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02年第六期  > 正文

学习十六大报告 推进祖国统一

日期:2008-06-05 14:56 来源: 作者:刘红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刘红

  党的十六大通过的政治报告中关于《“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的论述,强调了中
国人民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坚定信心,表述了一个中国原则的科学内涵,阐述
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和“八项主张”为核心的对台政策,提出了“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
恢复两岸政治对话和谈判”、“采取实际步骤积极通邮、通航和通商”等打破政治僵局、发展两岸
关系的具体建议,重申了“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台湾前途系于中国统一”的嘱托。政治报告体
现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理论和主张,反映了与时俱进的科学态
度和务实精神,已经成为深入开展反“独”促统斗争、推动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进的政策和行动纲
领。
                 一个中国 决不动摇
  陈水扁当局政治上加紧宣扬“一边一国”论、行动上加紧落实“一边一国”论、政策上加紧贯
彻“一边一国”论,从反面证明更需要在处理台湾事务过程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党的十六大通过的政治报告中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
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政治
报告对一个中国原则内涵的完整、科学的阐述,缩小了两岸的政治、心理距离,表现出祖国大陆解
决台湾问题的诚意,表现出祖国大陆为民族振兴展现的坦荡胸怀,有利于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的主张,有利于祖国大陆与台湾各党派和各界人士就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交换意见,有
利于发展两岸关系和推动两岸“三通”,有利于落实“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和“八项主张”。
  海峡两岸关系的实质,是能否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政治报告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因为有人拒
绝一个中国原则,特别是“两国论”、“一边一国”论和“否定‘九二共识’”成为“台独”势力
的行动纲领,“台独”势力在政治制度搞“宪政改革”、法律层面搞“六次修宪”、经济运作搞“
‘独’字挂帅”、对大陆政策搞“戒急用忍”、对外关系搞“务实外交”、社会活动搞“去中国化
”、教育领域搞“文化台独”、军事防卫搞“武装拒统”,“台湾独立”、“两个中国”或“一中
一台”已经成为当前两岸关系的主要危险。
  面对复杂的两岸关系形势,必须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
础。首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完成中国和平统一的根本保证。只要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
国”的立场,只要“台独”分裂势力停止在国际间和两岸间从事的分裂活动,只要保护中国的主权
和领土完整不被分割,和平统一大业就能循序前进、早日完成。其次,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
系良性互动、健康发展的基本准则。放弃一个中国原则,何谈两岸关系?只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才能保证两岸关系的正确方向,才能保持两岸关系的生机。第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能否顺
利进行政治谈判的关键指标。打破两岸政治僵局的唯一办法是进行政治对话和谈判。如何启动这一
机制,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再次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暂时搁置某些政治争议,尽
早恢复两岸政治对话和谈判。”因此,海峡双方统一到“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立场上来,
既是政治对话和谈判启动的关键所在,也是政治谈判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台湾问题 不能拖延
  “台独”势力宣扬的“两国论”、“一边一国”论和“否定‘九二共识’”的要害,是制造出
“两岸已经分裂成两国”、“两岸分裂永久化”的谎言。党的十六大通过的政治报告明确指出:“
中国人民将义无反顾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
去。”“中国要统一,民族要复兴,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我们坚信,通过全体中华儿
女的共同努力,祖国的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台湾问题已经存在半个多世纪,暂时分离不仅直接影响干扰中华民族的复兴,而且给两岸带来
巨大的伤害,尤其是“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更是导致两岸中国人为之付出了高昂的政治、经济代
价。同时,23年来的两岸的关系发展的实践,告诉人们两岸交流和合作给两岸同胞带来的利益和好
处,在祖国大陆的积极推动下,迎来了每年人员来往超过300万、两岸经贸超过300亿美元、两岸同
胞认识差距不断缩短的可喜局面。这一成就说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振兴,攸关
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所有中国人的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
  政治报告中强调“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具有明确的针对性,是因为两岸关系的演
变出现了新的情况。因为祖国大陆在一个中国原则上不可调和的立场和遏制分裂活动时展示的实力
,使得“台独”势力不敢轻举妄动;祖国大陆在发展两岸关系时充分尊重和保护台湾同胞根本利益
的诚意,使得“台独”势力误认为有了把台湾问题拖下去的空间,前者使得“台独”势力图谋拖下
去以寻找时机,后者使得“台独”势力认为拖延下去可以实现,因此把台湾问题无限期地拖延下去
,已经成为“台独”势力和西方反华势力的诉求目标。特别是陈水扁当局“阴”、“阳”招式交替
出手,是在掩护“台独”向前推进,“以拖待独”,要把台湾问题无限期拖延下去,以寻找“公开
台独”的时机。防止台湾问题无限期地拖延下去,应该成为两岸中国人共同奋斗的方向。
  在主导两岸关系演变方向,推动祖国统一早日实现问题上,祖国大陆存在着五大优势:第一,
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综合实力持续增长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物质
基础;第二,经过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核心的努力,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祖国统一模式“一国两制”
,确立了针对“分裂势力、外国势力干涉、台湾问题无限期地拖延下去”的“三个动武前提”,为
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政策基础;第三,确立了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做好台湾人民工作,推动两岸交
流和合作的对台工作要点,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政治基础;第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弘
扬两岸同源同脉、追求统一、共同发展的文化精髓,努力把文化深植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
聚力之中,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文化基础;第五,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
进共同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国际环境。因此,在两岸关系演变
和促进祖国统一过程中,祖国大陆一方面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和各项交流把工作做到实处,务实可
行;一方面祖国大陆完全能够发挥决定性的主导和能动作用,防止台湾问题无限期地拖延下去。
                促进交流 坚定不移
  在促进两岸交流、发展两岸关系问题上,陈水扁当局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把两岸关系
和交流定位为“两岸两国”,在这个基础上“台湾与中国应透过全方位对话,以期达成双方长期的
稳定与和平”,“从地缘政治、共域稳定、经济利益着眼,创造共生共荣、互信互利的美好前景”
,陈水扁当局热衷的就是这一类以“两岸两国”为底线的“两国关系”。第二个层次是把两岸事务
定位于一个国家内部事务,从经济规律和利益角度出发,发展两岸的各项交流和两岸经贸往来,推
动两岸“三通”。陈水扁当局反对的就是这一类给台湾同胞带来好处、增加两岸互信和了解的两岸
正常往来,因此制造种种障碍,推卸责任,阻挠两岸“三通”,阻挠台商赴大陆投资,阻挠两岸民
众来往,特别是通过拒绝一个中国原则的方式来拒绝两岸政治对话和协商。
  推动两岸关系和交流继续前进是祖国大陆坚定不移的方针,也是政治报告中的基本思想。关于
两岸交流和合作,政治报告指出:“我们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
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同台湾同胞一道,加强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领
域的交流”,“两岸应该扩大交流交往,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实现两岸直接通邮、通航
和通商,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所在,完全应该采取实际步骤积极推进,开创两岸经济合作的新局
面”。对于目前的两岸政治僵局,政治报告建议:“台湾前途系于祖国统一。开展对话,进行和平
谈判,是我们的一贯主张。我们再次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暂时搁置某些政治争议,尽
早恢复两岸对话和谈判。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可以谈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
问题,可以谈台湾地区在国际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空间问题,也可以谈台湾当局
的政治地位等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关于海
峡两岸统一方案,政治报告中指出:“‘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两岸统一后,台湾可
以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高度自治,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不变,他们的切身利益将得到充分保
障,永享太平。台湾经济将真正以祖国大陆为腹地,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台湾同胞可以同大陆同
胞一道,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共享伟大祖国在国际上的尊严和荣誉。”政治报告中提出的原则、
政策和建议,可以说诚意上语重心长,操作上务实可行,幅度上切实到位。政治报告为两岸关系如
何摆脱政治僵局,为下一步两岸关系和交流如何展开,指明了方向。
  “一边一国”论的散布,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台独”势力的嚣张,增加了两岸关系形势的复杂
性,只有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十六大的基本精神,坚定不移地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和
“八项主张”,坚定不移地落实“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思想,就能防止台湾问题无限期地拖延下
去,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