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04年第二期  > 正文

范寿康与“台湾国语运动”

日期:2008-06-02 10:29 来源: 作者:雷建锋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雷建锋

  “国语运动”是台湾光复后(1945年)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一运动对于台湾地区经济、文化, 特别是教育事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国语运动”所以能在台湾取得重大成就,其中,范寿康 先生功不可没。

  上个世纪的1913年,范寿康先生18岁时,东渡日本求学,在一年后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学习 医务专业。郭沫若、郁达夫、夏禹鼎等人都曾是他的同学。1919年,范先生升入帝国大学文学部, 改学教育与哲学,并于1921年撰写论文《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发表在当年上海出版社的《东方杂 志》上。从此,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唯物史观奠定了他的哲学思想基础。1923年,他从东京帝国大学 毕业,获得硕士学位后回国,即被友人聘为商务编译所的编辑,负责哲学与教育方面的编译工作。 他回国的当年就由商务编译所出版了他的著作《教育哲学大纲》。此后,他又先后出版了《美学概 论》、《哲学及其根本问题》、《教育概论》、《伦理学》及其他诸多著作。1933年,他正式出版 了专著《马克思的唯物史观》,1936年,他又出版了备受哲学与史学界重视的《中国哲学史通论》。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次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全国发表《关于中国时局的宣 言》,号召全国同胞奋起抗战,打击日本侵略者。范先生毅然辞去武汉大学的职务,积极投入抗日 斗争的行列。经郭沫若介绍,他参加了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领导下的抗日宣传工作。

  1945年抗战胜利后,范先生赴台湾被任命为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教育处长。赴台后,他以强烈 的中华民族感情,从小学、中学入手,直到大学和社会,竭尽全力地消除日本帝国主义在岛内强制 推行长达50年的亡我中华文化的奴化教育影响,并把它列为教育厅的首要任务。他深知,日本帝国 主义强行推行的奴化教育根深蒂固,要彻底铲除其流毒,绝非易事。日据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台 湾人民实行所谓“皇民化”的教育,强行将日语作为“国语”。使台湾无处不充斥着日文的报刊书 籍。日本殖民当局还强迫台湾人民从小学开始就必须读日文书,讲日本话,并派清一色的日本人充 当小学校的教师。不仅如此,日本殖民当局还规定所谓的“帝国大学”(收复后改名为台湾大学) 的学生,只能学农、学医和理工,不准学法学、文科。更有甚者,在台湾同胞的家中还搞所谓的“ 日本语家庭”,即便在家中,也不准使用华语对话,还强迫台湾人民改为日本姓名。日本帝国主义 对台湾人民的奴化之用心,真可谓恶毒之极,造成了严重的恶果。面对此严峻的情况,范寿康有针 对性地提出了全面“中国化”的号召,并制订实施了多项具体措施。他组织教育系统的各级官员, 在全台湾推行国语(普通话)宣传。为此,组成了国语推行委员会。在教育领域里,从小学开始, 经中学到大学,都要推行国语教育。通过国语教育,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和中国的观念,弘扬中华 文化传统。为了解决师资短缺,他创建了台湾师范学院,培训国语师资。在社会上,他组织宣传倡 导血统一致,不忘祖先,推行中国话,看中文报,读中文书。范先生以全面恢复“中国化”为宗旨 ,竭尽全力。由于范先生提出的“中国化”在台湾广泛传播,推行国语雷厉风行措施到位,仅用了 短短一年的时间,台湾同胞从言谈到出版物,从思想到观念,皆焕然一新,局面大为改观。

  到了1946年夏秋之交,国共关系破裂,内战再次爆发,这对平生第二次为官的范先生是一个沉 重打击。他辞去官职,于1947年到台湾大学担任文学院哲学系教授,直到1970年才功成身退。

  在离开祖国大陆37年之后,直到上个世纪的1982年 4月,范寿康教授以88岁高龄,不辞辛苦费 尽周折,由台湾经第三地转辗回到祖国大陆并在北京定居。他这种“爱国应忘老”的举动,在当时 的海峡两岸引起了很大反响。在海峡那边,尽管台湾当局严密封锁祖国大陆的消息,但范先生返回 祖国定居北京的消息,还是通过祖国大陆的传媒传到了台湾,这对台湾广大爱国的军政人员、青年 人,尤其是对遍及台湾全岛的范先生的门生们来说,无疑是莫大的鼓舞。在祖国大陆,范寿康教授 受到热烈的欢迎和高度重视。在他回到北京的那年,就被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和常委,并出席了全 国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列席了同期召开的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人会第五次会议,受 到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邓颖超、廖承志、胡愈之和杨静仁的接见与宴请。范老先生对祖国大陆 的新闻界表示:“国家、政府和人民这么看得起我,使我非常感激,同时我也感到责任的重大。我 将竭尽绵薄,报效人民和国家。”

  在1982年底召开的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通过了新的宪法。范老先生列席会议 ,参与对宪法的讨论。他认为新宪法第31条中“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的规定特别重要 ,尤其对台湾特区,实行高度的自治,这对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范 老先生认为,台湾人民和祖国大陆人民一样,都热爱祖国,都以龙的传人和炎黄子孙为荣。即使当 年日本帝国主义者花费了50年时间,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在台湾推行“皇民化”教育,却始终未 从根本上改变台湾人民的中国传统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和强烈的爱国之心。范老先生坚信,台湾人 民和祖国大陆人民具有共同的坚定爱国意志,祖国的统一,亲人的团聚是大有希望的。

  不幸的是,范寿康教授返回祖国大陆不到一年,于1983年2月27日因心力衰竭去逝。

  在“国语运动”后的几十年来,台湾民众讲用国语十分普及,尤其在青年一代,国语讲的十分 标准。台湾地区同祖国大陆在语言文字上的统一,其意义不仅仅是便于海峡两岸的沟通和交流,重 要的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同一性。这对于统一祖国大业,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这不能 不说是范寿康教授为祖国统一大业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