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04年第一期  > 正文

王惕吾的两岸乡情 

日期:2008-06-02 09:20 来源: 作者:韦俊世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韦俊世

  王惕吾,浙江省东阳市北江镇王村光人,从小在东阳城里由娘舅培养读书,1928年毕业于东阳 中学。他是台湾大名鼎鼎的报业巨子——台湾《联合报》的创始人。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他的创议 下,以3万元资金起家,将《民族报》《全民日报》和《经济时报》三家民营报归并组合成《联合报 》。《联合报》社成立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经过艰苦创业,不断革新,如今联合报系已成 为全球最大的华人民营中文报系:在岛内,拥有《联合报》、《联合晚报》、《民生报》和《经济 日报》;在海外,拥有法国的《欧洲日报》,美国、加拿大的《世界日报》和泰国的《联合报》等 。王惕吾生前亲任报社社长、发行人和报业集团董事长,并出任世界中文报业协会副主席。

              坚守中国人立场 弘扬大中华文化

  2003年3月21日,东阳中学校友在上海《联合时报》上撰文回顾王惕吾办报事业时说,王惕吾生 前非常强调自己是中国人,要为中国人服务,他曾公开表示:“我们是中国人,我坚守中国人的立 场,办报纸绝不是为某些政客,而是为中国人服务,为中华文明服务。”王惕吾的大女儿王效兰介 绍说,她父亲坚信报社的成功其决定性因素不是资本,为中国人服务的大方向才是根本。王惕吾先 生身体力行,以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誓言。王惕吾的目光是面向全世界,为全世界的华侨华人服务, 他不断拓展发行范围,把《联合报》航空版发行到全球126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量超过300万份。王 惕吾希望通过他的报纸,促成世界各地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向全世界散布中华文化的种子,发 出中国人的声音,使全球所有华侨华人都能扬眉吐气。王惕吾为了弘扬中华文化,把两岸共同的中 华文明发扬光大,他还创办了联合出版事业公司,成立国学文献馆,捐资新台币6亿元设立《联合报 系文化基金会》等,来推动中华文化事业。王惕吾对中华文化的推崇和思考几乎达到了废寝忘食的 程度,1980年他因病赴旧金山休养期间,还在绞尽脑汁,深思熟虑中国文化问题。他在策划如何搞 一个有关中国文化的出版计划,他认为应该出版一套中华文化丛书,而且取材一定要广、要精、要 体现中华文化的精髓;文笔要深入浅出,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各阶层中国人中得到进一步传播 、继承并发扬光大。王惕吾病愈回台的第二天,就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规划、实施。经过不断努 力,终于正式出版了《中国文化新论》共十三册。

  为了使中华文化在新时代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王惕吾非常重视“追求进步、追求科学、追求 现代化”的报业科技革新。他说:“凡是进步的,都要加以追求。”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王惕吾 用心研究中文检字排字自动化,第一台中文自动铸排机在台问世,并于1966年在联合报首先启用, 引起了世界各地的广泛关注,标志着中文报业自动化时代的来临。七十年代中期,王惕吾开始研究 电脑检字与排版,并请知名电脑专家进行专门研究与开发,《联合报》于1982年正式使用电脑检排 ,开创了中文报业进入电脑编排的新纪元。

            创建台北东阳同乡会 乐为两岸乡亲做好事

  台北东阳同乡会,坐落在台北市四维路52巷3号二楼,王惕吾先生就是它的创始人。很多东阳老 乡身在台湾,心系祖国大陆,时刻想念家乡的亲人和一草一木。王惕吾对此有切身体会,早在数十 年前,他就主动创议成立同乡会,主办《东阳简讯》,寄托、沟通与祖国大陆的亲情;资助购置同 乡会会馆;帮助老乡创业、就业;创设同乡子女奖学金和留学无息贷款,鼓励学子们用功读书,积 极上进。在颁发奖学金的餐会上,王惕吾先生恳切致词,勉励同学们“要努力吸取新知识,不断求 新求进……学成后要不忘回馈社会。”媒体报道,王惕吾对待报社员工亲如家人。1961年他就开始 实施“员工互助办法”,做了很多实事。例如: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贷款为员工购置房屋;成立 员工诊疗所、托儿所和员工“南园”休假中心;1996年又捐资1亿元新台币,建立员工子女就学资助 金等,受到员工们的普遍欢迎。

  为了表彰和纪念王惕吾先生对旅台东阳同乡的关怀以及所作的突出贡献,乡亲们在同乡会馆内 设立“惕吾堂”,1992年王惕吾八十大寿期间这里设置“寿堂”,乡亲们络绎不绝前往祝寿。

  王惕吾生前情系祖国大陆家乡,特别牵挂母校东阳中学。1990年,王惕吾捐赠100万美元设立奖 学基金,奖励母校的优秀学生,对东阳市考取高中和大学以及参加国家和省级政府主管部门主办的 各科竞赛、考试的优秀学生,均分别给予奖励。此项奖学基金至今已颁奖十多届,发放奖金近400万 元。对留学美国的,还设立东阳籍留美学生奖学金,已有40多人受助赴美留学,给每位留美学生以 2—4万美元的奖金,至今,已发放100多万美元。仅1990年至1992年王惕吾就专门捐资330万元人民 币,建造东阳中学体育馆、教工宿舍、女生宿舍等,作为对母校校庆的献礼。为帮助母校争创省级 重点中学,王惕吾又捐资800万元人民币,用于建造省内一流的教学活动中心。

  为帮助家乡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农民收入,王惕吾出资委托浙江农业大学为东阳培训专业人 才,分批选送约680余人进行培训,资助经费美金20余万元。

  王惕吾先生还为家乡捐资1000万港元建成王村光小学;捐资300万港元和300万元人民币建造巍 山镇初级中学;捐资500万美元建成巍山医院。在东阳市区,又分别捐资500万美元和800万元人民币 ,建造了东阳市急救中心和东阳市图书馆。王惕吾先生心怀祖国,情系桑梓,为两岸乡亲所做的好 事,家乡人民永志不忘。

               促进两岸交流 渴望祖国统一

  王惕吾先生一直对祖国前途和命运十分关切,希望“中国强大,五族共和,依靠文化,复兴中 华”。他说:“祖国五族共和,靠文化传统,两岸未来能够团结在一起,复兴中华,也是靠文化。 ”他积极主张两岸统一,反对“台独”。从1988年开始,《联合报》增扩有关祖国大陆的版面,大 量报道祖国大陆的新闻,以促进两岸相互间的了解认同和交流合作。王惕吾清醒地认为:“惟有一 个大而统一的中国,才能使中国人摆脱几百年来受西方列强侮辱与歧视的命运,在世界舞台占有一 席之地。”1992年年底,《联合报》在头版头条刊登该报记者从北京发回的一条新闻,报导李瑞环 在接见来自台湾和海外华侨新闻界代表时表示:如果台湾搞“独立”,中国坚决不答应,即使“牺 牲流血,在所不惜”。为此,遭到一小撮“台独”分子的仇恨,他们针对《联合报》煽动什么“退 报运动”并暗地进行恐怖破坏,台北《联合报》总部大楼电梯被炸,纽约及旧金山的《世界日报》 报社被纵火等。但“台独”分子的倒行逆施丝毫动摇不了王惕吾坚守一个中国、主张两岸统一的坚 定立场。

  王惕吾先生虽然于1996年3月12日与世长辞,但他创办的《联合报》和“联合报系文化基金会” 仍将继承他的事业和遗愿,继续推动中华文化事业和两岸的交流。1997年以后,该基金会曾多次邀 请祖国大陆数家媒体的记者、编辑访问台湾并进行专业交流。王先生的长女、《联合报》现任发行 人王效兰也非常重视两岸的新闻、文化交流与合作,2002年10月中旬,她亲自率团访问上海,受到 上海市人民政府的热情接待。我们相信,王惕吾先生生前期盼的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中 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一定会实现。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