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刘建兴
长荣航运集团总裁张荣发先生多年来与李登辉、陈水扁关系密切,并兼任台湾“总统府资政”
。2002年2月初,他在日本神户参加订造的新船“荣杰号”下水典礼时,曾公开表达了“一个观点”
和“两个决定”:一个观点是“台湾经济的希望在中国大陆”;两个决定是一要将“长荣集团”在
巴拿马注册的50%以上的船只改到英国、意大利注册,改挂英、意旗帜,二是将于5月辞去“总统府
资政”一职。这一突然宣布的决定,震动了台湾政坛。
张荣发改换船队旗帜的大背景
张荣发是台湾土生土长的杰出企业家,原籍澎湖,1927年出生于宜兰县,成长于基隆,他的父
亲早逝,家境贫寒,少年时半工半读,后毕业于水产学校,当过船员、船长。1968年他创建了“长
荣海运公司”,由于他经营货柜轮船有方,赚了大钱,于1984年扩大成立“长荣海运集团公司”,
自任董事长,从事全球海运业务,曾打败过日本和美国的货柜轮船公司,并晋身为全球最大的海运
公司行列。据香港《亚洲周刊》报道,目前“长荣”共有各种船只148艘(自有122艘),其中在台
湾注册登记的有27艘,在巴拿马注册登记的约80艘,其余为意大利、英国籍;2000年的营业收入为
605亿元新台币,税前利润为11亿元新台币;20世纪90年代初期,张荣发的家产约有16亿美元以上。
长荣集团除经营海运外,还从事航空、旅游、冶金、证券、房地产业,近年还投资于海港码头的兴
建业务上。总之,“长荣”是目前台湾最具规模的跨国企业之一。早在1988年,张荣发就已是世界
超级富豪之一。在政治上,张荣发长期以来被视为李登辉的智囊团成员、民进党及陈水扁的“金主
”,他甚至在人事安排上能左右陈水扁。
一个台湾经济和政治上都如此重要的财团和重量级人物,为什么要将一半以上挂巴拿马旗帜的
船只改挂英、意两国的旗帜呢?这决不是他一时冲动的结果,而是他不久前在“16天内跑了英、美
、法、意、日5个国家,拜访了多位重要人士并就全球经济的走势交换了看法”后得出的结论。其目
的不外两个:第一,是为了加强对欧洲市场的经营。众所周知,欧元已于2002年元旦正式面市,欧
盟今后的经济实力不容小看,而且“未来可望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预计未来凡非欧盟国家所
属的船只如要进入欧盟营运,“将会相对比较困难”。相反,若船队挂了英国国旗,成了英国籍的
船队以后,不仅可以进入欧盟营运,而且一旦发生战争,英政府就可以征用这些船,战争保险也将
由英国政府负责。第二,“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在加强和保障长荣集团在中国大陆的投资利益”。我
们知道,“长荣海运早在1996年就进入了祖国大陆,依靠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深圳等
港口,通过香港中转货物”。为进一步开拓祖国大陆市场,目前,长荣集团正与中国远洋集团磋商
合作拓展海运业。可是它的船只挂的是巴拿马旗帜,而巴拿马与台湾当局有所谓的“官方关系”,
祖国大陆禁止巴籍的长荣商船在大陆设立子公司,这无疑不利于长荣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如果长荣
将巴拿马旗帜改换成英、意国旗,在英、意两国注册,将船队重点移到欧洲后,就能够以英、意公
司的名义赴祖国大陆设立分公司,这样既可以节省成本(2.5-5%),提高竞争力,更能够扩展长荣
在祖国大陆的市场,有关数据表明,目前长荣船运在祖国大陆市场的占有率远低于它在全球市场10%
的占有率。
可见,长荣集团改换旗帜之举是一个带根本性的战略决策,是一个有全球眼光的大企业家客观
分析国际经济形势后所作的结论,他不仅着眼于祖国大陆,同时也是从全球市场格局出发。
经济意义重大
张荣发先生的船队改换旗帜无疑是从集团的经济利益出发的,但这充分反映了台湾企业界的心
声。
首先,这一举措说明张先生对台湾经济的发展前途已经丧失了信心。在张先生看来,“台湾目
前的经济问题已步上日本后尘,日本已经花了10年时间还未能解决经济衰退问题,值得台湾警惕”
。事实证明,近两年,台湾经济过去那种亚洲“四小龙”的威风不仅不再重现,而且已经走进漫长
的黑暗通道。但这种衰退局面,并不是产、学两界“唱衰”“喊衰”的,而完全是由于台湾当局胡
乱搞而衰败的。特别是以陈水扁为首的民进党执政以来,以意识形态挂帅,违背经济法则,导致出
了一系列决策错误、政策混乱,投资环境日渐恶化,致使传统产业发展低迷,高科技产业出现瓶颈
,产业、资金和人才外移迅速和严重,失业率持续上升,财政面临危机,民间投资萎缩,外贸不振
,民众消费能力下降,经济增长由正数变成了负数。而这一切,至今还看不出有改善的迹象和希望
。因为陈水扁仍在“拼经济”的幌子下,拼“外交”、拼“安全”、拼“正名”、拼“宪政”和拼
“选举”。
其次,这一举措指明了台湾经济未来的出路。众所周知,台湾是个面积小、人口少、资源少、
市场小、经济规模小的岛屿,先天条件较差,对外的依赖性大;虽有“宝岛”之称,但主要指的是
森林覆盖面大,水果多,是中国传统的糖库和粮仓。第一,台湾作为经济发展重要基础的矿产、能
源非常有限,正如李国鼎先生说的“只有一些石灰石,一点点煤”,98%的煤、99%的石油和100%的
液化气都依赖进口。第二,产业的依赖度大。仅以信息电子为代表的科技产业为例,由于台湾的基
础科学落后,研发能力不足,关键技术至今还被欧美发达国家掌握,台湾主要只是充当代工者的角
色。第三,对外贸易的依赖度大。台湾是个海岛型经济地区,市场狭小,外贸历来是台湾经济的生
命线,从1980--2000年的21年中,外贸总额一直占GDP的80%以上,如果外贸不畅,台湾经济势必发
生危机。在上个世纪50--80年代的40年中,由于台湾当局的方针政策对头,利用美国等外力扬长避
短,经济上取得较大进步;20世纪末特别是跨入21世纪后,国际形势发生很大变化,经济全球化时
代到来,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愈加密切;台湾经济的弱势和依赖性日益明显,若不积极实行全球
化布局,台湾经济是难以进一步发展的。与此同时,祖国大陆坚持改革开放和实行市场经济,国力
迅速增加,两岸差距逐步缩小,互补性和磁吸作用不断加强,经贸关系日益密切:一是岛内“企业
、资金、人才外移大陆的现象非常普遍”,不仅中小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大批进入祖国大陆,包括
8英寸晶圆在内的一大批高科技产业也强烈要求开放到祖国大陆投资设厂。二是台湾对祖国大陆贸易
的依存度不断提升,1985年,台湾对美国出口的依存度高达48%,而对祖国大陆的出口依存度还微不
足道;可是到2001年时,对美国的出口依存度降到了22.5%,对祖国大陆的出口依存度却上升到
19.6%,据台湾的《中国时报》预测,“台湾对大陆之出口依存度仍会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持续
上升,3年内大陆可望超过美国,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2002年两岸均成为WTO成员以后,相
互间的经贸关系不仅会进一步加强,而且会逐步由单变双向,互相渗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
你”的局面,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大趋势。目前,台湾的外贸之所以还有顺差,基本上是靠与祖国
大陆的经贸关系,今后台湾要进一步发展,肯定更离不开祖国大陆。正因为如此,张荣发先生发出
的“台湾经济的未来靠大陆”的惊人之语是完全正确的。
再次,这一举措对台湾当局百般阻挠的“三通”也将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早在李登辉任期内
,张荣发就曾主张两岸尽快“三通”,但在李登辉关于“三通等于自杀”的谬论下,不仅提不上日
程,反而更背上了一副“戒急用忍”的枷锁。近年来,在客观形势逼迫及产、学各界的不断呼吁下
,陈水扁则使出了两面派手法。在2000年春天竞选时,他曾宣示当选以后将开放“三通”,以此拉
选票;5月就职后不久他则称,“三通可望在年底实现”。如今,已经过了两个“年底”,更换了三
个“行政院长”,今年元月份第三位“行政院长”游锡堃在施政报告中还在许愿说:将“循序推动
三通”。至于如何“循序”?还要“循序”多少时间?谁也不清楚。面对这种局面,许多大老板如
王永庆、张忠谋、曹兴诚等都表示出了极大的不满,张荣发则更以改换旗帜的突发行动来表示对当
局拖延两岸“直航”的抗议,而“直航”正是“三通”的关键,这种“以民促官”的行为,无疑有
利于早日实现“三通”,决不能小看它的经济意义。
对岛内的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除上述经济上的意义外,我们更不能低估张荣发先生改换船队旗帜和辞去“资政”的言行对台
湾政治产生的深远影响。这是由张荣发在台湾的社会地位决定的。因为他不但在经济上和王永庆一
样同属土生土长的大企业家,而且在政治上又不同于王永庆,他还是“泛绿军”的重要财团,是现
任的“总统府资政”,因而他与王永庆受到的待遇也就不一样。2001年初,王永庆在台湾也发表过
与张荣发相似的关于台湾经济的希望在祖国大陆的言论,结果王永庆被指为“中共的同路人”。而
张荣发此次的言行比王永庆走得更远,可是迄今鲜有民进党人攻击他。李登辉只是轻描淡写地说“
他是为了赚钱”,陈水扁也仅表示“找机会与张资政沟通”。正因为张荣发在台湾执政党中举足轻
重的地位,所以他的言行势必影响深远。
李登辉是个赤裸裸的顽固不化的“台独分子,他的座右铭是“凡陆必反”,“凡中必反”,一
切问题都泛政治化了,不仅至今仍坚持“戒急用忍”,不久前在是否开放8寸晶圆登陆的问题上甚至
叫嚣“等中共承诺不使用武力犯台后,台湾再开放8寸晶圆到大陆设厂还来得及”。然而张荣发却根
本不理会那一套,除长荣海运早已进入祖国大陆外,长荣航空也早在北京设了办事处,今年还正与
祖国大陆海运界洽谈进一步合作的方案,甚至认为将长荣定位为中国人的企业没有什么不对。很明
显,张先生的言行是对李登辉“两国论”的公开对抗。
陈水扁执政两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陈水扁正推行着一条“去中国化”的“台独”路线,对此
,张荣发明确表示了不认同。陈水扁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和自己是中国人,张荣发则说“我是中国
人,也是台湾人”。巴拿马近年来数次希望台湾当局鼓励“长荣”继续投资运河区,“但长荣都不
为所动”。不仅如此,长荣还将半数以上悬挂巴拿马籍旗帜的船队改换成英、意旗帜以扩大与祖国
大陆的业务。更有甚者,张先生干脆要求辞去“总统府资政”的职务,表示与陈水扁在组织上一刀
两断,此举是否会产生骨牌效应,目前还难以预测。
“本土化”是当前台湾政治的主轴之一,按照李登辉、陈水扁的逻辑,凡是主张和祖国大陆积
极发展关系的,就是不爱台湾,不以台湾优先,甚至是“卖台”、“反台”的。而张荣发的言行,
正是对以上“台独”理念的严重挑战。因为发展与祖国大陆的友好关系,不但与爱台湾不矛盾,而
是爱台湾、救台湾的集中表现。近年来的事实证明,在李登辉、陈水扁“台独”理念的指导下,台
湾朝野斗争激烈。政局混乱不堪,经济走向衰退,台湾百姓倒霉,得益的只是一小部分顽固的“台
独”分子及其后台老板----美国政府。如果跟着李登辉、陈水扁的主张继续走下去,台湾的前途确
实令人担忧,最大的受害者只会是2300万台湾人民。
相关新闻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