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2007年第二期  > 正文

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

日期:2008-05-16 14:41 来源: 作者:李立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纪念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60周年

  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已过去60年,今天,我们纪念“二·二八”,就是要尊重历史,以史为鉴,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创两岸中国人的未来。


“二·二八”不是“台独”


  民进党当局为了政治目的,恶意炒作“二·二八”,说什么“二·二八”是“台独”的起源,“二·二八”是台湾人民为“台独”而战的,这是无中生有,恶意歪曲。“二·二八”是台湾人民争取民主自治的运动,绝不是“台独”的开端。

  “台独”势力把“二·二八”当作台湾人民要求“台湾独立”的事件,是没有历史根据的。“二·二八”发生时,台湾人民的政治诉求集中表达在“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提出的处理大纲(32条要求)中。这些诉求归纳起来无非是反对贪污腐败,反对滥用军权,反对对台籍公教人员的歧视和差别待遇,要求省政改革,实现民主和高度自治,保障人民生活和基本权利,简而言之就是要求民主和自治。1947年3月6日发表的《告全省同胞书》中也明确声明:“我们的目标是在肃清贪官污吏、争取本省的政治改革,不是要排斥外省同胞。”《告全省同胞书》还指出:“我们同是黄帝的子孙,民族国家政治的好坏,每个国民都有责任”。

  当时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各个群众组织都没有提出“台湾独立”的诉求。台湾自治青年同盟的宗旨是:培养自治精神,遵守国父遗嘱,拥护蒋主席,实行三民主义,协助政府建设新台湾。台中区时局处理委员会发表的宣言提出:建设新中华民国,确立民族主义,拥护中央政府,铲除贪官污吏,即刻实行县市长民选,反对内战,反对专制。这些都表明,“二·二八”不是谋求台湾独立,也不是反映族群和文化冲突。

  笔者为研究“二·二八”,探求“二·二八”真相,曾采访过大量的亲历者,且看他们当时所看到的事实真相。

  “二·二八”亲历者纪朝钦说,60年前,台湾人民为反抗当时国民党的专制统治,掀起了一场全岛性的爱国民主运动,成为中国人民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岛内出现一种谬论,说“二·二八起义”是“台独”的起源,简直是天大的笑话。当时,台湾“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提出的32条要求,并没有脱离中国版图,更没有搞“台湾独立”的内容,与“台独”毫不相干。许多“二·二八”亲历者都可以证明,“二·二八”期间没有一个人喊过“台湾独立”的口号,没有出现过一张主张“台湾独立”的标语或传单。当时台湾学生唱的《义勇军进行曲》、《满江红》、《苏武牧羊》等,都是受祖国大陆学生爱国民主运动的影响。

  纪朝钦认为,“二·二八”的核心是“三反”和“三要”,“三反”即反对专制独裁、反对政府腐败无能、反对打内战;“三要”是要民主改革、要进步发展、要安邦兴国。从这点看,“二·二八”实际上是官逼民反,是一场严肃神圣、意义深远而又深得人心的斗争。但现在却有人对“二·二八”进行歪曲,这在政治上是极其不道德的,显然是别有用心。

   “二·二八”亲历者黄幸说,“二·二八”既不是“台独”运动的开端,也不是“中共煽动的叛乱”。“台独”分裂分子硬要给“二·二八”贴上“台独”的标签,是要误导人民,撕裂族群,煽动仇恨,破坏两岸关系,推行“台独”分裂活动,与祖国大陆对立。

  “二·二八”亲历者周青说,当时“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公布的32条建议和主张,主要是要求民主和自治的,民主和自治是参加“二·二八”起义者提出的最根本要求。比如,头一条就提到:“制定省自治法为本省政治最高规范,以便实现国父建国大纲之理想”,而且在这32条当中,没有一项政治建议是主张“台湾独立”的。

  周青告诉笔者:十几年前,他和另一位亲历者吴克泰到南京第二国家档案馆查阅了有关“二·二八”的历史档案,没有发现一张传单是宣传“台独”的,也没有发现一项政治建议主张“台独”。“二·二八”的民主与自治要求同“台独”分裂势力要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是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是格格不入的。但是由于“二·二八”的影响很大,那些主张“台独”、主张搞分裂的势力不敢公开出来反对,反过来想要利用它来往自己脸上贴金,包装成为“二·二八”的同情者,甚至是“二·二八”的支持者,以欺骗民众,为其推行“台独”服务。

       “二·二八”亲历者陈炳基说,“二·二八”的起因、性质、目的,再清楚不过了。“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综合人民群众政治诉求而提出的32条“政治大纲”的核心是民主与自治,并没有超出1945年国民党与共产党及几个民主党派共同协商签订的“双十协定”的范畴,丝毫没有脱离祖国的诉求。

  陈炳基指出,说什么“二·二八”是“台独”运动、是“排斥外省人”,这是歪曲历史事实,别有用心,是对台湾同胞反对专制斗争的极大污蔑。“二·二八”已过去60年了,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尊重历史事实,还原真相,避免悲剧重演。

  “二·二八”亲历者潘渊静说,目前在台湾岛内,有一股势力企图把“二·二八”说成是为了搞“台独”,这完全不符合事实。当时台湾老百姓反对的是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和贪污腐败,而绝不是想脱离祖国搞“独立”。整个过程中,我们没听到有人喊“台独”口号,也没有看到有人写“台独”标语。台湾人民要的是“民主和自治”,而绝非“独立”。

  “二·二八”亲历者曾重郎说,“二·二八”发生时,台湾人民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和贪官污吏,只是要求惩治腐败,改革政治。有人说,“二·二八”是“台湾独立”的起点,这完全是歪曲历史。诉求是民主自治,根本就没有“台独”的诉求,而且研究历史的人都清楚,所谓“台独”运动,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首先是在日本由廖文毅等一批人搞起来的,以后的“台独”运动就转移到美国了,那都是以后的事了,跟1947年的“二·二八”扯不上关系。所以,硬要把“二·二八”跟“台独”联系起来,甚至说成是“台独”的起点,这是别有用心的,是编造历史、歪曲历史。


挑拨省籍矛盾、制造族群对立是不道德的


  “本省人”与“外省人”都是中国人,海峡两岸是一家。台湾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把“二·二八”说成是“台湾人民反对外来政权”,“本省人反对外省人”的运动,歪曲历史的本来面目,制造族群矛盾,无疑是在台湾人民的心灵创伤上再撒一把盐。“二·二八”初期,由于局面混乱,也确实有一些无辜的外省人受到误伤,但很快就被纠正,台湾人民保护外省籍公教人员、知识分子、商人和廉洁的国民党官员的事例比比皆是。同时,后来外省人保护台湾人的事例也很多。这绝不等同于本省人和外省人之间的矛盾。《告全国同胞书》中明确指出:“我们的目标是在肃清贪官污吏,争取本省的政治改革,不是排斥外省同胞,我们欢迎外省同胞参加本省的政治工作。”可见,“二·二八”是民众反抗暴政的正义斗争,本省人与外省人同样是独裁暴政的受害者和反抗者,而绝非省籍矛盾和省籍冲突。

  国民参政员林献堂将财政处长严家淦保护在自己家中的故事,作为典型事例,广为流传。当时林献堂以自己的生命为严家淦做担保,他说:“这个人对台湾是好的,你们要严家淦的话,先要踩过我的身体才可以过去。”不仅如此,当台中等处的外省籍公务员被暴徒拘禁于集中营, 并决定全部杀光时,林献堂发出警告:“你们如果把外省籍的公务员杀光, 国军来了就要把台中的人民杀光。”因此,900多个外省籍公教人员的性命才得以保全。

  还有曾重郎和校长辛志平相互保护的例子也很感人。“二·二八”发生时,曾重郎在危急时刻保护了他的校长辛志平,在随后到来的白色恐怖中,这位校长又保护了曾重郎。

  所以,“二·二八”绝非省籍矛盾、省籍冲突和排外行为。“二·二八”期间,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界限,并没有本省人与外省人之分,广大台胞是非清楚,恩怨分明。那种 “二·二八”是“本省人反抗外省人的流血冲突”以及“外省人镇压台湾人”的观点,是对台湾同胞正义行动的严重误解,是对台湾人民爱国民主精神的歪曲和贬低。

  “台独”分裂势力别有用心地歪曲历史事实,极力挑拨省籍矛盾,撕裂台湾族群,制造社会对立,并企图为其进行“台独”分裂活动张目,这种行径严重损害了广大台湾同胞的利益。

  沧桑一甲子,同胞情不移。“二·二八”起义已过去60年,我们纪念“二·二八”起义,是要回顾和正确认识历史,抚平历史的创伤,以史为鉴,化解对立,面向未来,共谋两岸和平发展。

  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已过去60年,今天,我们纪念“二·二八”,就是要尊重历史,以史为鉴,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创两岸中国人的未来。


“二·二八”不是“台独”


  民进党当局为了政治目的,恶意炒作“二·二八”,说什么“二·二八”是“台独”的起源,“二·二八”是台湾人民为“台独”而战的,这是无中生有,恶意歪曲。“二·二八”是台湾人民争取民主自治的运动,绝不是“台独”的开端。

  “台独”势力把“二·二八”当作台湾人民要求“台湾独立”的事件,是没有历史根据的。“二·二八”发生时,台湾人民的政治诉求集中表达在“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提出的处理大纲(32条要求)中。这些诉求归纳起来无非是反对贪污腐败,反对滥用军权,反对对台籍公教人员的歧视和差别待遇,要求省政改革,实现民主和高度自治,保障人民生活和基本权利,简而言之就是要求民主和自治。1947年3月6日发表的《告全省同胞书》中也明确声明:“我们的目标是在肃清贪官污吏、争取本省的政治改革,不是要排斥外省同胞。”《告全省同胞书》还指出:“我们同是黄帝的子孙,民族国家政治的好坏,每个国民都有责任”。

  当时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各个群众组织都没有提出“台湾独立”的诉求。台湾自治青年同盟的宗旨是:培养自治精神,遵守国父遗嘱,拥护蒋主席,实行三民主义,协助政府建设新台湾。台中区时局处理委员会发表的宣言提出:建设新中华民国,确立民族主义,拥护中央政府,铲除贪官污吏,即刻实行县市长民选,反对内战,反对专制。这些都表明,“二·二八”不是谋求台湾独立,也不是反映族群和文化冲突。

  笔者为研究“二·二八”,探求“二·二八”真相,曾采访过大量的亲历者,且看他们当时所看到的事实真相。

  “二·二八”亲历者纪朝钦说,60年前,台湾人民为反抗当时国民党的专制统治,掀起了一场全岛性的爱国民主运动,成为中国人民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岛内出现一种谬论,说“二·二八起义”是“台独”的起源,简直是天大的笑话。当时,台湾“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提出的32条要求,并没有脱离中国版图,更没有搞“台湾独立”的内容,与“台独”毫不相干。许多“二·二八”亲历者都可以证明,“二·二八”期间没有一个人喊过“台湾独立”的口号,没有出现过一张主张“台湾独立”的标语或传单。当时台湾学生唱的《义勇军进行曲》、《满江红》、《苏武牧羊》等,都是受祖国大陆学生爱国民主运动的影响。

  纪朝钦认为,“二·二八”的核心是“三反”和“三要”,“三反”即反对专制独裁、反对政府腐败无能、反对打内战;“三要”是要民主改革、要进步发展、要安邦兴国。从这点看,“二·二八”实际上是官逼民反,是一场严肃神圣、意义深远而又深得人心的斗争。但现在却有人对“二·二八”进行歪曲,这在政治上是极其不道德的,显然是别有用心。

  “二·二八”亲历者黄幸说,“二·二八”既不是“台独”运动的开端,也不是“中共煽动的叛乱”。“台独”分裂分子硬要给“二·二八”贴上“台独”的标签,是要误导人民,撕裂族群,煽动仇恨,破坏两岸关系,推行“台独”分裂活动,与祖国大陆对立。

  “二·二八”亲历者周青说,当时“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公布的32条建议和主张,主要是要求民主和自治的,民主和自治是参加“二·二八”起义者提出的最根本要求。比如,头一条就提到:“制定省自治法为本省政治最高规范,以便实现国父建国大纲之理想”,而且在这32条当中,没有一项政治建议是主张“台湾独立”的。

  周青告诉笔者:十几年前,他和另一位亲历者吴克泰到南京第二国家档案馆查阅了有关“二·二八”的历史档案,没有发现一张传单是宣传“台独”的,也没有发现一项政治建议主张“台独”。“二·二八”的民主与自治要求同“台独”分裂势力要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是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是格格不入的。但是由于“二·二八”的影响很大,那些主张“台独”、主张搞分裂的势力不敢公开出来反对,反过来想要利用它来往自己脸上贴金,包装成为“二·二八”的同情者,甚至是“二·二八”的支持者,以欺骗民众,为其推行“台独”服务。

  “二·二八”亲历者陈炳基说,“二·二八”的起因、性质、目的,再清楚不过了。“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综合人民群众政治诉求而提出的32条“政治大纲”的核心是民主与自治,并没有超出1945年国民党与共产党及几个民主党派共同协商签订的“双十协定”的范畴,丝毫没有脱离祖国的诉求。

  陈炳基指出,说什么“二·二八”是“台独”运动、是“排斥外省人”,这是歪曲历史事实,别有用心,是对台湾同胞反对专制斗争的极大污蔑。“二·二八”已过去60年了,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尊重历史事实,还原真相,避免悲剧重演。

  “二·二八”亲历者潘渊静说,目前在台湾岛内,有一股势力企图把“二·二八”说成是为了搞“台独”,这完全不符合事实。当时台湾老百姓反对的是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和贪污腐败,而绝不是想脱离祖国搞“独立”。整个过程中,我们没听到有人喊“台独”口号,也没有看到有人写“台独”标语。台湾人民要的是“民主和自治”,而绝非“独立”。

  “二·二八”亲历者曾重郎说,“二·二八”发生时,台湾人民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和贪官污吏,只是要求惩治腐败,改革政治。有人说,“二·二八”是“台湾独立”的起点,这完全是歪曲历史。诉求是民主自治,根本就没有“台独”的诉求,而且研究历史的人都清楚,所谓“台独”运动,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首先是在日本由廖文毅等一批人搞起来的,以后的“台独”运动就转移到美国了,那都是以后的事了,跟1947年的“二·二八”扯不上关系。所以,硬要把“二·二八”跟“台独”联系起来,甚至说成是“台独”的起点,这是别有用心的,是编造历史、歪曲历史。


挑拨省籍矛盾、制造族群对立是不道德的


  “本省人”与“外省人”都是中国人,海峡两岸是一家。台湾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把“二·二八”说成是“台湾人民反对外来政权”,“本省人反对外省人”的运动,歪曲历史的本来面目,制造族群矛盾,无疑是在台湾人民的心灵创伤上再撒一把盐。“二·二八”初期,由于局面混乱,也确实有一些无辜的外省人受到误伤,但很快就被纠正,台湾人民保护外省籍公教人员、知识分子、商人和廉洁的国民党官员的事例比比皆是。同时,后来外省人保护台湾人的事例也很多。这绝不等同于本省人和外省人之间的矛盾。《告全国同胞书》中明确指出:“我们的目标是在肃清贪官污吏,争取本省的政治改革,不是排斥外省同胞,我们欢迎外省同胞参加本省的政治工作。”可见,“二·二八”是民众反抗暴政的正义斗争,本省人与外省人同样是独裁暴政的受害者和反抗者,而绝非省籍矛盾和省籍冲突。

  国民参政员林献堂将财政处长严家淦保护在自己家中的故事,作为典型事例,广为流传。当时林献堂以自己的生命为严家淦做担保,他说:“这个人对台湾是好的,你们要严家淦的话,先要踩过我的身体才可以过去。”不仅如此,当台中等处的外省籍公务员被暴徒拘禁于集中营, 并决定全部杀光时,林献堂发出警告:“你们如果把外省籍的公务员杀光, 国军来了就要把台中的人民杀光。”因此,900多个外省籍公教人员的性命才得以保全。

  还有曾重郎和校长辛志平相互保护的例子也很感人。“二·二八”发生时,曾重郎在危急时刻保护了他的校长辛志平,在随后到来的白色恐怖中,这位校长又保护了曾重郎。

  所以,“二·二八”绝非省籍矛盾、省籍冲突和排外行为。“二·二八”期间,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界限,并没有本省人与外省人之分,广大台胞是非清楚,恩怨分明。那种 “二·二八”是“本省人反抗外省人的流血冲突”以及“外省人镇压台湾人”的观点,是对台湾同胞正义行动的严重误解,是对台湾人民爱国民主精神的歪曲和贬低。

  “台独”分裂势力别有用心地歪曲历史事实,极力挑拨省籍矛盾,撕裂台湾族群,制造社会对立,并企图为其进行“台独”分裂活动张目,这种行径严重损害了广大台湾同胞的利益。

  沧桑一甲子,同胞情不移。“二·二八”起义已过去60年,我们纪念“二·二八”起义,是要回顾和正确认识历史,抚平历史的创伤,以史为鉴,化解对立,面向未来,共谋两岸和平发展。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日报英文版两岸频道 | 中国日报中文版两岸频道 | 湖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广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江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中国政府网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协网 | 黄埔军校同学会 | 全国台联 | 中国侨联 | 台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中新网 | 中央电视台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国际在线 | 

统一之声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