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从2003年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根据国家发展 战略总体要求和岛内外局势的新变化,针对台湾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政策宣示,形成了以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和以《反分裂国家法》为标志的对台战略 新思想。在这一战略新思想的指导下,中央及时地推出了一系列理性、灵活、务实、以民为本的政 策与措施,使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发生了有利于遏制“台独”和台海和平与稳定的重大变化。当前 ,陈水扁疯狂地推行“法理台独”的事实证明,胡总书记关于“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的 斗争仍然是严峻的、复杂的”的判断非常正确。今天我们认真学习座谈胡总书记的“四点意见”, 准确地把握其精髓,对指导我们的对台工作是非常必要与及时的。
胡锦涛总书记对台战略思想的基本内涵
胡锦涛总书记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是站在十六大制定的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的高度,因 应台海新形势,继承三代领导集体对台方针政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总 方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科学发展、以民为本的基本精神。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 面:
(一)明确地对台湾的地位、台湾问题的性质和两岸关系现状进行定位。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石。这是新中国几代领导人处理台湾问 题的坚定的原则立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在坚持这一原则立场的基础上,为厘清 台湾问题所出现的新问题正式明确对台湾的地位、台湾问题的性质和两岸关系现状进行了定位,以 正视听。
关于两岸关系现状的定位:胡锦涛在“四点意见”中指出,“1949年以来,尽管两岸尚未统一 ,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这就是两岸关系的现状”;“中国是包括2300万台 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中国,大陆是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大陆,台湾 也是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台湾。任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必须 由全中国13亿人民共同决定。”
关于台湾地位的定位:《反分裂国家法》以国家大法的形式明确规定,“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关于台湾问题的性质的定位:《反分裂国家法》明确指出,“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的干涉。”
上述原则立场本来是众所周知的,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多次重申与强调过,也见之于台湾官方的 很多文件之中。今天,胡锦涛总书记首次正式对两岸关系进行明确定位,《反分裂国家法》以国家 大法的形式对台湾地位、台湾问题的性质加以明确规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一,使“台 独”分裂势力和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拿这些问题做文章没有了任何的余地与空隙;其二,更增强了中 国政府采取任何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正当性、合理性和强有力的法律依据。这是大陆在新的历史条 件下旗帜鲜明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的具体体现。
(二)提出了处理和解决台湾问题事关中国国家和民族核心利益的重要论断,把反对和遏制“台 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台海和平稳定作为现阶段对台工作的首要任务。
胡锦涛总书记在“四点意见”中指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 任何人要危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13亿中国人民坚决不答应”,“在反对分裂国家这个重大原 则问题上,我们决不会有丝毫犹豫、含糊和退让”。基于这一坚定立场,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把反对 和遏制“台独”作为当前对台工作的首要任务。
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核心利益,中央台办和国务院台办2004年受权发表的“ 5·17声明”向 世人郑重宣示:“在中国人民面前,没有任何事情比捍卫自己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更为重要、更 加神圣”,“如果台湾当权者铤而走险,胆敢制造‘台独’重大事变,中国人民将不惜一切代价, 坚决彻底地粉碎‘台独’分裂图谋”。《反分裂国家法》亦明定“‘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 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 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手段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明确对台工作的首要任务与重要目标,大陆开展对台工作就有了清晰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充 分体现了“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的坚定立场。
(三)用“以民为本”的理念统领“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的“四点意见”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把大陆的对 台政策直接与2300万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胡锦涛总书记在“四点意见”中深情 地指出:“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是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力量,也是遏制‘台独’分裂活动 的重要力量”,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尊重台湾人民、信赖台湾人民、依靠台湾人民,并设身处地地 为台湾人民着想,千方百计地照顾台湾人民的正当权益。还郑重地表示,“只要是对台湾同胞有利 的事情,只要是对促进两岸交流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对维护台海地区和平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对祖 国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做,并且一定努力做好。这是我们对广大台湾同胞 的庄严承诺”。为了切实关心台湾同胞在大陆的投资,中央首次把台商在大陆投资正式纳入了“十 一五”国家整体的发展规划。坚持“以民为本”的思想,就抓住了“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 决不改变”的“纲”,“纲举目张”,大陆做台湾人民工作的开展自然就会得心应手,面貌耳目一 新。
(四)赋予“和平统一”新的内容。
胡锦涛总书记在“四点意见”中全面、系统、深刻地阐述了“和平统一”的内涵:第一,首次 深情地提出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都热爱和平,希望维护和享受和平,更希望以和平的 方式解决自己的问题。第二,第一次全面阐述了和平统一的诸多好处,即“三个符合”、“五个可 以”。具体包括:和平统一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符合当今世界和 平与发展的潮流;如果两岸实现和平统一,可以弥合两岸因长期分离而造成的隔阂;可以结束两岸 在军事上的对抗,使两岸同胞共同致力于和平建设;可以使两岸经济更好地互补互利,使两岸同胞 携手共谋发展;可以使两岸一起共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使两岸同胞共享伟大祖国的 尊严和荣誉;可以真正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两岸同胞共同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三 ,真诚地表达了中国政府争取和平统一的态度与决心。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和平统一不是一方吃掉 另一方,而是平等协商,共议统一;只要和平统一还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会进行百倍的努力;并呼 吁台湾有关人士、有关政党严肃地思考这个重大问题,要从民族大义出发,从两岸同胞的福祉出发 ,为保持台海和平、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做出正确的历史性抉择。胡锦涛总书记对“和平 统一”内涵全面深刻的论述,充分地展现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贯彻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 弃”方针的决心及追求和平的最大诚意与善意,对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推进两岸关系发展无疑会产 生重大、积极、深远的影响。
(五)以灵活务实的方式寻求两岸政治格局的突破。
胡锦涛总书记的“四点意见”既体现了原则的坚定性,也体现了策略的灵活性,在寻求突破两 岸旧的政治格局上展现了广阔的胸襟、恢宏的气度与极大的魄力。为了能尽快在“九二共识”基础 上恢复两岸协商和谈判,胡锦涛总书记公开向包括台湾执政当局在内的岛内各派政治势力发出呼吁 ,“只要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九二共识’,不管是什么人、什么政党,也不管他们过去说过 什么、做过什么,我们都愿意同他们谈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问题”。并充满真诚与善意 地表示,“对于台湾任何人、任何政党朝着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方向所作的努力,我们都欢迎”。“ 只要确立了一个中国的大前提,我们对任何有利于维护台海和平、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 意见和建议都愿意作出正面回应,也愿意在双方共同努力的基础上寻求接触、交往的新途径”。为 了落实这一战略思想,胡锦涛总书记以宏伟的胸襟和高超的政治智慧邀请、接待中国国民党主席连 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来访,打开了台湾政党与大陆交往的崭新局面,使两岸关系发展出现了历史 性的变化。
胡锦涛对台战略思想的具体实践
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新思维推进中央对台 政策的大幅度调整并确立了对台战略思想,同时又在不断地贯彻落实的实践中得到了创新和完善。
(一)坚决贯彻对台工作主要任务——反“独”遏“独”。
为了从根本上遏制“台独”势力的恶性发展,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打击“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 动的政策措施。
制定《反分裂国家法》,“以法制‘独’”。2004年发表了“ 5·17声明”,明确提出遏制“ 台独”是当前对台工作最紧迫的任务。为了更有效地遏制“台独”分裂活动,全国人大在2005年 3 月14日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首次把20多年来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一贯原则立场、方针政 策上升到法律高度,把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上升 为国家意志,有效地压制了“台独”分裂势力的嚣张气焰,稳定了一直高度紧张的台海局势。
积极建构反“独”统一战线。2005年大陆相继邀请国、亲、新三党主席连战、宋楚瑜、郁慕明 访问大陆,并与三党确立了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维护两岸同胞 共同利益的共同主张,正式建立起两岸政党联手反对“台独”的统一战线。
此外,中国政府持续做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的工作,使国际社会更加认清陈水扁当局的“台 独”分裂活动是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最大威胁和麻烦制造者,有效地营造了遏制“台独”分裂活 动的国际大环境,进一步在国际社会巩固了一个中国的大框架。
(二)以大气魄、大格局接待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化解两岸政治隔阂,开辟两岸接触交往的 新途径。
鉴于2004年底台“立委”选举后,岛内局势和台海形势出现了有利于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 ,胡锦涛总书记及时抓住契机,先后高规格地接待了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新 党主席郁慕明来访。特别是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来访,实现了国共领导人60年来首次握手,结束了 两党几十年来的恩恩怨怨,使国共关系与两岸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为开创两岸未来“迈出了历 史性的一步”。中国共产党和国、亲、新三党的党与党交流,不仅创建了党际交流的长效机制,开 辟了两岸交流的新途径,而且通过全程开放海内外各种媒体的直接报道,使广大台湾同胞直接感受 到大陆人民对台湾同胞的骨肉亲情,了解到大陆社会的真实面貌,开始改变了对大陆的负面看法, 拉近了两岸同胞的距离。
为落实两岸政党交流的规划,自2005年8月以来,国民党6个县市党部先后访问了祖国大陆厦门 等 6城市,进行基层党务交流,建立了对口交流机制,促进了两党地方党务人员的相互了解。中台 办与国民党定期举办的“国共经贸论坛”及与亲民党政策中心合办的“两岸菁英论坛”等两党交流 机制陆续展开,就促进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进行深入讨论并发表共同建议,将对两岸经济关系发展 产生重大推动作用。
(三)落实“以民为本”理念,切实照顾和维护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
在坚决反对“台独”分裂的同时,祖国大陆从维护台湾民众的切身利益出发推出了一系列优惠 政策,切实履行并实践“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尊重”、“信赖”、“依靠”台湾同胞,为台湾 同胞办实事、办好事的诺言。
充分理解台湾同胞的历史遭遇,处处尊重台湾同胞的情感。台海基会理事长辜振甫去世后,大 陆派国台办副主任孙亚夫和海协秘书长李亚飞亲自赴台吊唁。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系列活 动中,大陆实事求是地肯定了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所做的贡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 协主席贾庆林在纪念台湾光复6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中,对在反抗日本殖民统治斗争中牺牲的65万台 湾同胞表达了深切的哀悼和崇高的敬意,深情地赞扬他们“以鲜血和生命证明自己是中国人”,他 们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分离的成员”。
积极落实惠利台湾同胞的各项措施。为便利台胞往来,简化台湾居民入出境和居留手续;正式 开放台湾18种水果准入,并对其中15种水果实行进口零关税;正式实施修订后的《台湾香港澳门居 民在内地就业管理规定》,放宽台湾居民在大陆就业的条件限制,简化了台湾居民在大陆就业的手 续;正式实行对在大陆高校和科研院所就读的台湾学生实行与大陆学生相同的收费标准,并提拨700 万人民币设立台湾学生奖(助)学金;正式宣布开放大陆民众赴台旅游观光;积极进行向台湾同胞赠 送一对大熊猫的挑选工作。
同时,积极促成2005年“台商春节包机”,首次实现了“共同参与、多点开放、直接对飞、双 向载客”,中断56年的两岸航线第一次实现双向飞航。在大陆方面的积极推动下,两岸民航业者又 就2006年春节包机达成共识,除了增加航点、班次外,还扩大了搭载范围,极大方便了往返大陆的 台湾同胞。大陆民航总局批准台湾 4家航空公司飞往欧洲、东南亚的客货运定期航班飞越大陆空域 的申请,大大降低了岛内民航业者的经营成本,提升了其竞争力。
祖国大陆“以民为本”的对台新举措呈现出以下新特点:一是积极主动,不再坐等对方配合, 只要操之在我,便立即务实推动。二是直接面向台湾社会各阶层,照顾的对象从过去的台商逐步扩 展到台生、台农等所有台湾同胞。三是认真履行对台湾同胞的每一项承诺,展现了政策可信度与行 政执行力。
(四)积极推动两岸各项经贸合作。
为推动两岸经贸合作深入发展,大陆采取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大动作。继成立跨部会的中央对 台经贸小组后,国台办正式增设“投诉协调局”,切实保护台商合法权益。国台办与国家开发银行 签署《关于支持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发展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为大陆台资企业提供 300亿元人民 币的开发性贷款。为进一步方便台商在大陆投资创业,福州马尾、厦门海沧等地先后设立台商投资 区;沈阳、南京、成都、武汉等地还设立了“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区”。
胡锦涛对台战略新思维及一系列对台政策新举措的实施在岛内和国际社会都引起了强烈反响。 它不仅极大地缓和了两岸的紧张气氛,打破了岛内政党与大陆交流的政治禁忌,两岸旧有的政治格 局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而且,有效地压制了“台独”分裂势力的嚣张气焰,对岛内政治格局的变 化产生了重要影响。2005年两岸关系发展的实践证明,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对台战 略新思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两岸关系和岛内政局将继续产生深远影响。
胡锦涛总书记对台战略思想及一系列对台政策新举措在岛内和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不仅 有效地遏制了“台独”分裂势力的嚣张气焰,一举改变了十几年来岛内政治格局“绿涨蓝消”的态 势;而且,从根本上缓和了两岸的紧张气氛,打破了岛内政党与大陆交流的政治禁忌,两岸旧有的 政治格局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两岸关系发展的实践证明,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对 台战略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台海和平与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将 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以统一祖国、振兴中华为己任,肩负着指导全球华人华侨反“独”促统运 动和促进两岸交流、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与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艰巨历史任务,更要认真贯彻党的对 台方针政策,紧密配合党的对台工作部署。学好胡锦涛总书记对台战略思想,把握其深刻的思想内 涵,对开创新时期反“独”促统工作的新局面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
相关新闻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