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

日期:2012-02-28 14:46:00 来源:《统一论坛》 作者:宋磊
字号:【小】【中】【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写在郑成功收复台湾350周年之际

  1662年2月1日,荷兰总督揆一在台湾城签字投降,带着溃败的荷兰军队退出台湾。至此,台湾在经历了38年屈辱的殖民统治后,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伟大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部历经9个月艰苦卓绝的斗争,奋笔疾书:“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回首350年前的这一幕,令人百感交集、唏嘘不已。郑成功收复台湾包含了两岸民众的热切期盼,凝结了无数将士的生命和鲜血,表达了中华民族追求统一的坚强意志。

  1661年4月,年仅37岁的郑成功亲率将士二万五千余人、战船数百艘,浩浩荡荡自金门启航,扬帆直指台湾。在顺利横渡海峡占领澎湖后,军队在继续行进途中遇到了大风,接连几天无法出行。大风不止,军粮告急,在这一紧急时刻,郑成功向部下庄严宣告:“我率军东征,是为了收复国土,虽偶遇困境,但此举顺承天意,定会获得成功。”在他的鼓励下,全军将士团结一心,顶风冒雨继续向东南进发,于4月30日乘涨潮之机巧过鹿耳门,避开了敌人的火力线,顺利登陆,一举收复了赤嵌楼。台湾民众见郑军到达,争先恐后出来接应,给予了郑军大力支持。随后,郑成功率军由海、陆两面围困台湾城,一面积极准备攻城,一面通牒荷军总督揆一投降,他严正指出:“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予既来索,则地当归我。”表达了中国人民收复失地的决心。在遭到揆一拒绝后,郑成功下令攻城,因台湾城城墙坚固,强攻难以奏效,郑军伤亡惨重。一个荷兰人曾这样描述:“进攻台湾的郑成功士兵,低头弯腰,躲在盾牌后面,不顾死活地冲入敌阵,十分凶猛而大胆,仿佛每个人家里还放着另一个身体似的。尽管很多人被打死,他们还是不停地前进,从不犹豫。”为减少损失,郑成功调整了策略,采取长围久困、且耕且战的方法逼迫荷军投降。之后,郑军击退了前来支援的荷兰军队,在围困台湾城8个多月并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后,发起了总攻。揆一见大势已去,经过和谈提出“愿罢兵约降,请乞归国”,于1662年2月1日率部投降。

  收复台湾后,郑成功组织迁移大批祖国大陆特别是闽南民众入台,并在台湾积极开展各个方面的建设。政治方面,他依照明朝的制度,在台湾设立了完整的行政机构,改台湾城为安平镇;改赤嵌城为承天府,称东都明京,府下设天兴、万年二县;还设立了三个安抚局,管理北路、南路和澎湖。经济方面,他加大开发台湾的力度,注重农业生产,寓兵于农,向土著高山族人民传授汉族的先进农耕技术,并积极发展与祖国大陆和海外的贸易。文化教育方面,为了铲除殖民文化,他支持明臣遗老入岛著书立说,逐步恢复和发扬中华文化;在各地建立了许多教育机构,广泛传播儒学。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加之民众的不断涌入,祖国大陆的各种规范制度、风俗文化和宗教信仰都先后传入台湾并广泛流行,台湾各个方面飞速发展,两岸民众进一步融合,社会面貌大为改观。

  1662年6月,积劳成疾的郑成功不幸患病去世,在去世的前几天,他每日坐在将台上,面向大海眺望彼岸的祖国大陆,他始终不忘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心向祖国。

  忠肝义胆的英雄与世长辞,但两岸人民对郑成功的景仰却绵绵不绝。几百年来,两岸人民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他的崇敬和怀念:与郑成功有关的传说故事代代相颂,主祀郑成功的庙宇香火兴旺,雄伟高大的郑成功雕像耸立各地,纪念馆和遗址公园遍布郑成功当年的足迹所至,两岸的郑成功文化节以及隆重祭典人潮涌动……在人们的心目中,郑成功是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开发台湾的“国姓爷”,是两岸人民共同尊崇的神明,也是连接两岸文化的使者,他的不朽功勋值得我们永世怀念。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350年过去了,在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华儿女期盼中国统一大业早日实现的今天,我们抚今追昔,重温历史,能够获得许多启示: 

  收复台湾是民族大义所系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捍卫领土主权完整关乎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中华民族大义所系。在明末清初战乱频繁、西方殖民势力入侵中国的紧要关头,郑成功深明大义,收复台湾,书写了他一生中最壮丽辉煌的篇章。复台后,郑成功改赤嵌城为明京,示其为大明王朝的疆土,建承天府,设万年县,寓意顺承天意、疆土万年,充分反映了他心向中原祖国,立志完成统一的心愿。他在复台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推动了祖国大陆民众和台湾民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融合,使两岸真正成为同根同源、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几百年来,人们怀念郑成功,就是怀念他维护中国统一的决心,怀念他收复台湾的壮举,在他身上集中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应该高举的一面旗帜。郭沫若曾写诗歌颂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台湾自古属中华,汉族高山是一家。岂许腥膻蒙社稷,不容蟊贼毁桑麻。千秋大业驱荷虏,一代英雄赐姓爷。”这正是郑成功大义彪炳的最佳写照。

  台湾回归是民心所向

  从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起,台湾人民就展开了抗击荷兰殖民者的艰苦斗争,侵略者的暴力强权没能摧毁广大民众为生存进行斗争的决心和勇气,他们纷纷组织起义抗击荷兰殖民者,虽然起义最终都在残酷的镇压下遭受失败,但勇士们的鲜血使台湾民众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与祖国大陆同胞联合起来,台湾才能最终获得解放,才能回归祖国的怀抱。因此郑成功率军收复台湾,顺应了民意,是正义之举,是民心所向,必然会得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在他驱荷复台的过程中,台湾民众在后方配合、情报搜集、物资供给、武力支持等方面为郑军提供了大力援助。郑军顺利登陆后,“各近社土番头目,俱来迎附”,“南北路土社闻风归附者接踵而至”,“土民男妇壶浆迎者塞道”,由此可见台湾民众对郑军的欢迎和对回归祖国的热切期盼。当前,台湾民众期盼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愿望依然十分强烈,这种民心所向是中国统一大业必将完成的最根本的动力来源。

  两岸统一是历史的必然

  郑成功收复台湾,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为后来清王朝最终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历史昭示着人们,台湾与祖国分离的历史是短暂的、偶然的,统一才是永恒的、必然的。历史证明,台湾的前途命运是与祖国紧紧相连的,任何人和势力都阻隔不断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情感,阻隔不断两岸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阻隔不断中华民族期盼统一的愿望。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祖国大陆和台湾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当前,两岸关系正处在承前启后的关键时刻。要和平不要对抗,要稳定不要动荡,要发展不要倒退,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大势,也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期盼。海内外中华儿女应该紧密地团结起来,发扬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爱国主义精神,以民族大义为重,顺应历史潮流,进一步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完成而不懈奋斗。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 这铮铮之言是350年前伟大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代表所有中华儿女发出的有力呐喊,它掷地有声、余音不绝……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