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陈水扁上台之前,高喊“追求百分之百新闻自由”口号,提出“党政军退出媒体”。其执政后 ,先是大兴搜查、状告媒体之风,后又以各种手段行掌控媒体之实,上演了一出又一出践踏新闻自 由的丑剧。
染指媒体 不择手段
2000年10月 3日,台北地检署对《中时晚报》报道有关刘冠军洗钱炒股新闻,以泄露“国家” 机密为由,由检察官率大批检警人员,分兵三路到《中时晚报》及记者家中搜查,并封锁编辑部, 限制人员进出。接着又对《劲报》洪姓记者因报道“中国船舰出没苏澳外海”的新闻,判定其为刺 探、收集“国防”机密,被军方以涉嫌“外患罪”移送侦办。2003年 3月20日,台湾“高检署”检 察官率调查局、刑事警察局人员,搜查《壹周刊》办公室和承印《壹周刊》的秋雨印刷厂,以及《 壹周刊》记者谢忠住宅。台湾情治机关公然搜查媒体,在台湾地区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而控告媒 体是陈水扁当局染指媒体的又一恶例。吕秀莲在“嘿嘿嘿”案中控告《新新闻》,最终以牺牲新闻 自由为代价获得法律上的“胜诉”。2003年,高雄市长谢长廷因《联合报》针对高雄市议长“贿选 案”进行评论,便控告《联合报》影射他介入“议长贿选案”及“玉皇宫政治献金案”。
陈水扁当局为控制言论,围剿立场不同媒体,对媒体的新闻报道实行评鉴。台湾新闻管理部门 从“报纸杂志产业调查”专案入手,对报刊的任何新闻,包括政治和财经报道,都要评鉴。对电子 媒体则采取累积记点制评鉴,在广播电视每两年或三年换照时,如被记点超过50或60点者,不予换 发执照。原“新闻局长”叶国兴威胁说,新闻管理部门委托民间团体评鉴报纸,“不要当成好像被 人碰到不可动的私处”。其所谓的民间团体,90%以上都属绿营的外围组织,由他们评鉴媒体,实 质是在钳制新闻自由。
台湾新闻管理部门还集中各部门总数11亿元新台币的预算作为广告“胡萝卜”,通过“置入性 行销”影响收买媒体。陈水扁当局表面上在进行媒体改革,实质是加紧染指媒体。
秋后算帐 绿化媒体
台湾“大选”结束后,由于岛内媒体强烈质疑陈水扁连任的合法性,加上年底“立委”选举的 逼近,陈水扁当局开始秋后算帐,清除泛蓝在媒体领域的影响,加紧绿化媒体,妄图实现对岛内媒 体的“全面操控”。
《中国时报》、《联合报》因不支持“公投”,深挖“陈由豪事件”,引起泛绿的强烈不满。 陈水扁当局授意亲绿记者在网上散发电子邮件,抗议媒体立场“严重偏蓝”,最后导致《中国时报 》总编黄清龙、副总编兼采访主任夏珍辞职。《联合报》也出现人事震荡,主跑政府部门和民进党 的记者,都晋升为报社中高层干部。
年代电视台和中天电视台,因专业立场被陈水扁当局视作“眼中钉”,指使“阅听人监督媒体 联盟”、“新闻公实防治基金会”等绿营外围组织,指责两家电视台在“大选”后大幅播出群众抗 争画面,呼吁泛绿广告主拒绝在年代、中天电视台刊登广告,使年代、中天电视台不断受到打压, 收视率迅速下滑,迫使两家电视台调整人事。
“中广”和“中视”原都是国民党的党营事业,近年来按照“党政军退出媒体”的原则,“中 广”、“中视”的董监事都辞去了党职,主要经营人员都是专业经理人。而新上任的“新闻局长” 林佳龙一上台,就拿“中广”、“中视”开刀,对“中广”、“中视”两年一次的例行续发牌照一 事,再三刁难,把换照条件无限上纲,要强制收回“中广”过去占有的电波频率,要“中视”就国 民党所持股权的释股方案做具体说明,必须承诺兼有国民党党籍的公职人员和已辞去党职的政治人 物,都不得出任董监事,以彻底清算国民党在“中广”、“中视”的影响,民进党当局把批绿立场 鲜明的飞碟电台列为整肃对象,称飞碟电台联网 9个地方台的联播有违规之处,不符合申请宗旨。 而中南部的非法地下电台,因在选举中挺扁有功,新闻管理部门将回收的部分“中广”频率,调整 给 120个地下非法电台,使之合法化,并由曾任民进党“立委”的新声广播电台董事长赖茂洲,合 并中南部县市的地下电台,为民进党推出全国性电台联播网,与飞碟电台相对抗,旨在迫使飞碟电 台退出联播。
岛内舆论指出,这种打压合法电台,纵容非法电台的做法,是对陈水扁鼓吹“百分之百新闻自 由”的绝妙讥讽。
绿色新贵 媒体“沙皇”
“华视”的新任总经理江霞,原是岛内一名以演闽南语“哭调连续剧”起家的演员。在2000年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江霞因卖力为陈水扁辅选,从而摇身一变成为绿色新贵。江霞在今年“大 选”中,又主导制作多集影射、污蔑泛蓝知名政治人物的“非常光碟”,并伙同一些人成立“网络 电视台”,自任台长,坚挺陈水扁连任。
陈水扁对江霞也垂青有加,2000年陈水扁上台后,提拔江霞为“台视”的“官派董事”。2002 年 1月,江霞主演的《金水婶》播出,陈水扁亲自出马为其造势,并指示民进党高官为其送花篮捧 场祝贺。陈水扁连任后,又通过亲信,强力介入“华视”的高层人事安排,指明要江霞出任“华视 ”总经理。江霞公开承认,她的职务升迁“的确是一项政治酬庸”,是陈水扁对她全力辅选的政治 回报。她宣称上任后要大幅改造“华视”,未来决不购买、播出大陆电视剧;要抵制“大选”中“ 挺蓝”的“蓝色艺人”,孙翠凤、罗大佑和萧蔷等人“休想再踏入华视大门”;因“华视”新闻“ 不公正”,现在主播李四端必须退居幕后训练新人;“华视”的新闻将成为“报喜不报忧的喜鹊” ,要为民进党歌功颂德; 未来不支持民进党的人都要受到“华视”的封杀,其蛮横、霸道的嘴脸大 有媒体“沙皇”秋后算帐的肃杀之气。
陈水扁公然以媒体职务来酬庸支持者,无异于公然践踏新闻自由,而媒体一旦沦为酬庸,被酬 庸者必然会更进一步效忠酬庸者,这在江霞身上已得到充分印证。台湾当局强力干涉岛内媒体生态 、全力打造绿色媒体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其推行“台独”路线扫清舆论障碍,是为民进党“全面执 政”铺路。
相关新闻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