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06年第五期  > 正文

两岸交流迈出的新步伐

日期:2008-05-19 15:35 来源: 作者:刘建兴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述评两岸包机节日化及其它的框架性安排

   今年6月,两岸航空业者经过协商,在两岸客运包机节日化和开办专案包机的技术性问题上达成共识,做出了以下框架性的安排:一是两岸客运从原来的春节包机扩大到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四个主要民族传统节日;二是运送紧急医疗救援包机;三是残疾人等急难救助包机;四是有特殊需求的货运包机。应该怎样评估这一举措呢?笔者认为:这是两岸交流迈出的新步伐,但它的实际效益有限,更与实现两岸直航要求甚远。


民航交流新的步伐


  2003年、2005年和2006年两岸先后实现了三次春节包机,这对极小部分台商回岛过节有积极意义。此次客运包机扩大到四个传统民族节日,实现了客运包机节日化,必然会给较多台胞更大的方便和实惠。预计今年中秋节的包机计划将有1.1万多个座位,明年春节航次更可达到中秋节运送量的8倍,它不仅对奔波于两岸的台商有实惠,而且也有助于两岸观光旅游和探亲交流。

  以上四项共识的达成,证明“民间沟通、达成共识、各自安排”的澳门模式,是一条务实解决两岸交往困难的途径,求同存异,先达成“满足部分市场需求,再寻求更大突破”的共识,从而为两岸直航的逐步实现打下基础。

  以上四项共识的达成,也获得了岛内企业界和学界的好评。远东公关经理张有朋认为:“这总算是突破。”淡江大学张五岳教授认为:“此举对两岸关系发展有积极正面的影响。”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客运包机节日化等积极现象呢?是民进党、陈水扁放弃了“台独”路线,在两岸紧缩政策上改弦更张了吗?回答是否定的。笔者以为原因错综复杂,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陈水扁亲信和本人的贪腐弊案越揭越多,其形象、人格等已在岛内大多数选民中彻底破产,正处在四面楚歌中,“总统”宝座摇摇欲坠,真可谓“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在这种困境中,他还有什么心思和能力来应对两岸事务呢?

其次,是苏贞昌的一种策略运用。众所周知,苏贞昌是民进党内“四大天王”之一,又是目前台湾行政部门的最高负责人,权力欲很浓,他利用陈水扁在困境中“权力下放”的表态,趁机在两岸关系上作出点姿态,既显示他与陈水扁“积极管理”政策的不同,即所谓“苏修路线”,又企图借此迎合民心,抓住时机改善两岸经贸关系,以取得2008年大选候选人的资格。总之,苏贞昌的真正意图决不是要改善两岸关系,而是集中在“权力”二字上。

再者,广大赴祖国大陆投资台商和泛蓝阵营长期要求直航的舆论压力,无疑是一个经常发生作用的因素。


实际效益极其有限


  固然,两岸达成的客运包机节日化等四项共识是两岸关系上的一个突破,但若冷静分析一下,它们的实际效益却极其有限。因为这些共识对两岸快速发展的客运、货运要求来说,实在是缓不济急,有如蜗牛爬行。据估计,实行四个节日客运包机,一年共计166个班次,若以400人/架次计算,共可载客6.6万人;可是,仅在上海一地的台商就有几十万,加上其他地区更多达百万。而这区区6万之数,能满足多大要求呢?虽然,近年来厦门——金门的海运航线也在逐步扩大,但据统计,2001年到2005年的五年中,往返人数还不到27万,更是微不足道。至于货运包机,手续尤其烦琐,每次均需事先申请,拖延的时间很长,更大大降低了直航的效果。

  至于以上四项共识与两岸直航的要求相比,那更是杯水车薪了。因为直航包括客、货的空运和海运两部分,而客运包机节日化等只不过是其中微乎其微的一点点。

  众所周知,直航有益于祖国大陆经济的壮大和发展,但它更有利于台湾经济,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大发展的当今世界,如果没有与祖国大陆的直航,台湾这个小岛的经济不仅很难发展,而且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因为对台湾来说,直航可以节省人、货转运的时间与成本。据测算,光一年的运费就可节省近400亿元新台币。直航可以促使台湾成为岛内外企业在亚洲的营运中心或台湾商品进出两岸的转运中心,还有助于发展台湾的海运、航空服务业、观光业,而这正是上世纪末国民党时代梦寐以求的目标。直航可以使留在岛内的企业成为台商和大陆企业供应链中重要的一环,从而增强岛内企业的活力。直航还可以加强台湾与东盟各国的经贸联系,为互相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创造有利条件。

  但是,就是这四点共识,在7月底举办的“台湾经济永续发展会议”上,仍遭到李登辉、“台联党”、 民进党高层和陈水扁等几股“台独”势力的严重阻挠。它们将政治凌驾于经济之上,以政治优先于经济的思维对待直航与投资等两岸经贸议题,认为放宽两岸经贸和直航,势必动摇“台独”的意识形态,危害“独”派的政治利益和民进党的“本土”政权。所以朝野双方在“经济永续发展会议”上对两岸经贸的态度南辕北辙,两极分化严重。结果,“经续会”虽然达成了516项共识,表面上成果可观,琳琅满目,可是深入了解就会发现,这些共识的“大多数本来就是既定政策,或者是原本就不大有争议的公共议题”。面对工商企业界高度关注的直航和放宽两岸经贸政策议题,却仍在“原地打转”,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对此,产业界感到非常遗憾,也感到非常不满。亲民党“立院”党团则表示:“‘经续会’一事无成,闹剧一场。”可见,所谓放松两岸经贸的“苏修路线”具有极大的脆弱性,决不可能成为民进党的主流路线。至于有关“一个中国”前提下的两岸直航,笔者以为在民进党执政时期更是难以实现。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