侵略历史;美化“台独”人士所谓的奋斗历史与精神,或将一大批没有“台独”意识的近代台湾知识分子归属到“台湾主体意识觉醒者”行列,达到篡改台湾历史的目的。

  二、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文化新论述及对反“独”促统的重要指导意义

  (一)十九大报告中的文化新论述

  1.新时代新文化

  中华历史文化。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这表明中华文化是一个集合体,是一个历史的集成体,不是凭空想象,不是主观创造,更不是单一的汉文化、汉文明,而是包括台湾少数民族在内的各民族文化共同融合、发展、奋斗中创造出的文化。同时中华文化也是大浪淘沙、兼容并蓄的文化,一切有生命力、先进的观念、思想以及它的产物得到世世代代的流传与弘扬,如“爱国爱乡”“慎终追远”“舍生取义”“以和为贵”等深植民心,成为浇注在中华文化血脉里的基因,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十九大报告归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包括“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涵盖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也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创造出来、追求民族独立富强、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担当、走中国道路的红色革命文化,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立足中国国情、建设现代文明强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积累的发展与建设经验,因此讲中国新时代新文化,今后不仅要讲传统中华文化,还要讲过去与发展中的共产党与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样是兼容并蓄的文化、推陈出新的文化,不是停滞、僵化、自大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调原则性、大众性、开放性与协调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2.新时代文化的目标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将文化提到至高的位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文化,那么如果有人将自己的文化灵魂抽掉之后,就变成无根的文化,这样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其实文化实质是一个很鲜活的生命体,既有对精神世界崇高追求的灵魂,又有通过各种文化载体,如信仰、民俗、文学、艺术等文化的肉体,使民众在追求美好物质生活的同时找到生活诗意、生活美学。

  十九大报告提出,“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提出了具体的文化建设目标,即要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要让中华文化展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要使中华文化在未来不断创新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创新活力,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连结起来,让中国及中华文化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这是新时代中国文化的重大任务与使命,要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展现新魅力,要使文化服务于民族复兴的进程与事业,要使中华文化成为引领新时代的新文化,文化领域的传承与创新建设任重道远。

  3.关于文化自信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种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对历史的自信,对文化的自信,对社会主义制度与道路的自信,这种自信不是盲目自大,而是基于当代中国的发展成果,基于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力量,基于中国共产党人敢于面对困难,勇往直前、勇于承担责任的气度。“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这种自信,是一种精神的力量,使得我们遇到来自各种分裂势力挑战,面对国家完全统一道路上的挫折保持战略定力,保持文明上的定力,坚定文化化“独”、文化促统的效力。

  (二)善用文化力量,以文化遏“独”、以文化促统

  1.总结挖掘两岸交流史中的文化正能量

  一是珍惜中华文化与乡土民间信仰作为两岸基层民众历史与当下连结的文化作用。从孔庙到祭忠烈祠,从妈祖到郑成功信仰,明清以来从闽粤等地到台湾的先民,不忘自己的祖先,坚守对神灵、天地、自然、祖先的敬畏之心,坚守自己文化的源头与传承。这种朴素的情感是抵抗一切外来侵略,包括日本50年殖民统治的文明力量,是历经两岸70年政治对峙仍能从彼此的信仰与民俗中找到心灵共通之处,这是中华文明的魅力,这是中华文化欣欣向荣的密码,需要珍惜,需要用心维护。

  二是肯定过去30年两岸交流中人民的力量、文化的力量。过去30年,两岸关系历经波折,仍能继续前行,不仅是推动两岸和平交流的政党与政治人物的功劳,也是两岸人民情感交流的需要,这种基于共同历史情感与文脉的来往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动力。

  1987年,数万老兵在台北发起返乡探亲运动,向台湾当局要求准许老兵回祖国大陆探亲。1987年10月15日,台湾当局宣布开放台湾居民到祖国大陆探亲。10月16日,国务院公布《关于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探亲旅游接待办法的通知》。至此,两岸打破了自1949年长达38年的冰封期,迎来第一波百万台湾同胞返乡探亲大潮。探亲潮承载了那个时代两岸民众经历战争硝烟悲欢离合的独特历史与情感,展现中华民族强烈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显示文化血脉的强大张力。在探亲大潮中,一个个寻找亲人、祭拜远去父母兄弟的身影,一段段家国恩仇、骨肉分离再团聚的厚重历史,化身为两岸文化血脉纽带的图谱,留给后人是一份感动与尊敬。我们要从这一段历史中,找回两岸关系中真正具有向心力的能量,重新聚合两岸民心。

  三是重视文化艺术引领、感化人心的能量。过去30年,虽然引领两岸文化潮流的主角发生了变化,但是潮流、时尚背后共同中华文化的内涵没有变,否则《琅琊榜》《甄嬛传》《芈月传》不会在台湾流行,否则“龙的传人”“橄榄树”“外婆的澎湖湾”“汪洋中的一条船”“小城故事”“藏龙卧虎”以及闽南语音乐艺术作品“爱拼才会赢”不会引起祖国大陆民众的共鸣。

  文化之所以有魅力,在于引领潮流、感化人心,在于触动内心最坚硬的部分,在于为生活劳碌的人们提供精神食粮,因此弘扬新时代中国文化,加强两岸的文化向心力,文学、艺术必须站在时代前列,或宏大或细微的主题、表达两岸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住。

  2.要树立制度与文化自信

  要以优越的制度与先进的文化感染台湾民众,从国家、政权、上层意识形态层面争取台湾民众。两岸关系走过了30年,可以说是一个积累经验、思考方向的30年,是追求形而下为主同时追求形而上的30年。未来,我们应该更多追求形而上的两岸关系,应集中以制度与文化的力量,突出政治意识形态在对台工作的重要性与优越性,争取台湾民心。

  民心向归是政治工程,是意识形态的争取工作,我们必须意识到,争取台湾民众认同、支持祖国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完全统一、人心背向的关键。

  未来,两岸是一场统一对独立的意识形态之战,因此两岸关系必须超越形而下以物质为主的交流交往形态,应更多从国家认同、政权认同、政党认同以及文化认同等上层意识形态的力量来消弭“渐进台独”与“文化台独”的影响,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先进性争取民心,强化政治争取工作。

  而前提是,我们本身要牢牢树立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从心理上破除台湾制度的迷信与优越感。从两岸关系来看,这种文化自信应表现为,相信超越5000年历史的中华文化优势一定比“台独”势力宣称的“台湾四百年文明”来得厚实、坚硬、富有生命力。这种文化自信,是即使一些政党、政治人物人为制造出了所谓“台湾的文明、台湾的文化”,相信以中华文化为主体的台湾文化,仍将是引领台湾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化动力。

  做好文化促统的系统工程。未来对台文化工程,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文化来感染、影响两岸民众,教育年轻世代,共筑基于中华文化命运共同体。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我们将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

  在具体工作上:一要牢牢把握文化对台工作的主导权。讲中华传统文化,也要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要从历史中找回共同的文化基因,还要从当代文化中探索可被台湾民众接纳、吸引的新文化,重视文化化人的独特功能。充分发挥广播影视、互联网舆论宣传渠道的平台作用,通过既声势浩大又深入浅出的新闻报道,不断创优推新的节目内容,与时俱进的传播手段方式,大力推进文化入岛入心工作,在加强两岸人民一家亲过程中,主动、积极融入新时代、新特色文化元素,以主导文化育人、文化化人的交流交往。二要让支持统一、支持中华文化的声音在台湾、在国际舞台上不断发声,使之成为台湾听到的主流声音。在台湾这个谁声音大谁就有话语权的环境下,让支持两岸和平统一的声音在各个领域、各个阶层释放出来。重视基层乡村、社区的文化促统工作,在“台独”政党执政的恶劣环境下,尤为必要。三要全面揭穿“文化台独”的荒唐与危害性。对于台湾学界推动的“台湾理论”“台湾主体性”等攸关意识形态理论重构的工程与思想推介,如果从纯学术角度去理解台湾大学组织者的用心,可能会对他们“台湾理论”构建背后潜在的思想与动机产生模糊认识。其实,这场“台湾理论”构造过程,背后暗藏着台湾“独”派知识界对谋求“台湾是一个独立国家、独立文化”的强烈企图心。因此针对“主体性”“在地化”“外来文化”“殖民”“台湾文化”等“台独思想与理论”结合“台独”政权的快速蔓延,需要进行从学理与实务层面的消毒、解释,这需要学界与对台实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西藏网 | 西藏文化网 | 西藏人权网 | 浙江统促会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