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今年4、5月间,连、宋陕西之行如今已尘埃落定,作为海峡两岸难有的盛事,笔者有幸见证了 连、宋陕西行的全过程,在此,谈一些自己的感受,与大家共享。
回忆往昔 故土情深
同是陕西乡党,连战、宋楚瑜远比于右任老先生幸运得多。1949年,于右任先生以70岁高龄被 迫去台湾,从此与家人天各一方,只能遥望大陆,思念亲人,深情悲愤地吟出:“葬我于高山之上 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 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浅浅一湾海峡,竟将手足隔绝了几十年。今天,连、宋两位先生终于没有了于老先生的遗恨。
连战在北大演讲时回忆了自己在西安的童年岁月。当时正值抗战,日本人占了洛阳,轰炸重庆 ,飞机天天在西安上空来往,“用不完的炸弹都扔在西安”。连战上学期间,常常跟着大人跑防空 洞。这段历史,让连战至今记忆犹新。他饶有兴趣地说,他这次回西安其实也是“找洞之旅”。连 战说:“童年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段难以忘怀的岁月,不论它是在战争时,还是和平的环境中,对一 个人来讲都是最美丽、最值得珍惜的。我今天回到这里(西安),就是希望能够找寻小时候的种种 回忆。”
4 月30日下午,连战在数万名西安市民的夹道欢呼声中,走进了阔别60多年的母校。同学们一 声声“连爷爷,您回来了!”竟让连战的眼圈都红了。
发自内心 质朴亲情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更何况是多年未见的兄弟手足。陕西人民以极大的热忱欢迎来自祖 国宝岛的乡党。
当连战的车队进入西安市区时,成千上万的群众自发地夹道欢迎,在家乡人民的掌声与鲜花中 ,连战回到了阔别60年的故土。一位名叫桑培林的老人,早上六点多便从咸阳市坐公交车赶到西安 迎接连战。37岁的韩俏丽女士站在欢迎的人群里,手举着一幅长联。上联是“心系家国情,千里迢 迢连战归故里,可喜可贺”;下联是“情系两岸心,赤子拳拳中国盼统一,可期可盼”;横批“欢 迎连战回家!”这是她前一天凌晨2点想出来的对联,自己写好后又和7岁的女儿一起裱贴好。她说 :“女儿早上要上课,就让我把对联带来,还叮嘱我,如果有机会见到连战先生,一定要代她问候 连战爷爷好。”在后宰门小学里,有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为等候连战已经站了一个多小时,别人给 她送来板凳让她坐下,她却坚决不坐,她说:“连战这么大年龄千里迢迢到咱西安来,我站一会有 什么要紧!”陕西乡亲们自发热情的欢迎使连战激动不已,说:“这种发自内心的真情,比什么都 珍贵!”
在连战来访前,陕西省方面还专门查找了陕西省和西安市档案馆所涉及连战及其家人的档案资 料,当陕西省委副书记杨永茂将连战父亲——连震东当年在西安任职时的批文、工作笔记及亲笔写 的稿件复印件赠送给连战时,这意外的礼物令连战和家人不禁喜出望外。
宋楚瑜在黄陵拜谒期间,每到一处,都有热情的人们围上来鼓掌欢迎。一些群众还举着写有“ 欢迎陕西姑爷返乡谒陵祭祖”、“黄陵人民欢迎您回家”等字样的自制横幅欢迎宋楚瑜一行。
妙语对话,蕴含深意
在与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会面时,连战笑着说:“今天在座的有三个‘党’:一个是共产党, 一个是国民党,还有一个最大的‘党’——‘乡党’!”他还风趣地说:“不要以为我的名字里有 一个战,我就喜欢‘战’……不要忘了我还有一个号,叫做‘永平’——希望能够永久和平!我们 两岸要心连心。”
连战参观兵马俑时,秦俑馆特别为他展示了一些珍贵的古代矛、盾、戈等青铜兵器。秦俑馆馆 长吴永琪说:“连主席在北大演讲时,曾提出要‘铸刀剑为犁锄,化干戈为玉帛’,我们已把干戈 放进了博物馆,不会动了!”
在黄帝陵人文初祖殿前,宋楚瑜发表了祭祖感言,他说:“我们这次来是要‘慎终追远,不忘 根本’,而只要找到根,不忘本,海峡两岸之间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两岸‘根本’不存在问题。”他多次提到自己在离开台北时写的那副对子:“炎黄子孙不忘本,两 岸兄弟一家亲。”
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宋楚瑜笑着说:“我的爱人是陕西女娃,所以我是陕西的姑爷。我们这次 到了陕西两个城市,一个是西安,一个是延安(黄陵)。以前西安叫长安,就是希望能够长久地平 平安安;延安,就是希望我们炎黄子孙要延续长治久安。所以我今天有八个字:记得‘长安’,用 心‘延安’。希望我们两岸世世代代,所有的华夏子孙,大家一起都永远平平安安。”
在参观轩辕庙时,宋楚瑜看到了院内所立的香港回归纪念碑和澳门回归纪念碑。陪同参观的黄 帝陵基金会理事长孙天义笑着对他说:“我们在这两块碑的旁边还留了一块地方,您知道我们要立 什么碑!”——“懂了,懂了!”宋楚瑜笑着回应。
根之所在 情之所系
台湾的国民党和亲民党两位主席先后访问祖国大陆都无一例外地选择访问陕西。这足以说明陕 西省在中华文化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连战的启蒙教育是从西安开始的,这次他回到母校,是在寻找当年的“文化之根”。参观兵马 俑,更是代表了两岸共同拥有一部悠久的中华文明历史。
在观看了歌舞《梦回大唐》之后,连战感慨地说道:“这不是梦啊!西安是我们的文化古都, 现在已经变成世界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它代表着一种源远流长的精神。十一个朝代谈何容易,几 千年的历史谈何容易!那种源远流长,那种艰苦卓绝,都给我们很多的启发。
当宋楚瑜在黄帝陵参观时,当得知黄帝陵共有8万多株古柏,其中2万多株都在千年以上时,不 禁感慨道:“这些千年的古柏,就是我们五千年的文化的历史印证!”
宋楚瑜说:“我们两岸的乡亲都是来自一个共同的祖先,那就是——轩辕黄帝,中国人到全世 界去发展,哪怕走过万水千山,大家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是炎黄子孙,这种血统的证明,永远在我 们血液里不会被忘记!”
念兹在兹,故土是根的所在。中华民族之根深植于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心中,形成一种无形的信 仰,一种无形的向心力,即使你远在天涯海角,最终它却会牵着你回到母亲的怀抱。
相关新闻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