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尊敬的主席先生、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们海外华侨华人的代表,以及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关心中国发展的有关人士,齐聚联合国分部所在地——维也纳,召开“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暨全球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会”。这是我们海外华侨华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次大会,是继2000年“柏林大会”后的又一次海外反“独”促统的盛会,它标志着我们海外华侨华人心向祖国,呼唤和平统一的空前大团结。这次大会必将与柏林大会一样,光荣地载入全球华侨华人反“独”促统的史册。我谨代表德国和统会以及全体德国侨胞,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
女士们、先生们,60年前发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和法西斯阵营的血和火 的对峙,也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正义战胜邪恶的惨烈较量。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损失最惨 重的战争,是一场人类的空前浩劫。
岁月悠悠,世界已步入新千年,现在我们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就是要让大家牢记血 的教训,认清战争是破坏人类文明的祸根。只有和平与发展,才是当代人类进步的共同使命。
近几年来,台湾岛内“泛绿”阵营及台湾当局的“台独”冒险,确实已玩到了极至。可以说, 再向前一步,就是战争的深渊。古人云:“物极必反。”两岸严峻的情势,更加快了中华儿女反“ 台独”力量迅速壮大:今年春天,大陆颁布的《反分裂国家法》,用清晰明确的语言,以国家法律 的形式,向世人昭告了反“台独”的鲜明立场;其次,美国对台海两岸的政策从模糊转向了“清晰 ”,因为美国知道,如不改变两岸政策,继续玩“火”,很可能有被“台独”分子拖入一场对它来 说并不合算的战争的危险;第三,岛内以在野党泛蓝为代表的反“台独”力量已经觉醒,并努力付 诸于行动。这三股力量铸成了“台独”分子不可逾越的屏障。
众所周知,目前台海两岸的对峙,是国共两党内战的产物,是两种制度在中国当时的条件下较 量的结果。“一湾浅浅的海峡,是中华民族最大的国殇”。台湾与大陆,前后一百年的隔阂,50年 的对抗。时至今日,台海两岸仍是咫尺天涯。
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包括海外侨胞在内的全体华夏儿女的共同愿望, 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势力都不能阻挡。这个现实是具有不可动摇的事实和法理基础的 。尽管台湾在历史上曾发生过几次不幸,但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没有改变 。现今国际社会普遍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绝大部分国家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没有改变。 任何否认历史,歪曲事实,将台湾从祖国的领土中分裂出去的企图,将会遭到包括台湾同胞、海外 侨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唾弃和反对。
毫无疑问,祖国的统一和强大,符合所有中国人的利益。谓予不信,请看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后,除去英葡总督及其他随从卷铺盖走人外,谁曾损失了什么?
“台独”即战争,分裂即灾难。或许有“台独”意愿的人士,还在迷信某超级大国“协防台湾 ”的承诺,但明眼人不难看出,那是建立在他自己的利益之上的。冷战期间,他要拿台湾作不沉的 航空母舰,现今,是为了牵制、延缓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脚步,一旦他认为得不偿失时,他还会不 遗余力吗?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国亲两党以及新党成功的大陆访问,拉近了两岸人民 的情感。连战希望“化刀剑为犁锄,化干戈为玉帛”;宋楚瑜则多次强调“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 同胞一家亲”;而郁慕明更是发出了“扬眉吐气出头天,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呼声。所有这些,都 说明了一个道理,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至此,两岸情势,终于有了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愿景。
无庸讳言,作为在野的国亲两党,虽抱回丰硕的大陆访问成果,但仍需执政当局去推动和消化 。因此,现在是考验民进党当局,或者说是考验陈水扁政治智慧的关键时刻,是坚持“台独”,还 是改弦易张?何去何从,是福是祸,只在一念之间。作为执政的民进党,确实始终坐拥着台湾与大 陆谈判的最大筹码。按理,民进党应该更有与大陆实行和解的条件。这是因为:第一,他们与中国 共产党没有恩怨包袱;第二,民进党中不乏有人爱土爱乡,有着强烈的淳朴的台湾意识,也希望自 己能够当家作主,这与中国大陆“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主张并不矛盾;第三,胡锦涛主席已多次 声明,不管是什么党,什么人,也不管其过去说过什么,做过什么,只要能承认“一中”和“九二 共识”,就不计前嫌。这是十分宽容的善意和诚意。因此,只要民进党及其陈水扁能展现政治智慧 ,拿出勇气,踏出“和解、发展、双赢”的历史脚步,必将名留青史。但是,如果依然故我,逆历 史潮流而动,继续顽固坚持分裂祖国的“台独”路线,最后必将身败名裂,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罪 人!寥廓海天,不归何持!
当前,两岸关系的局势,依然严峻,岛内“台独”的社会基础,仍然存在,“台独”势力并没 有放弃他们的分裂立场,某些外国势力也绝不会就此罢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追思历史,展望 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只要两岸的中国人能够携手、同心、努力,两岸的关系一定会继续朝着稳定 、双赢的方向发展,中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也必将早日实现。
最后,请允许我用晚清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黄遵宪的一首诗,结束我的发言,并与同仁 们共勉: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作者为德国华侨华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
相关新闻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