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02年第一期  > 正文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战略构想(下)

日期:2008-06-04 15:07 来源: 作者:缪群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缪群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总书记发表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 。他说:“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促进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仍然是所有中国人的神圣使命和崇高 目标。”“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实事求是,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解决台湾问题的重 要论断和思想,确立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方针。”他强调指出:“值得所有中国人警惕的是 ,近年来台湾岛内的分离倾向有所发展,‘台独’活动趋于猖獗。某些外国势力进一步插手台湾问 题,干涉中国内政。这些活动不仅阻碍着中国和平统一的进程,而且威胁着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 和发展。”

  江泽民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八项主张”,包括:1.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任何制造“台湾独立”的言行和违背一个中国 原则的主张,都应坚决反对;2.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我们不持异议。但是反对台 湾以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为目的的所谓“扩大国际生存空间”的活动;3.在进行统一谈 判过程中,可以吸收两岸各党派、团体有代表性的人士参加,双方可先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就正 式结束两岸关系敌对状态进行谈判,共同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对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进 行规划;4.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 “台湾独立”的图谋的;5.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利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造福整个中 华民族。我们主张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涉两岸经济合作。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将切实维 护台商的一切正当权益。我们赞成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商谈并且签订台商投资权益的民间协议, 应当采取实际步骤加速实现直接“三通”;6.中华文化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 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7.充分尊重台湾同胞一 切正当权益。党和政府各有关部门,包括驻外机构,要加强与台湾同胞的联系,倾听他们的意见和 要求,关心、照顾他们的利益,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我们欢迎台湾各党派、各界人士,同我 们交换有关两岸关系与和平统一的意见,也欢迎他们前来参观、访问。8.我们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 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可以共商国是,也可以先就某 些问题交换意见。中国人的事我们自己办,不需要借助任何国际场合。

  祖国要统一,民族要团结,人民要富裕,中华要繁荣,这是所有中国人的共同愿望和心声;努 力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也是海峡两岸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众望所归,任何人、任何势力也无法 逆转和阻挡历史潮流。早日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彻底解开历史疙瘩是摆在两岸人民、团体、党派 面前的当务之急,应该加强接触、对话、谈判,广泛交流,互谅互让,逐步达成共识,为和平统一 祖国互勉共进。正是在此历史背景下,江泽民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继承了前两代领导集体 的智慧,结合当前国际错综复杂、两岸关系多变的形势,提出了纲领性八项主张。这种从维护国家 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完全体现民心民愿、尊重实际、平等待人的精神,给炎黄华胄以激励和感召, 这种坚持原则,实事求是的态度,得到海内外的热烈响应和好评,认为讲话很有新意,是原则性和 灵活性的统一,务实性和前瞻性的统一,继承性和开创性的统一,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 机,对推动中国和平统一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祖国和平统一的关键问题上,政治僵局一直难于打破。开始,中共率先实行了由“解放台湾 ”到和平统一的转变,继而又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新构想,并呼吁在统一之前,两岸先实行 “通商、通邮、通航”及各种交流。台湾国民党当局也放弃了“反攻大陆”的口号,解除了长达38 年之久的戒严令,在民众的压力之下有限度地开放了探亲。这些变化使得长期紧张对峙与隔绝的台 湾海峡,呈现出可喜的缓和态势。但是台湾当局对“三通”却坚持“三不”(不接触、不谈判、不 妥协)立场,把中共的和平统一倡议,一概诬之为“统战阴谋”,顽固坚持“反共拒和”立场。后 来又提出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主张,要把自己依附于西方的社会制度强加于大陆人民,这与 中共主张恰成鲜明对照。李登辉当权后推行以“一国两府”、“务实外交”为核心的有分裂倾向的 政策,坚决反对“一国两制”。后来公开搞“两个中国”,声称:“现阶段是中华民国在台湾”与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大陆”是两个互不隶属的国家。为了拓展所谓的“国际生存空间”,鼓吹“重 返联合国”,强调只有“中国问题”,没有“台湾问题”,企图把国家统一问题(内政问题)演变成 国际问题。1999年7月,竟冒天下之大不韪,公开抛出所谓“两国论”,沦为可耻的民族败类,把两 岸关系推向深渊。李登辉其人、其事、其心在分裂中国的道路上,曾经走过隐晦“独台”的一段, 然后逐步地与“台独”公开合流,使“台独”势力迅速发展和猖獗起来,成为台湾的灾难之源。既 是“台独”的先行者,又成为“台独”的总后台。

  随后,具有“台独党纲”的民进党在2000年3月18日在台湾“大选”中,以39.3%选票击败国民 党而上台执政,这使两岸关系政治僵局雪上加霜;台湾当局新领导人上台一年多来的情况表明,扭 曲、否认、甚至拒绝承认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的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达“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 中国原则”的共识,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不接受“一个中国”的原则,继续鼓吹“台湾是一个主 权独立国家”、“统一不是台湾的唯一选项”,完全露出一副顽固坚持“台独”的凶相。在西方反 华势力的支持下,大搞“以武拒统”、“决战境外”,充当西方反华势力的马前卒。由于台湾当局 采用这种敌对手段和逆向选择,使得本来就业已紧张的两岸关系更增加了危险系数。

  当前,台湾形势发生很大变化,经济低迷,生产衰退,股票缩水,失业增加,生活下降,民怨 升高,党派恶斗,政局动荡,去年年底的“二合一”选举的结果,更加激化岛内日益加剧的矛盾, 同时,人们对国家统一的认识也相应发生着变化;赞成“一国两制”的人数急剧增加,在《联合报 》的民调统计中,有35%比例认为“一国两制最符合双方人民利益”,有34%的人“愿意到大陆工 作”,有24%的人“愿意搬到大陆住。”而问到“两岸问题是否可能和平解决”时,则有高达58% 的人都给予正面的回答。所以发生如此巨大变化,其一在于:自开放以来,台湾民众到大陆各地探 亲、经商、旅游、访问的人数已达2300万人次,相当于台湾人口的总和,他们亲眼所见大陆同胞衣 、食、住、行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打破台湾当局的反共思维和扭曲、丑化宣传。其二在于:祖 国大陆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海外华人的感受 和影响不断扩大,对台湾同胞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台湾的经济发展有赖于祖国大陆,台湾的前途在 于统一于祖国,中国人民既有信心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也有能力粉碎“台独”迷梦,保卫国家的 主权和领土完整。台湾当局不要因为去年底的选举得逞而错估形势,从而把和平之路堵死,把2300 万同胞推入战火之中,而应放弃“台独”主张,回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上来,早日 接受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正式商谈,早日“三通”,经贸互利,资源互补,文化互流,科技互 通,医疗互益,人才互往,让两岸人民高兴、放心。于国家、于民族、于人民都是乐见其成的。和 平统一有望,则国家幸甚,民族幸甚,人民幸甚!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