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04年第五期  > 正文

陈水扁“和平”烟雾下的“台独”告白

日期:2008-06-03 08:57 来源: 作者:彭维学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彭维学

  今年10月10日,陈水扁发表所谓“双十讲话”,标榜“和平”、“善意”,声称两岸“以九二 香港会谈为基础”,“作为进一步谈判的准备”,谋求“台海永久和平”。但“讲话”以“一边一 国”论为基调,模糊、否定“九二共识”,恶毒攻击祖国大陆,煽动两岸敌意,坚持军购,蓄意制 造两岸对抗,实质是陈水扁当局加速“去中国化”、推行“台独”的宣言,是对台海和平与稳定的 又一次严重挑衅。

  “双十讲话”宣扬“一边一国”论,否定“九二共识”,是陈水扁“渐进式台独”政策的集中 体现和延续。

  在“双十讲话”中,陈水扁无处不在地刻意宣扬“台湾主体性”与“台独认同”。他大讲所谓 “台湾故事”、“台湾英雄”、“台湾荣耀”、“台湾族群”、“台湾生命力”、“台湾未来”; “台湾的故事是这一块土地上的每一个族群共同写下的。这里是原住民族、客家人、河洛人的原乡 ,也是外省新住民的新故乡、外籍新移民的新天地。台湾的主体性是由各族群共同参与所建构的, 每一个族群都是我们台湾的主人,每一个族群的母语都是我们台湾的语言。”这实际是,用“台湾 ”这两个字眼来包装其“台独”祸心,割断台湾同胞与中华民族的血脉联系,培植“台湾民族”。

  尤其是,陈水扁还特别把“台湾”等同于“中华民国”。他宣称,“中华民国主权属于2300万 台湾人民”,“中华民国就是台湾,台湾就是中华民国”,“台湾是一个主权在民、享有充分自由 与人权的国家,土地面积 36000平方公里,具备充分治理的政府及完整的政治制度”。这实际上更 改了台当局“宪法”规定的“中华民国国号”及包括祖国大陆在内的“固有疆域”,否认祖国大陆 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完全切断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地理、政治与法理联系。

  更有甚者,陈水扁否定“九二共识”,并将两岸关系界定为所谓的“两国关系”。陈水扁以所 谓“九二香港会谈”来回避“九二共识”,阉割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一“九二共 识”的实质,骨子里仍是否定一个中国原则,谋求“一个国家同另一个国家间的谈判”。他还明确 将两岸关系界定为“中华民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或者台湾与中国”的关系。“双十讲话”中提到的 所谓“海峡行为准则”,也是仿照中国与东盟签定“南海行为准则”的作法,企图把两岸关系改变 成“国际关系”。

  与此同时,陈水扁当局借“双十”庆典仪式推动“去中华民国化”。台当局“双十庆典”筹备 部门“相当强调台湾主体性”,徽章以“绿色台湾”为图腾,取代传统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加 梅花标志;台湾图样旁边有一对和平鸽,正下方写着“Taiwan”字样。“总统府”前牌楼以“台湾 ”图样取代过去的“秋海棠”图样。庆典舞台、出席证件全部印有“Taiwan”的新标志。往年“双 十庆典”上高呼“中华民国万岁”,今年陈水扁也予以取消。台“驻美代表处”、“驻法代表处” 等驻外机构寄发给外国贵宾的“双十邀请函”,与往年最大的不同是在“中华民国”外特别加注“ Taiwan”字眼。

  从陈水扁2000年上台,尤其是今年以卑劣手段连任以来的一系列言行看,“双十讲话”是其“ 渐进式台独”政策的延续。陈水扁抛出“一边一国”论,大搞“台湾正名”、“国号简称”,声称 “中华民国最好的简称就是台湾”;推动“公投制宪”,“让台湾成为一个正常、完整的国家”。 “行政院”下令所有公文称大陆为“中国”,并在机构改革方案中变相废除过去在一个中国架构下 设立的独立部会“陆委会”,成立作为“海洋国家标志”的“海洋委员会”。在文化教育领域,台 当局教育部门借推行所谓“台湾主体性”教育,大搞“文化台独”。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彰显“ 台湾与中国毫无关系”,为建立“台湾共和国”进行宪政架构、组织机构、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准备。

  以四大“和平支票”塑造缓和假象,欺骗国际舆论和岛内民众。

  在“双十讲话”中,陈水扁摆出一副缓和两岸关系的姿态,开出四大“和平支票”。其一,两 岸要“以九二香港会谈”为基础,寻求“虽不完美、但可接受”的方案,做为进一步推动协商谈判 的准备。其二,两岸应该认真思考、并且采取实际的行动来“管制武器”;应该正式结束敌对状态 ,并且透过协商谈判,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同步检讨两岸军备政策,甚至共同研议形成“海峡 行为准则”,做为台海永久和平的具体保障。其三,行政部门正在拟订两岸“人货包机”便捷方案 ,希望尽快与对岸展开协商,为两岸“三通”的政策寻求进一步的开展。其四,在年底“立委”选 后,将以最大的诚意邀请朝野政党领袖,共同筹组“两岸和平发展委员会”。

  “双十讲话”抛出后,尽管台当局各路人马拼命为其摇旗呐喊,声称这是“释放最大善意”、 向大陆“伸出善意的橄榄枝”、“促进两岸关系正常化”,美国方面也迅速给予正面评价,称其“ 具有建设性”、“有创意”云云,但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所谓“缓和”、“善意”完全是欺人之 谈。

  其一,两岸关系能否缓和,两会能否复谈,陈水扁是否有“诚意”,关键在于台当局是否接受 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九二共识”。然而,陈水扁过去拒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攻击“九二共识是 要消灭中华民国”;“双十讲话”更是“巧辞扮善意,实质行‘台独’”,以“一边一国”为基调 ,回避“一个中国”原则,否定“九二共识”,因而“两岸冰冻的状况势将继续下去,看不出任何 解冻的希望”。两岸两会商谈无法恢复,陈水扁的所有提议“只能束之高阁”。

  其二,陈水扁过去说了不少要缓和两岸关系的话,但没有采取任何切实可行的措施。《联合报 》发表题为“一再被摧折的橄榄枝”的评论称,“双十讲话”是“历来无数善意的堆砌”,但终究 会被岛内政治操作的需要和选举期间的语言暴力所摧折。

  其三,陈水扁有关两岸谈话前后矛盾,反复无常,自我否定,“双十讲话”也不例外。陈水扁 恶意攻击祖国大陆,煽动敌意,妄图形成美日台同盟,挟美日对抗祖国大陆,因而“善意”、“缓 和”完全是欺骗舆论。

  其四,“双十讲话”充满陷阱。台当局在大肆军购、“以武谋独”的同时,大讲所谓“管制武 器”、“海峡行为准则”,实质是想捆住祖国大陆对“台独”动武的手脚。《中国时报》分析文章 指出,大陆如果为了缓和两岸关系而同意进行武器管制,等于是“自断经脉,自废武功”。

  其五,对于台当局抛出的所谓“双向、对飞、不落地”两岸人货包机措施,祖国大陆早就提出 “国内事务、直接双向、互惠互利”的12字要求,但台湾当局没有明确回应。相反,台湾当局是想 借助公权力介入两岸事务性商谈,达到“国与国谈判”的目的。

  恶毒诬蔑、攻击祖国大陆,大打“悲情牌”,煽动民众对祖国大陆的仇视与敌意。

  陈水扁上台以来,诬蔑、谩骂、攻击祖国大陆习以为常,“双十讲话”用词之恶毒、焦点之集 中,更是超乎寻常。

  其一,诬蔑“大陆武力威胁”。陈水扁声称,“武力的威胁是台海间最大的恐怖阴影和黑暗势 力”;而“恐怖阴影和黑暗势力不仅直接威胁着台海和平的现状,更是区域稳定与世界安全的最大 隐忧”;“国际社会应该关注并且期许中国的崛起,必须伴随的是‘和平的觉醒’,而不是穷兵黩 武的侵略霸权”;“军事武力的威胁和国际空间的打压只会让两岸人民的距离越来越远”。

  其二,极力塑造所谓大陆打压的“台湾悲情”。陈水扁在“双十讲话”中称,联合国2758号决 议“只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及相关组织的代表权问题,从未赋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 及相关组织‘代表台湾人民’的权利”,因此“2758号决议不应该被错误地引用,变成将台湾排除 于联合国体系之外的理由”;“没有任何理由让台湾人民继续遭受政治隔离,成为长期没有身份证 的国际游牧民族”。2004年雅典奥运会,“为什么台湾终于拿下奥运的金牌,却无法升起我们的国 旗、唱我们的国歌”。

  很显然,陈水扁利用岛内民众求和平、求稳定、要求“台湾人出头天”的心态,把祖国大陆打 击“台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义行为,歪曲成“打压台湾”的“恐怖活动”,企图挑 激两岸关系,煽动民众对祖国大陆的仇视与敌意。

  “双十讲话”是陈水扁当局缓解内外压力、为年底“立委”选举造势、为军购案寻求突破、强 化“实质台独”的工具。

  其一,向美国作交代,争取美国支持。“山姆大叔”是陈水扁的“后台老板”,陈水扁多次表 示要“紧抱美国大腿”。然而陈水扁2003年大搞“公投”、“制宪”,近来推动军购案受阻,引起 美国的不满。尤其是,美国大选日趋白热化,共和、民主两党候选人都不愿台湾为美国惹麻烦。布 什还特别与国家主席胡锦涛通电话,重申支持“一个中国”,希望“两岸恢复对话”。因而陈水扁 通过“双十讲话”塑造要与祖国大陆“谈”的假象,宣示自己在美国大选期间“不是麻烦制造者” ,以博得美国的好感,弥合台美关系裂痕。《联合报》指出,陈水扁“摸准了美国‘只要两岸能对 话就好’的这条神经”,口头上表明“我也想谈”的善意,但目标不是大陆,而是美国。果然,陈 水扁发表“双十讲话”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迅速回应:“欢迎陈水扁在讲话中传递的具有建设性 的信息”。

  其二,为年底“立委”选举造势,骗取选票。陈水扁“当选正当性与合法性”备受质疑,朝野 严重对立,军购争议不断,财经状况恶化,民进党在年底“立委”选举中夺得过半席次、实现“全 面执政”的目标仍有较大难度。岛内多数民众及主流民意期盼两岸缓和,企业界更是希望两岸尽快 “三通”。擅长政治造势和吸引媒体重视的陈水扁通过“双十讲话”,一是以“台独”论调巩固“ 台独铁票”,二是以根本就不可能兑现的“缓和支票”欺骗希望改善两岸关系的大多数民众、尤其 是企业界,三是制造“被中国打压的悲剧英雄”形象,争取中间选民和泛蓝选民。岛内舆论分析, 台当局的如意算盘是,不管祖国大陆是否回应,“台湾都会得分”:如果祖国大陆对其所谓“善意 ”作回应,陈水扁可把自己打扮成“改善两岸关系的功臣”;如果祖国大陆不理或揭露其“台独” 阴谋,陈水扁更可倒打一耙,说“大陆打压台湾”。

  其三,为军购案寻求突破。由于岛内各界的反对,台当局提出的6108亿军购案全数通过的可能 性越来越低,因而在“双十谈话”中拿两岸军事对峙做文章,诬蔑“大陆威胁”,声称“没有自我 防卫的坚定决心和能力,台海的和平、台湾的安全将会失去最后的倚靠”,为军购案找借口。

  其四,为“公投制宪”、民进党“长期执政”培植“台独”民意。从岛内历次民意调查看,“ 公投制宪”、“台独”并不是岛内的主流民意。因而,陈水扁在“双十讲话”中,一方面以宣扬“ 台湾主体性”与“台独认同”,来潜移默化地培植以“台湾”为核心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扩大泛绿空间,压缩泛蓝军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以“悲情意识”、“大陆威胁”,升高民众对祖 国大陆的敌意,甚至借民粹情绪打击主张两岸缓和的泛蓝军。谁反对“台独”,就给谁扣上“中共 同路人”、“卖台集团”的政治帽子。

  “双十讲话”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如同李登辉喊过 180多次“统一”,但没有人相信他真的搞“统一”一样,陈水扁喊过“四不 一没有”、“未来一中”、“统合论”、“建立两岸和平稳定互动架构”,但已没有人相信他真的 要推动两岸和平。

  对于台当局大力进行炒作的“双十讲话”,岛内各界并不抱希望。岛内媒体认为这是“文字游 戏”、“选举语言”,认为陈的讲话回避了作为两岸两会商谈根本的“一个中国”原则,无法从根 本改善两岸关系。日本《读卖新闻》分析,陈的讲话似乎是向大陆伸出了橄榄枝,但事实上绝不会 承认是一个国家,因而两岸前景并不明朗。

  泛蓝军口径一致,批评陈水扁缺乏改善两岸关系的诚意。国民党主席连战批评陈水扁“双十讲 话”根本是“了无新意,是应付、应景的话”。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表示,陈水扁右手要与对岸复谈 ,左手又与撕毁“中华民国国旗”的台湾团结联盟结为盟友,显然“陈水扁的诚信是两岸谈不成的 最大瓶颈”。

  岛内工商界人士强调“做比说更重要”,希望当局尽快开放包括“三通”等两岸经贸交流。两 年前曾参与“台商春节包机”的上海台资企业协会会长叶惠德指出,陈水扁避开“九二共识”,只 提“香港会谈”部分,有点打擦边球的味道,并未直捣两岸问题的核心,对将来两岸重新协商带来 变数。

  总之,“双十讲话”是陈水扁深化“一边一国”论的产物,表明陈水扁根本就没有推动两岸两 会恢复商谈、改善两岸关系的诚意,两岸政治僵局在未来 4年内难以打破。“台独”没有和平,分 裂没有稳定,陈水扁一意孤行,只会进一步恶化两岸关系,只会给岛内民众带来重大灾难。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