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03年第一期  > 正文

从“春节包机”谈起

日期:2008-06-03 11:24 来源: 作者:刘红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刘红

  按照两岸民航业谈妥的计划,1月26日上午9时,编号为“华航C—585”的波音747—400型客机 ,降落在上海浦东机场,执行“春节包机”第一航班任务。“春节包机”是台湾地区的民航客机第 一次在两岸民航业安排下,在特定节日,有特定对象,特定期限,设特定航班,由特定公司进行的 绕道港澳、飞越海峡的商业飞行。尽管原定的简捷便利的“包机直航”成为“有包机无直航、变经 济为政治”、“近路不走走远路,顺道不要要绕道”,但是这一顺应民意、得到两岸同胞双手赞成 、两岸业者积极参与的有利于两岸来往的举措,将在两岸经贸交流记录中留下光彩的一笔,也将成 为将来谈判两岸直航、两岸直航具体运营时的必要参考点。

                 “包机”被“调包”

  众所周知,“春节包机”的前身是“包机直航”。早在2002年10月28日,台湾地区“中国台商 发展协会”会长、国民党籍“立委”章孝严正式提出,考虑到中国人有春节回家过节的习惯,为方 便在祖国大陆经商的台商回台团聚,在“春运”期间进行“上海—台北包机定点直航”。“包机直 航”提议一出台,社会媒体纷纷追踪报道,各界知名人士接连发表谈话为此叫好,各家航空公司翘 首盼望,台湾64%的“立委”连署赞成,在台商中更是反映热烈。也就是说,“包机直航”具有广泛 的社会支持度。事实上,只要以平常心态看待此事的话,谁都会投“包机直航”一票。作为商业经 济活动,“包机直航”的好处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给台商带来实惠。关于返台问题,就台商来说,到祖国大陆投资项目、负责经营、从事管 理的台商不少,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有30多万人,在广东地区有八、九万人,在福建地区也有数万人 ,散居各地的也不是小数,可以说客源很大。就航班来说,现有运输量只能在“春运”期间提供14 万个客位,运输能力与旅客数量相差甚远。“包机直航”可以弥补运量有限和客源过大的矛盾。除 了增加机位之外,第一是减少距离,从上海直接去台北,与上海绕道港澳去台北,减少距离2/3。第 二是因为减少距离,飞行成本大幅度减少,票价随之大幅度降低。第三是直飞单程由绕道香港起降 4次变为起降2次,安全保障概率提高许多。因此,给台商带来的是实惠。

  二是给业主带来利益。对两岸和港澳地区的民用航空来说,两岸航线是效益最高的航线,每年 高达360万人次绕道港澳,往来两岸为两岸航空公司带来巨额利润。“春运”则是两岸航线最为繁忙 的时期,当然也为台湾地区航空公司的“丰收期”。在正常航行环境下,多方多家航空公司经营两 岸航线,旅客一般是根据不同地段,分段换乘不同公司的飞机,导致利润由两岸和港澳的航空公司 多家分摊。“包机直航”中的旅客限制为台商,有利于客源向台湾地区航空公司集中,有利于台湾 地区航空公司增收节支。

  三是给社会带来希望。台湾社会的希望是什么,要看台湾社会存在的失望是什么。失望有政局 动荡、经济衰退、民心不稳、信心下降,论其根源,不外乎是“台独意识挂帅”、“台独意识治政 ”。“台独挂帅”导致决策失误,决策失误对内政导致施政失败和政坛恶斗,对两岸导致为交流制 造障碍和两岸关系危机加剧。政局动荡和两岸危机导致正在急于提升的台湾经济缺少提升的条件。 因此如果台湾当局能够同意“包机直航”,至少给民众一个正面信号:两岸关系将得到改善,“三 通”将有可能取得突破。缓和两岸危机和“三通”直航将会带来两岸经贸的大发展,进而为欲振无 力的台湾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从中可以看出,“包机直航”的提议人和支持者,完全是出于关心台商、关心民生、关心经济 、关心台湾;“包机直航”完全是为台商服务、为台湾谋利的实事。再则,“包机直航”在技术上 完全可行,只要经过两岸航空业者协商就能解决。正是如此,祖国大陆民航业者全力支持和推动, 采取务实态度和让利措施确保“春节包机”成行。

  如此一件有利台商、有利台湾的提议,与以往许多有利于两岸交流和两岸关系的建议一样,依 然没有得到台湾当局的呼应。2002年11月12日,台“行政院”做出“准包机、不准直航”的评估结 论。15日,“陆委会”的方案出台:“包机”通航时间为2003年1月26日至2月10日。参与的公司只 有台湾地区现有的航空公司,客机只能空放赴大陆,乘客限于从大陆回台的台商及其眷属,航线来 回都需要在香港、澳门停降,起降机场限于台湾桃园、小港和上海浦东机场。“陆委会”特别强调 ,台当局目前所允许的是“间接包机”,不是“直航”。至此,台湾当局答应“包机直航”的“定 点定时、台商乘坐、单向经营、绕道港澳的春节曲航模式”出台。就这样,“包机直航”被调包为 “无直航的春节包机”。

                “调包”与“变异”

  “包机直航”从形式到内涵,因为政治介入而发生“变异”,辜负了祖国大陆为台商创造良好 投资环境的深情,违反了“包机直航”提议人的初衷,打击了包括台商在内的所有台湾同胞发展两 岸关系的热情。“变异”的“基因”是什么?

  一是改变议题性质。谁都清楚,“包机直航”作为50年代以来两岸交流史上空前的一件大事, 社会效益表现在对台商更多的人性关怀和促使我们对“三通”的思考,但事情本身只是一件单纯的 商业行为。因而只需要民间对民间、行业对行业、公司对公司的技术谈判,就能解决具体操作和营 运过程中的问题。此次安排“春节包机”的过程,就是最好的说明。台湾当局却把这一单纯的经济 活动,嫁接为“政治活动”,进而提出种种理由进行阻挠。第一是陈水扁在“包机直航”提出后, 重申不能被“矮化、边缘化和地方化”的“直航三原则”,声称直航“必须基于民主、平等、和平 原则”,“兼顾国家主权与安全”,为“包机直航”套上“政治头套”。第二是“包机直航”并非 单纯的经济活动,涉及证照承认、纠纷处理、“国防安全”等事项,需要“透过公权力性质的正式 协商才能解决”,台湾“不能为这定期的包机直航而降低协商标准”,“也不能因为这样就将‘国 家的尊严’、‘对等’牺牲掉”,“一定要经由政府代表对等协商。若未经过这项程序,任何形式 直航,都难以推动”。第三是“包机直航”必须比照“国际航线”,这样“国家安全”才有保障。 第四是需要“严肃评估‘三通’直航后可能造成的台湾社会经济冲击,尤其是对台湾消费及观光市 场的影响”。显然,台湾当局是在对“包机直航”进行“政治染色”,改变议题性质,为“调包” 制造政治根据。

  二是改变民航性质。作为民航公司正常经营活动的“包机直航”,在台湾当局看来却是一项“ 十分危险的军事活动”。2002年11月8日,即“包机直航”提出后急待台湾当局作出决定之时,陈水 扁声称“不要以为中共高喊三通、两岸直航的背后就是和平”。在“包机直航”提出的同时,军事 和情报主管机构提出专项报告,认为“三通直航”严重危及台湾“军事安全”,为此提出24项注意 点,强调直航不能直接穿越海峡,不能使用台湾北部机场,不能夜间使用直航航线,不能飞越金门 和马祖上空,不能开放民间渔船直航,不能取消所谓“海峡中线”,不能利用台湾离岛。专项报告 还声称,“三通直航”后原定建军目标不变,对美采购武器不变,建立导弹防御系统计划不变。一 些“台独”分子更是蛊惑人心,称大陆民航飞机如果可以直航台湾的话,到达台北松山机场后,只 需4分钟就可以冲撞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办公地点和佳山指挥所等要地 ;大陆民航飞机一次可以装载 300名左右的突击队员,可以一举攻占台北军政要地;大陆“必须先撤导弹,才能谈两岸直航”。在 这里台湾当局是把民航飞行与军事进攻别有用心地连在一起,为“调包”制造“安全”根据。

  三是改变经营性质。众所周知,在两岸关系上,台湾当局讲得最多的是“对等”,李登辉和陈 水扁一直把“对等”作为向祖国大陆抗争、辩解的理由。特别是在陈水扁专门针对“包机直航”的 谈话中,也把“对等”与“民主和平”一起作为“直航原则”。然而在现实中,却是处处显现出“ 不对等”,许多领域都是处于单向和剪刀差状态。如派驻记者人数,祖国大陆只有台湾的1/20,旅 游来往只有祖国大陆对台湾开放,经贸投资不准祖国大陆资金入台。说到效益,只是台方获得高额 利益状态,如2003年的经贸,台湾方面的顺差将超过280亿美元,至今台湾方面积累的顺差已达1800 亿美元,占两岸贸易总量的70%以上,双方处于严重不平衡状态。作为商业行为和经济活动,“包机 直航”应该是双向的、互利的和对等的,但是台湾当局却把反复挂在嘴上的“对等”放在脑后,规 定只能让台湾的航空公司家家可以参加“春节包机”,祖国大陆的民航公司一家也不能参加的“单 向运营”。台湾当局的规定,无视起码的商业道德和民航准则,是在为“调包”制造利益基础。

  事实很清楚,改变议题性质的要害,是图谋实现绕过一个中国原则启动两岸政治谈判,图谋趁 机把“两岸三通航线”定位为“国际航线”,进而造成“一边一国”的事实。至于对一个商业活动 提出要“民主”,更是不懂民主和滥用民主的政治笑话。改变民航性质的要害,是借机宣扬大陆“ 军事威胁”,既煽动对祖国大陆的敌意,又可阻挠两岸直航。不过,按照台湾某些人的说法,利用 民航可以搞军事突袭,请问现在台湾民航客机可以飞到上海,是否要对上海重要单位进行恐怖攻击 ?改变经营性质的要害,是逼祖国大陆放弃对“包机直航”的支持。事实很清楚,台湾当局通过改 变“包机直航”议题、民航经营性质,变“包机直航”为“春节包机”舍近求远,舍易求难,原有 的“直航”含意被完全剥离,“直航变成曲航”。

  显然,对于“包机直航”,台湾当局是区别对待,从拒绝“三通”的图谋出发,对于“直航” 内涵则坚决反对;对于“包机”,从经济利益出发赞成台湾的民航公司“包机”,否认祖国大陆民 航公司的“包机”权力。

                “包机”非“直航”

  冷酷的事实是,经过“调包”后的“春节包机”,因为绕道港澳,路途、票价、时间和成本依 旧,台商的实惠从何谈起?“曲航”规定执行“包机”任务的大型客机必须空机从台湾飞到港澳、 上海,再接运台商返台,民航公司的利益何从谈起?如此“曲航”已经掏空“包机直航”中“直航 ”的意义,给民众以希望从何谈起?显然,“春节包机”与“三通”相比,缺乏制度化,只是特定 时期内的特定措施;缺乏双向化,只有台湾民航公司的单向运作;缺乏赢利化,没有考虑最经济的 航线。因此,不是“直航”的开始,更不是“三通”的第一步。问题的意义是,“春节包机”毕竟 动起来了,台湾当局终于同意台湾的客机飞到祖国大陆来了。

  飞越海峡的“春节包机”,在发展两岸关系方面,在促进两岸“三通”方面,给我们带来什么 样的启示呢?

  一是祖国大陆有诚意。与24年来的两岸关系一样,“春节包机”再次证明,在缓和、发展和推 动两岸关系向前迈进方面,在希望台湾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政局稳定方面,在保护和照顾台湾同 胞利益方面,祖国大陆不仅充满诚意,而且措施到位。就目前来说,在帮助台湾经济走出困境和稳 定台湾人心方面,“三通”能够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所以祖国大陆积极支持。在中共十六大政治 报告中,更是提出要采取实际步骤促进“三通”。就“春节包机”来说,之所以能够实现就是祖国 大陆推动的结果。“包机直航”一提出,因为造福于台商和具有“直航”含意,祖国大陆积极呼应 。尽管台湾当局倒退为“曲航”和“单向”的“春节包机”,但因为有利于台商和为“直航”积累 经验,祖国大陆也积极配合。一句话,只要有利于两岸关系,祖国大陆就支持;只要有利于台湾同 胞,祖国大陆就赞成。

  二是台湾同胞有愿望。在台湾各界看来“两岸不直航”,第一是不适应两岸加入WTO后的新经济 格局,不适应两岸关系迅速发展的需要。如2002年高达400多亿的经贸来往和高达360万人次的人员 来往,放弃捷径而绕道远行,与讲竞争讲效率的社会是格格不入的。第二是绕道港澳,造成时间、 成本消耗成倍增加。“春节包机”最为典型,从上海到台北,不仅要多走2/3的路而且还要空飞机从 台北飞到上海,成本增加一倍以上。第三是无助于台湾经济恢复元气。岛内工商界大老再三呼吁, 开放“三通”越快越好,“若再拖下去,台湾就一点筹码都没有了”。对“三通”的盼望,在“春 节包机”中也得到反映。“春节包机”无法达到原来“包机直航”所能起到的“给台商带来方便、 给业者带来利益、给社会带来希望”的目的,客源大幅减少,但作为“春节包机”当事人的岛内民 航公司表示尽管“航运成本不够经济,效益不明显”,但是“亏本赚吆喝”,为了能在“未来两岸 实质通航时占先机,现在就算赔钱也会揽下生意”。

  三是技术谈判有成果。“春节包机”告诉人们,第一是两岸的经济活动要避免政治干扰。祖国 大陆的立场明确,台商在大陆的发展是双赢互利的。特别是在“三通”问题上,本质上是两岸间的 商业活动,没有必要因为一些问题的不同立场而拖延进行。在安排“春节包机”过程中涉及的“三 证两照”等敏感问题时,祖国大陆想方设法,防止政治因素干扰两岸经济来往。第二是经济活动通 过技术谈判完全可以解决。“春节包机”谈判中涉及的有关双方通航的具体要求、运行标准、技术 规范,都已在多年的民航业之间的交流中得到解决,双方的一些业务主管已经成为朋友。因此,此 次由两岸民航业进行的谈判几乎没有什么障碍。可以说,“春节包机”为以后“三通”谈判提供了 可借鉴的经验。

  四是台湾当局在拖延。从政治上讲,陈水扁当局在岛内搞“渐进式台独”的同时,在两岸关系 上的着力点,是限制两岸各种交流和往来,为岛内日益增高的“大陆热”降温,以隔绝和斩断两岸 的同胞情,也就是说两岸来往越少越好,“三通”当然成为他们集中围堵的目标。从经济上讲,一 方面台湾经济衰退,需要祖国大陆市场为岛内欲振无力的经济输血;另一方面通过发展与大陆的经 贸关系,似乎还可以壮大“台独”的综合实力。经济上的好处决定了陈水扁当局无法中断两岸经贸 往来,无法彻底拒绝“三通”。因此,在“三通”已经成为社会主流民意之下,陈水扁当局已经进 入怪圈循环之中,一方面紧盯着“三通”将带来的经济上的好处,一方面政治上做着破坏两岸关系 、拖延“三通”的事。陈水扁当局最为理想的结果,是李登辉前不久所说的“只要‘一边一国’, ‘三通’、‘四通’都没有关系”。显然,“三通”这一经济问题,已经被陈水扁当局作为进行政 治上分裂祖国活动的筹码。

  不管怎么说,台湾当局迫于民意压力,能够同意“春节包机”值得欢迎。不过,在“春节包机 ”已经完成之际,也请台湾某些人思考三点:一是24年来的两岸关系和两岸经贸的发展,证明台湾 没有吃亏;二是“三通”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违反经济规律和民心民意的事少做为好;三是与其整 天在挖空心思推出一个又一个“台独”提案,还不如学习“包机直航”的提议人,多为民生考虑一下。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