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03年第六期  > 正文

学习“四点意见” 促进祖国统一

日期:2008-06-04 11:25 来源: 作者:袁伟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袁伟

  2003年4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参加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台湾代表团审议时,针对台湾 问题,就如何促进两岸关系和推动祖国统一大业进程发表了“四点意见”,这“四点意见”充分体 现了祖国大陆对台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展现了祖国大陆发展两岸关系和交流的 诚意与善意,对新时期做好对台工作、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有十分重要的意思。

                对台方针政策的延续和发展

  胡锦涛提出的“四点意见”,是50多年来我们党对台政策、特别是“一国两制”和“八项主张 ”为核心的对台方针的延续,同时指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对台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第一,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坚持海峡两岸关系是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 导集体制定的对台政策的核心。在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去台初期,周恩来就向全世界宣告:“台湾属 于中国的事实,永远也不改变;这不仅是历史的事实,且已为《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及日 本投降后的现状所肯定。”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指出:“联合国进不了,那也不要紧。要我们承 认‘两个中国’或者是‘一个半中国’,那都不行。”两岸进入对峙下的交流交往时期后,邓小平 指出:“我们不允许有什么‘两个中国’。”面对李登辉、陈水扁为首的“台独”势力的挑衅,江 泽民反复强调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他在十六大上再次指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 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胡锦涛的“四点意见”强调:坚持一个中国 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 、“一中一台”的言行。在再次重申“新三句”后,特意强调“中国是两岸同胞的中国,是我们的 共同家园”,希望两岸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务实、平等地进行协商。“四点意见”既坚持了 党的一贯主张,又从与时俱进高度,在阐述时有所创新。

  第二,继续开展两岸交流和人员往来,大力推进两岸直接“三通”。

  对台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促进两岸交流,也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一贯主张。党的第 一代领导人一再呼吁国民党当局取消封锁海峡的错误政策。毛泽东指出,对于蒋介石“我们要同他 恢复友好和合作的关系……他每天反对,我们就每天说要同他合作”。1956年7月,周恩来指出:“ 台湾是内政问题,爱国一家,为什么不可以来合作建设呢?”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重点在冲破国民党当局的“三不”政策,提出了“三通”主张。江泽民 从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完成的高度指出:“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是两岸经济发展和各方面交 往的客观需要,也是两岸同胞利益之所在,完全应当采取实际步骤加快实现直接‘三通’。”十六 大政治报告中重申了这一思想。“四点意见”则把“三通”作为现阶段两岸交流的重点所在,强调 “继续大力开展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大力推进两岸直接‘三通’”,强调要为台商到祖 国大陆投资提供良好服务,扩大两岸文化交流,切实保障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近几年来,针对台 湾当局只要“三通”的经济好处、不要发展两岸关系的图谋,祖国大陆一直把实现两岸“三通”、 增进台湾同胞福祉作为发展两岸交流的突破口,“四点意见”重申了这一立场。

  第三,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对台工作的重要政策之一是“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周恩来指出:“作为中国人,我们不愿看 到中国人之间永久分裂。”在两岸交流开始后,邓小平指出:“统一祖国是全体中国人民、包括台 湾同胞在内的共同愿望。我们关怀台湾同胞,寄希望于台湾广大同胞。”江泽民指出:“我们寄希 望于具有光荣爱国主义传统的台湾同胞。除了极少数顽固坚持‘台独’立场的人以外,欢迎台湾各 党派、各界人士同我们交换有关两岸关系与和平统一的意见。”十六大报告集中论述了“寄希望于 台湾人民”的主张。“四点意见”继承和发展了上述思想,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 统一,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2300万台湾同胞是我们的手足兄弟,是发展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扩 大人员往来的重要力量,也是遏制台湾分裂势力的重要力量。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是当前台 湾民心所向。两岸合则两利、通则双赢、分则两害,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所认识。要争取广 大台湾同胞理解和支持我们的方针政策,同我们一道共同推进两岸关系和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四点意见”把“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提高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为开展对台工作确定了明确的方向和 尺度。

  第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对台工作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祖国的统一和两岸的共同繁荣,对此,中国共产党人充满决心和信 心,也是所有中国人的共同意志和迫切愿望。毛泽东曾经满怀豪情地说:“台湾总有一天要和大陆 统一的,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在两岸关系开始进入对峙下的交流交往时期后,邓小平为实 现祖国统一大业,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设想,并且在港澳问题解决过程中首先得 到证明和运用。在这一基础上,邓小平坚定地说:“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 一千年也要统一。”在两岸关系遭受“台独”势力的破坏后,江泽民在十六大上指出:“国家要统 一,民族要复兴,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我们坚信,通过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祖国 的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面对海峡两岸间存在的两岸政治僵局难于缓解、两岸经贸和各 项交流越来越热的现实,面对“台独”势力执政带来的两岸关系的复杂化局面,“四点意见”充满 信心地指出:“在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台湾问题一定能够早日得到解决,祖国统一大业一 定能够胜利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能够实现。”更为重要的是,为适应两岸关系形势发展 的需要,“四点意见”强调:“凡是有利于台湾同胞的、凡是有利于祖国统一的、凡是有利于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都乐意去做。”

  “四点意见”的提出,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台政策上既有坚持原则的连续性,又有 与时俱进的创造性。

              做好新时期对台工作的政治纲领

  随着民进党当局执政、全面推进“渐进台独”,两岸关系发生了新的复杂变化,针对这一特点 ,“四点意见”集中体现了新一届党中央推动祖国统一战略的要点,成为推动下阶段两岸关系前进 的重要纲领。

  “四点意见”的提出,具有深刻的政治背景。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台湾问题出现越来越复杂化的 趋势,上台后的“台独”势力极力鼓吹“一中一台”,全面推进“渐进台独”、“去中国化”,在 图谋把台湾问题无限期拖下去的同时,伺机进行“台独”冒险。因此,如何在“台独”势力的嚣张 气焰中,有效推动两岸交流的发展?如何在同“台独”势力进行坚决斗争的同时,做好台湾人民工 作?如何在两岸政治僵局难于缓解的情况下,推动祖国统一战略的实施?面对这一历史使命和民族 重任,2000年10月举行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正式将完成祖国统一列为进入新世纪的三大任务之一 ,强烈表达了完成祖国统一不可动摇的意志与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拖延下去的决心;党的十六大报 告列出专章专门论述“一国两制”与实现祖国统一问题,就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方 针政策做出了全面、系统、深刻地阐述。在这一基础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提出了 “四点意见”,作为新时期开展对台工作的重要纲领,充分体现了新一届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台工作 、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决心和信心,充分体现了全体中国人民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意志和愿望。“ 四点意见”高屋建瓴、高度精练,既是对过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进程、发展两岸关系和促进 祖国和平统一工作的经验总结,又为今后一个时期解决台湾问题、尽快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指明了前 进方向。

  现在,两岸的主要政治分歧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和态度。16年来,“两国论”、“一边一 国论”和否定“九二共识”成为“台独”势力的行动纲领,“台湾独立”、“两个中国”或“一中 一台”是当前两岸关系的主要危险。在与“台独”势力进行坚决斗争的基础上,“四点意见”突出 强调四层内涵:一是针对民进党当局违反“四不一没有”提出的“一边一国”、“公投拒统”、“ 制订台独新宪法”等分裂言行,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严 正警告“台独”分子停止任何旨在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分裂言行, 提醒台湾同胞阻止“台独”势力把台湾推入战争的灾难之中。二是严正表明在事关中华民族根本利 益的大是大非问题上,祖国大陆的立场是坚定的、一贯的,决不拿主权和领土完整做交易。三是希 望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分歧,一方面针对台湾当局的行为,表明只要明确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两岸 对话和谈判就可以恢复;一方面针对台湾主流民意,表示愿与台湾各党派和各界人士就发展两岸关 系、推进和平统一交换意见。四是提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祖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 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两岸同胞的中国,是我们的共同家园。强调实现和平统一有利 于台湾,有利于两岸的共同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四点意见”关于一个中国原则的论述,不仅 反映了两岸人民的共同意志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缩小了两岸的政治、心理距离,表现出祖国大 陆发展两岸关系的诚意、善意和包容性,表现出祖国大陆为民族振兴展现的坦荡胸怀,更为重要的 是,为两岸关系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提供了根本保证。

  目前,两岸关系的主要工作有三:一是如何启动两岸对话和政治谈判。两岸政治谈判在两岸关 系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必由之路,是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动 力,是建立两岸正常沟通机制和管道的基本途径。政治僵局难于缓解、政治对话没有启动的真正阻 力,是由于民进党当局的“台独”立场和陈水扁拒绝“九二共识”。关于政治对话,“四点意见” 指出:只要台湾当局明确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对话和谈判就可以恢复。强调谈判是平等的,议 题是开放的,十六大提出的“三个可以谈”可以作为谈判基本思考点。表示愿与台湾各党派和各界 人士就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交换意见。二是如何推动两岸“三通”。对此,“四点意见” 指出:“继续大力开展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大力推进两岸直接‘三通’”的同时,更多 的强调要为扩大两岸经贸和交流,为便于台商到祖国大陆投资,从“加强法治”、“文化优势”和 “做好服务”的角度创造良好环境。三是如何落实“寄希望于台湾人民”。近几年来,两岸关系出 现一些新的情况,一方面是李登辉、陈水扁先后公开走上分裂祖国之路,“寄希望于台湾当局”已 经成为不可能。一方面是台湾岛内有一些民群还不了解和不理解实现统一的真正意义。如何看待“ 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对此,“四点意见”提出“一个争取”:争取广大台湾同胞理解和支持以“ 一国两制”为核心的对台方针政策,与祖国大陆一道推进两岸关系和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两大力 量”:台湾同胞是“发展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扩大人员往来的重要力量”,也是“遏制台湾分裂势 力的重要力量”;“两种认识”:“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是当前台湾民心所向;两岸合则两 利、通则双赢、分则两害,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所认识”。“一个争取”、“两大力量”、 “两种认识”成为如何做好“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工作的基本思路。

  十六大报告涉台部分处处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首次将解决台湾问题与中华民族的 复兴紧密地结合起来,指出“国家要统一,民族要复兴,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我们坚 信,通过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祖国的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四点意见”重申了这 一思想。这一论述不仅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反映了所有炎黄子孙 的心声与强烈意愿,更抓住了中华民族要想在新世纪内尽快实现全面复兴的关键问题。现在越来越 多的人已深刻地认识到,海峡两岸能否尽快实现统一,是中华民族能否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因素。 两岸共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实现中华民族在新世纪全面复兴的基本保证和必要条件。如果海 峡两岸迟迟不能实现统一,相互内斗、内耗,相互牵制、削弱,必然会延误中华民族的复兴,这是 所有的中国人都极不愿看到的。因此,从两岸关系最终目标看,中国的统一大业本身就体现了先进 文化、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反映了两岸中国人的根本利益。从实现最终目标的过程看,十六大报告 涉台部分和“四点意见”强调在共同的文化基础上,从台湾同胞的根本利益出发,共同创造两岸繁 荣,化解误解、消除隔阂,希望台湾同胞同祖国大陆同胞一道,“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共享伟大 祖国在国际上的尊严和荣誉”。所有这些不仅符合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也代表了两岸人民的根本 利益。

  面对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的复杂局面,胡锦涛代表新一届党中央提出的做好对台工作的“四点 意见”,与“一国两制”、“八项主张”一起成为新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方针,成为解决台湾问题 、促进祖国统一的重要纲领。只要坚持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部事务,只要促进两岸交流和两岸关系 的发展,只要做好台湾人民工作,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振兴就一定能够实现。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