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03年第二期  > 正文

海峡两岸关系的最新发展

日期:2008-06-03 14:03 来源: 作者:李家泉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纪念江泽民1995年新春讲话8周年
                    李家泉

  自从1995年元月30日江泽民主席就两岸关系发表“八项看法和主张”以来,到现在整整八个年 头了。江泽民发表的这个新春讲话,是一个政策性和纲领性的重要文件,对两岸关系极具指导意义。

                  两岸关系的重大变化

  8年来,尤其是最近几年,两岸关系特别是经贸文化关系已经明显地发生了两大变化,我们可以 根据媒体报道的数字来加以表示:

  第一个变化,是由“5555”发展到“7111”。所谓“5555”,就是前几年到祖国大陆来的是5万 家台商,50万台胞,500亿美元投资,祖国大陆是台湾第5大贸易伙伴。所谓“7111”,就是现在到 祖国大陆来的是7万家台商,100万台胞,1000亿美元投资(含官方统计),祖国大陆成为台湾第1大 贸易伙伴。

  第二个变化,是由“9个热”发展到“16个热”。所谓9个热,是指前几年台胞到祖国大陆来的 探亲热、访问热、寻根热、交流热、旅游热、投资热、服务业热、农畜业热、通婚热;所谓16个热 ,是指现在除了原来的9个热外,又新增7个热,即金融热、寿险热、文化热、求学热、求职热、购 房热和高科技热。

  据台湾有关方面最新统计,2002年两岸贸易总额超过400亿美元,其中台湾对祖国大陆的出口额 达328亿美元,约占其出口总额的25%。截止2002年11月底,近10多年来。两岸间接贸易总额累计达 2635亿美元,其中祖国大陆对台湾出口419亿美元,自台湾进口2215亿美元,台湾累计顺差为1796亿 美元,远远超过台湾外汇存底的数字。两岸人员往来累计为2700余万人次,其中祖国大陆赴台人员 累计亦达60余万人次。

  目前,祖国大陆已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最大的顺差来源,是台商对外投资的首选地区, 是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台湾媒体报道说,现在台湾的年经济增长率至少有2%要靠与祖国大 陆的来往。

  “政治冷”和“经济热”

  然而,在两岸民间“经济热”的同时,却也存在官方的“政治冷”。一个是愈来愈热,一个是 愈来愈冷,这又应该如何解释呢?

  与民间“经济热”相反,官方的“政治冷”,确已到了寒气逼人的程度。在过去国民党的“两 蒋”时期,台湾曾有所谓“三不”之说,即一“不接触”,二“不妥协”,三“不谈判”。而如今 则是“四不”,即一不承认“一个中国”,二不承认“九二共识”、三不接受“一国两制”、四不 接受直接“三通”。过去两蒋时期的“三不”,并未否认一个中国,即“反共而不反华”,而后来 从李登辉的“两国论”到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则不仅是“反共”,同时也“反华”了,连“ 中国人”都不承认了。他们要的是“台湾独立”、“一中一台”,这在政治上又怎么能不“冷”呢?

  不过,这毕竟是现象。现象和本质在许多情况下并不都是一致的,有时甚至是颠倒反映的。透 过现象看本质,我们绝不可因此就得出结论说,两岸经济关系虽然在发展前进,而政治关系却在往 后倒退。甚至从而得出结论说,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景并不乐观,这是不正确的。

  第一,从理论上讲,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政治不可能长期脱离经济基础而独立运行 。千利益,万利益,经济利益是最重要的利益;千关系,万关系,经济关系是最基础的关系。短时 期内,政治可以决定经济;长时间内,经济一定要决定政治。古今中外,概无例外。台湾政治上不 可能长期不受经济规律的制约。客观经济规律的威力是不可抗拒的,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 移的。

  从实践上看,台湾当局表面是“拼经济”,实际是“拼政治”,搞意识形态挂帅,制造族群对 立,省籍对立,统“独”对立,一切为了选举连任,为了保住政权,从而忽视经济和不顾经济。民 进党这样做的结果,造成产业不振,经济下滑,人心不稳,社会失序,教师上街,工人上街,农渔 民上街,整个岛内社会动荡不安,这不是使台湾当局在品尝苦果吗?

  第三,从观察问题的方法看,不能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只看局部不看整体,只看眼前不看长远 ,只看执政者高层那少数政治人物而不看广大劳工大众和工商界。在不久前祖国大陆举行的一次学 术讨论会上,一位台籍学者讲了三个“越来越”:一是台胞对祖国大陆有好感者越来越多,二是岛 内要求两岸实现直接“三通”者越来越多,三是认为“一国两制”也适用于台湾的人也越来越多。 能说这是两岸“政治冷”、两岸统一无望吗?

  第四,经济对于政治的作用,连许多外国人也逐渐看到了。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唐耐心不久前 曾就两岸经济关系撰文说:看来“两岸不必经过战争也有可能实现融合和统一”。西班牙《先锋报 》2002年12月刊载的一篇文章在谈到“大中华经济体”时说得更清楚:“中国大陆似乎已经不需要 派遣一支舰队,以武力进攻来统一台湾,这一目标正在由商人静悄悄地实现”,“台湾与大陆的统 一几乎已成定局”。

                台湾前途系于祖国统一

  今年11月,江泽民主席在中共“十六大”代表第15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中,把“一国两制 ”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专门作为一个部分,作了全面、系统、集中和十分突出的论述。这种做 法是前所未有的,也是继1995年江泽民提出的“八项看法和主张”之后就对台工作所作的最新总结 ,毫无疑问,将与前述讲话一样,作为今后祖国大陆对台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和指导方针。   江泽民的这次讲话,我个人认为以下诸点是至关重要的:

  (1)“一国两制”同样适用于台湾。江泽民指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丰富了‘一国两制 ’的理论和实践。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目前,我们“正 在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继续奋斗”。

  (2)“一国两制”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国”。江泽民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 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 土完整不容分割。”因而,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 言行。

  (3)“一国两制”有四大好处。江泽民指出,“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模式。两岸统一 后,第一,“台湾可以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高度自治”;第二,“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不变 ,他们的切身利益将得到充分保障,永享太平”;第三,“台湾经济将真正以祖国大陆为腹地,获 得广阔的空间”;第四,“台湾同胞可以同祖国大陆同胞一道,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共享伟大祖 国在国际上的尊严和荣誉。”

  (4)三个“可以谈”切实可行。江泽民主张,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暂时搁置某些政治争 议,尽早恢复两岸对话和谈判。他指出:“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可以谈正式 结束两岸敌对状态问题,可以谈台湾地区在国际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空间问题, 也可以谈台湾当局的政治地位等问题。”并表示“愿意与台湾各党派和各界人士就发展两岸关系、 推进和平统一交换意见”。

  江泽民还谈到了两岸应交流交往,实现两岸直接“三通”。认为这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所 在,完全应该采取实际步骤积极推进,开创两岸经济合作的新局面”。

  总之,我个人认为,江泽民主席的这个讲话是十分重要的,真是“三心”高照,光芒四射。一 是“爱心”。他说:“两千三百万台湾同胞是我们的手足兄弟,没有人比我们更希望通过和平的方 式解决台湾问题;我们将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二是“决心”。他 说:“国家要统一,民族要复兴,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维护祖国统一事关中华民 族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将义无反顾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 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三是“信心”。他说:“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台湾同胞具有光荣的 爱国主义传统”,“我们坚信,通过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祖国的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江泽民说:“台湾前途系于祖国统一。”是台湾当局应该认真考虑对待的时候了。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