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六年前,陈水扁在参选时,喊出“干干净净、打击黑金”的口号。这在岛内确实迷惑了不少人 。六年过去了,台湾当局的贪腐形象对其“清廉”、“进步”的自我标榜形成强烈的讽刺。
政治献金案
2004年2月2日,台湾东帝士集团董事长陈由豪向“立法院”传真信函指称,陈水扁曾在2000年 “大选”时收受政治献金,并称陈水扁从当市“议员”起到选“总统”,他都曾提供财务捐献。陈 由豪明指,1998年陈水扁选台北市长和2000年大选时,“有时透过阿扁亲信,有时亲赴扁府,以现 金方式献上政治献金,所有政治献金均无收条”。信中除了已经爆出的 5笔总计1460万元新台币的 政治献金外,又提出1997年给民进党党部600万元的政治献金。
高雄捷运工程弊案
高雄捷运工程于2001年1月12日签约,同年10月30日开工,预定在2006年正式通车。开工以来, 高雄捷运工程就频繁发生事故,而有关高雄捷运公司涉嫌非法向民进党当局提供政治献金的事件也 时常被台湾媒体披露。
高雄捷运工程弊案的起因是:2005年 8月底,在台湾的数千名泰国劳工不堪工程承包方的不人 道待遇及被榨逾6000万元新台币而举行暴动,台湾检调单位介入调查,由此揭出大规模的官商勾结 舞弊黑幕。由台湾当局主管的高捷公司将招揽外劳的工作私下非法授受给台湾华磐中介公司,双方 疑涉伪造文书、利益输送、收受回扣,以及虐待、剥削泰国劳工,从中牟取每年高达 1.5亿元新台 币的暴利等行为。经高雄市检调部门调查发现,高捷弊案是民进党上层人物一手操控的官商勾结大 案。在这起投资高达1800亿元新台币的工程中,存在大规模政商勾结,谋取私利的不法行为,高雄 捷运公司前副董事长陈敏贤名下的基金会,有8000多万元新台币的资金往来异常。
高捷弊案的爆发,使陈水扁当局陷入了空前的执政和信任危机,直接导致了包括台湾行政部门 “劳委会主委”陈菊、高雄代理市长陈其迈、“陈水扁政策顾问”陈哲男和陈敏贤,以及高雄市劳 工局长方来进等五名高级官员先后辞职。
股市秃鹰案
2004年以来,台湾多种股票遭不法财团与证券公司勾结放空,使台湾的股民遭受严重损失。这 些不法分子因投机与贪婪,被台湾股民称为股市“秃鹰”。据台湾民意代表邱毅揭露,早在2002年 ,就有消息传出一些“股市秃鹰”拿出8000万元新台币作为公关费,利用现为民进党大老吴乃仁同 行的前财经记者陈宗基的关系,搭上台湾“总统府”参事陈鸿荣,官商勾结,关系不断升级。前证 交所董事、现“金管会主委”龚照胜以及证交所董事长吴乃仁涉嫌接受台湾某在线游戏公司贿赂, 一起赴韩国为该公司成功上柜“庆功”并去赌场洗钱。
2005年初,“股市秃鹰案”曝光后,在社会及“立法院”的强大压力下,台湾当局只判前“金 管会检查局局长”李进诚 8年徒刑。台湾各界认为,吴乃仁至少是“秃鹰案”的“知情人士”,民 进党当局仍然是只打苍蝇,不打老虎,没有把幕后真正的黑手揪出来。2005年 8月,岛内又爆出身 为岛内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的吴乃仁亲信,涉嫌盗取交易所内电脑中有关上市公司情况核查的机密资 料。据此,不但自己放空股票获利,还外泄给不法集团,造成了台湾股市投资者的损失大约达 500 亿元新台币。
“中华电信”释股案
该案指台湾“交通部”将原持有的 100%“中华电信公司”的股权以提升公司竞争力名义,进 行民营化释股。经 5次释股后,“中华电信”的公股部分降至50%以下,使该公司正式成为民营公 司。而价值近6000亿元新台币的“国营企业”因此被贱价转给了财团。为了反对台湾当局借“释股 ”之名掏空“国库”,2005年 8月10日,台湾“中华电信工会”为反对中华电信释股,发动北、中 、南部串连大罢工。同时,由多位学者、作家、媒体人发起成立“全民追讨政府掏空国库行动联盟 ”,该联盟第一波“追讨目标”包括陈水扁“停建核四”、“中华电信释股”等,共掏空“国库” 3305亿元新台币,扬言要打破“白金”政治,把执政者掏空的财产要回来。
高速铁路延宕案
原定2005年10月31日通车的台湾高速铁路,由于资金缺口巨大,工程进展缓慢,结果于 9月宣 布需延后一年通车,造成损失高达 667.5亿元新台币。早在1997年,台湾高铁公司五大原始股东以 民间主要投资而“‘政府’零出资”的 BOT经营模式,取得了台湾高速铁路的营运权,修建贯通台 湾南北(高雄--台北)的高速铁路。2005年,台湾高铁公司不但建设资金未到位,在公司的财务结构 中,民间的实际投资也仅占16%,而由政府投资及负连带保证金及其它相关贷款竟占了84%,完全背 离 BOT原则。在时任“行政院长”谢长廷的强力要求下,由当局控制的“中华航空发展基金会”、 “中国技术服务社”分别出资45亿及30亿元新台币投资高铁,为高铁公司填补财务窟窿。由于台湾 高铁公司董事长殷琪是2000年台湾大选时,陈水扁“国政顾问团”的重要成员,外界强烈质疑陈水 扁与民进党为殷琪输送利益,让高铁公司占尽了便宜。
“中国钢铁公司”花红案
此案又称“林文渊吞花红案”。2005年10月12日,有“陈水扁家臣”之称的台湾“中国钢铁公 司”董事长林文渊,被指将4400万元新台币的公司员工配股分红纳入私囊。事件曝光后,林文渊于 10月15日被迫宣布辞职。2000年台湾大选时,林文渊曾担任陈水扁竞选阵营的副总干事,专司总务 及预算控制,被外界视为陈水扁的嫡系。此案的出现,反映出整个民进党执政团队贪腐与堕落。
台开案
2005年6、7月份,陈水扁女婿赵建铭以其母简水绵的名义通过彰化银行买进2万多张(每张1000 股)台湾土地开发信托投资公司(简称台开)的股票。当时,“台开”长期亏损,每股仅仅2元新台币 。随后,台湾当局贷款 165亿元给“台开”,该公司的股价一度高达每股20元,短短一年赵建铭获 利竟达3亿多元。经过台湾检方调查,赵建铭与“台开”董事长、彰银董事长曾有多次餐会,并与“ 台开”董事长苏德建、蔡清文、游世一等人讨论“台开”股票问题。简水绵就是在餐会后,在彰银 开户买了“台开”股票。赵建铭购买“台开”股票获取暴利,完全是“空手套白狼”,购买股票所 需的1000多万元完全由国票证券董事蔡清文找人垫付。当“台开”获得当局贷款,股价从 3.5元升 到 7元时,赵建铭出售了一半股票,将变现的资金还给了当初的垫付人。人们怀疑,如果赵建铭不 是陈水扁的女婿,谁会替他付巨资炒股?
赵建铭涉嫌“台开”股票内线交易,进而爆出他涉及“台开”董事长人选关说,并收取巨额关 说费,及安排母亲简水绵及弟弟赵建勋、程雅玲夫妇等亲友通过特殊管道买卖“台开”股票等内幕 。“台开”案又意外扯出“台开”董事长职位之争,由于“台开”官股、民股斗争激烈,“台开” 董事长苏德建(已收押)为保住官位,透过赵建铭向“总统府”关说,检方查出苏德建曾间接付给赵 建铭300万元新台币。
国票案
又称国票金董座案。台湾金融资产服务公司董事长洪三雄与耐斯集团总裁陈哲芳两派为国票金 董座激烈相争,陈哲芳因得到陈水扁女婿赵建铭的助阵,惊险地抢下国票金董座。检方查出,陈哲 芳汇款2700万元新台币到赵建铭家人账户,怀疑这笔钱是赵建铭协助陈哲芳抢下国票金董座的“谢 金”。
SOGO案
事情起因是台北SOGO百货公司的大股东太平洋建设公司因为多业经营,投资失误,资金周转困 难,希望得到“政府”的援手,于是请求与陈水扁之妻吴淑珍很熟的太平洋流通投资公司的老板李 恒隆出马游说。李恒隆宣称自己政商关系良好,愿意主动出面帮助。太平洋建设公司行贿包括 880 万元新台币礼券在内共2000万元来打点高层。在李恒隆穿针引线下,“总统府副秘书长”陈哲男曾 找过当时的“财政部长”颜庆章,由颜庆章出面与债权银行团沟通。此后,在李恒隆、陈哲男等人 设计的圈套下,经过仅仅一年左右的时间,太平洋建设集团的全部股权被转移到他人名下。整件事 被怀疑有公权力的介入,是幕后黑手在操控。随着案件调查的深入,爆出“第一家庭”收受SOGO百 货总值 880万元购物礼券,介入SOGO经营权争夺战的丑闻。舆论认为,“第一家庭”收受SOGO礼券 跟陈哲男脱离不了关系,陈水扁和SOGO多方买家都有关系,根本就是这宗弊案的总指挥。
“总统府”炒股案
陈水扁的亲信陈哲男在“副秘书长”任内,指派“总统府”会计人员高慎慎开立 5个户头供买 卖股票之用,这5个帐户的金额从上千万元“成长”到近亿元,赚多赔少。
台湾检调部门调查证实,陈哲男有多达 159起的非法股票交易案,包括交代高慎慎在两天内交 易180 张台湾兴柜股票,在陈哲男的申报资料中,却没有兴柜股票,明显违法。台湾有的民意代表 表示,陈哲男利用人头户买卖股票,而吴淑珍之前也大手笔进出股市,两人都是赚多赔少,有无互 通消息,或是涉及内线交易,这些都应该要去深入调查的。
前“总统府侍卫长”、现任“后备司令”余连发也卷入炒股事件,交易金额高达上千万元新台 币。国民党“立委”痛批:“总统府”已成为“黑金炒股中心”。
台湾肥料公司人事案
前台湾肥料公司总经理黄清晏因被别人抓住不利证据本来该被撤换,但黄清晏找了台肥监察人 、并任“第一家庭律师”的林志豪“帮忙”。林志豪担任台湾肥料公司监察人,却包揽台肥诉讼工 作,甚至狮子大开口要求 490万元新台币服务报酬。得到好处后,林志豪去找吴淑珍求援,吴淑珍 随即要求陈水扁办公室“副秘书长”马永成打电话给当时的“行政院秘书长”卓荣泰“处理”,时 任“行政院长”的谢长廷则要求暂缓发公文。“台肥人事”本来2005年11月 1日生效,后居然在10 月31日变卦。遭撤换的台湾肥料公司前董事长范振宗在岛外接受台湾TVBS采访时再度爆料说,自己 确实掌握许多对原台肥总经理黄清晏不利的证据,但是对方以前却能稳坐总经理的位置,是因为黄 清晏有一个比陈水扁还大的靠山。台湾民意代表邱毅证实,去年10月底,当时的台肥总经理黄清晏 本来就要被换掉,是背后的“有力人士”把他救了,这“有力人士”比“总统”还大。
二次金改案
陈水扁上台执政后,将金融领域里的改革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曾先后两次提出金融改革方案 。第一次金融改革的方案为:在二年内将金融机构坏账比率降到5%以下,银行资本充足率提高到8% 以上。第二次金融改革方案为:在2005年底实现公营金融机构的公股减半,2006年底实现金融控股 公司减半,促成三家金融机构市场占有率在10% 以上,金融机构由外资经营或到海外上市等四大目 标。
岛内舆论普遍认为,陈水扁的“二次金改”方案,不但政治考量浓厚,而且弊端多。陈水扁“ 金改”的目的,是要削弱国民党的经济基础与基层势力,清除国民党卷土重来后掌握金融机构的机 会,切断未来国民党重新上台后的金脉,并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建立起更为扎实的政商结盟关系。从 业务层面上讲,“二次金改”先是关闭分行申设的管道,以行政手段阻碍新金控成立,又以行政指 令限期完成金融整并,无异抬高了并购成本,增加并购的困难度,破坏市场机制。
财产信托漏报案
陈水扁2004年实行财产信托,其夫妇申报财产从1994年他任台北市长前的1000万元新台币,飙 涨到2003年底的7000万元新台币,股票市值从最初的55万元增至 3亿多元。之后传出其妻在财产信 托后又进行股市交易近3000万元,却未办理申报,面对媒体的质询,“总统府”澄清是“会计师疏 失”。
“驸马爷”特权案
赵建铭原任台北三峡恩主公医院的医生,2001年与陈水扁之女陈幸妤成婚,3 个月后摇身变成 台大医院骨科总医师。面对世人的质疑,台大医院出面澄清,声称缩短住院医生升任总医师年限是 为利于人事交接,同期擢升共 5人,没有所谓“赵建铭条款”。成为陈水扁女婿的赵建铭,在岛内 被称为“驸马爷”,由于贪心成性,被称“敢要敢拿敢关说”,戴着“第一家庭”的光环,从官场 到商场、从民企到“国”企,充当中介进行游说,因而得到“赵中介”的绰号。其父赵玉柱,其母 简水绵,也多次凭“第一亲家”特权换取特殊待遇,强行介入人事安排。2006年,被揭露以六折优 惠购买700平方米、原价1.2亿元新台币的“帝宝”豪宅,疑涉利益输送。
奢华婚礼案
2005年台湾风灾、水灾侵袭,恰逢陈水扁之子陈致中与儿媳黄睿靓举办世纪婚宴,装潢奢华, 珠宝首饰每件动辄上百万元新台币,被外界质疑作风穷奢极侈。最遭人非议的是,陈水扁还动用自 己的专机“空军一号”,带着一家子亲戚、朋友威风八面地飞赴台中媳妇家乡参加婚宴,在台中又 出动军警500人进行“安全维护”,以公器、公款造就“王子”的浪漫婚礼。
岛内舆论指出,从这些弊案可以看出,民进党正在非常广泛的领域,进行集团式的、大规模的 、系统的官商勾结、利益输送、贪赃自肥。仅用了六年时间,标榜“清流”的民进党绿色政权就“ 黑”得流油、腐得流脓了。台湾媒体说:“民进党的腐败比无能更让人难以接受”。这真是一语道 破了台湾人民的失望。
相关新闻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