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2005年 1月15日下午,祖国大陆和台湾的民间业者在澳门就2005年春节包机进行了协商,达成 了共识。消息传来,早已引颈以待的台商和两岸航空业者莫不额手称庆,两岸学界也均对这一事件 持正面态度,认为有利于化解两岸僵局。但是笔者认为,在肯定这次春节包机的正面意义的同时, 也不能过分评估其影响。
有利于两岸关系的缓和
这次春节包机协商成功,给冰封僵冻的两岸关系带来了一丝暖意。主要表现在两岸交流上的突 破:一是“双向对飞”的实现,祖国大陆的飞机实现1949年以来首次在台湾土地上降落,具有很大 的象征意义和历史意义;二是今年的春节包机,祖国大陆由2003年上海一个航点,增加到了上海、 广州、北京三个,使这三个城市和附近的台商回家过年免去了转机的困扰;三是包机由原来的中停 香港变成飞经香港航管区,但是不必降落,转弯后直飞台湾,节省了时间和成本,可以视为变向直 航,虽然它不能等同于直航,但是比起2003年的春节包机毕竟有了很大的进步。
今年春节包机协商成功的意义还在于,它再次证明,只要台湾当局不以或少以政治干扰经济, 两岸交流就可以顺利地发展起来,两岸关系也可以因此而得到缓和。
应该指出的是,在今年春节包机的问题上,民进党当局并没有放弃“公权力介入”的立场。邱 太三 1月13日还强调,“包机协商事项涉及公权力范围,应由相关部门参与”,企图以此制造两岸 “政府对政府”进行谈判的假象。同样,台湾当局一直鼓吹的以“台港模式”进行两岸协商的建议 也是要求公权力介入春节包机谈判。所谓的“台港模式”,是指“台港航权谈判”模式,即2002年 台港谈判两地飞行航线与航空公司班机规划,民间业者为谈判主体,但都受权于“政府”委托,台 湾方面实际主谈者都是官员。但是这次春节包机协商和港台谈判是完全不同的,它只是作为个案来 处理,并不涉及到航权问题。台湾当局提出这个建议就是想造成两岸“官方谈判”的结果,在事实 上证明两岸是“一边一国”。台湾当局的这些做法,险些使两岸包机破局。
但是,在两岸业者和民众呼声甚高的情况下,台湾当局不得不有所收敛,不再提“台港模式” 的问题,也默许了由民间业者来谈两岸包机问题,春节包机协议因此可以顺利达成。这说明两岸在 政治问题上无法取得共识的情况下,通过搁置政治争议,仅以民间对民间,业者对业者的协商方式 ,直航是可以实现的,“三通”也是可以实现的,在此基础上形成两岸僵局解冻也是可能的。
多种因素迫使台湾当局让步
首先是祖国大陆的务实做法。针对今年的春节包机,祖国大陆提出“共同参与、直接对飞、双 向载客、多点飞行”的原则,要求祖国大陆除上海外,增加北京、广州、厦门等航点,台湾除台北 、高雄外,增加其他飞航点等要求。同时,为了防止两岸政治分歧干扰春节包机的协商,祖国大陆 提出,两岸以民间协商方式进行包机谈判,国台办和海协会人员不参加谈判,并要求台当局“陆委 会”和海基会也不要派出所属人员参加这次谈判。这种务实、积极和开放的态度对推动两岸包机协 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是来自反对党的压力。在今年春节包机协商过程中,国民党发挥了正面的影响,不但积极 推动两岸春节包机的协商,还于 1月上旬组成了“春节包机考察团”赴祖国大陆考察,与祖国大陆 形成了开放春节包机的一系列共识。这一举措一方面展现了在野党处理两岸关系的能力,另一方面 也展示了在野党为台商福祉着想的姿态,得到了广大民众和台商的支持,也形成了对民进党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陈水扁当局不得不摆出主动出击的姿态,与国民党抢夺春节包机乃至大陆政策的 主导权。
第三是岛内民众和广大台商的压力。这是迫使民进党在春节包机问题上让步的一个重要原因。 广大台商一直强烈要求实现两岸春节包机,岛内民众和航空业者也对春节包机抱有很大的期望,对 民进党以意识形态干扰经济的做法感到不耐烦。《中时晚报》的社论干脆以“受够了,直航吧!” 为题指出,阻止直航和包机的理由都是推托,只要政治压力和业者压力够大,包机就可以实现。民 意的压力是一向鼓吹“代表台湾民意”的民进党当局所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第四是美国的压力。由于陈水扁当局不断推行“急独”路线,迫使美国不得不在两岸政策上走 向清晰化,公开表示反对台湾“独立”,要求两岸展开谈判,缓和紧张局势,避免陈水扁当局玩火 过头引发两岸战争,将其拖下水。因此,在“立法院”选举后,美国逐渐增加逼迫台湾与大陆谈判 的压力。陈水扁此次在包机问题上让步,主要是想借以制造两岸严峻情势缓解的假象,达到减轻美 方的逼谈压力之目的。
还有一个因素是,2004年12月的“立委”选举,泛绿因为主张“急独”而导致选举失败,也说 明了意识形态挂帅、阻碍两岸交流的做法是不得人心的。对于陈水扁一手主导“急独”议题的做法 ,民进党内不断传出要求检讨的声音。这种压力使陈水扁当局再难承受因坚持“台独”立场而导致 春节包机破局的政治责任,因此,在春节包机协商问题上,以公权力介入的立场不得不有所收敛。
与全面“三通”相差甚远
这次春节包机对两岸关系虽然有正面意义,但是也不能过分评估,不但包机协议本身有许多遗 憾,而且,台湾当局还以技术性的手段限制包机的客源,使春节包机的作用和意义大大减弱。另外 ,春节包机的成行与祖国大陆一直奉行的直接、全面“三通”,还有很大差距。
其一,直航没有实现。祖国大陆从2002年起就要求实现两岸春节包机直航,但是一直没有得到 民进党当局的正面回应。今年祖国大陆再一次提出了这一要求,又再次被台湾当局以安全考量为由 拒绝。这种情况造成了春节包机的成行只具有象征的意义而经济的意义不大。据相关业者表示,从 广州直飞台北只需1个半小时,比从广州经香港或澳门飞台北,至少省掉2个多小时,广州如此,北 京就更不用说了。本次春节包机仍要绕航香港的做法人为地增加了飞行的成本,也浪费了乘客宝贵 的时间。
其二,没有开放足够多的航点,使春节包机方便台商的目的难以达成。祖国大陆在本次协商中 提出,愿意开放包括厦门在内的多个航点,同时也要求台湾当局开放台中机场,但是台湾当局仅接 受大陆提出的北京、上海、广州三个航点,同时以台中机场是军民两用机场、不宜开放为由,拒绝 开放。
众所周知,台商在祖国大陆分布非常广泛,不仅限于北京、上海、广州,其他地区如苏南、成 都、昆明、福建等地均有人数众多的台商。他们如果要搭乘包机,必须由这些地方赶到开放包机的 三个航点,反倒可能比直接乘机去香港然后转机更麻烦。而且,台商很多是来自台湾的台中地区, 在现行的春节包机模式下,他们如果想搭包机回家过年的话,只能先到高雄或台北,然后再回到台 中,又平添了不少困难。
第三,这次春节包机能够搭载的乘客范围仅限于台商及他们的眷属,而广大的在祖国大陆求学 、探亲和旅游的台湾同胞都被排除在外。虽然这种做法在岛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弹,但是民进党当局 仍是坚持“循序渐进推进两岸交流”的立场,拒绝广大台生和在祖国大陆旅游、探亲的台胞搭乘包 机回家过年,使这些台湾同胞只能望机兴叹。难怪岛内有人质问,民进党当局口口声声要为台湾人 民谋福利,难道这些人不属于台湾人民?
第四,民进党当局仍以技术性的手法,使包机方便台商回家过年的初衷大打折扣。两岸业者在 澳门达成协议以后,台湾当局随即公布了乘坐包机乘客的认证方法。祖国大陆登机的旅客由台湾“ 海基会”与祖国大陆台商协会协调,由台商协会负责初审把关,班机出发前,名单送“境管局”审 查,“民航局”核备;而从台湾搭包机回祖国大陆的乘客则必须准备以下文件:个人、公司、台商 投资祖国大陆登记许可、雇用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等等文件,虽然相关文件可以采用复印件,但必 须加盖大印。
由于身份认证苛刻,手续繁琐,令人望而生畏,自然降低了台商乘坐包机的意愿。据媒体报道 ,自20日开始订位作业起,祖国大陆方面的台商并不踊跃。以29日将飞出的首航班机为例,虽然两 岸各家航空公司均将飞出航班,估计会提供1500个机位,但20、21日两天登记搭乘的台商竟然不满 100人,还凑不满一架飞机的一半!虽然希望未来情况会好转,但是两岸航空业者都普遍认为,由于 “陆委会”对于搭机身份资格认证太严苛,预估今年春节包机,机位将明显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
台湾当局的种种做法就是要为春节包机降温,防止春节包机的范围扩大而成为两岸变相直航, 全面冲击民进党当局阻碍两岸交流的一贯政策。所谓的“方便台商”、“推动两岸交流”的说辞都 不过是政治考量下的欺人之谈而已。
两岸形势依然严峻
春节包机达成协议,给人以两岸关系“春暖花开”的想象空间,但是这个估计显然是过于乐观 了。总体上看,两岸局势乍暖还寒,依然严峻。
首先,陈水扁仍在推行“台独时间表”。自从2004年再次当选以后,陈水扁一直在极力推行大 选期间提出的“台独时间表”。远的不说,最近,在陈水扁刚于元旦讲话中释出“善意”不久,1月 5日,台“行政院”就将“立委”选举前撤案的“公投法修正草案”又排入了院会议程。虽然草案没 有列入在野党反对的“修宪议题创制条款”,但是却增列了“领土变更案之复决”条款,按照民进 党立法院召集人蔡煌琅的说法,“这是务实的做法,可以确认现有领土”,其实已有变更领土范围 ,走向实质“法理台独”的企图。同时,这个草案也将“公投”的提案门槛,由原先的5‰降为0.5‰ ,联署的门槛,也由原来的5%,降低为2%。台湾当局的以上做法不过是要减小“公投”的难度,为 以后的“公投制宪”创造条件而已。
其次,“一边一国”的立场依然顽固。民进党“立法院”党团近期提出了所谓“捍卫中华民国 主权决议案”,以反制祖国大陆《反分裂国家法》。这个议案声称:“中华民国为一主权独立国家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离而治,互不隶属。此一现状,非经台湾人民透过民主公投方式同意,不得 加以改变;亦应受到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内之国际社会共同尊重与维护,”“任何国家挑战上述 现状之意图,无论是透过立法或政策,尤其是以武力改变现状之意图,将受台湾人民严厉谴责与反 对”云云。台湾当局一再重申“一边一国”的立场,是导致两岸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考虑到今年 全国人大将会审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台湾当局肯定还会做出更加强烈的动作,使两岸关系更 为紧张。
第三,继续推行“去中国化”政策。1月12日,“行政院会”通过“正名方案”。这个方案包括 公营事业、转投资事业、财团法人、军事院校、外馆、法规、条约等12项,凡有“中华”、“中国 ”字眼都将正名为“台湾”,这项方案将于2006年底前推动完成。这充分说明,所谓的“正名运动 ”并不是民进党当局的选举语言,而是形成了用行政权力强力推动的政策,其目的是改变台湾民众 的国家认同,消灭台湾人民头脑中的祖国意识,全面塑造新的以“台湾主体性”为中心的“国家认 同”,为以后进行“统独公投”、走向“独立建国”打下基础。
所以,春节包机对两岸关系的缓和虽然有正面意义,但是也不能过高估计其作用。海峡两岸局 势远没有发展到可以弹冠相庆的地步。由于陈水扁当局还在继续推动“台独”政策,两岸关系的严 峻局面并无本质改变,对此,我们不能放松警惕。
相关新闻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