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03年第三期  > 正文

海隔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

日期:2008-06-03 14:33 来源: 作者:徐翠红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从四首诗看台湾历史地位的变迁
                     徐翠红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在历史上历尽沧桑,几度沉浮。有四首诗,即郑成功的

《复台》诗、康熙帝的《中秋日闻海上捷音》、刘永福的《别台》诗和余光中的《乡愁》,可以简

单明了地看出台湾历史的变迁,勾勒出台湾历史的特殊性。

  先看郑成功的《复台》诗:

                  开辟荆榛逐荷夷,

                  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千客,

                  茹苦间关不忍离。

  这首诗开篇写明荷兰殖民者被逐出台湾岛,台湾又回到祖国怀抱。在荷兰殖民台湾之前,已经

有很多汉族移民开发台湾。16世纪是西方航海殖民势力纷纷由大西洋向印度洋扩张的时期,17世纪

初,商业资本主义的兴起使新兴的荷兰摆脱西班牙的统治踏上东征之路,使台湾落入当时比较强悍

的荷兰殖民者手中(公元1624--1662年)。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曾跟随颜思齐进行沿海贸易,这其

中包括台湾地区。郑成功虽然尊奉明朔,与清政权对抗,但对台湾是中国的领土的立场十分坚定。

他在与荷兰人谈判中毫不隐瞒地点明:一是台湾曾经是他父亲郑芝龙经营的地方,他的目的不是为

了作战,而是收回自己的产业;二是意识到台湾是中国的领土,收回自己的领土理所当然。同时为

了与清朝作战,他必须以台湾作为抗清基地。郑成功审时度势,在公元1661年从料罗湾出发一举击

败荷兰占领者,台湾从此回到中国人手中。赴台布置好东都后,郑成功即兴赋此诗,既是表明收复

台湾的决心,也隐含开发台湾的心愿。郑氏时期(公元1662--1683年),他让大量汉族移民来到台

湾,汉族与土著居民广泛接触,各民族和睦相处,对外贸易继续发展。随着大陆政治文教制度开始

移植过来,中华文化开始在台湾生根。郑氏的丰功伟绩,已故的张学良先生在90高龄参观台南市延

平郡王祠时曾赋诗曰:“逆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



  虽然台湾已回到中国人手中,但郑氏据守台湾相对整个中国,仍旧是分裂状态。统一是人们的

心愿,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清政权在局势安定后筹划统一台湾,先经澎湖海战,后劝降郑氏

大将刘国轩,以较少的战争代价于公元1683年统一台湾。康熙皇帝闻此喜讯,顿时豪气万丈,挥笔

写下《中秋日闻海上捷音》:

                万里扶桑早挂弓,

                水犀军指岛门空。

                来庭岂为修文德,

                柔远初非赎武功。

                牙帐受降秋色外,

                羽林奏捷月明中。

                海隔久念苍生困,

                耕凿从今九壤同。

  经过清朝二百多年的发展(公元1683--1895年),台湾土地得到进一步的拓垦,农业经济迅速

成长,大陆移民与土著居民进一步融合,大陆教育制度移植到台湾,台湾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中华

文化在台湾开花结果。

  然而,随着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台湾优越的战略地位被各帝国主义国家所觊觎,随着清政权

越来越衰败,虽然台湾地方官兵几次粉碎美、日、法侵占台湾的阴谋,但终因中日甲午战争失败,

又被无能的清政权割让日本。台湾人民与东南沿海诸省人民在此后仍浴血奋战,但终究没能敌过日

本的洋枪洋炮,公元1895年,根据《马关条约》,日本正式侵占台湾。黑旗军首领刘永福在《别台

》诗中详细描绘了国土被割让、台湾人民备受蹂躏、大陆苍生同念的悲愤心情:

                流落天涯四月天,

                尊前相对泪涓涓。

                师亡黄海中原乱,

                约到马关故土捐。

                四百万人供仆妾,

                六千里地属腥膻。

                今朝绝域环同苦,

                共吊沉沦甲午年。

  与刘永福同为保卫台湾出生入死、反抗日本侵略者失败不得不离开台湾的爱国将领丘逢甲亦含

泪呼出:“已分生离同死别,不堪挥涕说台湾。”台湾由此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台湾人民开始了长

达半个世纪的被殖民生涯(公元1895--1945年)。

  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人民齐聚街头,夹道欢迎祖国大陆亲人的到来,欢声雷动,鞭炮声声,

共同庆祝台湾回到祖国怀抱。然而不久后,因国共内战,国民党退居台湾,海峡两岸又分离长达半

个世纪之久。海峡两岸民众隔海相望不能团圆。余光中的一首《乡愁》诗,被两岸人民广为传送,

人们泪光闪闪,轻轻低吟,只为这隔绝两岸的海峡 :

             小时候,乡愁是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面对这种分离局面,台湾当局违背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继续企图“以拖待‘独’”。然而,

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统一,统一意味着安全、和平、繁荣和富强,这是全体中国人的心愿,也是中国

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贵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浙江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