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闽台关系历史源远流长,不仅在语言、风土、民情上十分相近,而且在人文上也有极为密切的 渊源。台湾历代方志中,不少出自福建人士之手,其中尤以陈梦林及其主编的《诸罗县志》为最突 出,其严谨的修史态度、完善的体例、精邃的论断、丰富的资料,备为后人所称道。
陈梦林,字少林,福建漳浦人。曾先后参与编修《漳浦县志》、《漳州府志》,具有丰富的编 修方志的经验,1716年8月应台湾诸罗县知县周钟盛邀,赴台纂修《诸罗县志》(以下简称《诸志 》)。该书是台湾的第一部县志,也是成书最早的台湾方志之一,对台湾的文化及政治的发展有相当 深远的影响。
《诸志》的文化影响,首先表现在它是台湾方志的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诸志》共分封域志 、规制志、秩官志、祀典志、学校志、赋役志、兵役志、风俗志、人物志、物产志、艺文志、杂记 志等十二卷,下分四十七目。该体例基本确立了台湾方志的基本架构,后来的不少台湾府志、县志 、厅志的体例均模仿《诸志》,因此《诸志》成为台湾历史研究入门的必读书籍。同时,《诸志》 创造了台湾新的修史体例——附论、附录和按语。附论与《史记》的“太史公曰”有异曲同工之妙 ,发表著者对吏治民生、历史事件等的精辟见解。如《封域志·建置》后的附论对施琅、姚启圣二 人在收复台湾中的作用作出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后人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附录是摘录重要古文献附于志文之后,以备后人参考。如在《风俗志·番俗》后附录马端临《纪 琉球》,对于研究台湾的历史源流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按语,或用以订正府志的错误,或说明事物 的来源,或进行评论,如《封域志·疆界》目下的按语,即指出府志中关于诸罗县疆界“北至鸡笼 城二千一百七十五里,南北袤延二千三百一十五里”的记载是不正确的。
《诸志》的历史价值,还表现在该书严谨的编修态度和秉笔直书的可贵精神。陈梦林在编撰《 诸志》时态度十分严谨,不畏艰险,多次赴台湾各地进行实地考察。在资料的筛选上一丝不苟,“ 陈君焚膏继晷综核讨究,存其所信、去其所疑”。陈梦林在为人物立传时,更制定严格的规范,对 尚在人世的不予立传。《诸志》展现了陈梦林作为一代修史名宿的伟大风范,他对《高志》中不记 明郑遗老的忠贞事迹深感遗憾,认为有失公允,因而毅然在《诸志》中为沈光文、卢若滕作传,体 现了陈梦林作为一代史家所特有的秉笔直书的珍贵品质。
《诸志》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陈梦林在《诸志》中对科举制度进行毫不留情 的批判,抨击科举制度形式僵化空泛,严重钳制人的聪明才智,“今学者焚膏继晷,唯科举是务。 即所谓科举之文,亦非有原本经术、发抒义理,得之心而宣诸口;揣摩迎合,图取膏粱、文绣而已 。就其所学,宁堪自问哉?”《诸志》所体现的无神论和唯物思想更是清代台湾方志所罕见,“夫 人死则气散,设而有知,气精魂可无所不知也;何待僧道为之开路乎?”陈梦林对民间巫师愚弄乡 民、谋财害命更是深恶痛绝,“乡人为之所愚,倩贴符行法而祷于神;鼓角喧天,竟夜而罢。病未 愈,费已三、五金矣。不特邪说害人,亦糜财之一宝也。”批判科举制度、反对封建迷信,使《诸 志》具有了较高的思想科学价值,在台湾方志中独树一帜。
《诸志》不仅在文化上对台湾后来有相当重大的影响,在政治上也有深远的影响。陈梦林是系 统阐述开发台湾中北部的第一人。由于当时清政府奉行为防台而治台的消极政策,一些台湾地方官 员也不思进取,甚至出现“墟北部之议”。为反驳这种荒谬的观点,陈梦林旁征博引,从历史发展 的角度出发,系统论述了增加北部行政规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首先,陈梦林指出台湾防务布局的 薄弱环节和不合理之处。他认为,区区澎湖一岛,有一协两营的防卫力量,而台湾北部千里广袤之 地,却仅设置一县和九百四十名官兵,一旦发生紧急事件,后果将不堪设想。其次,他论证了北部 增加郡县的必要性和财政方面的可行性。建议增加彰化以北的行政区划,招徕移民开垦,用增加的 赋税收入充作管理费用和兵饷开支。这样,增加台湾郡县不但不会增加行政开支的负担,反而有助 于加强台湾的治安,推动台湾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再次,陈梦林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阐述北部 开发的历史必然性。他引古论今,指出在宋、元以前,闽、粤地区与当时的台湾北部一样人烟荒芜 ,但经过数百年的开发,如今两地皆已成为乐土,因此台湾的开发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的。他并 以史为鉴,通过分析明代及清初放弃南澳、澎湖、台湾等地对东南沿海所造成的巨大危害,一针见 血地指出“墟北部”是鼠目寸光的短视行为,规劝主政者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如果一味“狃目 前之便安,不规久远之至计,增设郡邑防戍,委千里之边境于一营九百四十之官兵、一知县典史巡 检之耳目,使山海之险弛而无备,将必俟羊亡而始补牢乎”。可谓言之谆谆,语重心长。他高瞻远 瞩的建议对后来台湾的开发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正如刘家谋《海音》中所言:“后皆从其议 ”。陈梦林的构想成为嗣后台湾地方官治理台湾的蓝本,为台湾的开发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诸罗县志》严谨的编撰态度,完备的体例,丰富的资料,使其有极高的文献价值,成为台湾 方志撰修的范本。后人都对《诸志》及陈梦林给予很高的评价。薛志亮在编修《台湾县志》中提到 :“台郡之有邑志,创始于诸罗令周宣子。……本郡志书,必以此为第一也。故是编胚胎出于朝邑 ,而规模则取诸梦林。”光绪年间台湾末代巡抚唐景崧在编撰《澎湖厅志》时亦称:“台湾志存者 ,莫先诸罗,亦莫善于诸罗。府志淑自《诸罗志》,今《澎湖志》淑自府志,体例相嬗也。”陈梦 林与《诸罗县志》,在台湾文化史上,谱写了一曲不朽的乐章。而他对台湾开发建设所做出的卓越 贡献,更永远值得后人讴歌和缅怀。
相关新闻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