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水青山
2002年7月4日,对两岸银行业界人士而言,也许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就在这一天,台湾的
第一银行、彰化银行、世华银行等多家银行收到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
农业银行及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等祖国大陆银行的来函,从即日起,双方正式建立直
接通汇关系,由两岸银行的境外分行进行直接通汇与信用状业务,提供低成本、高速度的两岸金融
服务。其中的巨大效益,非业内人士难以想象。倒是台湾世华银行的说法颇能给人们以启发。他们
说,两岸直接通汇可为台商节省不少成本。过去台湾的银行委托外商银行进行两岸间汇款时,每笔
汇款的手续费为新台币750元,未来两岸直接通汇后两岸间汇款的手续费每笔只需480元,而且时间
也大为缩短。以进口信用状为例,可能由原来的每笔两三天减少到一天,只此一项,每笔业务就可
为台商节省成本40至50美元。
世华银行算的这笔经济账,实实在在,真真切切,让人看了很自然地会联想到,两岸直接通汇
能带来如此这般的好处,倘能实现直接“三通”,该会给海峡两岸带来多大的效益啊!
两岸“三通” 首惠台湾
就宏观而言,祖国大陆的综合国力这些年来有了极大的提高,去年的GDP已跃升为世界第6位,
而且今年还会保持7%以上的增长。对外贸易也已居于世界第6位,今年进出口都有很好的发展态势。
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说过,大陆市场已显示出其巨大的潜力,亚洲国家都在通过中国的经济快
速发展,充分开发中国市场来发展本国经济。台湾——作为自己的同胞,当然更有方便条件借助祖
国大陆市场发展自己。祖国大陆很希望台湾人民生活水平能得到提高,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
有利于海峡两岸的共同发展。
“三通”有一本明细账
截至目前,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的已有2400万人次,而祖国大陆同胞去台湾的也有40万人次。
有台湾朋友统计,如果台湾同胞能直接来祖国大陆,一个人次可以节省1万元新台币,仅此一项一年
就可为台胞省下300亿。而且,现在绕道第三地,成本高,效率低,如果直接往返,一个人次又可省
下一天;一年下来,累计可以少用的时间就很难用天数来计算了。
对两岸“三通”将可为台湾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台湾经济部门也有评估:如果两岸直接“三
通”,在海上货运、空中客运、电信、通汇方面,台湾每年可以省下7.3亿美元,其中海上货运、空
中客运和电信、通汇分别节省2.5亿、4.4亿、0.24亿和0.22亿。
两岸经济合作凡20年,迄今祖国大陆批准的台资企业已有5万家,合同台资500多亿美元,很多
台资企业来祖国大陆投资迎来了“第二春”。现在,台商来祖国大陆投资依然热络,但他们到祖国
大陆的投资一向都是间接的,不但要绕道而行,忍受辗转劳顿之苦,还得多费时多费力,徒增投资
成本。更何况,两岸经济本来就有很强的互补性,现在两岸又都已入世,直接“三通”后,台湾企
业界包括航运界,可更好地利用大陆市场,营运成本又会大大降低,资本取得和利用更加快捷,因
而更能促进台湾经济的发展,也让台胞得到更多的实惠。
因此,台湾的民众特别是工商界人士,都非常期盼两岸尽快“三通”。台湾民调显示,支持“
三通”的人占70%。更有台湾媒体发表社论,明确指出“台湾更需要三通”,说台湾不开放两岸“
三通”,就会加速企业外移到对岸上海等东南沿海城市;企业外移,台湾经济会更萎缩,台湾在亚
洲的经济位次会更加边缘化,届时想挽回都来不及了。还说正是因为有这个需要,才会使“三通”
成为关键话题。
探问“三通” 不绝于途
7月的北京,热浪滚滚,“三通”话题,热上加热。单5日一天,在北京就有由台湾统一企业集
团总裁高清愿率领的几十家台湾企业组成的考察团和由台湾著名人士、“山盟”总干事许信良率领
的促进两岸“三通”访问团,一起拜访了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就是在这次会见中,钱其琛发表了
在台湾引起极大反响的讲话。他说,两岸直接通航、通邮、通商是两岸经济发展和各方面交流交往
的客观需要,与两岸民众利益息息相关。“三通”本是一个经济问题,不应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与
干扰。只要把两岸“三通”看作是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尽早可以实施,可以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
治含义。他说,两岸“三通”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我们多年来为两岸“三通”做好了各方面的
准备,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台湾有关民间得到委托,两岸“三通”协商就可以进行。
消息传到香港,正在那里参加“香江论坛:入世后两岸关系展望”的学者,对钱其琛接见台商时表
示“三通可以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的讲话均表示赞同。台湾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教授郭建
中认为:钱其琛的讲话,是大陆方面展现出的善意,为两岸处理具体事务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许信良率领的台湾促进两岸“三通”代表团一行到了上海又见到了德高望重的海峡两岸关系协
会会长汪道涵。汪老对他们说,最近岛内要求“三通”的呼声越来越高,来祖国大陆共议“三通”
的团组络绎不绝。他说,只要把两岸“三通”视为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可以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
治涵义,这是真正为台湾民众谋利益的考虑。台湾当局应当把握这个时机。在他们之前,则有傅昆
萁率领的“海峡两岸交流联谊会三通访问团”和章孝严率领的台湾“中国台商发展促进会三通访问
团”来访。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陈云林先后会见了这两批台湾客人。他说,实现两岸“三通
”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它反映了台湾工商界的强烈愿望,也是两岸同胞扩大交流合作、共谋发
展、共同振兴的普遍要求。两岸“三通”至今未能实现,使两岸同胞切身利益受到损害,已受到台
湾民众越来越强烈的质疑。台湾主张发展两岸关系的党派和有识之士为推动实现“三通”和改善两
岸关系做出努力,陈云林对此表示赞赏,说他们发挥了积极作用。章孝严说,两岸经贸发展对实现
直接“三通”的要求迫切,“三通”宜早不宜迟。他个人认为,“三通”牵涉很多复杂问题,需要
两岸民众共同的努力和耐心。他有信心早日促成“三通”。
台湾各界人士不仅来祖国大陆探问,还在台湾讨论。7月15日,台开南管理学院空运经营管理学
系筹备系主任李弥在“空运政策研讨会”中直言,三年内如果两岸不能实现直航,国际海运、空运
大公司可能会从台湾撤走,台湾将坐失商机。他说,近几年两岸间往来人数,保守估计,每年也有
300万人次,他们大多需要经香港和澳门转机,徒增飞行时间。他估计,每年台胞整体多付出的转机
机票成本为新台币240亿元,每个来回还得多用8个小时,平均在祖国大陆要多住一个晚上,就算都
住三星级宾馆,这些台胞每年平均也得多付30亿元新台币。但是他说,两岸不能直航更重要的还是
造成商机的流失。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台湾一定要掌握商机。如果三年内还不能直航,他认为台
湾经济未来发展的前景就很悲观。
也是在7月间,台湾还有媒体指出,当局不能让“三通”无限期拖下去。
通与不通 要看来年?
但是问题又恰恰出在这个“拖”字上。以通邮为例。且不说祖国大陆方面早已做好了各种准备
,台湾的交通管理部门也在今年初已完成了两岸直接通信、通邮的规划评估报告,并建议“陆委会
”适时开放。可是“陆委会”至今仍不响应,使“三通”中争议最小、技术上最容易操作的两岸直
接通信通邮,仍遥遥无期。在涉及“三通”的其它各个领域,也无不看到台湾当局的阻挠和拖延战
术。
随着两岸交流的发展,台湾民众对台当局拒绝和拖延“三通”的不满情绪日益上升。台湾政、
商、学等各界知名人士通过举办各种讨论会、研讨会,呼吁两岸早日实现直接“三通”,民间还成
立了两岸直航促进会、两岸航运协会等组织。为了缓解民间强烈要求开放“三通”的压力,2001年
1月初,台湾当局开放了金门、马祖与福州、厦门间的货物及人员直接往来,同时禁止金马作为海峡
两岸货物及人员往来的中转地。这就是台湾当局所说的“小三通”。实际上,这是他们以“小三通
”拖延“大三通”的一种权宜之计。台湾民众对此大失所望。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工商界大老主动请缨,愿意受权与祖国大陆协商“三通”,在野政党也合
力推动,一时间,前来祖国大陆的各种“三通”访问团摩肩接踵。面对日益高涨的民意压力,陈水
扁才不得不承认“两岸三通是必走的一条路”,表示“可考虑授权民间谈判”。陈云林主任在会见
来访的台湾客人时说,台湾有不少具有影响力的工商界人士表示愿意接受当局的委托,同祖国大陆
进行沟通协商。我们欢迎台湾工商界人士尽快接受委托,前来就两岸“三通”的技术性问题进行磋
商,使两岸尽快通起来。
但是能不能通起来,关键还是台湾当局的态度。李登辉当政的时候,把“三通”作为政治筹码
,为“三通”的实现设置了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三通”一直无法实现。陈水扁上台后,关于“
三通”的论调,又与李登辉如出一辙,强硬地表示不能接受把“三通”视为“一个国家内部的事务
”。试想,他连两岸事务是“一个国家内部的事务”这个最基本的事实都不愿意承认,哪还有解决
“三通”问题的诚意?
不过,两岸“三通”还是取得一些局部性的进展。潮流不可挡,民心不可违。“三通”对台湾
有利,有经济需要,也有社会基础,而且在台湾已经形成了超越党派的共同政见,台湾当局想阻挡
,最终是不可能的。又鉴于“三通”事关台湾现领导人和执政党未来增加选票的需要,因此还是有
台湾问题专家大胆预言,也许明年有可能通起来。
倒是7月22日沪台间实现间接直航的消息,让人们为之一振。是日,20多名台湾同胞搭乘龙航空
公司的KA805航班,从上海经香港转达飞台北。他们只在香港机场作短暂停留,而不必下飞机,便飞
抵台北。因此,上海与台北之间实现了“一机到底”的“间接直航”。目前,港龙航空公司从上海
飞香港的航班每周达56班,其中提供上海经香港“一机到底”飞台北服务的有两班。另有消息说,
上海航空公司与台湾的复兴、长荣航空公司已签订了联程中转协议,旅客乘坐上航航班抵达澳门后
,可与这两家航空公司的航班衔接,同样实现“一机到底”的客货运输服务。
虽然这还不是本来意义的两岸通航,但毕竟朝着这个目标又前进了一步。
相关新闻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