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开创基业 泽被后昆

日期:2010-01-07 14:36:00 来源:《统一论坛》 作者:金人
字号:【小】【中】【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郑氏家族与台湾早期开发


金人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南宋时台湾就被列入中国行政区划,隶属于福建泉州府晋江县管辖。元代设澎湖巡检司,隶属于晋江县,管辖台湾、澎湖地区民政。明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63年),恢复澎湖巡检司。明末清初,内忧外患接踵不断,台湾一度被荷兰殖民者强行攫取窃据,在台湾的弃置与回归祖国的问题上,斗争极为复杂尖锐。郑成功一家四代人与台湾有千丝万缕的血肉关系,他们对台湾的收复、开发建设与回归祖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

  郑芝龙(1604-1661),小名一官,字曰甲,号飞黄,福建南安石井乡人,明末时曾为海盗兼海商,明末英雄郑成功之父。他出身小吏之家,幼习拳棒,不好读书。18岁时赴广东香山澳(今澳门)寻母舅黄程,接受天主教洗礼。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与黄程贩货至日本,娶日本女子田川氏,次年诞育一子,即郑成功。在日期间,郑芝龙得到泉州人、海商李旦赏识,收为义子,往来海上贸易,又结识了福建漳州府海澄人颜思齐,结拜为兄弟,并加入其海盗集团,纵横海上,进据台湾为基地,招募漳州、泉州无业游民3000余人,进行海上贸易与劫掠活动。不久,颜思齐染病而亡,李旦病故,郑芝龙继为集团首领,兼有颜、李两家资产部众,自立门户,声势渐炽,亦商亦盗,成为东南海商巨头,称雄海上,被明廷视为海盗。郑芝龙以台湾为基地,竖帅旗、下设参谋、总督、军督运监守、左右谋士等职,建立了初具规模的台湾郑氏政权。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郑芝龙受福建巡抚熊文灿招抚,率部投降,被任为海防游击。恰逢福建凶年大旱,饥民遍野,郑芝龙向熊文灿建议,由他集资,招集流亡,组织福建饥民渡台开荒,一时间聚众数万人,发银给牛,第一次有组织地把祖国大陆大批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移入台湾。台湾汉人由此激增,土地得以逐渐开发,在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共同辛勤劳动下,台湾社会得到迅速发展。郑芝龙也因先后剿平海盗而被明廷叙功加署总兵。

  明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把扩张侵略矛头指向东南亚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荷兰侵略者以要求互市为借口,骚扰我国沿海,突袭厦门,击毁明军船只,违反了郑、荷间不伤害船只的协议,损害了郑氏的商业利益,郑芝龙会合闽、粤两省水师进行反攻,两次大败荷兰舰队。荷兰人从此不敢入窥闽境,郑芝龙也因功被提升为福建总兵。

  纵观郑芝龙其人,入台后初建郑氏政权,有助于台湾的早期开发与建设;重创荷兰侵略者,保卫了台湾,为日后郑成功收复台湾奠定了基础;极力发展海上贸易,积累了巨额资财,富可敌国,为郑成功日后坚持抗清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郑成功在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时赋诗云:“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诗中明确指出,台湾是他父亲练兵、积粮的基业,是“先人故土”,理所当然地应该继承赓扬。

  二

  郑成功(1624-1662),名森,字明俨,其师著名学者钱谦益根据《孟子》“为巨室则必使师求大木”,为其取号大木,寓意他堪为撑起危厦的栋梁,可力挽狂澜。郑成功为郑芝龙长子,生于日本,7岁时回到中国,读书颖悟,学习之余,舞剑学射,练就文武全才。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甲申之变,神州板荡。南明弘光政权封拥兵自重的郑芝龙为南安伯,镇守福建。次年,弘光政权倾覆,唐王在福州被拥立即位,改元隆武,封郑芝龙为平夷侯,执掌国政。郑成功受隆武帝召见拜谒时,谈吐不俗,应对如流,深得隆武帝好感,君臣投契,遂赐国姓,改名成功。后封其为忠孝伯,挂大将军印。1646年,清军长驱入闽,郑芝龙拥兵观望,无意抗清,托言海寇入犯而退保安平。清军兵不血刃进占福州,隆武帝被清军追杀于汀州(今福建长汀县)。清廷以高官厚爵诱降郑芝龙,郑成功在家痛哭力谏,郑芝龙不为所动,向清军请降。郑成功对其父朝秦暮楚、唯利是趋的行径深恶痛绝,遂不念父子之情,断然与之分道扬镳,他愤然作书,表示忠孝不能两全,与其父恩断义绝,他瞻天恋阙,忠于明室,披心沥血,矢志抗清。郑成功深衔国破家亡之痛,在安平缟素誓师,以孤臣孽子自况,走上抗清复明之路,数年间,组成一支声势浩大的军队。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南明永历政权在广东肇庆建立,郑成功改奉永历年号为正朔,坚持反清,被永历封为威远侯,后加封至延平王,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郑成功督师扬帆,全力北伐,大举进攻江南,兵临南京,兵势甚盛,威震清廷,复兴大业看似指日可待。由于他轻敌麻痹,误中敌军佯装纳款的缓兵之计,失去最佳战机,在各路清军的合力反攻下,郑军溃败,损兵折将,只得班师回金、厦基地。

  南京之役后,郑成功感到地蹙军孤,难为持久之计,经过深思熟虑,果断决定实施筹划多年的复台大计,以建立一个长久稳定的抗清根据地。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郑成功率领25000人,分乘400余艘船只,在金门料罗湾誓师东征,以“坚冰可渡”的精神激励将士,展开了收复台湾的伟大壮举。经过海陆激战,重创荷军,先攻下赤嵌城(今安平古堡),又水陆两军包围了热兰遮城(即台湾城),荷兰人围守城中,企图做困兽之斗,历经9个月相持,城孤援绝,只得献城投降。在东征收复台湾的过程中,郑军在当地军民,特别是高山族同胞的支持协助下,终于打败了荷兰侵略者,收复了被占领38年之久的祖国神圣领土台湾,取得了中国人反对西方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彻底胜利。

  收复台湾后,郑成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计划、大规模地积极发展台湾的开垦建设,推行长治久安之策,发展经济,培养战力,为抗清反攻做准备。

  在政治上,建立政权,废除荷兰侵略者的一切殖民体制与机构,将中国大陆的封建体制移植到台湾,遥奉南明永历正朔,代天摄政,设置府县,改赤嵌地方为东都明京,表示不忘大明王朝和祖国大陆之意。“东都”是遥奉的明朝东方的首都,与远在西南的永历皇帝的行在“西都”相对而言。设一府二县,府为承天府,府治设在赤嵌城(今台南市),作为永历政权的京畿首府,表示郑成功随时欢迎永历帝移跸台湾,决心把台湾建成全国抗清复明的政治中心。北部设天兴县(今嘉义市),南部设万年县(今高雄凤山)。改台湾城为安平镇,以示心怀故土之意。官制仍设吏、户、礼、兵、刑、工六官,并置六科都事与察言、承宣、宾客诸司,这是中国在台湾设立的第一套行政管理机构。

  经济上,采取寓兵于农的政策,沿袭古代兵农制度,实施屯垦。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为阻止沿海居民对郑成功抗清的支持,清廷颁布禁海令,不许片帆入海,违者立置重典,以此削弱与翦灭郑成功的抗清力量,但效果不佳。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降清的郑将海澄公黄梧事密陈“灭贼五策”,提出将沿海居民尽迁内地30至50里,设界不得越过,布置防守,以绝郑军之援,令其不攻自灭。清廷采纳其计,发布“迁海令”,三令五申,对沿海数省社会经济破坏尤为惨烈。当时台湾汉族人仅数万人,郑成功复台后,带数万军兵及其家属,人口骤增,解决台湾军民生计成为燃眉之急。为了打破清朝的迁海令与封锁政策,改变军队的补给困难,保证人民生活安定,郑成功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和土地开放。为此,他颁令废除荷据时期的“王田制”,发展封建土地所有制,颁布垦荒条例,鼓励文武官员、各镇将领和官兵眷属垦田,数万将士开垦了30多个农垦区,至今还保有许多以军队编制作为军屯命名的乡镇,如参军庄、前镇、新营、仁武、后协等等。军屯与私垦并行不悖,并实行一整套赋税制度,从而保证了军需供应,增加了财政收入。同时,兴修水利,保护山林,还招募祖国大陆居民源源不断徙台,推广牛耕与铁制农具,帮助高山族同胞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每个村庄派一名有经验的老农进行指导,传授栽种刈获技术,改变了当地土民刀耕火种的蛮荒落后状态,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台湾的政治经济发展。

  在郑成功的带领下,闽台人民成为台湾早期开发的拓荒者,他们筚路蓝缕,为台湾的开发作出了功标史册的贡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郑成功收复台湾,经营台湾,就没有今天繁荣发达的台湾。

  不幸的是,天不假年,复台不到半年,英年的郑成功早逝。1662年初,积劳成疾的郑成功在接连发生的“国事”与“家难”后,沉疴不起,先是接到其父郑芝龙被劾纵子叛国、削爵下狱与其家属十一人被清廷杀害的凶信,不久又获永历帝在缅甸被吴三桂捉获在昆明被绞杀的噩耗,接着又发生其子郑经与四弟乳母陈氏乱伦生子的家丑,郑成功愤懑抑郁至极,星殒中天,含恨而终。

  反清复明与驱荷复台是郑成功一生光辉的英雄业绩,特别是收复台湾,不仅捍卫了祖国主权与领土完整,而且为以后清朝统一台湾、开发台湾创造了条件。郑成功有力地推动了台湾的开发与建设,是第一个把中华文化植根于台湾之人,设府县、废苛税、办学校、清田籍、兴屯田、抚土著,把台湾开发推进到前所未有的规模,为台湾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打下了基础。他在台湾开辟荆榛,先驱前路的丰功伟绩,永远被人们所缅怀,台湾人民尊奉他为“开台圣王”或“开台始祖”,至今有百余庙宇供奉祭祀他,馨香俎豆,香火鼎盛,奉祀不绝。清末反抗日本霸占台湾的领袖唐景嵩、丘逢甲撰联延平郡王祠,评价郑成功一生:

  由秀才封王,主持半壁旧河山,为天下读书人顿生颜色;

  驱外夷出境,开辟千秋新世界,愿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

  三

  郑经(1643-1681),又名郑世藩,子式天,号贤之,郑成功长子。自幼好学善射,文武兼资。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郑成功为了坚持和扩大抗清基地而率部进取台湾,命郑经留守思明州(今福建厦门)。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与妻子不睦的郑经和四弟乳母陈氏私通生子,郑成功辗转得知后盛怒不息,密令处死郑经。驻守金门的郑成功族兄郑泰示意诸将,拒不奉命。不久,郑成功去世,台湾郑氏亲属与部将拥立郑经幼弟郑袭护理国事。

  郑经得悉父逝,立即嗣延平王位,布告台湾及其沿海诸岛,然后举哀。当他得知台湾已拥立郑袭的消息后,随即起兵趋台,奔丧平叛,攻入东都。郑袭逃往泉州,后降清。清廷得知台湾郑氏政权因继承人问题发生内讧,派人赴思明州与郑经谈判,进行招抚,几经折冲,双方均未取得满意结果,议和破裂。清军在得到荷兰水师协助之下,在福建沿海与郑军多次进行较量,郑军失去经营多年的战略基地厦门、金门,最后,郑经退保台湾。

  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郑经自祖国大陆退守台湾后,仍奉“永历”年号,使用“招讨大将军”印信。主政后,他继承祖业父志,谨遵其父郑成功“深耕种,通鱼盐,安抚土番,贸易外国”的方针,继续对台湾进行开发治理,一时颇有起色。

  为了加强政权建设,郑经进一步完善府县制和官制,改东都为东宁,升天兴县与万年县为天兴州、万年州,增设南北路安抚司与澎湖安抚司,形成一府、两州、三司的行政区划格局。在汉人居住地以户籍保甲制度进行管理,原住民聚居地区设社,全台划为六十四社,社中任有酋长,台湾地方行政系统从此自成体系。与此同时,继续推行“分配诸镇荒地,寓兵于农”的制度,辛勤开垦,推广屯田,发展多种经营,鼓励手工业和商业贸易,改变手工业落后状况,推广制盐、制瓦等技术,引进祖国大陆轧蔗取浆加工制糖的先进工艺,把台湾盛产的白糖等物产远销海外,开埠贸易,获利甚丰,打破清朝的海上经济封锁。此外,创办教育,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把明朝的文化教育制度移植台湾,兴建孔庙,设立太学,在大村社设立学校,延聘祖国大陆的博学鸿儒以儒学教育子弟,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还特别重视原住民的文化教育,抚番劝学,对四大番社的子弟入学实行优惠政策,蠲免其徭役,以资鼓励。

  郑经任用陈永华为总制使,掌理国政。陈永华(1634-1680),字复甫,福建同安人。他全力辅佐郑经,兼职将相,对台湾进行经营建设,提出“十年成长,十年育养,十年成聚,三十年真与中原相甲乙”的治台规划,励精图治,卓有成效。他的诸多建议均被郑经采纳,特别是他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在台建校施教,使当地人民有受教育的机会,设立各种考试制度擢拔人才,于是台人知学,教化大备,人文蔚起,确立和巩固了儒家思想文化的统治地位,促进了汉族与土著民族在思想文化统一下的进一步融合。

  郑经主台前期,台湾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史载“物价平衡,洋贩愈兴,田畴市肆不让内地”,呈现一片兴旺发达景象。

  四

  在郑氏祖孙三代的长期经营下,台湾的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清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郑经去世后,由长子监国,但因其为私生子,非正庶,被权臣杀死,转立12岁的郑克塽嗣立。郑克塽(1670-1707),又名郑秦,字实弘,号晦堂,郑经之子。随着权臣当政,郑氏集团内部各不相下,人心离散,郑氏政权渐呈衰败之象。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清廷平定三藩之乱后,决计统一台湾,派施琅统领清军水师专征台湾,郑克塽在澎湖已失、精锐尽丧、人心惶惑的情况下,顺应时势,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率台归降,与祖国大陆分割半个世纪的台湾终于回归祖国的怀抱,维护了国家统一,领土完整。

  回顾历史,郑氏祖孙四代,与台湾的历史发展密切相关,他们在台湾的收复、开发、建设和回归祖国方面,各有自己不同的贡献,功不可泯,历史将铭记不忘。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