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04年第一期  > 正文

两岸民间交往令人欣慰

日期:2008-06-02 09:51 来源: 作者:张同新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张同新

  过去的一年,两岸的政治关系越来越远,而民间交往越来越密切。应当说2003年是台湾当局推 行渐进式“台独”走到尽头的一年,就要掉进“台独”的深渊。这次由陈水扁引发的两岸关系危机 ,是十几年来最严重的一次。两岸官方接触的渠道已被台湾当局完全堵死。2003年12月29日,陈水 扁更公然叫嚣,要对祖国大陆进行一场所谓的“圣战”,两岸政治关系让陈水扁破坏到何种程度, 不是一目了然了吗?

  说到两岸交流更近,是指民间交往、沟通、相互理解的亲情关系是更近了。这一年几乎时时都 有两岸民间的亲情往来,如春节包机绕行港、澳不换机直飞台北、上海,受到欢迎,尽管由于台湾 当局从中作梗,只是单向、定点、定时通航。两岸民间关系有了大发展,笔者把它概括成如下几个 方面:

  第一,两岸人民的亲情加深了。2003年最牵动两岸人心的就是SARS。在疫情严重期间,两岸间 互致问候的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快递药品包裹大幅增加,两岸医界同仁毫无保留地交流防治经 验。金门、厦门间互相支援。祖国大陆同胞患了白血病,台湾同胞找到骨髓后昼夜兼程,送到祖国 大陆使垂危病人重获新生,这不只是人类的博爱,更是两岸骨肉亲情的体现。两岸通婚人数迅速增 长。没有什么力量能把骨肉亲情分开!

  第二,两岸间往来的人数大幅增加。当祖国大陆、台北相继解除“非典”疫情后,两岸同胞立 即恢复往来。从全年看,台湾同胞到祖国大陆的人数已累计达到2400万人次,而以2003年的人数为 最多。民间交流领域广阔,祖国大陆各省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团体到台湾各地巡回演出频繁;体育 界在两地作友谊赛,切磋技艺;宗教界、文物界交流广泛;中学生、大学生交流访问团队你来我往 ,同台演出,同台参加“海峡两岸知识电视大奖赛”等等。频繁的民间交流,加深了两岸人民对生 活在不同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不同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了解,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这 又是民间关系更亲近的表现。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台湾同胞送来的 多种植物种籽随飞船进入太空,两岸共同做了这次中国人史无前例的太空科学实验。

  第三,两岸经贸交流更加扩大。台湾对祖国大陆出口全年超过500亿美元,居第二位,仅次于对 美国的贸易额。台湾金融机构,有的已在祖国大陆开始办理金融业务,有的设立了办事处。在祖国 大陆经营企业的台商,坚定了在祖国大陆打拼的信心。从沿海向大西北发展,一批批台湾企业家到 祖国大陆投资办厂。企业结构也在悄然变化。过去台湾企业家在祖国大陆投厂生产,在台湾研发, 现在把研发机构也转移祖国大陆,形成研发、生产一体化。不少企业收定单与出货都在祖国大陆, 投资规模呈现扩大趋势。虽然台湾当局对台商投资祖国大陆层层设限,但仍挡不住祖国大陆经济建 设蓬勃发展产生的强大磁吸作用。据商务部于2003年12月20日公布的统计数字,2003年1—10月份两 岸贸易额为466.3亿美元,同比增长33.5%,祖国大陆从台湾进口395.9亿美元,同比增长28.7%,祖 国大陆逆差325.58亿美元,也就是说台湾的顺差是325.58亿美元,祖国大陆是台湾出口顺差的最大 来源。

  第四,有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到祖国大陆求学、求职、经营企业,长住祖国大陆。台商子弟学 校也办起了两所,还有扩大的趋势。在祖国大陆各大学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台湾学子越来 越多,几乎祖国大陆著名高校都有台湾学生。祖国大陆的企业无论是合资的,还是民营股份制的, 都有台湾同胞在其中工作。在台湾同胞聚居的地方形成了“台湾村”、“台湾社区”,还成立了各 地的“台商协会”。还有不少台胞在祖国大陆购置房产,台湾、祖国大陆两边居住。由于长江三角 洲近年来长住的台湾人增加很快,形成了新的群体,人们称之为“上台人”,也就是“长住上海地 区的台湾人”;还有人数众多的台湾同胞长年奔走于海峡两岸之间,在中国出现了一个新族群,称 之为“两岸族”,两岸民间正在朝经济、文化、情感交融一体化的方向推进。

  随着台湾选举的临近,两岸关系进入了一个特别时期,其中的变数很多,我们无论在思想上还 是在应付变局的对策上,都已有了充分准备。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出现多么复杂的局面,无论谁 要妄想实现“台独”,都是决对不能得逞!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