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02年第三期  > 正文

美国对台政策的新调整与新动向

日期:2008-06-05 10:13 来源: 作者:杨运忠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杨运忠

  随着布什政府对美国全球战略调整重大举措的陆续出台,对华政策的相对成型,布什对美国政
府的对台政策也开始进行重大调整,使其呈现出新的政策动向。布什政府对台新政策的问世及实施
,将对中美关系和台海局势产生重大的影响。
  一、布什政府调整对台政策的基本依据
  布什政府调整对台政策主要有三大依据:
  一是对亚太地区安全环境的战略判断。布什政府认为,亚太地区将是新世纪势态最复杂、局势
最动荡的地区之一,美国在这一地区面临的挑战最严峻、斗争最激烈。美国防部于2001年9月30日向
国会提交的4年一度《国防战略评估报告》,第一次把亚洲放在欧洲的前面加以叙述,认为亚洲“正
逐渐成为最有可能出现对美国构成大规模军事挑战”的地区,从中东到东北亚是一个“广泛的不稳
定之弧”,“东亚滨海区特别具有挑战性能”,而欧洲地区则“处于和平状态”。这表明美国已将
亚太地区作为新世纪全球军事战略的重点地区。
  二是对中国崛起的战略判断。《国防战略评估报告》报告认为,亚洲可能出现“一个拥有可畏
的资源基础的军事竞争者”,强调这个“军事竞争者”在亚太地区的崛起,将是21世纪世界政治进
程中的最重大事件,将“对美国国家安全和全球利益构成最严峻挑战”,而在亚太地区防止这一大
国崛起,是新世纪“美国国家安全和全球战略面临的最重大课题”。推行既防止中国成为“地区性
大国”、又防止中国成为“世界性大国”的双重遏制战略,是美对华政策的核心。台湾问题是美国
制约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一张“王牌”,加大对台的政治军事渗入与控制,符合美国制约中国的战略
利益。
  三是对“台独”势力的战略判断。随着“台独”势力的坐大,尤其是继陈水扁赢得大选、民进
党又在2001年12月1日的台湾“立委”改选中再次获胜后,美国政府已不再将“台独”势力看成是是
一种“非主导力量”,而把“台独”势力看成是一种不可逆转的“主导化趋势”。通过加大对台的
政治军事渗入,一方面可以将“台独”势力控制在符合美国利益的范围内,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
“台独”势力,达到“以台制华”。
  二、布什政府调整对台政策的新动向
  (一)弹性处理“一中”原则,奉行实质上的“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政策
  “一个中国”政策是美国台海战略的基石,也是中美关系最重要的政治基础。从中美先后签署
的“三个联合公报”来看,美国的“一中”政策原则框架主要建基于以下两大承诺或认知:(1)美
国认识到在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2)美国承认中华
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在此前提下,美国与台湾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的
关系。布什政府执政后,美国开始调整和弹性处理“一个中国”政策,使美国政策长期坚持的“一
中”政策面临严峻挑战。
  一是不再提及对台的“三不”政策,反而重申对台的“六项保证”。不支持“两个中国”和“
一中一台”,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台湾加入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加入的国际组织,是克林顿
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对我作出的庄重承诺,但布什政府已实际放弃“三不”政策,反而重申对台的“
六项保证”。据华盛顿不愿透露姓名的美高级官员披露,3月上旬与汤曜明接触的美国高级官员公开
表示,美将遵守对台的“六个保证”。这“六个保证”是:(1)不规定对台湾出售武器的停止期限
;(2)不变更《与台湾关系法》的原则;(3)关于对台出售武器问题,美与大陆不进行事前磋商
;(4)不做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调停人;(5)不强制台湾与大陆进行对话;(6)不公开承认大陆对
台湾拥有主权。显然,美对台作出的“六个保证”,是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基本精神背道而
驰的。
  二是突破美台间高层交往的限制,全面发展与台湾的政治军事关系。去年5月,美国政府允许陈
水扁“过境”美国,陈水扁在美国的纽约和休斯敦作了三天的逗留,进行了“带有明显政治色彩的
外交活动”。尤为严重的是,今年3月上旬,美国政府竟允许台湾“国防部长”汤曜明对美进行“访
问”,这是1979年中美建交、美台断交以来首位台湾“国防部长”访美。汤曜明在美“访问”期间
,不仅出席了在佛罗里达州举行的“美台防卫首脑会议”,而且还与美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和
助理国务卿凯利举行了密谈。美台间的政治军事交往呈现出高层化和经常化的趋向。
  三是将“一个中国”原则与我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联系起来。布什政府多次强调,“一中”原
则与“和平”原则是美国台海战略的两大支柱。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一次私下场合作了更为露骨的
表述,他指出,美国政府的“一中”原则要与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联系起来。就是说,如果中
国政府主张和最终使用武力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美国政府将改变“一中”原则。不仅如此,即使我
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美国政府也未必坚持“一中”原则。因此,美国政府强调的和平原则
,并不是支持中国大陆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最终实现祖国的统一,而是希望两岸用和平的
方式解决分歧冲突,而不是统一问题。
  可见,布什执政以来,美国政府严重背离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使美国的“一中”政策的两
根最重要支柱濒临崩塌,名存实亡。可以肯定,布什作为中美建交以来在加强与台实质性关系方面
最为激进的一位总统,今后将会在提升与台战略合作关系方面走得更远。
  (二)放弃“模糊性战略”,对台政策趋于清晰和多变
  “战略性模糊”政策是美国政府20世纪90年代处理台海局势所采取的具体策略手段。它主要是
指我一旦通过军事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美国是否作出军事干预的政治决策,以及美国军事干预的方
式、范围和程度。通过推行这一政策,避免向中国大陆和台湾发出危害美国利益的错误信号。然而
,布什已经放弃了“模糊性战略”,对台政策趋于清晰和多变。
  一是更加明确坚定地反对我对台使用武力。美政界和军界要员多次通过各种渠道发表强调硬讲
话,坚定反对我对台使用武力。美兰德公司在不久前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公开主张对华实施“威
慑政策”,以避免中国大陆在台湾问题上“危害美国的方式使用武力。”
  二是公然宣称“军事协防台湾”。今年2月中旬,美总统布什在访日时对日本国会发表的演讲中
首次明确提出,“如果中国大陆对台使用武力,美将尽全力帮助台湾进行防卫”。美军方要员也多
次声称,美早已制定出了“军事协防台湾”的方案。
  三是采取更加冒险的态度支持“台独”势力。陈水扁执政后,美国政府已将对台工作的主要对
象由国民党转向民进党,全力亲近和支持民进党。2001年12月初,台“立委”改选、民进党再次获
胜后,美国政府在对这一“民主成果”给予高度评价的同时,正着手研究“陈水扁可能连任后美国
与民进党关系问题”,把美台关系发展定位在民进党继续执政、“台独”势力的日益坐大上。美国
会的亲台派势力也活动猖獗。今年4月9日,美国国会成立了“美国会台湾连线”组织,共和与民主
两党共有85名议员参加了该组织。这个被美亲台派人士称之为“美台关系50年来历史性一刻”的组
织,其宗旨在于加强美台间实质性的政治军事关系,为“台独”势力的壮大撑腰打气。
  (三)以台湾问题“军事化”为核心,加紧对台的全面渗入与控制
  美国政府在已将台湾问题“国际化”后,正企图将台湾问题“军事化”。“军事化”是美国今
后加强与台实质性关系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近年来,美国白宫和五角大楼频繁制造“台海战事
论”,美台关系进入了全面加强军事合作的新时代。
  鼓吹建立美台间的“准战略同盟关系”。力图与台湾建立“准战各同盟关系”,是布什政府对
台战略的重要动向。它首次提出是在2001年4月美台军售会议上。据台湾出席军售会议的高官宣称,
这次会议最大的收获并不仅仅是获得了美军一大批先进武器装备,更重要的是得到了美国国防部关
于建立美台“准战略同盟关系”的承诺。汤耀明“访美”期间,美台间的“准战略同盟关系”得到
了实质性体现。美国防部已命令美军太平洋总部,使其成为与台湾军方建立“准战略同盟关系”的
前沿基地。美军将从以下方面谋求与台湾建立“准战略同盟关系”。
  一是提高台湾的军事待遇。2001年5月3日,美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在审议《国务院授权法案
》时,以口头表决方式“给予台湾‘主要非北约盟会’的地位”,台湾在获取美国武器转让方面,
享有与日本和韩国等同的待遇,台军将领赴美访问也与日韩享有等同待遇。
  二是致力于建立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美台军事交往关系。美台正就美国防部向台湾派驻武官
、在台湾军方总部和设在夏威夷的美太平洋总部之间建立一条“热线”等问题加紧密谈,以密切美
台间的战略层面沟通。台驻美机构“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中常设了“军购组”,由将军级“武官
”负责。台湾“国防部长”汤曜明在访美期间与美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和助理国务卿凯利举行
的密会,开创了美台进行最高层次军事联系的先河。目前,美台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军事交往关
系已经建立。这些渠道主要是:美台军方峰会;不定期的军方高层人士互访;军方高层人士以“学
术交流”名义互访;美国已经建立的“美对台军力评估——对台军售会议——协助台军提高战力”
的机制。可见,美台军事联系渠道道已经制度化、机制化。
  三是建立情报共享的美台军事信息交流体制。在美军帮助下,台军耗资2亿新台币建立的大型卫
星接收站,已于2001年7月正式启用。据称,该接收站启用后,将与美国在太平洋上的间谍卫星和澳
大利亚的情报基地连为一体,以便及时有效地掌握我方的重大动向。美国国家安全局还在加紧实施
一项名为“电子情报侦察联盟”的计划,以协助台军建构C4ISR。
  四是建立美台军事快速反应合作体制。2001年7月中旬,美台通过秘密军事磋商,决定由美国帮
助台湾建立一支5万兵力的快速反应部队,并与美国太平洋第七舰队、联合国维和部队以及美国本土
机动空运补给部队形成互联体制。五是加紧帮助台军培训军官。美国国防部一个以“台湾国际安全
执行计划”为代号的台湾军官进修训练计划正在实施。2001年6月13日,20名台湾军官已赴美国国防
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安全战略问题的研习。2001年底,又有20名台湾军官赴美深造。
  加紧实施协防台军的“乐成”计划。早在两年前,美军就制订了机密等级最高的协防台湾的“
乐成”专案计划。布什上台后,决定加紧实施这一计划。该计划包括两大部分。首先,依次对台湾
的空军、海军和陆军进行战力评估。2000年美军对台军的预警雷达和空空中程导弹以及海军进行了
评估,这些评估为美向台出售“基德”级驱逐舰和常规潜艇提供了重要依据。2001年以来,美军分
别于4月和7月对台军的“野战防空”、“反登陆”及“联合作战”进行了评估。这次评估不仅为美
军在战略上协防台湾提供参考,而且将为今后美对台售武提供依据。其次,进行纸上参谋作业。目
前,“乐成”计划还处在纸上参谋作业阶段,通过这种作业,及时发现台军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
地加以改进。今后如果时机成熟,不排除美台进行某种形式的联合军事演习的可能。再次,直接参
与台湾的军事演习。2001年,美军现役校级军官全程参与了台“汉光十七”军事演习,这是美台断
交、美军顾问团撤出台湾后的首例。目前正在进行的“汉光十八”军事演习,美军又派规模更大、
层次更高的军方要员全程参与。
  将台湾事实上纳入美国主导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美国在亚太地区企图建立的战区导弹防御系
统,与其说是保卫美国及亚太盟国免受它国导弹袭击,不如说是通过将台湾等战略要地纳入该系统
,建构美国主导亚太的军事战略体系。因此,无论台海局势如何发展,无论中国大陆怎样坚决反对
,美国将台湾纳入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已成定势。今后,美将从两大方面将台湾逐步纳入该系统。一
是加紧帮助台湾构建TMD的“硬件”系统。除了继续向台湾出售以“爱国者”PAC-3型号导弹为主体
的陆基系统外,还极有可能向台湾出售先进的“宙斯盾”导弹驱逐舰,或者将海基防御系统拆开,
分期分批地装备台军。二是加强以情报信息系统为主体的“软件”建设。今后美军将向台湾出售更
先进的预警雷达系统,使台军的情报信息系统与美军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能够并网。
  制定“军事保卫台湾”的应急计划。布什总统公开声称,美国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协防台湾”
。2001年7月17日,美国五角大楼公开宣称,美已制订了应对台湾危机的军事应急计划。为此,2001
年秋季,美台军方在加利福尼亚州的蒙特雷举行秘密会谈,向台军通报该计划。今年7月以来,美军
针对台湾海峡进行了两次网上演习。通过电脑兵棋推演,模拟分析未来台海战事中两岸的战力,为
美国进一步完善“军事保卫台湾”的计划提供更可靠的依据。另据台湾媒体报道,美五角大楼近日
完成了一份最新的关于台海局势的评估报告,报告鼓吹在今后5-10年内,中国人民解放军将运用整
体空间作战能力,以空中奇袭方式在48小时内对台湾发动恫吓式攻击,以逼迫台湾当局接受大陆的
统一谈判条件。美国军方再次制造“台海冲突论”,无疑是为它加紧制定军事干预方案制造舆论。
尤为严重的是,中国大陆已成为美国使用核打击的重要目标,如果今后美国对台海冲突常规军事介
入一旦失败,美将冒险首先使用核武器,以核打击阻止我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统一。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以台湾问题加紧遏制和制约中国,是美国既定的对华战略和政策本质
;美国亚太战略的推进和对华政策的调整,正越来越以台湾问题为轴心而展开;随着布什政府对台
渗透的进一步加深,中美两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斗争将更加复杂化、尖锐化和长期化。将对我祖国统
一大业的推进带来巨大的障碍和严峻的挑战;我必务合理运用各种政治资源,采取有效的斗争手段
,坚决阻止美对台的“渐进化控制”和台湾当局的“柔性化台独”。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