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胡锦涛关于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发表仅 1年,就转化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 巨大力量,并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两岸形势更加缓和。2004年台湾大选后, 两岸关系一度十分紧张,2005年 3月“四点意见”发表后,非常严峻的局势慢慢走向缓和。二是有 效地遏制了“台独”分裂活动。出台《反分裂国家法》后,遏制了“台独”分裂势力铤而走险,胜 似百万雄师。三是连、宋历史性访问大陆,国共两党领导人“相逢一笑泯恩仇”,以博大的胸怀抚 平了过去的历史创伤,国民党也确立了未来的政治路线。四是台湾“三合一”地方选举,国民党气 势如虹,一举赢得了过半的席位。这是台湾人民又一次重挫了“台独”分裂势力。五是两岸交流势 不可挡。特别是台湾水果实行零关税进大陆,深得台湾民心。两岸民间交流不断扩大,2005年大陆 接待台湾同胞达411万人次,两岸间接贸易额达912.3亿美元。六是世界华侨华人反“独”促统运动 蓬勃发展,并跃迁到更高层次。加拿大中国统一促进会在反“独”促统的道路上阔步前进,最近又 提出“以包容取代对抗,以经济带动政治”作为继续努力的大方向。七是台湾整个社会弥漫着对民 进党当局的不信任。现今台湾经济继续低迷,投资不振,企业外移,资金失血,官员腐败,民怨日 盛,人心思变,这些对台湾经济伤害极大。民进党处于左支右绌、骑虎难下的困境。陈水扁执政不 足6年,换了5个“行政院长”,也是回天乏力。八是民进党内的路线和权力之争非常激烈。继许信 良、施明德之后,前民进党主席林义雄又宣布退出民进党。在民进党内部,反陈水扁的呼声日日高 涨,推动民进党转型的形势难以逆转。
全世界中华儿女推动两岸和平统一的强大力量已形成滚滚洪流奋勇向前。但是,陈水扁在元旦 和中国的农历新年,又提出紧缩两岸政策的“积极管理,有效开放”和“公投新宪”,明确表示: “是时候认真考虑废除‘国统会’和‘国统纲领’”,“以台湾的名字申请加入联合国”等等,这 说明了陈水扁的“台独”本质没有改变,“台独”势力谋求“法理台独”的危险性依然存在,反“ 独”促统任重道远。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两岸形势发展势必呈现波浪式前进的态势。笔者 认为:要努力推动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四点意见”的基本思想不仅要在两岸三地,还要在世界各 地华侨华人中广为宣传,化“四点意见”为全体中华民族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精神力量。
第一,“四点意见”的核心思想是坚持和平统一,反对分裂。这绝不是一党之私,这是中华民 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最大的期盼和一致的价值取向,是中华儿女至高无上的民族情感和 理想追求,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也完全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实现两岸和平统一, 不仅仅是两岸三地人民的大事,也是全中华民族的重任。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发动海外中华 儿女都关心支持两岸和平统一,只有这样才能早日完成中国的统一大业。
第二,坚持以“和为贵”的思想推动两岸和平统一。“和为贵”的“和”是中华文化精髓所在 ,是和平统一的关键要素。笔者认为:两岸的统一未必一定要战争才能实现。“和为贵”的“和” 能更好地推动两岸形势发展。以“和为贵”处理两岸事物,是对中国几千年历史经验的总结。
第三,推动两岸和平统一,两岸人民是中坚力量,海外华侨华人是桥梁和外在推动力量。台湾 人民是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最重要力量,也是站在第一线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先锋队。寄希望 于台湾人民,一定要信赖他们,依靠他们,要开辟渠道与他们多沟通,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关爱, 多做些实事。海外华侨华人与台湾同胞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做台湾工作有许多有利条件。希望海外 华侨华人都来支持两岸的发展,与两岸人民站在一起,共同推动中国早日完成统一大业。
第四,两岸经贸交流决不是什么统战。我们清楚地看到,台湾经济正在被边缘化,这决不是台 湾同胞之福,是对台湾经济和民生的极大伤害。尽管台湾当局担心两岸交流进一步扩大会产生以民 通官、以商代政、以通促统,但是,鉴于台湾的南进政策碰壁,“戒急用忍”失败,在世界整体经 济趋势离不来一个“统”字的大势下,顺应大势是防止台湾经济边缘化的唯一出路。
两岸和平统一之路,要靠全中华民族不停修筑。血浓于水,爱大于恨,耐心将是成功的一半, 两岸和平统一必定实现。
(作者为加拿大中国统一促进会副会长)
相关新闻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