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03年第一期  > 正文

中国经济的发展将给亚洲带来和平与繁荣

日期:2008-06-03 11:20 来源: 作者:香港 曾文仲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香港 曾文仲

  祖国内地改革开放20年来,社会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拥有13亿人口 的中国的稳定、发展不仅给自身带来空前的繁荣,也为其周边国家和地区,乃至整个亚洲和世界的 和平、发展创造了积极有利的条件。

  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需要安定的环境和条件实现民族的 振兴、社会的发展,中国希望能和平地早日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应该说中国追求的是一条和平之 路、发展之路。如果中国能继续沿着这样的一条路走下去的话,那一定会对亚洲地区乃至全世界和 平的与繁荣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周边国家和地区提供了众多商机,提供了投资的机会,提供了一个庞 大的市场。中国的FDI(外资投资)2002年已超过500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二。

  在这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两岸统一的问题是无法回避的。两岸目前处于分裂状态,但 两岸毕竟不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两岸人民亲如手足,有一脉相承的血缘,同根同种的文化, 相同的历史、相同的信仰、相同的风俗。绝大多数的台湾本省人也都是在五六代人之前从祖国大陆 迁移过去的,两岸同胞追本溯源根本就是一家人。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心愿。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 中国,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符合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利益。香港和澳门的成功 回归,充分证明了“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香港目前的经济处于 困难时期,主要由于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港英当局没有提出发展经济的策略、规划,致使当时 的香港经济在无方向运作。1997年回归后,在以董特首为首的香港特区政府执政后,在祖国大陆的 支持下,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证明香港特区政府是有魄力的,是有能力来解决经济问 题的。香港现在的环境需要调整政策和方针,这也是需要时间的,最少要5—10年。笔者相信香港人 的灵活性与拼搏精神会克服现在的困境,开创新的局面再现辉煌。虽然香港经济有这样的困难,但 在以董特首为首的香港特区政府的领导下,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2001年底,香港外汇储备达1112 亿美元,为世界第3位,仅次于日本和祖国内地,年人均GDP为131488港元,为亚洲第3位,境外在香 港设立的机构不断增加,至2001年底,外国在港企业超过12000家,其中3237家为海外驻港地区总部 和办事处,成为亚洲地区吸引海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地区之一,仅2000年6月至2001年6月的一年内, 吸引海外直接投资高达644亿美元。以上这些数字表明,香港地区的经济基础还是非常强大的。

  香港回归后,特区政府全面实施《基本法》,积极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民主、 自由、人权得到了充分保障。对市民游行、集会的管制,比港英时代更为宽松。5年来,香港警方没 有拒绝过任何市民依法结社的申请,没有对任何一次示威进行过限制,公民的各项权利得到了充分 的保障。据调查显示,香港的新闻自由为“亚洲之冠”。香港实施“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充分证 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也是解决两岸问题的最佳方式。

  从香港回归几年来的实践看,两岸的统一确实是对两边都有好处。台湾有雄厚的资金,有优秀 的专业人才,掌握丰富的工作经验,但台湾土地贵、人工贵、没有原料、市场太小。而祖国大陆正 好拥有台湾所没有的,大陆有丰富的资源、 较为低廉的劳力,有充足的原料、 庞大的市场。所以 ,两岸如果结合起来真的是可以创造一个“双赢”的局面。从香港的角度看,香港人现在去内地, 外资能拥有的优惠我们都能享有,而作为同胞,我们得到的好处更多,内地的情况我们更熟悉,感 情关系更好,办起事来当然更得心应手。台湾具有比香港更好的条件,台湾的语言与内地更为相通 ,可以更方便沟通,当然还有其它,笔者想这是很多人都能看得到的。

  两岸最终会走向统一,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无法回避的。两岸人民肯定可以找到自己的共 同点,找到最终妥善解决问题的办法。用什么方式来实现和平统一?笔者想,我们中国人一定有能 力、有智慧寻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答案。最重要的是我们一定要有“心”、用“心”。不必否 认,对人来说,有“利”才会有“心”。如果台湾同胞也能真正地认识到两岸的统一不仅是对祖国 大陆,同样对台湾也是有“利”的,那两岸统一的时间就不远了。我觉得,不管是从政治的角度还 是从经济的角度看,两岸的统一对两岸都有好处,是件大好事。祖国大陆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大 ,也使台湾同胞拥有了更多的机会。目前,海峡两岸在经贸、文化等领域的关系非常密切,特别是 经贸方面,贸易额巨大。台湾对祖国大陆的出口贸易依存度约占其总出口贸易的 1/4。两岸贸易从 1987年至2001年的13年间,增长了21倍,祖国大陆已成为台湾的第 3大贸易伙伴。贸易总额增幅从 1987年的2.3%激升到1997年的 18.4%,祖国大陆已成为台湾的最大出口市场。据统计,从1979年到 1998年的两岸贸易总额累计为1369.1亿美元,其中台湾对祖国大陆的出口为1148.6亿美元,祖国大 陆对台湾出口220.5亿美元,台湾顺差928.1亿美元,这是台湾对外贸易成长及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而祖国大陆直接吸引外来投资有70%是来自香港和台湾,台湾是祖国大陆仅次于香港和美国之外的 第3大外资来源地区。但是由于两岸关系不明,难以推动两岸经济的互动,以至难以实现包括涉及两 岸人民切身利益的直接“三通”。我完全赞同江泽民主席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两岸统一后,台 湾可以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高度自治,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不变,他们的切身利益可以得到 充分的保障,永享太平等政治主张。台湾经济将真正以祖国大陆为腹地,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台 湾同胞可以同大陆同胞一道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共享伟大祖国在国际上的尊严和荣誉。笔者认为 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解决两岸问题,实现全体中国人要求统一的意愿和满足台湾同胞当家作 主的愿望,能够形成真正两岸双赢的局面。

  两岸的这种融合、统一的趋势也是完全符合当前世界“全球化”趋势的。融合、统一是整个世 界的潮流。相信智慧的中国人一定能最终解决这个问题。从目前看,笔者希望两岸三地能先在安全 的条件下对民间的交流、往来更放松一点,要尽量放开,要尽量无条件地让民众自由往来。两岸三 地的领导人都强调要体现民意、代表民心,为民谋利,那就更不应该害怕民间往来的密切。人民是 主人,人民自己会做决定。因此,笔者建议,两岸要多交流,多沟通,多来往,互相尊重,互相理 解,有信心,有诚意。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办法找到共同点。有这个共同点,我们才有永久的基础 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祖国内地现在正按照中共十六大的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时准备在20年后 GDP要再翻两 番,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形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必然会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良好的基础,也为 亚洲地区的持久和平和繁荣创造有利条件。有海外5000万的华侨华人及祖国两岸四地13亿人民的共 同努力及聪明才智,就一定能够最终实现祖国早日统一。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