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台湾新当局上台之后,大力推行“软性台独”,一方面发表“四不一没有”、“统合论”等言 论,另一方面在拒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的同时,利用“文化台独”割断台湾与祖国的文化联系,进 而改变台湾民众国家认同和“统独”心态,扩大分裂主张在岛内民众中的影响。
分裂势力推行“文化台独”的表现主要有两种。
一是重新解释“台湾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企图从历史的角度否定中国文化在台湾的 地位,并虚构一种独立的“台湾文化”。为达到这一目的,分裂势力煞费苦心,歪曲台湾文化是台 湾原住民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而成。为强调原住民文化是台湾文化的独立起源,他们不惜从 人种的角度否定台湾与祖国的联系。同时还利用台湾在历史上曾遭受荷兰、西班牙、日本殖民统治 的特殊经历,片面强调外国殖民统治对台湾文化的影响,而刻意“矮化”中国传统的文化地位,将 中国传统文化歪曲成仅仅是“台湾文化”的影响因素之一。
分裂势力推行“文化台独”的第二种方式是刻意在文化上制造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差异与区分。 这突出表现在语言文字上,他们推行所谓“乡土教育”,规定台湾中小学生必须在客家话、闽南语 、原住民语中选修一种,企图以此弱化与普通话接近的“国语”在台湾的地位。另外,台湾当局还 在汉语拼音方案上大做文章。他们企图舍弃已在国际上通用的“汉语拼音”,而采用吸纳了台湾方 言的“通用拼音”。
与“政治台独”相比,“文化台独”虽然没有直接破坏国家的主权与领土完整,但是它对祖国 和平统一大业的破坏却同样严重,而且危害更加深远。“文化台独”的危害性首先表现在它会改变 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和统独心态,“文化台独”所直接冲击的是台湾民众的文化认同,但文化认同 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础,所以“文化台独”在冲击岛内民众文化认同的同时必然会影响台湾 民众的国家认同和统独心态。
与“政治台独”相比,“文化台独”对岛内民众的欺骗性更大,对于“政治台独”可能带来的 严重后果,大多数台湾民众都能够有比较清醒的认识。而“文化台独”所采取的是一种比较缓和的 方式,其破坏性后果要经过长期的累积才会显现,所以不容易引起岛内民众的警觉。而且“文化台 独”片面强调“本土意识”,也迎合了台湾民众某些特殊的社会心理(如“出头天”观念,对自身 地位的过度敏感等),所以容易欺骗岛内民众。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岛内分裂势力在越来越多地利用学校教育来推行“文化台独”,其严重影 响难以估量。学校教育是个人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在两岸目前的状态下,学校教育对于台湾青 少年“中国人认同”的形成与巩固具有根本性的影响。如果学校教育成为“文化台独”的工具,不 仅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国家认同和统独心态,而且使他们在离开学校后,更加难以抵抗“文化台独 ”的影响。
岛内大多数民众的中国人认同及绝大多数民众反对“台独”的民意结构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 基础。如果任由“文化台独”改变台湾民众的文化认同、国家认同,造成两岸民意之间的对立,将 直接破坏祖国的和平统一进程,而且即使在两岸实现政治统一之后,其流毒仍然会长时间存在。软性“台独”的实施其实是在把两岸推向战争。
相关新闻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