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2005年是中国黄帝纪元4702年,中华儿女在5000年悠久历史的长河中,民族兴衰、国力强弱、 政权更替、分分合合、分久必合。
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皆以一统河山、启民智、敦民德、利民生之太平盛世为根本。如明代 对外交往中,以郑和向海外拓展经贸,采取“厚往薄来”的原则“怀柔远人”,到达70多个国家, 这是中外历史上和平外交之典范。清康乾盛世,版图扩大辽远,山河一统,为近世中国和平发展、 民生富足的时代。可惜到晚清,朝政腐败,自鸦片战争后屡受帝国主义猖狂掠夺,被迫签下了40多 项不平等条约。这些不平等条约,几置中华民族于死地,置中国于亡国边缘。在这民族危亡的时刻 ,许多爱国志士负起了自强救国和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
孙中山先生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领导的革命军推翻了腐败无能的满清王朝,消灭了封建帝 制,建立了中国国民党,对中华之振兴,对中国历史文化道统之传承,其丰功伟绩均明记史册,更 深植人心。1921年,在桂林,共产国际代表马林问中山先生:“先生的革命思想基础是什么?”中 山先生说:“中国有一个道统,那就是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相继不绝,我的思 想基础,就是这个道统,我的革命是继承这个正统思想来发扬光大。讲王道,是主张仁义道德;讲 霸道,是主张功利强权。讲仁义道德,是用正义公理来感化人;讲功利强权,是用洋枪大炮来压迫 人。”中山先生重视传统的东方王道文化,反对西方的霸道文化,主张“和平、奋斗、救中国”, 不轻易诉诸武力,主张厉行互助,反对侵略压迫,并本“天下为公”之精神,以促进世界大同。中 山先生认为“没有道德就没有国家,没有道德就不成世界” 。
中山先生在民生主义第一讲中说:“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是共产主义,也即是大同主 义。”在中山先生的遗志下,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共同书写了21世纪的中国历史,均负有历史 重任。两党为救亡革命付出了重大牺牲,推翻帝制,肇建民国,经国共第一次合作,扫除军阀;国 共第二次合作,抗战八年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光复台湾、澎湖。一场内战,国民党退守台湾,终致 宝岛与大陆只能隔海相望,至今统一梦难圆。但是,两岸中国人信念不变,那就是大陆与台湾同属 中国,统一一定要实现。
但是,1999年7月9日李登辉在台湾喊出了“两国论”,2002年陈水扁又端出了“一边一国”, 使得两岸局势趋于紧张。李登辉主政12年,陈水扁上台 5年,“台独”分子狂叫了17年,祖国大陆 听其言观其行,看了17年“台独”的卑劣伎俩。当今社会是法制社会,1943年的《波茨坦公告》就 明确了,日本必须将台湾、澎湖归还给中国。1945年的《开罗宣言》再次申明履行《波茨坦公告》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是不容争议的事实。去年3月14日,《反分裂国家法》公布;3月28 日,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访问祖国大陆并达成12项共识,党际交流终获重大突破;4 月29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连战的“和平之旅”促进并建立了两党定期沟通平 台;5月12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领访问团访问北京,达成6项共识,“两岸一中”写入公报;7 月12日,新党主席郁慕明来访大陆,表达了支持“九二共识”、“一个中国”、反对“台独”的坚 定立场。三位党主席与胡锦涛总书记坦诚交换意见,得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为两岸同胞共谋福祉、互惠互利、创造双赢的共识业已达成。祖国大陆对台政策新思维已取得了预 期的成果。两岸互信之桥、沟通之桥、民族感情心灵相通之桥已经搭起,中国和平统一的美好愿景 终将实现。
(作者为日本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
相关新闻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