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06年第五期  > 正文

“反贪腐倒扁”运动概观

日期:2008-05-19 15:05 来源: 作者:本刊编辑部 郁川虎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以“反贪腐”、“阿扁下台”为目标的“百万人倒扁运动”如火如荼,持续延烧一个多月,给陈水扁当局以强烈震撼,引起台湾岛内外极大关注。


“倒扁”运动浪奔潮涌


  8月7日,前民进党主席施明德以“老战友”名义致函陈水扁,促陈“为了爱民进党,为了爱台湾” 勇敢认错,鞠躬下台。

  8月10日,施明德宣布,将发起“百万人倒扁运动”。他倡议每人捐100元,作为“倒扁”活动经费;一旦捐款人数达到百万,他就率众在“总统府”前静坐,并表示“不达目的,绝不休止”。此举得到民众积极响应。民进党创党元老魏耀乾、前民进党主席许信良、前民进党“立委”王丽萍、吕秀莲医疗小组召集人陈耀昌、“中研院”副院长曾志朗,以及律师界、文艺界、医卫界等也纷纷支持。

  8月23日,“倒扁”捐款突破亿元大关。两天后,捐款账户关闭时,总金额高达1.11亿元新台币。

  8月28日,施明德宣布,“倒扁”总部9月1日进驻凯达格兰大道,9月9日正式展开静坐活动。“倒扁”总部如期进驻后,在凯达格兰大道举行了小规模“反贪腐试坐”行动。

  9月9日,“百万人反贪腐倒扁静坐行动”拉开帷幕。数万民众绕行“纳斯卡线”后正式展开静坐。施明德亲自担任静坐行动总指挥,宣告“陈水扁不倒,绝不离开凯达格兰大道”。

  9月11日,施明德公开呼吁马英九、王金平、连战、宋楚瑜、吕秀莲、李登辉等人促陈水扁下台,共商陈下台后台湾政局的发展走向。

  9月15日,“反贪腐倒扁”总部发动“荧光围城”大游行,再次拉高“倒扁”声势。施明德带领游行队伍从凯达格兰大道出发,绕经“总统府”、“玉山官邸”后返回,历时四个小时。“倒扁”总部称现场人数超过75万人。

  9月26日,“倒扁”总部公布29日至10月6日“环岛倒扁”行程,由施明德率领游行车队绕台湾一周,力图实现“遍地和平开花”,把台北市的游行转变成全台湾的游行,动员更多民众参加“十月十日天下围攻”。

  10月10日,由“倒扁”总部发起的“天下围攻”行动在台北登场,来自岛内各地的“倒扁”民众身穿红衣,高呼“倒扁”口号,分东南西北四区包围“总统府”,全力向“立法院”施压,通过“总统罢免案”,“还权于民”。 据总部公布,参与“天下围攻”的民众共有150万人次。“倒扁”总部还在现场发起了罢免民进党籍“立委”的活动,“倒扁”民众踊跃联署。

  10月12日,由于原已申请到14日至27日在凯达格兰大道的集会许可被警方废止,“倒扁”总部决定“红衫军”即日起回家休息,台北火车站前仅留下施明德等骨干继续静坐。总部表示,这只是阶段性缩小静坐规模,下一轮大规模行动的启动点是检察官陈瑞仁提出“国务机要费案”起诉书。


反制行动不断升级


  8月12日,陈水扁在“凯达格兰”学校演讲时称,“总统”应受到如何对待,“宪法”自有规定;“倒扁”运动不是理性的抗争,是开民主的倒车。与此相呼应,民进党试图藉“抹黄”、“抹黑”、“抹红”施明德来扭曲“倒扁”运动的正当性。

  8月20日,陈水扁在出席“台南同乡会”活动时表示自己“绝对不会倒下去”。次日,在接见日本议员时又强调“绝对不会中途倒下,一定会做到2008年5月20日”。

  9月1日,民进党中央发函要求党籍“立委”及各级党公职人员不得公开互相攻讦或攻讦该党,否则将移送“中评会”议处。

  9月3日,陈水扁率团“出访”帕劳与瑙鲁,回程“过境”美国属地关岛。在帕劳答记者问时,他将这场运动定位为“夺权斗争、政治恶斗,是2000年和2004年选举后遗症”。

  9日10日,陈水扁返回台南县官田乡“祭祖”,再次声称“台湾不会倒,阿扁也不会倒”。

  9月12日,“总统府”秘书长陈唐山、“国安会”秘书长邱义仁、民进党“党团总召”柯建铭等召开会议,决定就“倒扁”总部发起的“荧光围城”进行反制。次日,民进党中常会决定向地方党部、党籍“立委”及县市长发出动员令,要求参加“9.16挺扁游行”,并对每个县市长动员参加的规模作出具体规定。同时,民进党要求党员“不得接近总统府附近的倒扁静坐区,违者党纪处分”。

  9月16日,“台湾社”发起 “挺扁游行”。经过此前民进党大力动员,民进党主席游锡堃、高雄市代理市长叶菊兰、民进党高雄市长参选人陈菊及几位民进党县市长、县市“立委”、县市议员参加了游行。警方估计到场人数最多时约5.5万人。

  9月22日,民进党分别在新竹、桃园、台北办了3场“新阳光、新契约向国民报告”说明会,大力“挺扁”。

  9月24日,陈水扁抛出“变更领土”的“台独宪改”论调,以“保卫本土政权”、“公投制宪”等议题,重新挑起所谓的“主体认同”问题,蓄意冲撞“法理台独”红线,掀起蓝绿对抗、两岸对抗,转移矛盾焦点,削弱运动对自身的压力。

  9月28日,民进党举行创党20周年纪念活动。随后又在高雄举办30万人参加的大型造势活动并声称将发动“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催生宪法”、“追讨国民党党产”等一系列“公投”活动。苏贞昌、游锡堃、台北市长候选人谢长廷及吕秀莲仍延续“挺扁”基调。

  10月10日,陈水扁在“双十”庆典讲话中再次强硬表示“要做到2008年任期结束”,并抨击“二次罢免案”是“朝野政党恶斗另一个新插曲”。面对场内外的“倒扁声浪,陈水扁气急败坏地宣称“明年以后不要办‘双十庆典’”

  庆典结束后,“总统府”强烈抨击“天下围攻”是非法集会、“聚众滋扰”,典礼上的“倒扁”行动让“双十节”变成“国耻日”。翌日。“内政部长”李逸洋指示“警政署”,要求台北市警局收回已核准的“倒扁”静坐路权,并且不得再核准“倒扁”活动的申请.


岛内外有关方面的反映


  国民党:鼓励党员以个人身份支持“倒扁”

  8月29日,国民党发言人黄玉振表示,面对“倒扁”行动,国民党不以政党介入,鼓励党员以个人身份支持。未来“倒扁”运动进入静坐阶段时,也不会禁止任何党员以个人名义参加,反而鼓励党员以个人名义参加。如果以政党名义支持“倒扁”活动,就会变成蓝绿恶斗、政党对决;不愿意用党的名义支持,就是希望“倒扁”行动能够成功。9月9日,马英九在各大报刊发表专文,表达自己支持但不介入的立场。他希望用人民的力量,让贪腐的陈水扁下台,还给台湾一个干净的未来。他还提议“二次罢免”陈水扁,表示愿与苏贞昌见面,“寻找促成政治安定之道”。


  亲民党:踊跃“倒扁”,提出二次罢免案


  9月9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穿红衣现身“倒扁”现场,与施明德一同登台与民众高呼“阿扁下台”的口号。9月20日,施明德率“倒扁”民众重返凯达格兰大道后,宋楚瑜也参加了静坐。9月26日,亲民党提出的“二次罢免案”排进“立法院院会”报告事项。“双十”庆典上,宋楚瑜在陈水扁致词时,率党籍“立委”中途退场表示抗议,并加入场外民众“倒扁”行列。


  台联党:不“挺扁”也不“倒扁”,立法院是关键


  8月10日,李登辉预言,施明德“倒扁”将冲击民进党内部思考,造成民进党“质变”,可能引发后续效应,“台湾会有变局,陈水扁下台的机率很高”。

  9月8日,台湾团结联盟政策会执行长何敏豪说,李登辉对“倒扁”活动的立场始终如一:“不挺扁也不倒扁”,并要求台联“立委”不介入“倒扁”活动。

“9.16游行”中,李登辉和台联党坚持“不动员、不介入”立场,要求台联党员与其“划清界限”,不参加“挺扁游行”。

  9月18日,李登辉形容“倒扁”与“挺扁”是一场“民主的内战”,公开宣示“保持中立”的立场,并称“上街头和靠司法都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立法院就成了如何让政局稳定下来的关键”。随后,李登辉提出“虚位元首内阁制”方案。

22日晚,李登辉在基隆向陈水扁公开喊话。他说:“台湾之子不是一个人而已,台湾之子满街都是……,领导人做不好,就下台换人做”。次日,他再次发表讲话,指责民进党执政后,台湾的民主化“只有退步,没有进步”。

  9月26日,台联党号召上百个工商与民间社团,敦请“立法院长”王金平邀集朝野协商,但王仅表示,若苏贞昌或马英九邀请,他愿意“参与协商”。


美国:看似中立,实为保扁


  8月16日,美国明确向泛蓝高层传递信息,强调“最不乐见台湾社会大乱”,希望“倒扁风暴尽速平息”。9月11日,美向台湾朝野各方表达“反对非体制内倒扁活动”的立场,要求一切分歧应遵循体制内途径解决。9月15日,美国国务院发表讲话,称美国支持台湾的民主过程和稳定,但不涉入台湾的内政。9月25日,针对陈水扁的“修宪变更领土”说,美国以前所未有的重话表示,“美国严肃看待陈水扁能否履行承诺,这是对他领导能力的考验,也涉及台湾人民的利益、台海安定、以及台湾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一些媒体的评论


  民进党为陈水扁护航,是台湾的悲哀


  《星洲日报》(香港)10月14日发表文章指出,悲哀的是,当红衫军在9.15和10.10两次淹没台北之后,执政的民进党还是逆民意而行,继续为贪渎的陈水扁护航。当整个宪政对一个贪腐无能的“总统”无计可施时,真正是台湾的悲哀。


陈水扁已经是一个失败者


  英文《中国邮报》10月14日发表文章称,这个运动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而且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或者如施明德一再宣称的,将继续下去直到“陈总统”下台。这场群众运动耐力持久,跨越社会阶层、意识形态、地理和种族,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当一个公民投票选举的“元首”害怕民意,这意味着他意识到自己已经失去了公众的支持。尽管只有少数人认为陈水扁最终会被和平运动迫使放弃权力。但大多数人认为他滥用权力,从内心深处不再认可陈水扁是他们的领袖。


陈水扁不会自动下台


  马来西亚《光华日报》文章称,“天下围攻”可以说是“倒扁”风潮一波紧接一波后的高潮,受到全世界许多人关注。面对百万民众的抗议,陈水扁会下台吗?很多人都看出,除非美国人插手干预,不然这时候要他自动下台,是很难的事。李敖就说过,美国人是陈水扁的“爸爸”,而陈水扁也是听“爸爸”话的乖孩子。


  无结果的行动


  台湾《东森新闻报》文章指出,随着广场上硕大屏幕秀出这些日子红衫军为理想写下的一幕幕动人诗篇,让人感动万分。遗憾的是,难道不知道他们所面对的是一位已经丧失羞耻心与道德品格的领导者,这样温和的街头运动能撼动他的“总统”宝座,能唤起他的良知吗?这样虚耗下去,“阿扁下台”的目标,会有实现的一天吗?放手吧!红衫军,把做秀舞台让给政客,把贪腐留给阿扁吧!历史终究会给我们最公正的审判! 


“倒扁”虽然失败,“倒扁”运动却成功


  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文章称,从红衫军诞生以来,迄今已逾周月,这是台湾民主发展过程中的特殊产物,标志着新一波公民运动正扬帆启程。“双十”庆典不是“反贪腐倒扁”运动的结束,而是整个公民运动的真正开始。尽管“倒扁”失败,但“倒扁”运动却是成功的。  


  五大因素使“倒扁难成”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称,“倒扁”运动的发展并不乐观,未来可能会继续僵持下去。虽然台湾岛内“倒扁”运动如火如荼,但是陈水扁短期内似乎仍有力撑下去的筹码,而“倒扁”运动难以成功的主要因素有五个:第一,台湾长期存在的蓝绿对抗的二元社会结构难以逾越和打破。第二,民进党内部权力呈“恐怖制衡”状态,成为陈水扁在民进党内抗御“倒扁”运动所引发的政治压力的防火墙。第三,李登辉个人政治野心使其难以主导政局。第四,马英九与“倒扁”保持距离,强调以“宪政”制度回应“倒扁”。这就减低了“倒扁”运动的动员力度,也使得陈水扁更为理直气壮地坚持以“司法”回应“倒扁”运动的诉求。第五,美国的态度仍不明朗,暂时免除了陈水扁腹背受敌之险。总之,“倒扁”运动的发展并不乐观。除非上述五大因素出现突变,或是弊案的调查结果证明陈水扁涉及贪腐,使民怨进一步大幅升高,否则这场“倒扁”运动未来可能会继续僵持下去。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