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的大幅增长,自台湾出口大陆的机器及中间产品亦 随之大幅度增加。由于台湾方面管制自大陆的进口,造成进口金额不大且增长缓慢,因而使台湾在 两岸贸易上享有大量的出超,对大陆经贸的依赖程度也快速增加。就贸易依存度而言,1993年台湾 对大陆的出口已超过总出口 15%,仅次于对美国的出口;但就贸易顺差而言,大陆已成为台湾最大 的贸易顺差来源地。如果两岸真正实现“三通”,大陆的商品可能会大量涌入台湾市场,台湾贸易 顺差的状况虽然可能会有所改变,但两岸经贸发展前景仍是光明的。
尽快开放两岸“三通”的重要性
实现两岸全面“三通”,就是要使两岸的人员、资金货物自由往来,其中心目的是促进两岸经 贸的共同发展。为什么要“三通”以及应不应该“三通”的核心问题就是一个利与弊的关系。两岸 “三通”利大于弊是毋庸置疑的了,但孰利孰弊却需要好好研究一下,以利于大家趋利避害。
两岸“三通”的有利之处
台湾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既与大陆隔海相望,能以大陆的广阔腹地为发展的依托,又能面向 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对外贸易。同时,台湾的经济结构与大陆的互补性,双方可以互相扬长 避短,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这是“三通”利之主要所在。具体说来,目前有以下几大行业值得关 注。
航运业
前已述及,台湾具有无可比拟的地理优势,台湾今天发达的航运业便受惠于此。“长荣”、“ 明阳”等航运公司已跻身世界一流航运企业之列。但长期以来,囿于政治关系,两岸相互隔绝,货 物的运输主要采用转运方式,不仅加大了运输的成本,而且巨额的运费流入别人的腰包,据资料显 示,如两岸通航,仅航运业每年可从中获利 200亿元。在几次海峡两岸航运研讨会上,与会的两岸 航运界代表迫切要求自由双向直航,明确提出“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口号,要共同开发海峡两岸这 一“黄金水道”。
金融业
金融业与贸易是息息相关的,没有金融业的融通支援,贸易就失去了血液。目前的金融服务远 不能满足两岸经贸的要求。一方面,大陆对资金的需要缺口很大,投资前景看好;另一方面两岸的 金融活动还主要是与转口贸易相对应的间接金融。如能全面开放金融业,对两岸经济发展都大有好 处。对大陆而言,当然能获得更多的融资,对台湾而言,更是意义重大。首先,台湾与大陆进行全 面的金融合作,势必将台湾变成亚太地区一个举足轻重的金融中心。其次,台湾如能以大陆为后盾 进行金融业的强化联合,会得到大陆的有力支援,不仅将大大提高国际竞争力,而且能更好地抵御 类似东南亚金融风暴等的冲击,化解金融风险。基于此,两岸金融界业内人士拭目以待。
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
大陆正在全力发展市场经济,像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已经成为瓶颈,亟待解决,因此积极寻 找合作伙伴。在“西部大开发”的口号下,把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当作重点来抓,西部广阔天地为 台商提供了一展身手的好机会。如此商机,可谓前途无量。
IT行业
当今社会已进入“资讯时代”,与其相关的IT行业应运而生,现已逐步发展为关乎国计民生的 支柱性产业。台湾在这方面无疑走在前头,一些电脑元件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以“宏基”为代表的 一批企业已国际驰名。但台湾目前资讯产业的发展迟缓,主要由于市场的饱和以及“纳斯达克”指 数代表的全球科技股不景气所致。反观大陆,IT行业起步较晚,正处于上升空间。因此将一部分IT 产业移师大陆不失为一种好的解决办法。
传统的加工制造业
在大陆开展如机电、汽车零部件等传统的加工制造业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原料丰富廉价 、劳动力充足且便宜,很多可以就地取材,生产出产品运回台湾进行装配。其次,“三通”后可减 少两岸零部件调运时间以及大陆厂家零部件的库存时间、强化弹性分工、降低管理成本等,也有助 于企业提高全球运营效率。第三,它还有利于台湾经济的转型。众所周知,台湾成为“亚洲四小龙 ”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吸收欧美等国的直接投资,成为他们的产品加工地。经历过这一发展阶段后 ,台湾已经不再适宜从事这种产业,台湾的经济需要转到更高的层次上,而大陆是转移这些传统行 业的理想场所。
此外,两岸实现“三通”,经贸的往来增加人员的广泛接触,这必将有助于加强沟通、加深彼 此的谅解,促进两岸关系、人民情感交流向深层次发展。
两岸政治形势及经贸政策的发展
自上个世纪的90年代以来,大陆一直坚持改革开放并将它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阶段,大陆的政治形势稳定,经济有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 这一基调为两岸对话和“三通”创造了条件。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和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 张”表达了这一意向。其间,大陆为鼓励台商投资、保护台商的利益制订了许多优惠政策和相应的 法律法规。总的来说,大陆方面对于“三通”的态度是积极和热诚的。
从发展趋势上看,两岸实现真正的“三通”是必然的,虽然中间有时有点曲折和磨擦。这一点 从对民众调查问卷上可以反映出。据大陆有关网站近期的资料显示,有七成以上的台商对此充满信 心,认为即使有波动也不会影响自己的业务。
台商投资大陆为两岸“三通”创造了难得的有利条件,并将最终促成“三通”。尤其在民心向 背的问题上,考虑岛内民众意愿和台商的利益,台湾当局尽快研究制定出开放两岸“三通”的政策 亦是很有必要的。
总之,数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在政治因素的干扰下几经起伏。未来两岸经济不仅在全球经济 整体中所占的比例以及相互间联络的程度会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两岸共同努力,通过交融、发 展与竞争的合作模式,在21世纪前期的国际经济大格局中,为两岸争取到一个主动的地位。介时, 两岸的经济实力比现在大大增强,经济关系更加密切,两岸关系的处理上会有更多的趋同点,这是 两岸人民所希望看到的。愿两岸有识之士共同为之努力。
相关新闻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