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02年第六期  > 正文

WTO框架下加强两岸四地经济合作的思考

日期:2008-06-05 14:49 来源: 作者:王丽华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王丽华

  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后,台湾地区也作为台、澎、金、马单独关税区随后加入,加上中国单
独关税区的香港、澳门,世界最大的国际贸易组织——WTO中,出现了一国四席的局面。这一特殊格
局,使两岸四地之间的经贸关系发生重要变化。因此,如何在更高的起点上展开区域合作以及在WTO
框架下进一步促进祖国大陆与港澳台的经济合作和经济发展,目前已成为各方关注和迫切需要研究
的重大课题。
  首先,建立内地、港、澳自由贸易区和包括两岸四地在内的“中国自由贸易区。”
  2001年11月6日,朱镕基总理提出了推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议。11月28日,中国
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又提出了在内地、香港及澳门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
的构想。这是中国参与区域合作组织动作的最新发展动向,是关于内地与港澳合作问题上,比迄今
为止提出的其他合作模式以及现行合作方式更进步、更符合现实需要的一种发展模式。
  台湾地区目前由于政治因素而暂时孤悬在外,但我们可以通过促进两岸直接“三通”,不断逐
步推进包括两岸四地在内的“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这一构想如果能够实现,将对未来两岸四
地的经济关系产生如下深远影响:
  其一,两岸四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对中华经济区是一个实质性推动,使两岸四地经济一体化
跃上一个新台阶,如果说1979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中华经济区起步的重要标志,那么,两岸四地自
由贸易区建立可以说是中华经济区形成的标志。过去两岸四地经济关系虽然很密切,但一直没有建
立起一个共同的组织形式,缺乏法律机制的约束。而两岸四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改变这种局面。
  其二,“中国自由贸易区”是在WTO 框架下解决两岸四地经贸关系的重要途径。“中国自由贸
易区”指的是祖国大陆与三个单独关税区台湾、香港、澳门之间组成的一个对内相互取消关税和其
他贸易限制,对外仍保留各自独立贸易政策的经贸机制。在此框架下,既延续了两岸四地现有的经
贸优惠,又符合WTO框架下构建中国两岸四地关税区之间的自由贸易区,是解决两岸四地经贸关系的
重要途径。
  其三,这个设想的实现,将使海峡两岸经济真正融合成一体,对早日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具有
重大的历史意义。
  当然,现在还仅仅是一个美好设想,未来能否成功,关键看台湾当局领导人的态度。比较可行
的方法是分阶段推行,先由祖国大陆与港澳建立自由贸易区,台湾由于政治因素估计加入有一个过
程,但相信最终将难以抵挡这一贸易区的吸引力。
  其次,中央政府在研究WTO架构下两岸四地长远发展战略的同时,应抓紧有关方针政策的出台。
同时,应尽早建立有关职能部门及两岸四地高层协调机制,设置各种沟通管道,包括官方的、民间
的;贸易方面、法律方面,资金方面、技术方面等等都应有固定的联系渠道,这样就能比较及时地
沟通情况,商讨问题,协调和处理彼此之间的经贸事务,确保经贸活动的正常进行。
  第三,尽可能地利用中国WTO中的一国四席的有利条件,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秩序与经济全球化的
游戏规则的制定,为中国经济体创造一个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良好的经济环境。同时,两岸四地都需
要根据WTO的有关规定,调整和修改原有的政策和法令,使两岸四地企业可以更加自由地展开经贸交
流。
  第四,通过强化两岸四地经济协作的合作力度与拓宽合作的领域,提升整个地区竞争实力及抗
经济风险的能力。首先是进一步推动地区间的区域性的分工合作,尤其是区域间通过相互投资而形
成的产业间与产业内的分工合作,这是区域间稳定的贸易投资关系的基础。其次是通过地区间的科
技交流与产业的科技合作,推动区域的产业分工与技术升级,不断提升经济体系的体制。从而在国
际分工与生产中,形成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与产业链条,保持持续的经济增长的活力,从根本上解
决经济不安全的因素。
  具体说,目前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是加强区域间产业互补与产业合作。从比较优势和相对优势来分析,祖国大陆、港、澳、台
四方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相对来说,祖国大陆制造业劳动力成本较低,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
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城镇劳动力素质与港、澳、台的劳动力预期受教育水平差异不很大,特
别是京、津、沪等大城市劳动力素质较高,人才资源十分丰富,是目前世界上10大新兴市场中最大
的市场。香港的服务行业,包括旅游、资讯、金融方面的服务水平都位居世界前列;具备完备的法
律体系,香港律师熟悉中英文及普通话等,这些优势令香港很有条件发展成为中国和外商的法律仲
裁中心。台湾经济比较发达,需要向岛外延伸产业链;有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市场比较雄厚,需
要扩大岛外合资合作;具有现代化建设的实力与管理经验;但劳动力相对不足,需输入素质好的劳
动力。澳门以旅游博彩业和制衣、纺织、玩具为主的出口加工业为主要经济支柱,服务业开放早,
但是加工业主要是香港制造业的延伸、行业单一、规模小,而且在直接投资方面依赖祖国大陆投资
和香港投资。四地处在不同的发展水平上,经济垂直分工或协作性显著,经济与贸易互补性强,中
国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为四地的产业互补与产业合作拓展更大的空间。
  二是加强两岸四地服务业的合作。在WTO服务业贸易总协定基础上,两岸四地可积极寻求加强彼
此间服务业的合作,消除服务业贸易限制,扩大服务业自由化的深度和广度。目前世界1/5的贸易属
于服务贸易。从今后发展趋势看,服务贸易的增长超过制造业贸易的增长,其本身也会产生对制造
品的贸易需求。中央政府已经承诺,入世后5年内全面开放金融、保险、电信等服务行业,逐步取消
目前存在的服务业地域性贸易壁垒。祖国大陆的服务贸易占世界的比重过低,因而开放服务业市场
是促进服务业迅速发展、扩大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香港与台湾目前处于优势和各种类型的服务业
包括金融、法律、财务、会计、贸易和电讯,将会带动内地相关行业服务水平的迅速提升。
  三是为应对跨国集团的强力竞争,可以考虑创办一些内地、台、港三方投资的公司,以集中力
量适应国际经济的需求,在适当时候还可到境外发展债券、股票等。这种投资合作公司,可以各自
的长处,在内地、台、港之外合作,以发挥各自的资金、技术、人力优势,也可以在世界几个大贸
易区域内设点,提高竞争力。三方现有企业也可以强强联合,可以联合起来制定战略目标,到国际
上去竞争,也可以组成三方合作的销售公司。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