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7月16日,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结果揭晓。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台北市市长马英九以375056票、 71.51%的得票率,当选国民党新一任党主席。这一结果为国民党改革、发展带来新契机,预示着“ 马英九时代”即将来临。连战确定的大陆政策仍将继续得到贯彻,国民党仍将是岛内遏制“台独” 、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力量。
马英九当选是以其形象与实力、国民党基层党员强烈要求夺回执政权心态的必然结果。
首先,坚强实力,清新形象和改革魄力是马英九胜选的根本因素。马英九连任二届台北市长, 是国民党内唯一一位击败陈水扁的“英雄人物”,被泛蓝军称为“人气王”、“超级政治明星”和 “国民党东山再起的期盼”。马英九自从政以来,形象清新,人格操守受到岛内社会各界肯定,赢 得多数党员,尤其是女性党员的支持。马英九承诺当选后组织青年团,任用年轻人担任国民党副主 席,对年轻党员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其次,国民党基层党员强烈要求改革、夺回执政权的心态,是马英九当选的重要因素。国民党 这个“百年老店”,弊端百出,组织涣散,影响力与整体实力逐年下降。尤其是国民党连续两次在 岛内领导人“选举”中失败,基层党员期待国民党权力机构“世代交替”,渴望国民党改革,展现 新气象,最终在2008年东山再起。马英九一贯主张国民党进行全面改革,扫除“黑金”,予人开拓 进取的形象,给泛蓝选民以“2008年选举胜选”的希望,符合泛蓝选民的需要。
再次,国民党党员结构对马英九有利。国民党约 105万党员中,台湾南部党员只占党员总数的 三分之一,而中部、北部的党员占三分之二,约19万坚决反对“台独”的黄复兴党部“深蓝”党员 更被视为关键票源。此次选举普遍投票率为 50.17%,而黄复兴党部投票率高达70%,其中大部分选 票投给了马英九。
马英九面临一系列挑战。
现阶段出于“安定”的考虑,国民党高层党务人事不会有大幅度变动。但一旦时机成熟,国民 党权力中心势必在马英九主导下进行重新洗牌,以马英九为核心的权力运作核心将随之诞生,国民 党将因“世代交替”更加年轻化。
不过,马英九仍旧面临一系列挑战。除年底岛内的县市长选举泛蓝内部的协调,党产的处理, 党工工资和退休党工的安置及国民党债务偿还等诸多问题外,最主要的是如何处理好与连战、宋楚 瑜、王金平的关系。马英九整合泛蓝,夺回执政权的道路将非常艰辛。
马英九能否率领泛蓝军东山再起,有待观察。
马英九当选国民党主席后,《中国时报》、《联合报》等多家岛内媒体纷纷推出有关2008年“ 大选”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马英九以大比分击败民进党的“三王一后”----“行政院长”谢长廷 、党主席苏贞昌、“总统府秘书长”游锡堃、“副总统”吕秀莲。陈水扁为防提前跛脚,在民进党 内搞权力平衡,“三王一后”无法提前展开竞选运动,而马英九则占尽先机。
但事实上,马英九能否带领国民党夺回执政权,潜在变数很多。一是马英九能否化解党主席选 举恩怨,能否真正实现党内团结,能否有效整合泛蓝,最为关键。未来如果出现“分裂的泛蓝军对抗团结的泛绿军”,则夺回执政权几无可能。如果泛蓝军团结一致,尚有在2008年奋力一搏,夺回政权的机会。二是国民党弊端重重,积重即使不是“难返”,也是“不易返”,马英九能否大刀阔斧推动改革,改革措施能否有效,能否得到民众认同,目前言之过早。三是马英九是否能够突破“省籍魔咒”,得到中南部民众的认同。四是民进党操控民意、煽动民粹、资源绑桩等选举手法,更是“技高一筹”。舆论担心,马英九如此君子,能斗得过小人吗?
马英九未来大陆政策仍值得关注。
泛蓝选民反对“台独”,要求推动两岸关系,连战仍将在“马英九时代”对国民党的大陆政策 发挥影响,连战确立的反对“台独”、“和解与合作”的路线仍将是国民党未来大陆政策的基石。 连战的“和平之旅”得到了国际社会和岛内民众的高度肯定。国民党十七全大会把“胡连会”后新 闻公报的主要内容列为政纲和政策。连战交棒后,将担任国民党智库董事长和“荣誉党主席”,在 推动国共交流方面发挥作用。另一方面,马英九明确承诺,未来将按照连战既定的大陆政策“走下 去”。2005年 7月17日,马英九在书面谢函回复胡锦涛总书记的贺电时表示:“期盼贵我两党能依 循今年 4月29日连胡会五点共同愿景,推动两党交流,促进两岸之和平、繁荣与发展,共同为谋求 两岸同胞之福祉而努力。”由此观之,马英九领导的国民党仍将是岛内反对“台独”,促进两岸关系的重要力量。
相关新闻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