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台独”行刺蒋家父子实录

日期:2008-06-05 10:42:00 来源: 作者:沈正一
字号:【小】【中】【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沈正一

  “台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帝国主义扶植下产生出来的分离主义“怪胎”。起源于日
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驻台日军少壮派军官,以“天皇投降诏书有假”为借口,纠集一些台湾亲日
士绅、汉奸,搞所谓“台湾独立自救运动”,以抗拒中国政府接收台湾,阴谋宣布“台湾独立”。
虽然这一图谋“胎死腹中”,但这场“台独”闹剧,竟成了“台独”运动的始祖。“台独”运动在
不同时期表现不同,其目的都是为把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通过各种形式、手段来推动和实现“台
湾独立建国”。早期“台独”运动和海外“台独”运动,曾以暴力反蒋,把行刺蒋家父子作为“台
独”运动的一项重大活动。
                 廖文毅行刺欲杀蒋介石
  廖文毅出生于日据时期“高级台人”家庭,拥有留美博士身份。抗战胜利后投身台湾政界。
1947年,他主持成立“自治法研究会”鼓吹“台独”,受到国民党当局注意,后栖身香港,成立“
台湾再解放联盟”,向联合国递交“请愿书”,要求“托管”台湾,这自然符合美国利益,受到美
国政府的关注和支持,美国曾想扶植廖文毅执掌台湾大权,以牵制蒋介石,为其自身的战略利益服
务。有美国和日本军国主义的支持,1950年2月,廖文毅在日本东京成立“台湾民主独立党”,这是
第一个公开的“台独”组织。1955年,廖文毅在东京成立“台湾共和国临时议会”,次年成立“台
湾共和国临时政府”,自封“大统领”。1960年,廖文毅在横滨又组织“台湾独立统一战线”,自
任“总裁”。廖文毅自认为受台湾民众的拥戴,又有一帮失意政客、文人为他充当幕僚,完全能和
蒋介石抗衡。1961年,有幕僚提出,“中华民国”之所以能盘踞台岛,主要原因是蒋介石健在,若
是除掉蒋介石,“中华民国”也就完蛋了,“台湾共和国”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成立。于是廖文毅密
谋暗杀蒋介石,由李姓幕僚物色到一个合适的刺客,此人叫郑松焘,年近40岁,是土生土长的台湾
人,毕业于日本人办的台湾警察学校,曾在台北当过刑警,后在日本为达官贵人当保镖。他夸口称
:“给我500两黄金,就能买到蒋介石的人头。”郑松焘为下手后能很快逃离台湾,到台湾后先找熟
人在嘉义办妥偷渡离台的有关事宜。一天《中央日报》刊登蒋介石将于次日下午二时去“革命实践
研究院”演讲的消息,郑松焘便准备见机行刺。郑松焘到台湾并未带手枪,他想好去找老朋友岳安
和借用,岳安和是台北老刑警,按当时规定他合法拥有两支手枪。郑松焘在电话上对岳安和说,自
己要去龟山岛走一趟,为安全想借手枪防身,岳安和一口答应,约定当晚把手枪送到白龙宾馆郑的
住处。岳安和虽然口头上答应借枪,但总感到不大对头,因龟山岛既无野兽也无海盗,根本无需携
枪防身,他联想到郑松焘一来台湾就打听有关蒋介石的安全等方方面面,蒋“总统”明天下午要出
来演讲,莫非郑松焘借枪要行刺“总统”。此事关系重大,岳安和决定立即向蒋介石举报。但知道
一般情况是无法求见的,最后他想出一条“苦肉计”,他骑摩托车驶到中正路5号蒋经国官邸,突然
急转弯冲进官邸大门,岳安和马上被门卫揪下戴上手铐。岳安和连忙声明,自己是刑警,有十万火
急大事求见经国先生,门卫从岳安和身上搜出证件验证后,才示意随其入内。蒋经国在小客厅接见
这位不速之客,岳安和报告说,有人要行刺蒋“总统”。他把郑松焘从日本到台北的经过叙述一遍
。蒋经国立即和蒋介石官邸通电话并下命令,从现在起外人一律不准入内,要力阻“总统”外出。
接着又叫“安全局长”陈大庆火速赶来,由岳安和带路去白龙宾馆逮捕郑松焘,弄清行剌背景。蒋
经国最后驱车到蒋介石官邸,当年过7旬的蒋介石听到有人要行刺他,睡意顿消,问这个姓郑的什么
来历,蒋经国回答:“现在还不清楚,为了安全起见,建议取消明天去革命实践研究院的安排。”
蒋介石点头同意。
  这时,官邸值勤秘书进来报告,说“安全局长来电话,郑松焘已离开白龙宾馆,现派人留守伏
击,听候指示”。蒋介石不等蒋经国开腔就大声说:“叫他们紧急出动,全岛缉捕刺客。”
  原来,刑警出身的郑松焘熟知“圈内情况”,他出于小心,叫辆的士到台北警察局附近视察动
静,看到岳安和开摩托车驶出警察局大门,便叫的士尾随跟踪,当他目睹岳安和在蒋经国官邸门前
的一幕,就明白了一切,立即叫车去嘉义,连夜逃离台湾,经香港返回日本。
  “安全局”为缉拿行刺蒋“总统”的刺客,马上成立“侦缉指挥部”,调动大批特工侦察线索
,三天后才查明郑松焘从嘉义偷渡出境,经潜伏在日本的特工调查,郑松焘有个远房舅父李某是“
台湾独立统一战线”委员,郑松焘赴台之前,由李某介绍去廖文毅的横滨住所,其出境手续也是廖
文毅出面,请美军驻日司令部帮助办的,为此得出结论,郑松焘是受廖文毅派遣赴台行刺蒋“总统
”,廖文毅是此次行动的主谋。蒋介石知道后大怒,叫道:“廖文毅搞‘台湾独立’我搞掉他的脑
袋,立即派人去日本把他解决。”而蒋经国认为,廖文毅的后台是美国人,如果把廖文毅杀掉,无
疑会得罪这股势力。目前正是“反攻大陆”准备阶段,争取美援为主,不能因一个廖文毅而误了反
共大计。他熟知父亲的脾气,盛怒之下说的话是不好改变的。三天后,蒋经国拿一份《行动方案》
去见蒋介石,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先把刺客郑松焘解决掉,要让廖文毅知道不去杀他并非缺乏下
手的胆量,而是要杀鸡给猴看。”“对,杀掉姓郑的给廖文毅看看。”蒋介石点头道。
  接着,“安全局”派出三人行动小组直飞东京,对郑松焘秘密跟踪。郑松焘在东京大藏机械株
式会社担任警卫,是个小头目,每天乘地铁再转乘公共汽车上下班。三人行动小组最后选定在地铁
站下手,等火车驶来时把郑松焘推到火车底下,这方案干脆利索,事先毋须准备,事后也容易脱身
,无后遗症。
  1961年11月29日上午,郑松焘像往常一样走进索马町地铁站,有一个人边走边吃香蕉,经过郑
松焘身边时,把香蕉皮扔在地上。远处传来火车的鸣叫声,这时朝郑松焘身边走来一个乡下姑娘,
手里拿着一张纸,向郑松焘鞠躬后说:“先生多关照。”乡下姑娘流利的日语,使郑松焘丝毫未察
觉这个台湾的女特工,便用日语说:“你是问路吗?”乡下姑娘说:“先生,去高田马场坐到哪里
下车啊?”还没有等郑松焘回答,不远处有人用日语大声叫喊:“阿川,你在哪里?”乡下姑娘急
忙回头,“不料”,踩在香蕉皮上的脚一滑,身子向前倾斜,双手冲郑松焘一推,郑松焘猝不及防
被推下轨道,这时火车隆隆驶过,车轮无情地从他身上碾过……
  郑松焘之死,日本警方一无所获,只好不了了之,而“台湾独立统一战线”的“总裁”廖文毅
,从心里完全明白是怎么回事,他惟恐自己成为台湾特工下一个暗杀目标,立即住进了医院,以后
,廖文毅的“台独”调子越唱越低。蒋介石闻悉后,派人给廖文毅捎话,只要放弃“台独”,欢迎
他回台湾。1965年3月,廖文毅在东京宣布“台湾独立统一战线”解散,本人放弃“台独”。5月14
日,廖文毅由日本返回台湾,先后出任曾文水库筹建委员会主任,台中港筹建委员会副主任、中华
文化学院化学研究所所长之职。
               “台独联盟”行刺蒋经国
  1966年,“台独”分子在美国费城宣布成立“全美台湾独立联盟”。1970年1月15日,美国、日
本、加拿大、欧洲、台湾的五个“台独”组织在美宣布合而为一,组成“全球台湾人争取独立联盟
”(简称台独联盟)。当时所有的“台独”骨干分子都聚集美国,标志着美国已取代日本成为“台
独”活动的中心。“台独联盟”在行动上的显著特点是搞暴力活动,主张以暴力推翻国民党统治,
其中最大的一次行动,就是行刺蒋经国。
  1970年4月22日,任职“行政院副院长”不久的蒋经国,应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邀请,与“行政院
秘书长”蒋彦士、“外交部次长”沈剑虹等一行,第五次访美。从23日早上起,“台独联盟”的人
马就在白宫前进行示威抗议,他们高举标语,大声疾呼:“国民党下台!反对蒋经国访美!”示威
活动直到下午仍未结束。为安全起见,美方安排蒋经国专机在位于华盛顿旁边的安德鲁斯军用机场
降落。傍晚6点多,蒋经国等人一下飞机,那些示威的人群早已移师到军用机场,抗议声一浪高过一
浪,这情景蒋经国全收眼底,他只向来访的记者问候两句,便坐进停机坪上的黑色汽车驶离机场。
  24日上午11点钟,蒋经国飞抵纽约,下榻皮埃尔饭店,准备出席美东商协会为他举办的午餐会
,地点就在花园广场的普莱兹大饭店。蒋经国原本想步行穿过中央公园再到普照莱兹大饭店,顺便
浏览一下中央公园的风光,因为下雨,他临时改为乘车前往。12点10分,蒋经国在严密的护卫下,
乘车去普莱兹大饭店。中午的曼哈顿闹市区交通十分拥挤,只有两条街的距离,在警车鸣笛开道下
,行驶了5分钟,当汽车抵达普莱兹大饭店正门时,只见附近数十名“台独联盟”分子手持标语,在
狂喊乱叫。蒋经国下车后,由美方的两名安全官左右护卫,纽约市警察局的两名便衣警探殿后,步
上八级铺有红地毯的台阶。正当蒋经国走完台阶,将要进入正门之际,突然有两名刺客,从正门两
侧的大理石柱后闪出,其中一人迅速冲过警卫,在蒋经国身后举起手枪。这时,蒋经国正随着扇形
转动门向内走去,就在刺客扣动板机一刹那,美方一名警卫立即上前抓住刺客右手腕向上一举,只
听“砰”的一声枪响,两名台方警卫挺身相挡,并用力推了蒋经国一下,子弹从蒋经国身边上方飞
过,射进饭店大厅墙壁,开枪的刺客还想冲进饭店发射第二枪,结果被警卫关在扇形转动门里就擒
。另一名刺客向警卫挥拳拒捕,被警卫用警棍击头部,一副眼镜被打碎在地,头部血流如注,两名
刺客很快被警车带走。经美国警方审讯,持枪的刺客叫黄文雄,32岁,就读纽约康泰尔大学,另一
个叫郑自财,也是32岁,是业余建筑师,他俩都是“台独联盟”的狂热分子,他们刺杀蒋经国,是
“台独联盟”进行暴力斗争的一项重大行动。
  事后,美国记者请蒋经国发表“遇刺感想”,蒋经国说:“这些怀有异见的人,他们如果有什
么不同意见,可以向我陈述,我一定接见。我希望美国将他们释放。”后来美国真的把黄文雄、郑
自财释放了。
  蒋经国第五次访美遇险,曾留下了几个谜团:一是美国接待新任“行政院副院长”蒋经国,以
国家元首礼仪接待,动用三军仪仗,19响礼炮,尼克松与蒋经国会晤,除了惯用的外交辞令,没有
透露一点中美华沙双边会谈情况,对台湾要求更新军事装备等也没有做出实质性的承诺,只给高规
格的接待,却不给任何实惠,这对台湾是一个“未来关系的谜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尼克松
1972年2月访华才弄明白。尼克松邀请台湾政权核心人物之一蒋经国访美,是走向台湾“道别的一种
方式”,“好聚好散”,因为中美关系的改善及中美两国建交是大势所趋,美国和台湾“断交”已
不可避免;二是令人费解的“安全谜团”。蒋经国的访美安全措施,应该是非常严密的,在公共场
所都是内、中、外三层警卫,却被两名刺客混进外围,突进中围,接近内圈,在距蒋经国10米处开
枪射击,使人对美国的警卫迷惑不解。但实际上,美方警卫与行刺阴谋完全无关,那名及时抓住刺
客右手腕、而使蒋经国无恙的美方警卫,确实尽职尽责,为此,蒋经国将自己当时所戴的贵重手表
相赠,以谢救命之恩。台方警卫在关键时刻挺身救驾的钟湖滨、温哈熊,以后分别被提升为“中视
公司”总经理和联勤总司令;另外还有一个“马康卫谜团”,马康卫当时是美国驻台“大使”,他
对蒋经国访美表现得异乎寻常的卖力,在蒋经国动身访美前,他先行返美做“妥善安排”,结果是
蒋经国险些殒命。马康卫的“妥善安排”与遇刺有没有什么联系,至今仍是个不解之谜,这个谜底
也许在美国联邦局的绝密档案里方能找到。而国民党当局与台湾民众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1947年
由“缉私血案”引发的“二.二八”事变。二十多天中有三万多台湾人民被屠杀。国民党造成的这一
创伤未能在台湾民众中愈合,台湾当局也一直未能解决好政权中日益激化的省辖矛盾,“台独”势
力便乘虚而入,兴风作浪。蒋家父子遭到“台独”行刺,便是“台独”运动主张以暴力推翻国民党
,实现“台湾独立建国”的一项重大行动。
  “刺蒋事件”之后,蒋经国开始有步骤、有目的地实行“本土化”方针。他深知要使国民党在
台湾长治久安,要使台湾人民能够“接受”,就必须提高台籍人士的政治地位,重用台籍精英,大
力发展台籍人入党,联合台籍人士共同治理台湾。在这方面,蒋经国远比老子蒋介石要“进步”得
多,“高明”得多,但此举又为后来的“台独”运动提供了可乘之机。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