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04年第一期  > 正文

台湾“公投”问题观察

日期:2008-06-02 09:37 来源: 作者:[葡萄牙]儒利奥·佩雷拉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葡萄牙]儒利奥·佩雷拉

  2002年8月,陈水扁公然宣称:“应承认台湾人民在自身前途问题上拥有决定权。”这一声明实 际暗含着可能对“台独”问题进行全民“公投”的意图,而这一点同民进党的基本主张是相符的。 还有一件事例,那就是国民党的前领导人李登辉也曾经发出过“台独”的信号,如果说民进党与国 民党的主张还不完全相同的话,那么前任领导人与现任领导人倒是一脉相承,公开一致。

  陈水扁最近的立场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尽管国民党以及其他在野党都接受了“九二共识”,并 就“一个中国”原则形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或许大陆与台湾对此原则的解释存在差异,然而陈水 扁一直拒不接受这种观念。近来民进党提出将全民“公投”和“台独”作为台湾前途的可能选择。

  但是,从国际和岛内局势分析,该党在提出“公投”并将之列入政治日程的时机和方式上是经 过仔细考虑的,他们一再坚持挑动“公投”和“台独”,反映出台湾当局试图把与大陆之间的争议 提高到新的危险高度。

  一方面,上述的一系列“公投”声明发表之日,正是世界政治气候中美国的单边主义日益突出 之时,美国核心宗旨是对抗所谓“邪恶轴心”,主张的是“不站在我们一边,就是与我们对抗”。 因此,可以期待美国对于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必将增强,以遏制任何可能妨碍美国在亚太地区强权的力量崛起,而台湾将可能成为该战略的一枚重要棋子,尽管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遭遇的困难使 美国有所收敛,但的确没有任何迹象显示美国放弃了这个战略目标。

  另一方面,台湾当局提出“公投”的时间正是在中国共产党新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前夕, 从这一点可以将之诠释为向中国第三代与第四代领导人交接权力之时制造麻烦,同时也试探一下新 的领导集体。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台湾的政治日程表,在今年初,岛内将举行“大选”,台湾当局将“公投 ”作为一件选举“武器”加以利用。

  现在反复谈论的是进行两个“公投”:一个是台湾想作为观察员加入世界卫生组织,另一个是 关于是否修建新的核电站问题。根据一些观察家的分析,上述“公投”的目的无非是为今后的“台 独公投”做铺垫,或者至少是在同大陆进行的“游戏”,如果有利可图,就继续保持着“台独公投 ”的威胁。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所谓“台独公投”的想法,其目的还是维持台湾地位的现状,只是尽 最大可能地迟滞国家统一的谈判。

  笔者作为外国政治观察家,必定对于中国问题倍感兴趣,但对此该如何表态呢?

  台湾当局大力推行“台独”政策,在国际上和两岸关系上都制造了不少麻烦,鉴于中国在当今 世界格局中的重要性,这两者之间的关联很难完全割断。

  众所周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政策上极为坚定,只有在此政策的基础 上中国才同其他国家发展外交关系,也正因为这一政策,中国到建国二十周年后才恢复本应属于她 的联合国席位。同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存在也极大地增加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砝码。 换言之,国际社会从中国加入联合国也获益匪浅。“台独”问题的重提将是对国际社会的一种无益 的损耗,台湾当局在试图得到承认方面将一无所获。中国大陆的“一个中国”政策决不会改变,作 为政治和贸易伙伴,她对于任何国家都太重要了,除了个别的在过去若干年内对与台湾进行交易感 兴趣的国家之外。

  国际社会既然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理所当然地应该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有维护其领土 完整的权利,这一点也是联合国成立的宗旨之一。这就是说,如果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武力,国际 社会或许会批评这种强制统一,但也可能承认或者至少容忍中国为维护领土完整的行为。察觉到这 一点,就连美国都对“台独公投”问题表示反感,保持台海现状对于美国是有利的,不仅仅是由于 台湾是一个亚洲的战略要地和合适的市场,尤其是军火销售的市场,还因为这一地区的冲突,即使 是有限规模的冲突,也可能对中国和美国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除了对国际关系带来影响之外,对岛内也是一样。“台独公投”很可能给台湾制造创伤。当陈 水扁上台后,他作出了一系列承诺,其中之一就是不会修改相关法律条文(但这一承诺似乎已被遗 忘)。“台独”问题将给台湾社会制造更多的对立。

  香港与澳门的鲜活经验足以显示出“一国两制”不失为一项适合解决中国民族统一大业之目标 而又不致影响特别行政区人民合法权益、有助于特区发展前景的良策。

  在笔者看来,中国的统一将是通过海峡两岸人彼此接近、不断累积而最终会水到渠成的,最初 的步骤就是相互访问,再扩展到经济贸易、通航、通邮,在政治层面也将寻找到两岸均可接受的诠 释,而大陆的经济、政治进展将发挥决定性作用,我们认为时间将是统一的有利条件。

  中国是个千年大国,在历史长河中,无论遭遇何种程度的困难,无论背景如何复杂,其民族统 一的强大史实永远超越暂时分裂的小插曲。如果我们回顾所有统一进程,这一趋势总能超越不断出 现的阻碍。回首过去,不难发现海峡两岸的信任气氛要比20年前、10年前甚至5年前都更加浓烈,而 统一的问题首先就在于解决信任的问题。

  笔者曾有机会两次前往台湾访问,都去过台北故宫博物馆,在那里我可以欣赏到中国历史上最 宝贵的文物珍品,在台北展出这样的富有中国历史内涵的珍贵文物,不论是大陆还是台湾都可以为 之感到骄傲和自豪,在这种无法否认的两岸共同的民族特性之见证的文物面前,台湾当局又如何能 奢谈什么“独立”呢?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