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但这个本不成问题的事实从李登辉时代,到今天陈水扁执政三
年来,台湾当局和“台独”势力极力推行从文化上“去中国化”,且愈走愈远,越来越荒唐。他们
妄图从历史上与文化上把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开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警觉“文化台独”对台湾
民众潜移默化的影响,以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加强两岸文化交流,争取台湾民
心,促进祖国统一。
“文化台独”伴“台独”怪胎而生。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就出现了一股从文化上
“去中国化”的动向,但那时主要是由社会上的分裂主义势力鼓吹和推动的。李登辉主政,陈水扁
上台,进一步对“去中国化”推波助澜,波及各个文化领域。他们倡导“台湾文化主体性”,诬称
“台湾文化由原住民文化、汉文化、西班牙文化、荷兰文化、日本文化和美国文化共同组成。”属
于“海洋文化性质”,与“中国文化、大陆文化的性质有本质的不同。”他们认为“中国文化是落
后的,是劣质文化。”极力鼓吹所谓“台湾文化”。李登辉上台后,提出了“台独”新口号“经营
大台湾,建立新中原”。他公开声称“台湾文化是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的结合物”,是“文化新中
原”而不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台独”谋求重建“台湾文化”,从地域上、历史上、文
化上与祖国大陆划清界限,并在一些历史教科书或论著中制造了许多不应有的历史“失忆”。如元
代在澎湖设立巡检司,归福建晋江县管辖,宋朝在澎湖驻军,隋朝在“琉球”的活动等,这些表明
台湾与大陆相连的史实都在教科书中被删除了。1997年2月,“认识台湾”教科书出笼。它的编写过
程受到李登辉以及分裂主义势力的政治干预,李登辉提出:“我要国民小学教育里多加些台湾历史
、台湾地理,以及自己的根等课程。”在这一谬论的影响下,“台湾意识”、“台湾精神”、“台
湾生命共同体”等等“脱中国意识”以及是“台湾的台湾”,不是“中国的台湾”之类的思想,在
编写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材中极力鼓吹“我们都是台湾人”,宣扬所谓“台湾魂”、“台湾精
神”,把“中国人”、“中华民族”、“中华文化”这样的名词都删去了。
纵观陈水扁上台几年来,虽然口头上不再高喊“台独万万岁”,但实际上却在采取小步快跑的
蚕食手法,做的是“去中国化”的“渐进式台独”,即在岛内以和平渐进的方式,不断在社会各个
层面推展实质性的“台独”活动,朝“台独”的目标迈进。陈水扁全盘继承李登辉的衣钵,多次公
开宣扬“台湾文化不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分支”,“台湾闽南语不是福建闽南语的一个分支”,是“
台语”等谬论;他一上台就批准在中学使用李登辉主政时期篡改的误人子弟的教科书;针对在高校
中已设置的中国文学系和中国文学所,开始在一些高校对立地开设“台湾文学系”和“台湾文学研
究所”;台湾当局还将“闽南语”改称“台语”,当作“官方语”推行;台湾同胞一向把京剧视为
国剧,而今当局却违背民众意愿,将地方戏剧“歌仔戏”作为“国剧”推广;此外,还用自创的所
谓“通用拼音”,在岛内强行取代国际通用的汉语拼音等。
不论是老牌的“台独”分子李登辉主政时期,还是陈水扁上台,他们所推行的在文化上“去中
国化”的居心是一致的,就是要否认传统的中华文化是台湾人的根,从而在文化上切断台湾与祖国
大陆一脉相承的血肉联系,泯灭台湾同胞的中国心、民族情,为“台独”理念开通“心”路。
扁政府搞“文化台独”是其推行“渐进式台独”的重要方面,其表现和形式“独”具特色。“
文化台独”比“政治台湾”更具危险性。“政治台独”激进、明朗,而“文化台独”渐进、潜移默
化,“文化台独”往往打着“让立足台湾的本土文化与华人文化、世界文化自然接轨”的幌子,宣
示着“台湾站起来”的漂亮言辞,所以更易迷惑人、欺骗人。
中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每一地域文化有共同性也有特殊性,台湾文化实际上就是闽台文化
,它同巴蜀文化、三晋文化一样,有其特异性,但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地域文化的特异性并
不等于与中华文化有本质的差别。1945年以前的台湾人,除了原住民外,均为来自闽南的河洛人和
粤东的客家人,历史是不容篡改的,一部台湾历史,一部台湾移民史,充分说明台湾是祖国大陆母
体的一部分,台湾文化源于中华文化,台湾人就是中国人。事实上,台湾大多数民众认为自己是中
国人,是认同中华文化的。李、扁当局和“台独势力”害怕台湾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因为文
化的认同可导致对国家的认同。因此,他们竭力鼓吹对台湾文化的认同的政治目的是引导民众对台
湾的所谓“国家认同”。
江泽民主席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中指出: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
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近年来,
两岸民间的文化、艺术、教育、体育、宗教等方面的交流日渐热络,所涉及的层面学者、教师、艺
术家、学生、青少年、原住民等,越来越广泛。民间的交流,寓宣传于活动之中,寓教育于文化熏
陶之中,无疑取得了极佳的效果。闽南文化、妈祖文化、客家文化、黄河文化、佛教文化等与台湾
文化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来访的台胞们从中深刻感受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增强了
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在笔者所居住的山西,黄河文化源远流长。从1998年至2002年,我们连续举办了五届台湾教师
“山西古文化之旅”,邀请数批台湾学生莅晋参访。尽管来访的数百名教师学生在两岸关系上有着
不尽相同的观点,但通过几天的参访,他们的祖国意识都有所增强。站在波涛汹涌的黄河壶口瀑布
前,不少老师说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在尧庙,在明代移民洪洞大槐树下,教师们
在寻找自己姓氏的起源。有位原住民青年教师来山西那年正值我们批判李登辉的“两国论”,他不
甚理解,经过7、8天的参观交流,临别时他坚定的表示“中国一定会统一”。
面对岛内“去中国化”的严峻形势,一方面,我们坚定地相信,绝大多数台湾民众认同自己是
中国人,他们本能的“中国情”、潜在的“民族意识”从来没有泯灭过。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看到
中华文化在岛内处处被断根、被虚无的长远危害。我们要继续发挥台联亲情、乡情优势,加大开展
两岸民间交流的力度,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作出贡献。
相关新闻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