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中美关系阴晴变化,走过了极不平常的道路,而台湾问题一直是中 美关系中的敏感核心问题。“上海公报”发表30年来,中美关系虽然风波不断,布什当选总统后, 更是风雨交加,但总体上是向前发展,螺旋式上升态势。中美关系所以能在曲折起伏中保持上升发 展的势头,是由于两国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正确的对美方针 ,是中美关系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为中美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与动 力。
布什上台后的美台关系
(一)视中国为“战略竞争者”,提升对台关系。布什入主白宫之初,在对华关系方面,改变 克林顿政府与中国发展“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及对台“三不支持”的政策,将中国确定为美国的 “战略竞争者”,渲染“中国威胁论”。为防范和遏制中国,美国进行了战略调整:第一,加强在 亚洲的军事部署,酝酿建立亚洲的北约;第二,将美国亚洲政策中的中心从中国转向日本,通过强 化与日本的安全合作制衡中国;第三,对台政策做了实质性的调整,加强台湾对大陆的牵制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政治上:提升美台关系,提高台湾政要访美层次,放宽陈水扁过境期间活动的限制,提高美官 员访台的级别和频率。在对台交往中反复强调美台盟友的义务和责任。
军事上:中美建交后,美国历届总统对台湾海峡可能发生武力冲突时,美国是否会军事介入这 一问题,一直没有明晰的说法,只是模糊地表示大陆任何对台军事行动均会对中美关系产生“严重 后果”。但布什执政后,美政府在公开政策表述中,有意抬高《与台湾关系法》和《加强台湾安全 法》。布什甚至做出了一个似乎无条件的承诺,宣称,“如果大陆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美国将 会不惜一切代价协助台湾自卫”,美台军事关系朝准军事同盟方向发展。军事交流人员不断升级, 2003年 3月,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和台军方负责人汤曜明在美举行了“防御高峰会”。提 高对台出售武器的数量和质量。与此同时,美台之间的军事合作与交流也更为活跃,美多次派团赴 台评估台军战力和防御体系。从2001年开始派遣现役军官赴台参加军事演习,并作现场指导。台也 不断派军官去美军事院校和基地接受培训。美国向台湾提供联合战术信息传输系统,标志着台美军 事双方能用一致的作战指挥系统进行实战链接。
外交上:支持台湾“扩大国际空间”,寻求让国际组织“能听到台湾声音的机会”,鼓励台湾 开展金钱外交。美国的所作所为,使一个中国的原则出现空心化的趋向,牵制和延缓中国崛起的进 程。
(二)与中国建立“建设性合作关系”。“ 9·11”事件使美国安全感严重受挫,美国从自身 的根本利益出发,不得不调整其对外战略态势。美国调整全球战略的根本出发点是为加强在全世界 的“领导地位”,反恐和安全则是美国新的全球战略的首要目标。
在国家关系上,美国强调与大国合作的重要性,维护、巩固欧亚的联盟体系,调整同俄、中、 印等潜在大国的关系。美国深知反恐斗争“将是一场长期艰苦的斗争”,不仅要求从军事上打击恐 怖组织,而且要多管齐下,切断恐怖主义的资金来源,并同其它国家交换信息。这是一个极为复杂 艰巨的任务,需要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更离不开联合国和国际社会重要成员的协助。美国改变了 必须有一个“敌对国家”的战略观念,明确地将中国排除在现实的敌人之外,将中美关系从“战略 竞争关系”转变为“坦率的、建设性和合作”的关系。美国2002年发表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提 出,“美国与中国的关系是我们促进建立一个稳定、和平和繁荣的亚太地区的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我们对一个强大、和平和繁荣的中国的崛起表示欢迎”,“美国寻求与一个已处于变革 中的中国建立一种建设性的关系”。中美关系定位的变化,使中美关系得到改善,高层接触增多。 布什总统2001年10月参加上海APEC首脑会议,2002年 2月访问北京,同年10月江泽民主席访美,双 方决定发展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恢复由于2001年撞机事件而中止的军事交流活动,并就加强中美 在各个领域中的合作达成一致。
2003年3月,美英不顾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反对发动了伊拉克战争。2个月后,美国宣布了战争 取得胜利。但是到现在为止,美国士兵的死伤已达 600多人,而且几乎没有一天不死人。这种后续 性的严重结果引起了美国人民的不满与反思,更说明单边主义行不通,布什不得不软化其单边主义。
2003年10月,胡锦涛主席在参加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前夕会见了布什总统,双方就 中美关系及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随着美国全球战略转向反恐,美国战略东移以遏制中 国的计划搁置,将战略重心移至中东和南亚。中美关系在合作反恐的基础上得到改善,建立了中长 期反恐怖主义交流与合作机制,设立了中美反恐工作组,共享反恐情报。美将“东突厥斯坦伊斯兰 运动”列入了美国务院恐怖组织名单。中方制定和公布了有关导弹及其相关技术、生化材料及军品 出口管制条例。这说明反恐已成为中美合作的重要领域。
中美经贸合作关系发展迅速,成为促进两国关系的重要纽带。中国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 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对华投资累计超过3000多亿美元,实际投资额近 400多亿美元 ,全美500强中已有300多家在中国落户。随着美国经济复苏的势头越来越强劲,美国对华贸易将拥 有更大的调整空间。美中双方在帮助重新启动世界贸易组织多哈会晤方面也有着共同利益。
(三)不支持台湾独立。在“ 9·11”事件后,布什政府对台政策的基本立场虽然没有实质性 的变化,但在面临恐怖主义严重危胁的情况下,不得不降低台湾问题的热度,防止其干扰美国的总 体战略。2002年8月3日,陈水扁抛出“一边一国”论后,布什政府对此表示不满,批评陈水扁在反 恐倒萨的关键时刻“搅局添乱”,要求保证今后不再有“惊人之举”。美国不少政要已看到陈水扁 的“渐进式台独”政策可能损害美国的重大利益,对台湾问题的态度稍有变化,2002年 5月,切尼 副总统与到访的胡锦涛副主席会晤时,首次表示“不支持‘台独’势力的发展”。同年10月,布什 总统在会晤到访的江泽民主席时,再次公开重申“一个中国”政策和发展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 ,在私下会晤时两次表示“反对台湾独立”。美伊战争后的2003年 6月,胡锦涛主席在法国参加南 北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时,与布什总统举行会晤。在谈到台湾问题时,布什再次强调,美国“不支持 台湾独立”。10月,布什在泰国向胡锦涛主席重申,美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遵守美中三个联合公 报,反对“台独”这一政策不会改变。2003年12月 9日,温家宝总理访美时,布什向温总理重申, 美国支持台湾海峡的现状,并谴责陈水扁——“台湾领导人的言行表明可能愿意单方面做出改变现 状的决定,我们反对他这样做。”台报认为这显示美国对台政策做了极大的调整,从原先只对一种 “状态”作拒绝性表述,改为对一种“过程”做干预,显示不希望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绊脚石 ,把“不支持台湾独立”作为美当前对台政策的基础之一。对陈水扁要在台湾搞“统独公投”,美 国方面一再表明了反对的立场,迫使陈水扁改变了“公投”的内容。
上述事实表明:美对台政策向中间摆动,与前六届政府差不多,在一个中国和“台湾防卫”两 个问题上立场更明确。
美国对台政策阻碍着中美关系的发展
当前,中美之间有足够的理由发展相互间的建设性关系,这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但双方之 间仍存在不少实质性的分歧与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使两国关系显现紧张状态。美国对华政策 的两面性未变,美国对台政策的实质性未变。因此,中美关系在逐步发展的进程中时好时坏。正确 的态度是:当中美关系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时,必须认清其密切程度是有限的,不能期待过高,应 避免不切实际的幻想;当中美关系出现矛盾时,其紧张程度也是有限的,要在必要的斗争中坚持有 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尽量变阻力为助力。因为局势失控或全面对抗对双方都不利。
“台独”可能成为破坏我战略机遇时期的紧迫因素
台湾问题是影响中美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最核心问题。美国对台政策历来是要维持两岸“不统 、不独、不战、不和”的状态。美国通过向台湾出售武器增强其“武力拒统”的能力。在一个中国 和“台湾防卫”两个问题上立场明确,并极力避免因台湾问题而卷入另一场大的武力冲突。预计在 布什任期内,这一政策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从 3月28日美国政府由白宫出面,以声明方式对陈水扁 以微弱多数当选的表达来看,既是对陈的重要支持,又留下进退空间。因为美国认为陈水扁连任比 连宋当选更符合美国在台湾海峡和远东地区的长远利益。但陈水扁在激进“台独”方面的步伐及由 此对台海局势的激化,又损害了美国的短期利益。因此美国需要在保住陈水扁的同时,“让陈水扁 听话”。这说明美国关心的与其说是岛内局势,不如说是台海形势。陈水扁 3月29日接受美国《华 盛顿邮报》采访时扬言,“将不管战争风险”,两年内制定“台湾新宪法”,建立自己的“独立主 权国家”并用“公投”方式通过,2008年 5月20日实施。对此,如果美国的“不支持”和“反对” 台湾“独立”的表态若只限于言词,而没有实际行动,而且继续密切美台军事关系,如要向台湾出 售预警雷达等。那“台独”势力就会更大胆地推行分裂政策,甚至在他们认为合适的时候铤而走险 。从目前形势看,今后 5年可能是海峡两岸关系的危险期。2004年和2008年是台湾和美国的大选年 ,“台独”分子为了争取选票,必然会加快“渐进式台独”的步伐,2003年11月27日通过的尽管是 一项措辞谨慎的“公投”法法案。但法案只是使有关台湾“独立”的“公投”变的较为困难,而不 是不可能。潜在的麻烦仍然存在,而美国一般在大选前的政治气候很容易朝有利“台独”的方向倾 斜。2008年中国将举办奥运会。“台独”分子会企图借机跳出来大肆搅局。对此,温家宝总理早在 2003年11月23日对《华盛顿邮报》记者专访中强调说,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会不惜一切 代价,维护祖国的统一”。这也是得到中国人民支持的。总之,“台独”可能会成为破坏我国战略 机遇期的紧迫因素。
相关新闻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