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04年第一期  > 正文

北京天坛

日期:2008-06-02 09:09 来源: 作者: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北京天坛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天坛位于北京城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它的严谨的建筑 布局,奇特的建筑结构,瑰丽的建筑装饰,被认为是我国现存的一组最精致,最美丽的古建筑群, 天坛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天坛东西长1700米,南北宽1600米,总面积为273万平方米。天坛包括圜丘和祈谷二坛,围墙分 内外两层,呈回字形。北围墙为弧圆形,南围墙与东西墙成直角相交,为方形。这种南方北圆,通 称“天地墙”,象征古代"天圆地方"之说。外坛墙东、南、北三面均没有门,只有西边修两座大门 ——圜丘坛门和祈谷坛门(也称天坛门)。而内坛墙四周则有东、南、西、北四座天门。内坛建有 祭坛和斋宫,并有一道东西横墙,南为圜丘坛,北为祈谷坛。

  除祈谷坛和圜丘坛之外,天坛还有两组与众不同的建筑群,即斋宫和神乐署。斋宫实际是座小 皇宫,是专供皇帝举行祭祀礼前斋戒时居住的宫殿,也有城河围护。神乐署则是隶属于礼部太常寺 之下,专门负责祭祀时进行礼乐演奏的官署。

  天坛面积辽阔,相当于紫禁城的四倍。在极小占地的建筑周围种植着苍松翠柏,深绿颜色在古 代表示崇敬、追念和祈求之意。这也是在坛、庙、陵寝种植松柏的原因。

  进入天坛,树木葱郁,尤其在南北轴线和建筑群附近,更是古柏参天,树冠相接,把祭坛烘托 得十分肃穆。据统计,天坛仅古柏就有4000株。

  祈谷坛上为祈年殿。殿高33米,直径24.2米,宏伟壮观,气度非凡,是昔日北京的最高建筑之 一。祈年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取名大祀殿,为宽12间,纵深36间的黄瓦玉陛重檐垂脊的 方形大殿。

  据传,北京古建筑材料中有著名的四宝,即祈年殿沉香木楹柱,太庙前殿正中三间沉香木梁柱 ,颐和园佛香阁内铁梨木通天柱,谐趣园中涵远堂内沉香木装修格扇。现在所看到的祈年殿,是雷 击后重修的,其形状和结构都与原来的一样。

  祈年殿是一座宏伟而又极具民族风格的独特建筑,鎏金宝顶三层出檐的圆形攒尖式屋顶,覆盖 着象征“天”的蓝色琉璃瓦,层层向上收缩,檐下的木结构用和玺彩绘,坐落在汉白玉石基座上, 远远望去,色彩对比强烈而和谐,上下形状统一而富于变化。它的构造比皇穹宇复杂,外部是三层 高阁,内部则是层层相叠而环接的穹顶式,仿佛像砖砌的券殿,但又没有一砖一石,全部采用木结 构,28根大柱支撑着整个殿顶的重量。内外楹柱各12根,中间四根楹柱叫通天柱或龙井柱,高18.5 米,大头直径1.2米,古镜式的柱础,海水宝相花的柱身,沥粉堆金,支撑着殿顶中央的“九龙藻井”。

  三音石:皇穹宇殿门外是一条由大长方石铺成的甬路,站在甬道第三块石板上,敝开殿门,并 将全殿窗户紧闭,使殿门到殿内正中神龛之间没有任何障碍物,然后面对殿门说话,就可以听到非 常洪亮的三声回声,而且站在殿外任何地方都可以听到。还称这些石板为“三才石”,即取天、地 、人三才之意。

   回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围墙。墙高3.72米,厚0.9米,直径61.5米,周长193.2米。墙壁是用磨砖 对缝砌成的,墙头覆着蓝色琉璃瓦。围墙的弧度十分规则,墙面极其光滑整齐,对声波的折射是十 分规则的。只要两个人分别站在东、西配殿后,贴墙而立,一个人靠墙向北说话,声波就会沿着墙 壁连续折射前进,传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无论说话声音多小,也可以使对方听得清清楚楚,而 且声音悠长,堪称奇趣,给人造成一种“天人感应”的神秘气氛。所以称之为“回音壁”。

  圜丘坛在天坛南半部,始建于嘉靖九年(1530年),坐北朝南,四周绕以红色宫墙,上饰绿色 琉璃瓦,俗称“子墙”。子墙四周各有一大门。北门叫成贞门,也称北天门;东门叫泰元门,也称 东天门;西门叫广利门,也称西天门;南面正门叫昭亭门,也称南天门。每座门上题有满汉合璧门 额。将各门名称的第二个字顺序排列为元、享、利、贞。这种排列据说是据《周易》的“干卦四德 ”而定。“元”,代表始生万物,天地生物无偏私;“享”为万物生长繁茂享通;“利”,为天地阴 阳相合,从而使万物生长各得其宜;“贞”,为天地阴阳保持相合而不偏,以使万物能够正固而持 久。

  台面墁嵌九重石板,是象征九重天的意思。所谓九重天,即:第一重日天;第二重月天;第三 重金星天;第四重木星天;第五重水星天;第六重火星天;第七重土星天;第八重二十八宿天;第 九重为宗动天,即上帝的起居室。

  圜丘台中心是一块呈圆形的大理石板,称作天心石,也叫太极石。上坛共有九环,一环的扇面 石是9块、二环18块、……九环81块取名九九。中层坛从第十环开始,即90块扇面石,直至十八环, 为126块九组成,下层坛从十九环开始,至第二十七环,扇面石243块。三层坛共有378个“九”,合 计用扇面石3402块。

  站在圜丘台中间的圆心石上轻轻唤一声,就立即从四面八方传来回声,好似众人齐鸣,一呼百 应。据测试,从发音到声波返回到圆心的时间,总共只有0.07秒。因此,圜丘坛上的圆心石又称为 “亿兆景从石”。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