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台海局势在政治层面,目前虽说仍是霜寒依旧,但不可否认一种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社会“暖 象”亦在频频萌动。近年来,随着两岸民间与官方直接或间接的互动,一股进香朝圣、寻根谒祖、 奉祀天妃的热潮滚滚而来。妈祖信仰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被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科学、伦理 、宗教等诸多学科所解读,已然成为一种超时空、跨地域的民间信仰。蔚为大观的妈祖文化也已上 升为人类传承文明,发展进步的世界性课题。同时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各方人士,对信仰妈祖、研 究妈祖、议论妈祖这一维系两岸中华民族情结的重要载体投入关注,并使其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之桥 梁和纽带作用得以充分有效地发挥。
台湾人自发地奉神拜祖,什么力量也阻它不得,这在历史传统与现代文明上,在一个民族文化 天性的亘古演绎及文化认同上,绝非仅仅以窥其活动本身所产生的庞大、深远影响就能释其所然, 事实上这是一种普遍表现对其生存的精神寄托与附随,由虔诚地折服而感悟至深。且不说人要拜祖 ,神要认宗,即使民俗、艺术、工艺、建筑等等也要寻找自己的祖根渊源,更何况缘历史而形成台 湾民众普遍而强烈的祖籍观念、民族意识、归属要求以及由寄望而凝聚成一种文化的向心性,已然 融入到民族血脉至深处,成就着千千万万汇聚亲情的载体。在这一点上,惟妈祖信仰影响颇深,信 者尤众,香火最盛。
妈祖由人变成神,是人们基于崇拜自然神并使之人格化所演绎的一出“真实的”神话。
其背景源于航海业自北宋以后的蓬勃发展,航海人更进一步希望能有一尊代表上天意志统管所 有海域的神祗,来保护人间的航海安全。恰有民间女子林默娘,平素仁慈宽怀,热心扶危济困,救 助海难受到人们的敬重。北宋雍熙四年(公元 987年),林默娘28岁时,为救海而捐躯,羽化升天。 于是,乡民们便在岛屿上修建庙宇奉祀,且出海人遭遇危难时,常见有一披挂朱服的女子现身,直 到化险为夷。更有史载,“台湾往来,神迹尤著。倘遇风浪危急,呼妈祖则神披发而来,其效立应 ”。这便是“通灵神女”演化成海上保护神——妈祖的最早传说。南宋著名文学家刘克庄赋诗:“ 灵妃一女子,瓣香起湄洲。”就寓意深刻地概括了妈祖由人变神的史实,同时亦点明了妈祖信仰肇 自湄洲。诚然如此,对于神和人来说,不在于其已有的地位,而是因其事功的独一无二而受到世人 的褒封和颂扬。妈祖从一介平民成为两岸“共神”,甚至奉若世界和平之神,无不印证上述关于人 神结论。不过妈祖与其他诸神不同,不是凭空想象的神祗,她的本体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一个勇 敢无畏、充满传奇、护佑民众、如影随形、淳德向善、植于人心、助人为乐、功量无比的人。当然 ,妈祖信仰虽亦有些许迷信、夸张的成份,但不可否认它在历史上确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其中最 主要的是对海上交通和开发台湾与维护祖国统一的影响。再说,妈祖文化作为活态的文化,关乎和 平、大爱、勇敢。妈祖是人、神同格与精神的集中表现,更有妈祖形象亦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精神 沃土,成为善良、智慧和正义的化身。联合国亦授予妈祖“和平女神”称号,以表彰妈祖为人类和 平与进步作出的突出贡献。“这也是当今世人尤其台湾民众为何会有如此众多的妈祖信徒的最好解 释,也是今天我们要纪念她的重要原因”。
千百年来,妈祖信仰经过不断地分灵割火与传播,已经从湄洲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如今已成为 蜚声海内外一尊跨越时空、泽被四海的国际神明。两岸虽然横隔海峡,但妈祖信仰却从不因历史的 旷远与现实的藩篱而受影响。人们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就有妈祖 信仰。台湾岛内,从纯朴的乡村到繁华的城市,处处都有妈祖庙的兴建。在寺庙的布局上,多数妈 祖大殿都有观音殿,然观音只是妈祖的陪祀,足见台湾人对妈祖的信仰之深。
妈祖信仰作为一种仪式文化,浸透着浓郁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色彩,从它的形成到传播,始终离 不开海洋。尽管这种信仰的初始宗义是尊妈祖为航海保护神,且自北宋时期发轫,有“神之庙始莆 ,遍闽浙”的记载,至南宋中期已相当普遍。说明湄洲妈祖庙是世界所有妈祖庙的祖庙,而世界各 地的妈祖庙则皆为湄洲妈祖的行宫。千百年的历史推进,经久不衰的艺术渲染和演绎,大大提升了 妈祖作为人格神博大的精神魅力,并逐渐积淀成以反映人类追求真、善、美的妈祖文化,规范和影 响着今天人们的社会行为和价值取向。从这个意义上说,妈祖信仰已不再仅仅是海洋文化研究及奉 祀海神活动特定的内容,妈祖信仰已经走出单纯的民间信仰殿堂,成为中华民族一种特殊的文化形 态,成为华夏文明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正是基于两岸之间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情缘,而这种文化 又饱含着个人对祖国的一种深沉的民族情感,即“大一统”的思想是中华文化的主流,是它的精神 所在。规模盛大的祭奠,络绎不绝的朝拜,凸现场面的恢宏壮观。时下这种传统的妈祖庙大型祭奠, 有开锣鼓、头旗、三仙旗、绣旗、哨角、执士队、神轿、太子团、神童团、庄仪团等,已成为与黄 帝陵祭奠、孔庙祭奠并列的中华三大祭奠之一。传承着汉文化强国的风范和精神,维系着中华民族 根同宗、血同源的骨肉亲情,倾诉着“百善孝为先”及“儿行千里母担忧”的对白与心声,寄托着 中华民族重视家庭伦理范式,敬宗尊祖、同时秉承强烈的崇古价值取向,慎终追远,寻根报本的浓 厚的思想感情。
妈祖文化瑰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形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文化与日月同辉光彩 夺目的亮点,是促成国家昌盛、民族团结、民生富饶的强劲动力。人们传承与衍播它的目的,不外 是化育子孙后代和弘扬民族精神,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妈祖文化这一理论阐述,始于1987年在莆 田举行妈祖千年祭学术研讨会上,至今已有了更为深化和丰富的释读。半个多世纪以来,台湾海峡 被人为隔绝,唯有妈祖信仰者敢于冲破重重障碍,来往于海峡两岸之间。近些年朝拜谒祖进香,更 是盛况空前。所有这些,无不印证连战先生所讲的“中华文化岂能因少数人而被摧毁”。台湾同胞 和海内外华人的妈祖信仰是中华民族固有的凝聚力、向心力的一种体现,是一种纽带关系,它蕴涵 着两岸同胞对国泰民安的共同期盼,任何别有用心的蓄意割裂,都是违背历史潮流的,是注定没有 前途的。
相关新闻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