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戴碧强
祖国大陆一贯主张两岸应该尽早实现通邮、通航和通商,以推动两岸关系的全面发展。20多年
来,两岸关系虽历经风雨,但经过祖国大陆和台湾人民的不懈努力,两岸“三通”仍然获得大幅进
展。但是随着两岸都加入了WTO,两岸的经贸交往持续发展,经贸关系进一步深化,两岸目前的“三
通”状况已经成为两岸经济发展的瓶颈,到了非突破不可的关口。
1、两岸“三通”的现状
就目前两岸“三通”的现状来看,已经获得了很大的进展。
首先在通商方面,两岸间贸易与投资活动是两岸“三通”中最活跃的因素,并由此带动了两岸
间接通邮和通航的发展。近年来,两岸间接贸易高速增长,台商投资规模也越来越大,投资领域不
断扩大、深入,群聚效应日趋明显,高科技投资蔚然成风。两岸自1979年至2001年的22年间的贸易
总额达2200多亿美元,台湾从祖国大陆获得的贸易顺差累计高达1500多亿美元,祖国大陆已经取代
美国成为台湾最大的输出市场和最大贸易顺差来源。
在通邮方面,经过祖国大陆邮电部门和台湾人民近10年的努力,两岸的相互往来函件,通话次
数及通话时间逐年增加,据台湾有关部门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台湾拨打大陆地区的电话次数及分钟
数已分别占台湾“省外”长途电话比例的37%及35%,为台湾对岛外各地话务量排行榜的第一名。
通航是两岸“三通”最艰难的问题,最为两岸人民尤其台湾岛内民众所关注。台湾当局对于两
岸通航的态度却一直最保守,步子也最小,不过在两岸航运界的共同努力下,两岸通航已经取得了
不少重大突破,例如1997年4月,高雄港与福州、厦门港之间的试点直航正式启动;1997年香港回归
后,台港航线在实质上已经是两岸直航的航线;2001年元月,由台湾当局单方面推行实施的“小三
通”虽然作用不大,但毕竟是两岸直航的一个突破;今年6月,台湾当局又有限度地开放“小三通”
的限制与范围。在空运合作方面略为滞后,不过7月8日台港航约签订,两岸“一机到底”模式已于
7月22日开始实施。
2、两岸“三通”的发展趋势
在祖国大陆积极推进两岸“三通”的同时,台湾岛内各界对实现两岸“三通”的呼声也越来越
高。而两岸政治僵局依旧,迟迟未能实现“三通”的局面已经引起了岛内外各界的极大不满。
首先是岛内的企业界对台湾当局不断施加压力,近来,台湾企业界不少知名人士不断抨击台湾
当局的“两岸经贸政策”,张荣发曾以拒任“资政”来表示对台湾当局两岸“三通”政策的不满。
同时台商为减少交易成本,不断地增加在祖国大陆投资,有些台湾企业甚至全部转移到祖国大陆,
岛内经济因不能“三通”出现了“出血”的状态。截至2001年3月底止,台商赴祖国大陆投资的件数
达23000多件,台湾当局的两岸“三通”政策已到了非突破不可的关口。
其次,近两年来,台湾社会主流民意对“三通”的看法逐渐出现转变,社会舆论对实现两岸“
三通”的呼声越来越高。台湾社会对“三通”的看法已由过去认为对台湾有害到现在认为有利;由
过去认为大陆对开放“三通”比台湾急到如今认为对台湾更有急迫性;由过去将“三通”视为“统
派”的主张到现在台湾各界及主要政党皆可听到主张“三通”的声音。台湾《联合报》在今年2月份
曾发表一篇社论,提出了“三通爱台论”,要求台湾当局将两岸政经问题置于经贸全球化的高度来
处理,早日实现两岸“三通”。而台《中国时报》在7月8日发表社论,指出“关键是台湾更需要‘
三通’”。在7月11日该报的一次最新民调显示,高达69%的受访民众赞成两岸直航。台湾主流民意
的转变使得“三通”的实现成为了必然趋势。
再次,由于两岸迟迟未能“三通”,不少在台外商纷纷出走。自2001年下半年开始,就陆续有
国际大厂把原设在台湾的国际采购办公室移至香港或祖国大陆其他地区。以资讯业为例,由于祖国
大陆将成为资讯产品生产重地,未来自台湾出口比重将逐年降低,加之台湾当局迟迟不开放“三通
”,已成为岛内外商将采购重心留在台湾的最大障碍。惠普、戴尔、富士通、西门子等外商都纷纷
在上海设立采购中心,IBM也将在今年下半年跟进。戴尔电脑去年降低在台采购办事处层级,将亚太
采购总部移往香港,美商优比速(UPS)亦于今年3月份放弃台湾转而前往菲律宾克拉克机场设置转
运中心。不能通航,对岛内经济所产生的慢性扼杀效果已经日益显露,台湾当局到了考虑重新调整
两岸经贸政策的时候了。
面对目前两岸“三通”的发展趋势,台湾当局迫于岛内外各界的压力,已不得不开始做出某些
政策上的调整。例如,2001年11月7日台湾“行政院”通过松绑“戒急用忍”的政策,包括取消大陆
投资个案5000万美元上限,建立新的审查机制,放宽资金运用限制等。在两岸入世后,台湾又大规
模开放两地农工产品入台,同时台湾当局也逐步局部开放台湾的银行与内地银行直接通汇,配合开
放两岸间接贸易,反映台湾进一步开放金融政策。台“邮政总局”去年12月1日开始与“中华快递公
司”合作,开办代理收寄祖国大陆快递货件业务,同时收寄品的范围也有所扩大。
近期两岸关于“三通”的各种主张更是十分活跃,“三通”议题持续升温。5月9日,台湾当局
“大胆宣示”,表示两岸“三通”是必须要走的路,10日接着表示“三通”可以考虑通过民间、委
托民间协助推动两岸通航谈判事宜。岛内的商界要人如高清愿、王永庆等随即表示愿以民间人士身
份参与斡旋。祖国大陆方面在5月中,便曾由国台办主任陈云林发表了欢迎台工商业者受托谈“三通
”。7月5日,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在会见由高清愿率领的台湾“企业界大陆访问团”时做出了“三
通”可以不涉及“一中”的重要讲话。海峡两岸对“三通”谈判的活跃情况表明:两岸“三通”的
实现已是必然趋势,不管台湾当局如何拖延、抵制“三通”,但他们绝对阻挡不了两岸实现“三通
”的大趋势。
相关新闻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