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02年第三期  > 正文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日期:2008-06-05 10:12 来源: 作者:沈正一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从台湾当局重拟承认大陆学历谈起

                     沈正一

  据台湾媒体报道,今年3月7日,台湾有关教育部门公开表示,对大陆学历承认将逐步朝正面方
向加速推进,重新拟定先开放承认100所大陆重点大学。但开放时间还须取得“监察院”的同意才能
确定。
  对大陆学历的认证原本是单纯的文教学术交流课题,是台湾地区,有关教育部门自身应有的空
间。但由于台湾当局一直以政治因素考量,把开放承认大陆学历泛政治化,促使承认大陆学历的进
程,被无限期的延后。早在1997年10月2日台湾有关方面就已发布过《大陆学历检核及承认办法》,
规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73所大陆高等院校学历获台“教育部”直接承认,这一做法受到了岛内
民众及舆论的肯定和赞赏,当时还被喻之为“四通”。尽管该办法对承认大陆学历还有种种限制,
对所谓涉及意识形态的学科仍将不予承认,但毕竟在两岸文教交流方面又前进了一步。谁知该办法
刚出台,立即遭遇台湾高层的反对,指责开放承认大陆学历作法“决策草率”,是为大陆统战推波
助澜,并透露李登辉不同意这项办法。“教育部”官员感叹说,从1992年9月下旬开始拟订开放承认
大陆学历草案。前后经过“陆委会”4次讨论后通过,期间“立法院”召开过多次公听会,“教育部
”还派员赴大陆考察部分重点大学,最后由“行政院”正式核定,如此严谨的研订过程,竟被说成
“决策草率”,5年心血换来为大陆统战推波助澜之讼。教育部吴京表示,台湾之所以实施承认大陆
学历有两个原因:一是大陆来台定居人数日益增多,其就学业权益保障问题必须经由承认学历来解
决。二是许多台商子弟到大陆就读各类学校并取得学历,承认学历必须及早解决。他强调开放大陆
学历政策不会作任何改变或调整。然而,在台湾当局“戒急用忍”思维的主导下,“教育部长”吴
京很快“中箭落马”,因开放大陆学历政策“失当”,被李登辉赶下台,开放承认大陆学历也突然
叫停。吴京批评说,开放大陆学历政策历经四任“教育部长”及五任“陆委会主委”, 长时间审慎
讨论决定,现在突然叫停,“政府”的行政效率如何体现?1998年6月11日,台“教育部”宣布无限
期延后承认大陆学历的决定,并宣称“目前两岸关系相当冷淡,并不是制定通过大陆学历检核办法
的最好时机”,从此关闭了承认大陆学历的大门。承认大陆学历所引发的这场政治风波,清楚地告
诉人们,台湾当局不开放承认大陆学历,人为地把大陆学历同两岸政治问题捆在一起,完全是李登
辉当局拂逆民意,大陆政策僵化的一个佐证。
  随着祖国大陆对台湾学生就读就业政策的越来越开放,尽管台湾当局不承认大陆学历,台湾学
生大陆求学热仍不断升温。早在1991年,国家教委根据两岸形势发展,将原先北京大学等7校联合招
生,改为现在的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生,招收台湾学生的高校扩大到100所,允许台湾在读学生来大
陆高校插班、旁听,并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等17所高校设立台湾学生预科班,在广州华侨补习学校等
8所中学设立台湾学生高级补习班。有统计显示,目前有4000多台湾学生在大陆140多所高校就读。
台湾大学生报考今年大陆114所高校的硕士、博士生人数已超过700人,比往年增加一倍以上。历年
在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总数达4万人左右。而且,有很多台湾学生特别向往赴大陆名校求学。据悉,
2001年报考北京大学的台湾学生是前年的3倍。台北一女中毕业的高材生孙君仪,去年同时考取北大
数学系和台大机工系,最后她还是选择到北大就读。孙君仪的父亲孙文先认为北大有很著名的数学
家,北大学生的学习风气比台湾校园好。
  随着祖国大陆在全球经济和政治地位的提升,两岸经贸往来的持续发展,加上大陆博大精深的
文化资产,祖国大陆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教学质量、学习风气较好,且收费低廉,没有语言障碍
及生活适应等问题,吸引众多的台湾学子赴大陆求学,已是必然趋势。就在台湾政治人物中,也有
不少人到大陆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其中有10多位来自国民党、亲民党的“立委”。前国民党“立
委”林宏宗于1998年取得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国民党“立委”王昱婷曾在北京大学法研所进修。
在南开大学攻读硕士的亲民党“立委”沈智慧说,两岸关系是未来的焦点,她曾打算到大陆投资,
因此兴起到大陆念书的想法。前亲民党“立委”陈振盛,去年取得北京大学国际法博士班,他长期
从事台湾“省政府”和“总统府”公职,曾参与“国统纲领”和“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制订的幕僚
作业,在推动两岸关系上,他是台湾少数几位完整的见证者。他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台湾政
坛人物乐意到大陆进修,增加对大陆的了解,对两岸关系而言是好事,就读博士班,有助于他对国
际形势的了解。政坛人物在大陆求学队伍中,也不乏民进党人士。前民进党台中县议员刘坤鳢,在
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就任“行政院秘书长”李应元的助理李政亮等人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民进党
藉前台南市副市长蔡文彬也报考过北京大学某研究所。还有一些人士将自己子女送到大陆就读,前
民进党主席许信良,几年间就把两个儿子送到北京大学就读。
  岛内大陆求学热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求学者已不单是应届毕业或毕业不久的学生。在2001年
报考大陆研究所的考生中,有许多年龄在35-45之间,其中以企业主管、会计师、建筑师居多,这些
人在台湾已经工作多年,有相当的事业基础,在专业领域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但为了开辟新
的职业生涯,他们把目光盯准了大陆。30多岁的林照亭在台中银行工作多年,他说,目前两岸经贸
互动频繁,好多台商到大陆投资,涉及许多银行服务和法律方面的问题,他在台湾读过法律,决定
再到大陆进修法律。有不少建筑师因台湾不景气,暂时停业赴大陆进修,顺便了解大陆公共工程等
商机。台湾这些高学历、高收入者作出这样的选择,这不仅反映两岸经济的消长,也说明很多人意
识到他们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与大陆息息相关。现在希望拿到大陆文凭或取得大陆专业资格,已成
为很多台湾人的追求。2001年岛内有600多人报考大陆注册会计师,超过2000年报考人数两倍。自
1994年以来,台湾已有3000多人参加大陆注册会计师考试,有200人获得大陆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
报考人员大多是资深会计师,因为他们的客户八成已经在大陆设厂办企业,随着客户业务的转移,
他们的业务也必须转移,台湾几乎所有会计师事务所都在大陆设有办事机构。台湾“国泰人寿”的
主管称,他们已在北京设立代表处,有3名员工报考大陆“保险经纪人”执照。东海大学会计系毕业
的卢小姐,刚考完台湾会计师资格,又着手准备大陆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她认为,这是一个趋势
,因为大陆市场那么大,又有相当多的台商,个人发展机会肯定大。现在大陆医师独立资格考试已
对台港澳同胞开放,只要取得大陆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者,即可申请参加大陆医师资格考试。据
不完全统计,目前正在大陆进修文凭的台湾学子超过千人,参加短期培训的更难以计数。
  大陆求学热潮中,有很多投资大陆的台商,也有大陆学历的追求者。据台湾政治大学会计系教
授、上海财金大学博士班客座教授康荣宝介绍,上海财金大学已经举办过专门的台商会计师硕士班
,眼下北京交通大学也将举办台商MBA班,报名的10个台商大多是企业董事长他们希望通过学习了解
大陆,跟上大陆发展的步伐。岛内多所大学也纷纷计划以学分班方式抢先“登陆”,如元智大学
2001年已在大陆开设高级管理硕士班。
  当前,台湾学子大陆求学热方兴未艾,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在北大、清华、复旦、南开
及几所中医大学就读的台湾学生,2001年筹组成立了“中国大陆台湾学生联谊会”,希望藉此保障
台生权益,敦促台湾当局承认大陆学历。据台湾媒体披露,台“教育部”于2000年底又组成专案小
组,会商开放大陆学历承认问题,预定2001年4月提出具体办法,但“陆委会”仍以涉及“国家安全
”为由予以反对。台湾当局以政治眼光考量,以不变应万变,拖延承认大陆学历的进程,已给台湾
学生造成极大困扰。正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实习的一批台湾学生无奈地表示,由于当局现阶段不承认
大陆学历,他们毕业后还要到外国去转一圈,等拿到外国文凭再回岛内开业。有的台湾学生表示,
只要在大陆学到真才实学,就不怕找不到职业,顶多不做台湾的公务员罢了。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和人才素质的竞争日益突出,为了广泛地培养更多的人才,为了中华民族
的振兴,我们希望台湾当局抛开不合时宜的政治偏见和“鸵鸟”心态,设身处地为台湾学子的权益
着想,把研拟近10年的承认大陆学历问题落到实处,以顺应民意和历史潮流,推动两岸关系的健康
发展。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