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05年第四期  > 正文

两岸道教同根生—“海峡两岸武当文化论坛”侧记

日期:2008-06-10 14:38 来源: 作者:余华志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余华志

  2005年 5月13日至18日,由湖北省台办、湖北省民宗委、十堰市政府主办,湖北省鄂台交流促 进会、武当山道教协会等承办的“海峡两岸武当文化论坛”在湖北武当山举行,有 280多名台湾道 教界人士参加论坛。这是海峡两岸道教交流的一次盛会,对增进两岸道教界的相互了解,弘扬武当 文化,促进两岸交流,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专程从北京赶来参加此次论坛的全国人大常委、中国 道教协会副会长、中国统促会理事张继禹评价说:“两岸的交流很多,但是举办两岸道教文化论坛 这是第一次,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通过举办两岸‘武当文化论坛’,能进一步地促进两岸道 教和两岸同胞的联系。特别是真武大帝在两岸同胞中都有广泛的信仰基础,应该说这次活动为两岸 沟通架设了一个重要桥梁。”

                    武当论道

  武当山被誉为中国的“道教仙山”。《太和山志》记载,“武当”的含义源于“非真武不足以 当之”,意谓武当乃中国道教敬奉的“玄天大帝”(亦称真武大帝)的发迹圣地。历史上著名道家 如阴长生、吕纯阳、陈抟、寂然子、张宇清、张三丰等,都曾来此修炼。武当山最大的魅力,就在 于它具有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武当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涵盖历史、宗教、建筑、文学 、音乐、武术、医药等各个方面,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月15日上午和晚上的两场“武当 文化研讨会”是这次论坛的“重头戏”。代表们围绕武当道教的演变及其在海内外的影响、武当道 教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武当武术的发展、武当道教音乐、武当道教医药、武当山古建筑艺术以及 武当山的保护和建设规划等展开了多层面、多角度的研讨。论坛共收到论文42篇,有17位代表作了 现场发言。为了促进研讨的深入,每篇论文发表之后都安排了现场提问。专家们见仁见智,畅所欲 言,其间既有幽默睿智的问答,亦有精彩激烈的辩论。

  武当山是武当武术的发源地。看过李安执导的电影《卧虎藏龙》的人相信对武当山和武当武术 一定不会陌生。《卧虎藏龙》就是以武当山为背景,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博大精深的武当功夫。作为 中华传统武术的重要流派,武当武术在海峡两岸乃至整个环太平洋地区都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自古就享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的美誉。武当武术根植于道家哲学的沃土之中,将道教哲理应 用于武当拳理,将丹道功法融汇于内家拳艺,其术摄养生之精髓,集技击之大成,以柔克刚,以静 制动。

  武当道教音乐融汇了中华民族传统音乐与宫廷音乐之精华,其“叩玉撞金,鸣丝吹竹,飘飘云 端”,但凡亲耳聆听者皆肃然起敬,尊之为“仙乐”、“梵音”。

  武当道教医药与中国传统医药的发展息息相关,可以说武当道教医药的发展史就是中国传统医 药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研讨过程中,代表们对道教文化在促进两岸和平统一过程中的独特作用达成了高度共识:道 教是唯一产生于本土的宗教,道教文化在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过程中也将会发挥其独特的文化纽 带作用,它将海峡两岸的道教信众在文化心理、风俗习惯和情感上紧紧连接起来,形成一种事实上 割裂不开的状态。不管“台独”势力如何兴风作浪,这种文化上割不断的联系具有坚不可摧的凝聚 力。这是道教作为中华民族本土的传统宗教,作为“中华文化根”的价值魅力之所在,是其他宗教 文化所取代不了的。

                  炎黄子孙不忘本

  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台湾,道教信众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超过了70%, 道教文化几乎已经浸透到岛内所有寻常百姓家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当中,成为台湾人民共同的精 神支柱和感情需要。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台湾仅政府登记在案的道教庙就有上万家。如果以台湾本 岛 3.6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来计算,平均每3平方公里就有一座道教的庙宇。假设每座庙宇供奉3尊神 像,把这些神像排成一条直线,以台湾岛南北最长处的 380公里计算,每隔10几米就会供奉有一尊 道教神像。道教在台湾的影响之广泛可见一斑。

  此次论坛,通过武当文化研讨、武当武术和道教音乐表演以及参观武当山各大宫观等丰富多彩 的活动,使台胞信众对两岸道教同祖同源,台湾道教的根在大陆有了深刻的认识。台湾“中华道教 总会”秘书长张柽在演讲中说:“武当山是台湾道教信徒心中的四大圣山之一。在台湾人民信仰的 几大宗教中,道教信徒最多。道教是唯一产生在中国土地上,由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宗 教,今天道教已经成为凝聚两岸炎黄子孙的精神信仰。”张柽进一步介绍了台湾道教形成的原因, 他说,台湾道教有三多:庙多、神多、信徒多,道教信徒占了岛内总人口的 70%,这是由台湾地理 及历史造成的。台湾是一个岛,人员大多来自大陆,远离家乡,都要有精神寄托,所以宗教信仰多 ,庙多,而庙里神多,什么都拜,但以儒、道神为主,这同大陆是一样的,也是华夏民族主体文化 。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按照明朝推崇的道教文化,带去了玄帝、妈祖与关公信仰并在台湾广泛推 崇,最终遍及岛内。直到日本占领台湾后,为了彻底实施殖民化,挖掉中国的根,引进佛教为主的 外来宗教,才使岛内宗教状况有所改变。时至今日,道教在台湾还是占有主要地位。台湾屏东县枋 寮乡东海村北玄宫管委会主任李启福告诉我们,北玄宫就是当年郑成功到台湾时,带去的士兵建立 的道观之一,如今成了全乡人的共同信仰。

  台湾“中国玄门”的黄代丰在观看武当武术和道教音乐表演前,向笔者谈了他的感受:“过去 我们了解武当,主要是从电影和武侠小说,知道武当山就是武术,这次来参加‘武当文化论坛’, 才知道武当山有这么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研讨,也让我们大家了解到我们的信仰都是源自中华文 化,这就是以德服人。我来了大陆20次,这次是收获最大的一次,我感到非常震撼。”台湾“中国 道教两岸交流协会”秘书长刘弄潮在接受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道教的根在大陆,台湾道教界不 能忘本,两岸道教界应该多多交流。”

  参加此次论坛的很多台胞告诉我们,台湾的道教信众每年都要回祖国大陆朝拜妈祖、玄帝和关 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在道教信仰、武当文化乃至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中去发掘中华民族 的智慧,让两岸同胞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台湾“中国玄门”武当养生功总会助理教练管崇杰深情 地告诉笔者说:“希望两岸之间在中华传统文化和善的气氛之下,能够真正融合成为一个合谐的中 华民族大家庭。”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