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海峡破冰第一人

日期:2008-06-02 14:43:00 来源: 作者:陈裴夏
字号:【小】【中】【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纪念台湾著名爱国学者胡秋原先生
                    陈裴夏

  2004年 5月24日,94岁高龄的台湾著名爱国学者胡秋原先生在台北逝世。当年,他冲破台湾当 局的重重阻挠首访祖国大陆前前后后至今历历在目。

  大半个世纪,每逢事关中华民族的大是大非问题,胡秋原先生均能够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并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不惜牺牲个人的名利。民革中央名誉副主席贾亦斌先生这样称赞胡秋原先 生:“真不愧是一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海峡精卫赤子心

  1986年 9月28日,随着台湾民进党的成立,岛内外“台独”势力在台湾合流,一时间“台独” 之声甚嚣尘上。

  面对逆流翻滚,胡秋原坚决迎击。他通过民意代表,在“立法院”呼吁“反独促统”;他通过 《中华杂志》和媒体,推广中华民族主义;他通过以文会友集结台湾统派精英,掀起遏制“台独” 的统一运动。

  1987年11月22日,胡秋原联袂《中华杂志》同仁与“中华合唱团”在台北中山堂举办“民主统 一问题谈话会”,大家达成了扩大成员组织常设团体的共识。这年底,胡秋原召集《中华杂志》同 仁与夏潮联谊会的主要干部,商量推动统一运动事宜,会上商定两家联合组成“华夏小组”,负责 联络民间各统派团体与人士。

  1988年 2月29日,大家达成共识,4月5日由《中华杂志》同仁、“夏潮联谊会”、“中华合唱 团”及其他各党派人士在台湾正式成立“中国统一联盟”,并推举胡秋原与台湾政坛耆宿前高雄县 长余登发为名誉主席。

  历史不会忘记,1988年 9月12日晚,一架从美国飞来的中国民航班机,徐徐降落在北京首都国 际机场。舱门开处,一位满头银发风度翩翩的老人健步走下舷梯,他就是胡秋原回到阔别故乡40年 后第一次踏上祖国大陆的故土,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共商国是。

  可有多少人知道,当胡秋原在旧金山对华文报界发表谈话,谈到拟往祖国大陆后,李登辉当局 立即秘密派人监视,进行游说、恫吓,竭立阻挠他成行。甚至在胡秋原软硬不吃的情况下,李登辉 之流还作出了所谓“开除胡秋原国民党党籍”的决定。胡秋原返回台湾后,又“限制他两年不得出 境”,有人还叫嚣要判他“死刑”。但是所有这些都没能阻挡住胡秋原访问祖国大陆的决心。

  在访问西安途中,胡秋原获悉李登辉之流的决定后,当即发表严正声明:

  在由西安前往敦煌之前夕,忽闻国民党中常会有对秋原开除党籍之决议,而其理由实对秋原毕 生为人为学之志事完全不了解所误。此姑不论,兹愿为邦人君子告者: (一)对今日台湾国民党当局 之处理甚感惋惜。想蒋介石先生、蒋经国先生在世断断不会有此事发生。(二)无论今日国民党当局 之态度如何,秋原仍本一贯之道义立场,希望其发展孙中山先生遗志于大陆。勿作株守偏安一岛之计 ,自误前途。(三)秋原一介老儒,八十老翁,除中国之富强,同胞之幸福以外,尚复何求?“岂能尽如 人意,但求无愧我心”,此即秋原一生为人处世之态度也。

  在海峡两岸隔绝40年后,胡秋原成为第一位来祖国大陆访问的台湾上层人士。海内外各大媒体 纷纷开辟专版,用通栏大标题作连续报道。

  在机场贵宾休息室,胡秋原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胡先生是否准备同中共高级领导人谈您对统一的意见?据我所知,您的意见同中共的‘一国 两制’统一方案不尽相同。”台湾《联合报》记者抢先发问。

  胡秋原笑答:“如果完全相同我就不会来了。”

  “您的统一观点主要是什么?”

  “主要的要有统一的目标,现在不能统一的原因是双方如何最后建国的意见不同。还有实际的 两个国号、两个宪法和两个政府等问题。我和贾先生是抗战一代的人,为什么抗战?抗战就是为了 建国……”

  “是的,当时我们就是为了这个。”贾亦斌插话说。

  胡秋原接着说:“中国胜利了,这是一件大事,我们中国人再不受外国人欺负了,可国家至今 分裂,老百姓是多么痛苦。我坦白地说,40年来大陆最大的成就是进入世界核子俱乐部,台湾最大 的成就是经济上成为‘四小龙’之一。祖国大陆的成就表示中国人有能力使中国成为一个强国,台 湾的富裕说明中国人有发财的本事,如果合起来中国就能富能强了,这是中国人 150年来追求的目 标。我们在抗战时就希望有这一天,40年以前没有实现的事情,我们希望40年后能看到这个可能性 。我都79岁了,不客气地讲,看不到这一天真是死不瞑目啊!”

  “统一之事台湾领导人也会有很重要的决定,不知您离开台湾时是否跟当局领导人谈过?听说 您见过李焕(‘行政院长’),他们是否接受您的意见?”记者问。

  “30年来我一直谈的观点,我想我写的那些文章他们已看过了,我的文章没受到过麻烦,我想 他们至少在心目中有谅解、默认。我来前见过李焕,我也会把这里的情况带回去。我认为,爱国就 不能不赞成统一,如不赞成统一,你就不够资格谈爱国和过问国是。任何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赞成统 一。我现在进一步讲,统一要快,迟了来不及。”

  “您认为两岸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尽快促成统一?”

  “我就想与大陆有关朋友们讨论这个问题。我还不太了解所谓‘一国两制’。从世界范围看,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可以成为混合经济,现在各个国家从美国到非洲国家都有混合经济,究竟怎样 混合,各占百分之几,各个国家可以不一样。如果大陆有了混合经济,我认为‘一国两制’这个问 题就没有了。”

  胡秋原首访祖国大陆,一时间在两岸三地乃至世界刮起了阵阵“胡秋原旋风”,美国传记学会 将胡秋原列入《国际著名领袖人名录》,并颁发奖状。

  1988年9月13日晚上,国家主席李先念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胡秋原。

  胡秋原祝愿李先念健康长寿,并就国家统一和两岸关系讲出了掏心窝的话:“20世纪中华民族 多灾多难,民族分裂的状况至今依然存在,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尽快结束这个不幸。所以我不管 什么‘三不’不‘三不’,迫不及待地来到这里与主席共商国是。”

  “我们都应当向前看,使大陆、台湾搞好关系,早日实现国家统一,使我们的国家发达兴旺, 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李先念说。

  随后,胡秋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中国不能没有台湾,没有台湾就没有海防;台湾不能 没有大陆,没有祖国大陆便成了国际孤儿,谁都可以吃你。经过40年的发展,祖国大陆制造了原子 弹、氢弹和人造卫星,说明能强;台湾一跃成为‘四小龙’,说明能富。所以,中国只有尽快统一 才能真正走上富强之路。”

                   主宾共赏团圆月

   9月14日下午的场面更加感人,全国政协副主席、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名誉主席屈武在民革大楼 台湾厅一见到胡秋原便立即迎上前去热情拥抱……胡秋原对屈老再熟悉不过了,屈老长胡先生12岁 ,也是国民党的元老之一,系国民党第二届执行委员,曾任陆军大学教官、新疆迪化市(即现在的 乌鲁木齐市)市长,他也曾是立法委员,与胡先生常在立法院见面,并就国家前途交换看法。1949 年,任国民党谈判代表团顾问参与国共谈判,同年在新疆起义。后相继任乌鲁木齐市长、政务院副 秘书长,第三至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六届副主席。

  当场,随屈武迎接胡秋原的还有当年在重庆、上海和南京时的20多位老朋友,其中前立法委员 还有谭惕吾、邓季惺、陈久敬和杨玉清等,胡秋原及夫人敬幼如与朋友们40年后喜相逢,都激动得 热泪盈眶。民革中央主席朱学范说:“秋原兄积极主张祖国统一,为了尽快结束民族分裂的局面, 毅然决然回到祖国大陆,意义重大,一定能引起巨大反响。今天,我们能在北京相聚非常高兴,对 你表示衷心的欢迎。”

  屈武说:“由于人为的原因,台湾与大陆分裂了40多年了。还要分裂多少年呢?我看可长可短 ,可早可晚,与其晚一点不如早一点,这对大陆有好处,对台湾也有利。如秋原兄所说,统一起来 ,此其时也。”

  屈武话音刚落,胡秋原激动地从沙发上站起来说:“民族的分裂是最大的不幸。最重要的事情 还是先求统一。中国统一了,就能集中全国的力量去建设,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大家对胡秋原的心声报以热烈的掌声。随后,胡秋原为《团结报》欣然题辞:

  “团结才是力量,十一亿人之团结统一是宇宙间最大力量。”

                 义正辞严斥“台独”

  近年来,胡秋原虽然年老体弱,但仍然不遗余力地站在反分裂、反“台独”的第一线。1993年 后,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两度发表了一个中国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他不 遗余力组织同仁对“白皮书”进行解读,他认为“白皮书”是反“台独”、反分裂的宣言书,表达 了中国政府统一祖国的信心和决心。他在台湾媒体明确指出,一个中国原则白皮书发表得正是时候 ,起了“防独促统”的作用。只有坚持一个中国,才能开启两岸谈判的大门。

  1994年贾亦斌先生主编的《论“台独”》一书在台出版,胡秋原又亲自撰写了序言。在序言中 ,他从历史、国际法和见证人的角度,阐述海峡两岸的地缘、血缘、史缘、亲缘、语缘的紧密相联 ,无情地批驳了“台独”与“独台”的谬论。

  近几年,胡先生仍笔耕不辍,眼睛虽已高度近视,患白内障及飞蚊症,头脑仍十分敏锐,除努力著 作外,对国事现状亦观察入微。江泽民关于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发表 后,他除通过出版他的新著《中华心》,《胡秋原选集》第一卷、第二卷,《志业中华—胡秋原学 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等著作外,还通过参加有关活动积极响应。在海峡两岸学者举行的胡秋原学 术思想研讨会上他专门发来书面发言,他说:“江泽民先生为和平统一,对台湾提出八点声明。我 以为其中最有意义的是第六点‘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我相信以中华文 化优秀传统号召统一,必定……增加其向心力,而使台湾若干自外生者无所借口……”

  胡秋原先生的一生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是一段痛苦悲怆的历史,也是一个正直的中国文化 人肩负着民族与文化的双重重任走过的一条崎岖的道路。

  我们深信,胡秋原先生毕生坚持的人格、民族、学问三大尊严,以及他提出的“超越论”,对 祖国统一大业,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